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成家立業
安陵容重生為自己活一回 作者:蟹蟹果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甄嬛想要一個解釋,偏皇帝給不出任何解釋。
皇帝說出的安慰的話,在甄嬛耳中卻是莫大的諷刺。
甄嬛的眼神明滅幾回,不覺帶出幾分恨意,“若不是華妃她專橫跋扈,又豈會有今日的境地。皇上您也不必為難,臣妾知道您心裏也有難處。”
這話看似放軟,實際上更顯生分。
皇帝自進門起便一口一個嬛嬛的叫著,情態親密如初,而甄嬛則以臣妾自居,顯然是刻意將距離拉遠了。
皇帝瞧著甄嬛,神色漸漸黯淡,輕輕一歎道,“嬛嬛,你該懂事些。”
甄嬛無話可說,隻將一腔怒意強壓了回來,猶自平複半晌,才勉強開口道,“臣妾明白了。”
皇帝見狀,眼神複又柔和了幾分,“有些捕風捉影的事,不必放在心上,你且養好了身子,來日方長。”
甄嬛本已平複的怒火複又被皇帝的一番話勾起來,不覺眼圈通紅,凝眉怒視著皇帝問道,“皇上從說會相信嬛嬛,如今倒是不信了麽?”
皇帝眸色沉沉,一股複雜的情緒在眸子中沉浮幾回,終於開口道,“嬛嬛,你真的可以確認自己曾有孕嗎?”
甄嬛聽聞,隻覺好笑。不禁嘴角一勾,極為自嘲的笑道,“沒想到在皇上心裏,嬛嬛竟是這樣的人。”
說罷,甄嬛用手大力拂去臉頰上的淚水,對著一旁的槿汐說道,“桌上的東西都撤了吧。”
皇帝不動聲色,槿汐麵露為難,想再勸一句,卻是皇帝先開口了,“嬛嬛胃口不佳,便撤了吧,交待小廚房用心些,晚上做些合胃口的東西來。”
——
這頓飯吃的實在是氣氛極差。
直到午膳用畢,甄嬛與皇帝二人都再沒開口。
蘇培盛也是見慣了大場麵的人,卻從未見過今日這個情形。
頭次見有嬪妃敢這樣公然給皇帝使臉色,也頭次見皇帝對哪宮嬪妃有這樣的耐心。
可最最沒想到的是,最後終還是皇帝自己先退讓了一步,開口道,“嬛嬛,你心情不好,讓流朱和浣碧兩個丫頭找些樂子幫你解解悶兒,朕先去壽康宮瞧瞧太後,晚些再過來看你。”,見甄嬛不曾回應,出門前複又叮囑起槿汐道,“照顧好你家小主,關好門窗,千萬別著涼。”
倒還是槿汐沉穩些,隻悄悄向著臨走前頻頻給她使眼色的蘇培盛擺了擺手,便回到的了內殿。
槿汐是宮中指派給甄嬛的掌事姑姑,在後宮裏,一宮掌事所擔當的職責中,除了要將闔宮下人管理得到,對上也要兼顧這勸誡的職責。
就譬如皇帝身邊的首領太監,除了照顧好皇帝的衣食起居,還要時時提點皇帝要有威儀,知禮數,維護皇家形象……
算下來,今日甄嬛鬧的這通脾氣,若是皇帝真的追究下來,首當其衝的便是她崔槿汐。
可是,瞧著甄嬛這模樣,槿汐還是帶著笑意,溫柔勸慰道,“小主,不論後宮裏住了多少美人,皇上始終還是將您放在心上呢。”
見甄嬛並未反駁,槿汐複又說道,“奴婢知道您心裏苦,也知道您咽不下昨日的這口氣,可是還是那句話,日子還長著呢,咱們人活著,不能被眼前的這口氣憋死。
再說句僭越的話,後宮裏的日子那麽長,小主您有聖眷不斷,保不齊往後的日子還要在華妃之上,到時候,還不是想做什麽便能做得成什麽了?
隻怕那時候,您再回憶起今日坐在碎玉軒中自怨自苦的模樣,還要嘲笑此刻的自己呢。”
此刻槿汐說的這些話, 其實已經在心裏顛來複去的想了好些回了。
早些時候,槿汐一直覺得甄嬛是個有心的,比之剛入宮便不知天高地厚的夏冬春,看似風光無限卻屢遭算計的富察貴人,甄嬛是個知道自己該如何自處的。
再加上皇帝對甄嬛青睞有加,因而跟在甄嬛身邊的這些日子裏頭,槿汐倒是從未擔憂過自己的前程,至少從未擔心過自己要像旁的宮人一樣,稍不留神便要丟了性命。
可是此刻,槿汐卻有些擔憂甄嬛的前程。
見甄嬛正瞧著窗外斜出來的一角屋簷默默地流著眼淚,也不說話。槿汐輕歎道,“小主,奴婢在後宮伺候這麽久,倒是從未見過咱們皇上對後宮裏哪位嬪妃低過頭的。”
甄嬛這才有了些反應,仿若剛剛才聽到槿汐同她說話似的,一邊狠狠的擦掉臉上的淚水,一遍哼笑道,“那又如何呢,最終還是不願信我罷了。”
說罷,甄嬛轉頭問道,“陵容在麽?若是陵容還在,幫我將她請來吧。”
----
壽康宮。
壽康宮中仍是氤氳著藥氣,不僅如此,今日這藥氣似乎更添了些苦澀味道。
太後正倚在祥雲百福的靠枕上閉目休憩,手邊還放著一本大約翻了一半的書。
宮女們都在外邊伺候著,見皇帝來了,急忙都跪下,卻被皇帝一揮手攔住,“都免禮吧。”
接著又問道,“太後可還在睡午覺?”
