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誰來明辨
安陵容重生為自己活一回 作者:蟹蟹果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出了紫禁城,還要往北去上大約十五裏路才能到江院判和諸位太醫所在的驛站。
一來一回算下來,大約一個時辰還不止。
皇帝下令讓江院判回宮後,便隻顧著照看甄嬛,不再說話。
就這樣,眼看著已到了黃昏。
蘇培盛在皇帝身邊伺候這麽許多年,鮮少見到皇帝今日這樣的臉色,蘇培盛知道,依著皇帝的性子,山雨欲來之前是要起陣子大風的,隻是這風,大約還要吹一陣子才能到。
連蘇培盛都不得不暗暗尋思,今日莞貴人這事也不知是吉是凶。
抬眼看了看外麵的天色,瞧著已經過了傳晚膳的時候,可皇帝卻絲毫沒有用膳的意思,蘇培盛麵上極恭敬平和,可心下煩悶得恨不能找個地方哭一場。
蘇培盛心下明白,越是這樣的時候,他越是兩頭難做。事關皇嗣,別看皇帝麵上沉靜,可心中定然是煩的很,若是現下去提醒皇帝還未用晚膳,定然要惹皇帝心中不悅,罵他一頓倒是輕的,罰個把月俸祿怕事不在話下了。
可是若全然不吱聲的話,蘇培盛心中暗暗歎息一回,事後隻怕難免又要被太後責罰。
想到這裏,蘇培盛不覺偷偷抬眼,往皇後那邊瞥了一眼。
卻沒想到,蘇培盛剛抬眼瞧著,皇後就先開口了。
“皇上,時辰不早了,讓奴才們給您備些吃食吧。若是鹹福宮的奴才們不頂用,從其他宮裏小廚房備些送來,也是極快的。”
此刻皇帝正端坐在床榻旁闔目養神,手上卻未將甄嬛的手放開。
聽聞皇後勸說,微微抬了眼皮,瞧了瞧外麵,沒有回答皇後的勸諫,而是直接問道,“太醫院的人回來了沒有?”
蘇培盛聽聞,趕忙躬身答道,“回皇上的話,驛站太遠,一來一回怎麽也得一個時辰。不過瞧著時辰也差不多了,許是再過一盞茶的功夫,大江院判應該就能到宮門口了。
另外奴才剛才也著人去問過了,小江院判今日是在督查院裴大人家中問診,前麵已經得了信往宮裏來了,許是和大江院判前後腳呢。”
皇帝聽聞,默不作聲的點頭。
因著安陵容坐在下首,離著皇帝稍有些距離,反倒能大大方方的往甄嬛的帳子裏頭瞧,也因著這個皇帝眉間微不可察的一動,竟也沒逃過安陵容的眼睛。
嗬,蘇培盛,果然是個會說話的。
前世裏,安陵容是知道的,蘇培盛與甄嬛身邊的槿汐是同鄉,又對槿汐素來照顧。前世裏甄嬛生了雙生子後,求的頭一件恩典就是給槿汐與蘇培盛正經夫妻的名分,對兩人實是照拂。
曾經覺得甄嬛當真是菩薩心腸,對身邊不論誰都是慣會照料,現下看來,蘇培盛於槿汐也是極為上心,時不時便要找機會幫襯一把。
就比如,當下。
要說大江院判在城外驛站,回來需要些時辰是不假。可小江院判是在京官家中侍疾,要知道京官需每日卯時上朝,為了不誤了時辰,大多京官家宅都在城中,極為遠的,也在內城。更何況,但凡大戶人家都備有馬車,快馬趕車入宮,用足半個時辰已經是拖而再拖了。
蘇培盛所說的前後腳,按理來說,實在是不大可能。總要小江院判進宮等候才算合理。
也正因蘇培盛似是無意之間提及的一句話,讓皇帝心下便存下了疑慮。
整個太醫院無人不知,大小江院判是彼此看不慣對方,甚至在江府之內幾乎不能同室而坐。可此時,小江院判明明能夠提早入宮,卻偏要挨到與大江院判“前後腳”進宮,怕不是有意要等待大江院判。
想到這裏,安陵容心下更是明晰了幾分,所謂不合,大約還是為了在宮中行走方便,掩人耳目而已。實際上,到底還是同氣連枝,但凡出了事故,還是脫不了上陣親兄弟。
這個“前後腳”,實在太過刻意了些,隻怕是小江院判擔心宮中出事,而大江院判卻不知其中緣由,便特意在宮門口候著,想要先通個氣再做打算。
可這樣刻意為之,反倒讓皇帝疑心了。
大約又等了半盞茶的功夫,終於有小太監進來通報,說是兩位江院判已到鹹福宮門口,等宣了。
皇帝聽聞,深深舒了口氣,輕輕拍了拍甄嬛的手,沉聲道,“進來吧。”
蘇培盛心下不安,皇帝的性子他是知道的,往往皇帝越是如此少言,越是心下已經做好了打算,可瞧著皇帝對莞貴人行止溫柔,又不禁心生納罕,可是自己思慮太多了?
