第34章 意外之財
我是九世單傳的天才幸運糖寶 作者:風疏竹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前文再續,書接上一回。
前邊講到淩家族人從安徽休寧出發的第十三天清晨,天下雨了,長輩們決定今天不出發;淩軒就趁著有時間,帶著我們到古鎮的鎖店,為銅鎖配鑰匙。
到了鎖店,發現我們手上的銅鎖,恰好是張家老爺找這家鎖店的老丈人陳鎖匠定製的;陳鎖匠告訴我們,張老爺當年取鎖留匙,並囑咐陳鎖匠將來有人持鎖前來配匙,可將鑰匙交付來人。
我觀察到陳鎖匠有翻找鑰匙的情況,據此推測:張家定製的銅鎖不隻我們手上的一把。
果然,當淩軒理直氣壯地問陳鎖匠要所有張家留下的鑰匙時,陳鎖匠就又交出了另外兩套代為保管的鑰匙。
目前的情況是,還有另外兩把銅鎖沒有被我們找到。
那麽另外兩把銅鎖究竟在什麽地方?
淩軒和我對視一眼,心裏知道對方心裏想的都是一樣:不會還有兩個箱子吧?
既然因雨滯留,那麽別浪費了時間。
淩軒立即召集了淩家子弟,回到客棧,問客棧店小二取了幾把鐵鋤頭,又借了兩輛小推車。
等待雨停,再上後山。
父親聽了淩軒說今早到鎖店配匙的經過,並沒否決我們要再上山尋找的主意,隻是對我們說:小心一點。
當雨稍歇時,我們淩家子弟一群人手持工具、推著小車,出發了。
一群淩家年輕人又沿著山邊的小路,繞到山的南邊,也就是昨晚挖出箱子的地方。
這裏本有一條小路到廢舊的窯屋,但是從窯屋破舊的程度和周圍的雜草可以看出來,這裏人跡罕至了很久,加上雨後的清早,更是深山野嶺,荒無人煙。
我們幾個人先在挖出寶箱的位置尋找,這裏雜草叢生,隻能從靠山的崖石上,查看這個位置有無留下特殊的標記等等。
果然在崖石與泥土連接的地方,發現了一道一尺長的石刻痕跡。
淩軒對其他人說:順著崖石找這樣的石刻標記。
立即淩家子弟們就分散開來,向著兩邊沿著山腳的崖石尋找。
不一會兒,一個淩家子弟跑了過來,說在廢舊窯洞的另一邊,找到類似的石刻標記。
淩軒就帶著我趕過去看了。
淩軒確認了石刻標記,大家就在這個位置往下挖。
這時,蕭遙劍從旁邊的樹林裏跑出來,拖著我的手說:瑤瑤,我帶你去看有意思的。
我望向淩軒,淩軒說:小心一點。
蕭遙劍和我點了點頭。
蕭遙劍一把抱起我,叫上幾個年幼的孩子,走進樹林中。
原來剛才一群人忙著找石刻標記,蕭遙劍覺得沒意思,轉身走進後邊的樹林。
他在樹林中,發現了一株板栗樹,樹上結滿了一團團綠色、棕色毛球似的板栗果實;地上更掉得一地都是,深灰的毛球,裂開了口,露出內邊油亮的栗子。
蕭遙劍放下我,像變魔術一樣,從懷裏取出一個布袋,打開放在地上。
蕭遙劍對我們說:拾時要把殼剝出來,選好的。
我們幾個人就蹲在地上拾栗子。
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兒,蕭遙劍的那個布袋就拾了滿滿的一袋,看樣子起碼有二十斤重。
蕭遙劍綁好袋口,左手扛起布袋,右手拉著我的小手,招呼著其他幾個淩家子弟說:我們走吧!
當我們走回到山腳時,淩軒剛好挖出來一個箱子。
很奇怪的是,今天下雨了,那個坑洞裏竟然沒有任何積水,應是坑洞的石縫間填了防水的粘合劑。
淩軒掂了掂箱子,看樣子就是沉沉的。
箱子跟昨晚發現的那個根本就是粘貼複製出來的,肉眼看上去是一模一樣!