門外伺候的小宮女聽聞,又趕忙跪下,戰戰兢兢答道,“太後這會兒似乎在看書呢,前頭隻讓咱們再殿外伺候,不必打擾她老人家。”
皇帝點點頭,大約是昨日的事到底沒有瞞過太後,許是已經知道的鹹福宮裏的亂子,不覺微微一歎,大步邁進了內殿。
結果皇帝剛一進門,便被迎麵的苦澀藥氣嗆得連咳了幾聲。
太後聞聲,緩緩問道,“是皇帝來了麽?”
皇帝趕忙上前,請安道,“兒臣給太後請安。”
太後這才睜開眼睛,瞧著皇帝半晌,心疼道,“這幾日沒見,瘦了不少。”
皇帝心中溫暖,卻不肯承認,“兒子這幾日雖是去巡營,但許是走動的多了,一日三餐進得極香,就連夜裏也睡得好了許多。”
太後上下打量著皇帝,複又笑道,“也是,雖說有些瘦了,可精神氣看著比前頭好了,”。說著說著,又忍不住笑了起來,“皇帝這麽大人了,總還是脫不了孩子心性,出去巡營也能像孩童時偷跑出去玩完回來那麽開心。”
說著,太後複又歎道,“哀家是老了,總是回憶起過去的日子來了。”
皇帝垂眸,“哪是額娘老了,分明是皇額娘慈母情懷,在皇額娘眼中真不論多大,都還是個孩子。”
太後淺淺一笑,“是啊,不論皇帝多大,對哀家來說都是個孩子。恐怕哀家也隻有看到弘時和弘晝這些孫子輩的孩子們時,才能想起來皇帝早已過了而立之年了,隻怕不日連孫子們都要成家立業了。”
皇帝眉間一動,笑道,“皇額娘今兒怎麽忽然想要說起這些了?”
皇帝說出的安慰的話,在甄嬛耳中卻是莫大的諷刺。
甄嬛的眼神明滅幾回,不覺帶出幾分恨意,“若不是華妃她專橫跋扈,又豈會有今日的境地。皇上您也不必為難,臣妾知道您心裏也有難處。”
這話看似放軟,實際上更顯生分。
皇帝自進門起便一口一個嬛嬛的叫著,情態親密如初,而甄嬛則以臣妾自居,顯然是刻意將距離拉遠了。
皇帝瞧著甄嬛,神色漸漸黯淡,輕輕一歎道,“嬛嬛,你該懂事些。”
甄嬛無話可說,隻將一腔怒意強壓了回來,猶自平複半晌,才勉強開口道,“臣妾明白了。”
皇帝見狀,眼神複又柔和了幾分,“有些捕風捉影的事,不必放在心上,你且養好了身子,來日方長。”
甄嬛本已平複的怒火複又被皇帝的一番話勾起來,不覺眼圈通紅,凝眉怒視著皇帝問道,“皇上從說會相信嬛嬛,如今倒是不信了麽?”
皇帝眸色沉沉,一股複雜的情緒在眸子中沉浮幾回,終於開口道,“嬛嬛,你真的可以確認自己曾有孕嗎?”