聽聞皇帝宣召,大小兩位江院判各自提著自己的藥箱,一路碎步跑著便進了雲萃館。知道事情急切,又知事關皇帝新寵,因此便抖了個機靈,進門便跪下向皇帝磕頭告罪。
瞧著二人跪在下首,皇帝麵色沉沉,隻是兩指摩挲著手上的一串翡翠珠串,過了半晌,才朝著身旁蘇培盛使了個眼色。
蘇培盛會意,快步走到二人身邊,弓著身子客氣的說道,“兩位江院判,今日急招兩位進宮,是因為莞貴人身體有恙,知道兩位都是婦科聖手,才特意請兩位過來瞧瞧。”
因著剛剛皇帝冷了他們二人一陣子,小江院判額間早已滿是汗珠。
而大江院判尚是沉著,趕忙答道,“有勞蘇公公了,微臣兩人這就去給莞貴人請脈,”說著,便提著藥箱,上前幾步,跪在了甄嬛床榻旁。
見皇帝並未有起身想讓的意思,大江院判也不敢多說,隻回身從藥箱智慧中取過一方白色帕子,墊在了甄嬛的手腕處,才俯著身子,為甄嬛診脈。
片刻,大江太醫將帕子收起來,跪在一側恭敬答道,“啟稟皇上,莞貴人身子暫無大礙,隻需開些調理氣血的方子,不日便會好起來的。”
皇帝不露喜怒,淡淡問道,“你瞧著呢?”
小江院判知道皇帝問的是自己,又聽出皇帝言外之意,似乎是對剛剛的診斷心疑慮。
念及此處,小江院判不覺提起了精神,依禮朝著皇帝一拜後,便俯首為甄嬛診脈。
卻發現,甄嬛脈象虛浮綿長,又帶積滯之象。再瞧甄嬛的麵色,蒼白之中又泛微黃,唇間毫無血色,實在是小產後還有血瘀之症的症候。不覺心下咯噔一下,抬眼偷偷向大江院判望去。
正巧,遇上大江院判的目光,兩人眼底皆是閃過一絲驚詫。
一來一回算下來,大約一個時辰還不止。
皇帝下令讓江院判回宮後,便隻顧著照看甄嬛,不再說話。
就這樣,眼看著已到了黃昏。
蘇培盛在皇帝身邊伺候這麽許多年,鮮少見到皇帝今日這樣的臉色,蘇培盛知道,依著皇帝的性子,山雨欲來之前是要起陣子大風的,隻是這風,大約還要吹一陣子才能到。
連蘇培盛都不得不暗暗尋思,今日莞貴人這事也不知是吉是凶。
抬眼看了看外麵的天色,瞧著已經過了傳晚膳的時候,可皇帝卻絲毫沒有用膳的意思,蘇培盛麵上極恭敬平和,可心下煩悶得恨不能找個地方哭一場。
蘇培盛心下明白,越是這樣的時候,他越是兩頭難做。事關皇嗣,別看皇帝麵上沉靜,可心中定然是煩的很,若是現下去提醒皇帝還未用晚膳,定然要惹皇帝心中不悅,罵他一頓倒是輕的,罰個把月俸祿怕事不在話下了。
可是若全然不吱聲的話,蘇培盛心中暗暗歎息一回,事後隻怕難免又要被太後責罰。
想到這裏,蘇培盛不覺偷偷抬眼,往皇後那邊瞥了一眼。
卻沒想到,蘇培盛剛抬眼瞧著,皇後就先開口了。
“皇上,時辰不早了,讓奴才們給您備些吃食吧。若是鹹福宮的奴才們不頂用,從其他宮裏小廚房備些送來,也是極快的。”
此刻皇帝正端坐在床榻旁闔目養神,手上卻未將甄嬛的手放開。
聽聞皇後勸說,微微抬了眼皮,瞧了瞧外麵,沒有回答皇後的勸諫,而是直接問道,“太醫院的人回來了沒有?”