淩軒不慌不忙,用帶來的鑰匙插進銅鎖的眼裏,沉悶的一聲“哢”,淩軒抽出銅鎖的插銷,淩軒微微打開箱子,往內邊看了一眼,縫隙閃著金光。
淩軒合上箱蓋,重新上了鎖,把箱裝進帶來的一個大布袋中,讓兩個兄弟抬上小車。
淩軒讓兄弟們把這個坑回填好,然後推著小車,大家向第三個發現了石刻標記的地方走過去。
剛才淩軒在這邊往下挖時,就安排了其他兄弟繼續尋找,當那邊找到了,就過去確定開挖的位置,這樣兩邊一起幹,效率很高。
蕭遙劍把那袋栗子給淩軒看,淩軒說:好啊!正好用來掩飾一下。
淩軒讓蕭遙劍把栗子小心倒在剛才裝了箱子的大布袋裏,這樣在外邊看起來,好像是一大袋的栗子。
蕭遙劍空出了布袋,又拉隊伍去拾栗子了。
當我們又拾了滿滿一袋的栗子,回到淩軒他們挖掘的地方時,淩軒他們也已將第三箱的財寶裝入了另一個大布袋中,放好在小推車上了,並已將土回填滿了坑洞。
也是同樣操作,把我們拾到的栗子倒入裝有木箱的大布袋中,再用布條將兩個布袋束起來,外麵看起來,好像是拾了兩大袋栗子。
我們推著兩隻小車,一路回到客棧。
大家低調地把兩袋大東西搬入客房,隨即關上房門、拉下簾子。
由於房間不太大,長輩們陸續進來,還將淩家子弟們都趕出了房間,就餘下淩軒、蕭遙劍和我三名年輕人。
這時,才打開布袋搬出箱子細看。
當父親和幾個叔伯看到這兩個箱子跟昨晚的箱子,無論外觀和內邊裝的東西都幾乎是一模一樣後,大家都吃驚地合不上嘴,實在難以相信這意外之財是真的。
一個小木箱五十錠金元寶,三個小木箱就是一百五十錠金元寶!
即使淩家的長輩們都見多識廣,但也覺得事情實在是太玄妙了!
已經超出了正常理解的範圍。
父親說:發現一箱是幸運,發現三箱就是福蔭了!這次又多虧有瑤瑤。
三叔甚至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金元寶,就拿了一錠,用手一掂,沉沉的。
三叔說:黃金比白銀重四成,比銅重1.2倍,這黃金應該是真的!
四叔接過來,把金元寶翻來翻去地看,他在看金元寶的成色,然後用牙齒一咬,金元寶上還留下了牙印!
四叔說:這成色都是最佳的赤黃色,成色應是95以上。
五叔接過來就往地上拋擲,隻聽到金元寶落地聲音沉實,且不會跳彈。
五叔說:真金掉在地上是不會發出響聲。這應該是真的。
母親拿出一根針,往金元寶上一劃,很清楚地看到了有劃痕!
這是因為黃金純度越高,質地會越軟。
這時,六叔從外推門而進,一手裏拿著一塊石頭,一手拿著一湯匙的米醋。
六叔手上的石頭,就是傳說中的“試金石”,其實就是雨花石。
六叔對我們說:我剛才已在廚房裏放在鵝血裏煮了一下,可以試了。
隻見六叔拿起那錠金元寶,在試金石上一劃,然後用手指沾一滴米醋,滴在那道劃痕上。
六叔俯下身來,仔細觀察,大家亦圍觀他的實驗,但是什麽反應都沒有。
六叔直起身來說:沒有產生氣體,劃痕也沒有消失!是真金!
淩軒、蕭遙劍和我三人,看著長輩們在忙,就像在看馬戲一樣,還覺得挺新奇的。
說句老實話,要是把金子拿到金店去一燒,是真金還是假金,就立即原形畢露了。
但是財不可外露,更何況我們正在遷徙中呢!