甄嬛聽聞,隻覺好笑。不禁嘴角一勾,極為自嘲的笑道,“沒想到在皇上心裏,嬛嬛竟是這樣的人。”
說罷,甄嬛用手大力拂去臉頰上的淚水,對著一旁的槿汐說道,“桌上的東西都撤了吧。”
皇帝不動聲色,槿汐麵露為難,想再勸一句,卻是皇帝先開口了,“嬛嬛胃口不佳,便撤了吧,交待小廚房用心些,晚上做些合胃口的東西來。”
——
這頓飯吃的實在是氣氛極差。
直到午膳用畢,甄嬛與皇帝二人都再沒開口。
蘇培盛也是見慣了大場麵的人,卻從未見過今日這個情形。
頭次見有嬪妃敢這樣公然給皇帝使臉色,也頭次見皇帝對哪宮嬪妃有這樣的耐心。
可最最沒想到的是,最後終還是皇帝自己先退讓了一步,開口道,“嬛嬛,你心情不好,讓流朱和浣碧兩個丫頭找些樂子幫你解解悶兒,朕先去壽康宮瞧瞧太後,晚些再過來看你。”,見甄嬛不曾回應,出門前複又叮囑起槿汐道,“照顧好你家小主,關好門窗,千萬別著涼。”
倒還是槿汐沉穩些,隻悄悄向著臨走前頻頻給她使眼色的蘇培盛擺了擺手,便回到的了內殿。
槿汐是宮中指派給甄嬛的掌事姑姑,在後宮裏,一宮掌事所擔當的職責中,除了要將闔宮下人管理得到,對上也要兼顧這勸誡的職責。
就譬如皇帝身邊的首領太監,除了照顧好皇帝的衣食起居,還要時時提點皇帝要有威儀,知禮數,維護皇家形象……
算下來,今日甄嬛鬧的這通脾氣,若是皇帝真的追究下來,首當其衝的便是她崔槿汐。
可是,瞧著甄嬛這模樣,槿汐還是帶著笑意,溫柔勸慰道,“小主,不論後宮裏住了多少美人,皇上始終還是將您放在心上呢。”
見甄嬛並未反駁,槿汐複又說道,“奴婢知道您心裏苦,也知道您咽不下昨日的這口氣,可是還是那句話,日子還長著呢,咱們人活著,不能被眼前的這口氣憋死。
再說句僭越的話,後宮裏的日子那麽長,小主您有聖眷不斷,保不齊往後的日子還要在華妃之上,到時候,還不是想做什麽便能做得成什麽了?
隻怕那時候,您再回憶起今日坐在碎玉軒中自怨自苦的模樣,還要嘲笑此刻的自己呢。”
此刻槿汐說的這些話, 其實已經在心裏顛來複去的想了好些回了。
早些時候,槿汐一直覺得甄嬛是個有心的,比之剛入宮便不知天高地厚的夏冬春,看似風光無限卻屢遭算計的富察貴人,甄嬛是個知道自己該如何自處的。
再加上皇帝對甄嬛青睞有加,因而跟在甄嬛身邊的這些日子裏頭,槿汐倒是從未擔憂過自己的前程,至少從未擔心過自己要像旁的宮人一樣,稍不留神便要丟了性命。
可是此刻,槿汐卻有些擔憂甄嬛的前程。
見甄嬛正瞧著窗外斜出來的一角屋簷默默地流著眼淚,也不說話。槿汐輕歎道,“小主,奴婢在後宮伺候這麽久,倒是從未見過咱們皇上對後宮裏哪位嬪妃低過頭的。”
甄嬛這才有了些反應,仿若剛剛才聽到槿汐同她說話似的,一邊狠狠的擦掉臉上的淚水,一遍哼笑道,“那又如何呢,最終還是不願信我罷了。”
說罷,甄嬛轉頭問道,“陵容在麽?若是陵容還在,幫我將她請來吧。”
----
壽康宮。
壽康宮中仍是氤氳著藥氣,不僅如此,今日這藥氣似乎更添了些苦澀味道。
太後正倚在祥雲百福的靠枕上閉目休憩,手邊還放著一本大約翻了一半的書。
宮女們都在外邊伺候著,見皇帝來了,急忙都跪下,卻被皇帝一揮手攔住,“都免禮吧。”
接著又問道,“太後可還在睡午覺?”
門外伺候的小宮女聽聞,又趕忙跪下,戰戰兢兢答道,“太後這會兒似乎在看書呢,前頭隻讓咱們再殿外伺候,不必打擾她老人家。”
皇帝點點頭,大約是昨日的事到底沒有瞞過太後,許是已經知道的鹹福宮裏的亂子,不覺微微一歎,大步邁進了內殿。
結果皇帝剛一進門,便被迎麵的苦澀藥氣嗆得連咳了幾聲。
太後聞聲,緩緩問道,“是皇帝來了麽?”
皇帝趕忙上前,請安道,“兒臣給太後請安。”
太後這才睜開眼睛,瞧著皇帝半晌,心疼道,“這幾日沒見,瘦了不少。”
皇帝心中溫暖,卻不肯承認,“兒子這幾日雖是去巡營,但許是走動的多了,一日三餐進得極香,就連夜裏也睡得好了許多。”
太後上下打量著皇帝,複又笑道,“也是,雖說有些瘦了,可精神氣看著比前頭好了,”。說著說著,又忍不住笑了起來,“皇帝這麽大人了,總還是脫不了孩子心性,出去巡營也能像孩童時偷跑出去玩完回來那麽開心。”
說著,太後複又歎道,“哀家是老了,總是回憶起過去的日子來了。”
皇帝垂眸,“哪是額娘老了,分明是皇額娘慈母情懷,在皇額娘眼中真不論多大,都還是個孩子。”
太後淺淺一笑,“是啊,不論皇帝多大,對哀家來說都是個孩子。恐怕哀家也隻有看到弘時和弘晝這些孫子輩的孩子們時,才能想起來皇帝早已過了而立之年了,隻怕不日連孫子們都要成家立業了。”
皇帝眉間一動,笑道,“皇額娘今兒怎麽忽然想要說起這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