蘇培盛聽聞,趕忙躬身答道,“回皇上的話,驛站太遠,一來一回怎麽也得一個時辰。不過瞧著時辰也差不多了,許是再過一盞茶的功夫,大江院判應該就能到宮門口了。
另外奴才剛才也著人去問過了,小江院判今日是在督查院裴大人家中問診,前麵已經得了信往宮裏來了,許是和大江院判前後腳呢。”
皇帝聽聞,默不作聲的點頭。
因著安陵容坐在下首,離著皇帝稍有些距離,反倒能大大方方的往甄嬛的帳子裏頭瞧,也因著這個皇帝眉間微不可察的一動,竟也沒逃過安陵容的眼睛。
嗬,蘇培盛,果然是個會說話的。
前世裏,安陵容是知道的,蘇培盛與甄嬛身邊的槿汐是同鄉,又對槿汐素來照顧。前世裏甄嬛生了雙生子後,求的頭一件恩典就是給槿汐與蘇培盛正經夫妻的名分,對兩人實是照拂。
曾經覺得甄嬛當真是菩薩心腸,對身邊不論誰都是慣會照料,現下看來,蘇培盛於槿汐也是極為上心,時不時便要找機會幫襯一把。
就比如,當下。
要說大江院判在城外驛站,回來需要些時辰是不假。可小江院判是在京官家中侍疾,要知道京官需每日卯時上朝,為了不誤了時辰,大多京官家宅都在城中,極為遠的,也在內城。更何況,但凡大戶人家都備有馬車,快馬趕車入宮,用足半個時辰已經是拖而再拖了。
蘇培盛所說的前後腳,按理來說,實在是不大可能。總要小江院判進宮等候才算合理。
也正因蘇培盛似是無意之間提及的一句話,讓皇帝心下便存下了疑慮。
整個太醫院無人不知,大小江院判是彼此看不慣對方,甚至在江府之內幾乎不能同室而坐。可此時,小江院判明明能夠提早入宮,卻偏要挨到與大江院判“前後腳”進宮,怕不是有意要等待大江院判。
想到這裏,安陵容心下更是明晰了幾分,所謂不合,大約還是為了在宮中行走方便,掩人耳目而已。實際上,到底還是同氣連枝,但凡出了事故,還是脫不了上陣親兄弟。
這個“前後腳”,實在太過刻意了些,隻怕是小江院判擔心宮中出事,而大江院判卻不知其中緣由,便特意在宮門口候著,想要先通個氣再做打算。
可這樣刻意為之,反倒讓皇帝疑心了。
大約又等了半盞茶的功夫,終於有小太監進來通報,說是兩位江院判已到鹹福宮門口,等宣了。
皇帝聽聞,深深舒了口氣,輕輕拍了拍甄嬛的手,沉聲道,“進來吧。”
蘇培盛心下不安,皇帝的性子他是知道的,往往皇帝越是如此少言,越是心下已經做好了打算,可瞧著皇帝對莞貴人行止溫柔,又不禁心生納罕,可是自己思慮太多了?
聽聞皇帝宣召,大小兩位江院判各自提著自己的藥箱,一路碎步跑著便進了雲萃館。知道事情急切,又知事關皇帝新寵,因此便抖了個機靈,進門便跪下向皇帝磕頭告罪。
瞧著二人跪在下首,皇帝麵色沉沉,隻是兩指摩挲著手上的一串翡翠珠串,過了半晌,才朝著身旁蘇培盛使了個眼色。
蘇培盛會意,快步走到二人身邊,弓著身子客氣的說道,“兩位江院判,今日急招兩位進宮,是因為莞貴人身體有恙,知道兩位都是婦科聖手,才特意請兩位過來瞧瞧。”
因著剛剛皇帝冷了他們二人一陣子,小江院判額間早已滿是汗珠。
而大江院判尚是沉著,趕忙答道,“有勞蘇公公了,微臣兩人這就去給莞貴人請脈,”說著,便提著藥箱,上前幾步,跪在了甄嬛床榻旁。
見皇帝並未有起身想讓的意思,大江院判也不敢多說,隻回身從藥箱智慧中取過一方白色帕子,墊在了甄嬛的手腕處,才俯著身子,為甄嬛診脈。
片刻,大江太醫將帕子收起來,跪在一側恭敬答道,“啟稟皇上,莞貴人身子暫無大礙,隻需開些調理氣血的方子,不日便會好起來的。”
皇帝不露喜怒,淡淡問道,“你瞧著呢?”
小江院判知道皇帝問的是自己,又聽出皇帝言外之意,似乎是對剛剛的診斷心疑慮。
念及此處,小江院判不覺提起了精神,依禮朝著皇帝一拜後,便俯首為甄嬛診脈。
卻發現,甄嬛脈象虛浮綿長,又帶積滯之象。再瞧甄嬛的麵色,蒼白之中又泛微黃,唇間毫無血色,實在是小產後還有血瘀之症的症候。不覺心下咯噔一下,抬眼偷偷向大江院判望去。
正巧,遇上大江院判的目光,兩人眼底皆是閃過一絲驚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