這是不允許我們拿出去驗證的。
不過,長輩們經過這一番的折騰後,一致確定,這些都是真金,最起碼,剛才看的那一錠一定是真金。
長輩們現在正在商量安排人分開帶著這些金子。
現在,我們有了三個金絲楠木的木箱,淩軒見我這麽喜歡,都把它留了給我。
至於銅鎖,我老實不客氣地要了兩把銅鎖和三套鑰匙,另外一把銅鎖,我很大方地給蕭遙劍留著來試萬能鎖匙。
現代時,財富對於我來說,隻是能換取物質的數字;在古代,財富對於我來說,隻是代為保管世間財。
我是真的一點也不在乎。
前邊講到淩家族人從安徽休寧出發的第十三天清晨,天下雨了,長輩們決定今天不出發;淩軒就趁著有時間,帶著我們到古鎮的鎖店,為銅鎖配鑰匙。
到了鎖店,發現我們手上的銅鎖,恰好是張家老爺找這家鎖店的老丈人陳鎖匠定製的;陳鎖匠告訴我們,張老爺當年取鎖留匙,並囑咐陳鎖匠將來有人持鎖前來配匙,可將鑰匙交付來人。
我觀察到陳鎖匠有翻找鑰匙的情況,據此推測:張家定製的銅鎖不隻我們手上的一把。
果然,當淩軒理直氣壯地問陳鎖匠要所有張家留下的鑰匙時,陳鎖匠就又交出了另外兩套代為保管的鑰匙。
目前的情況是,還有另外兩把銅鎖沒有被我們找到。
那麽另外兩把銅鎖究竟在什麽地方?
淩軒和我對視一眼,心裏知道對方心裏想的都是一樣:不會還有兩個箱子吧?
既然因雨滯留,那麽別浪費了時間。
淩軒立即召集了淩家子弟,回到客棧,問客棧店小二取了幾把鐵鋤頭,又借了兩輛小推車。
等待雨停,再上後山。
父親聽了淩軒說今早到鎖店配匙的經過,並沒否決我們要再上山尋找的主意,隻是對我們說:小心一點。
當雨稍歇時,我們淩家子弟一群人手持工具、推著小車,出發了。
一群淩家年輕人又沿著山邊的小路,繞到山的南邊,也就是昨晚挖出箱子的地方。
這裏本有一條小路到廢舊的窯屋,但是從窯屋破舊的程度和周圍的雜草可以看出來,這裏人跡罕至了很久,加上雨後的清早,更是深山野嶺,荒無人煙。
我們幾個人先在挖出寶箱的位置尋找,這裏雜草叢生,隻能從靠山的崖石上,查看這個位置有無留下特殊的標記等等。
果然在崖石與泥土連接的地方,發現了一道一尺長的石刻痕跡。
淩軒對其他人說:順著崖石找這樣的石刻標記。
立即淩家子弟們就分散開來,向著兩邊沿著山腳的崖石尋找。
不一會兒,一個淩家子弟跑了過來,說在廢舊窯洞的另一邊,找到類似的石刻標記。
淩軒就帶著我趕過去看了。
淩軒確認了石刻標記,大家就在這個位置往下挖。
這時,蕭遙劍從旁邊的樹林裏跑出來,拖著我的手說:瑤瑤,我帶你去看有意思的。
我望向淩軒,淩軒說:小心一點。
蕭遙劍和我點了點頭。
蕭遙劍一把抱起我,叫上幾個年幼的孩子,走進樹林中。
原來剛才一群人忙著找石刻標記,蕭遙劍覺得沒意思,轉身走進後邊的樹林。
他在樹林中,發現了一株板栗樹,樹上結滿了一團團綠色、棕色毛球似的板栗果實;地上更掉得一地都是,深灰的毛球,裂開了口,露出內邊油亮的栗子。
蕭遙劍放下我,像變魔術一樣,從懷裏取出一個布袋,打開放在地上。
蕭遙劍對我們說:拾時要把殼剝出來,選好的。
我們幾個人就蹲在地上拾栗子。
人多力量大,不一會兒,蕭遙劍的那個布袋就拾了滿滿的一袋,看樣子起碼有二十斤重。
蕭遙劍綁好袋口,左手扛起布袋,右手拉著我的小手,招呼著其他幾個淩家子弟說:我們走吧!
當我們走回到山腳時,淩軒剛好挖出來一個箱子。
很奇怪的是,今天下雨了,那個坑洞裏竟然沒有任何積水,應是坑洞的石縫間填了防水的粘合劑。
淩軒掂了掂箱子,看樣子就是沉沉的。
箱子跟昨晚發現的那個根本就是粘貼複製出來的,肉眼看上去是一模一樣!
淩軒不慌不忙,用帶來的鑰匙插進銅鎖的眼裏,沉悶的一聲“哢”,淩軒抽出銅鎖的插銷,淩軒微微打開箱子,往內邊看了一眼,縫隙閃著金光。
淩軒合上箱蓋,重新上了鎖,把箱裝進帶來的一個大布袋中,讓兩個兄弟抬上小車。
淩軒讓兄弟們把這個坑回填好,然後推著小車,大家向第三個發現了石刻標記的地方走過去。
剛才淩軒在這邊往下挖時,就安排了其他兄弟繼續尋找,當那邊找到了,就過去確定開挖的位置,這樣兩邊一起幹,效率很高。
蕭遙劍把那袋栗子給淩軒看,淩軒說:好啊!正好用來掩飾一下。
淩軒讓蕭遙劍把栗子小心倒在剛才裝了箱子的大布袋裏,這樣在外邊看起來,好像是一大袋的栗子。
蕭遙劍空出了布袋,又拉隊伍去拾栗子了。
當我們又拾了滿滿一袋的栗子,回到淩軒他們挖掘的地方時,淩軒他們也已將第三箱的財寶裝入了另一個大布袋中,放好在小推車上了,並已將土回填滿了坑洞。
也是同樣操作,把我們拾到的栗子倒入裝有木箱的大布袋中,再用布條將兩個布袋束起來,外麵看起來,好像是拾了兩大袋栗子。
我們推著兩隻小車,一路回到客棧。
大家低調地把兩袋大東西搬入客房,隨即關上房門、拉下簾子。
由於房間不太大,長輩們陸續進來,還將淩家子弟們都趕出了房間,就餘下淩軒、蕭遙劍和我三名年輕人。
這時,才打開布袋搬出箱子細看。
當父親和幾個叔伯看到這兩個箱子跟昨晚的箱子,無論外觀和內邊裝的東西都幾乎是一模一樣後,大家都吃驚地合不上嘴,實在難以相信這意外之財是真的。
一個小木箱五十錠金元寶,三個小木箱就是一百五十錠金元寶!
即使淩家的長輩們都見多識廣,但也覺得事情實在是太玄妙了!
已經超出了正常理解的範圍。
父親說:發現一箱是幸運,發現三箱就是福蔭了!這次又多虧有瑤瑤。
三叔甚至不敢相信這是真的金元寶,就拿了一錠,用手一掂,沉沉的。
三叔說:黃金比白銀重四成,比銅重1.2倍,這黃金應該是真的!
四叔接過來,把金元寶翻來翻去地看,他在看金元寶的成色,然後用牙齒一咬,金元寶上還留下了牙印!
四叔說:這成色都是最佳的赤黃色,成色應是95以上。
五叔接過來就往地上拋擲,隻聽到金元寶落地聲音沉實,且不會跳彈。
五叔說:真金掉在地上是不會發出響聲。這應該是真的。
母親拿出一根針,往金元寶上一劃,很清楚地看到了有劃痕!
這是因為黃金純度越高,質地會越軟。
這時,六叔從外推門而進,一手裏拿著一塊石頭,一手拿著一湯匙的米醋。
六叔手上的石頭,就是傳說中的“試金石”,其實就是雨花石。
六叔對我們說:我剛才已在廚房裏放在鵝血裏煮了一下,可以試了。
隻見六叔拿起那錠金元寶,在試金石上一劃,然後用手指沾一滴米醋,滴在那道劃痕上。
六叔俯下身來,仔細觀察,大家亦圍觀他的實驗,但是什麽反應都沒有。
六叔直起身來說:沒有產生氣體,劃痕也沒有消失!是真金!
淩軒、蕭遙劍和我三人,看著長輩們在忙,就像在看馬戲一樣,還覺得挺新奇的。
說句老實話,要是把金子拿到金店去一燒,是真金還是假金,就立即原形畢露了。
但是財不可外露,更何況我們正在遷徙中呢!
這是不允許我們拿出去驗證的。
不過,長輩們經過這一番的折騰後,一致確定,這些都是真金,最起碼,剛才看的那一錠一定是真金。
長輩們現在正在商量安排人分開帶著這些金子。
現在,我們有了三個金絲楠木的木箱,淩軒見我這麽喜歡,都把它留了給我。
至於銅鎖,我老實不客氣地要了兩把銅鎖和三套鑰匙,另外一把銅鎖,我很大方地給蕭遙劍留著來試萬能鎖匙。
現代時,財富對於我來說,隻是能換取物質的數字;在古代,財富對於我來說,隻是代為保管世間財。
我是真的一點也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