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皺著眉頭,一臉困惑地看向師傅,問道:“師傅,我聽了那個故事,也琢磨了裏麵那些人的事兒。畢老爺吧,人可善良了,也有學問,自己家裏窮得叮當響,還收留了天意,教孩子們讀書寫字,可公正了。後來他中風動不了,也怪讓人心疼的。他這善良的性子,對天意影響可大了。
天意呢,小時候過得不好,但特別爭氣懂事,對養父孝順,人也堅毅成熟,對家裏人有擔當。就是可惜了,因為出身有些自卑,找工作的時候沒辦法。他對孩子是真好,尤其是對清高,那真是寵上天了,也幫襯著家裏人,可就是沒把清高教育好。
清高太讓人不省心了,從小被慣壞了,脾氣暴得很,自私又冷漠,還老是打老婆,對家裏的事兒一點都不上心,連他爹都不照顧,還動手打,把家裏弄得亂七八糟,他自己的日子也過得一團糟。
清高的媳婦可太可憐了,又勤勞又賢惠,一心一意為這個家,可沒少受苦。剛開始對這婚姻還抱著希望,後來被清高打得心都涼了,隻能默默忍著,付出了那麽多,卻啥也沒得到,命苦啊!
還有江濤,小小年紀就遭這麽多罪,一場高燒留下了鬥雞眼的毛病。他這一出事,清高就更不行了,整天喝酒打人,江濤的日子也跟著不好過,這一家人的命運咋就這麽坎坷呢?
師傅,我覺著吧,這些人的事兒湊一塊兒,就看出這人哪,太複雜了。家庭教育和生活環境對人的影響太大了,這一家人在命運裏掙紮,看得我直歎氣。”
師傅微微仰頭,目光深邃,輕聲說道 :“諸般因果,皆由心起,亦由業造。畢老爺一念之善,收留天意,種下善因,卻未料後世子孫緣法如此複雜。天意雖性本純善,然執念於親情,溺愛成患,終致清高之頑劣,此乃未明育人之正途也。清高嗔癡過盛,以惡為行,累及妻兒,福澤散盡,家庭破碎亦是業障自嚐。其妻兒無辜受難,實乃塵世之悲苦。人生在世,當明心見性,守善持正,莫為貪嗔癡所迷,方能超脫業海,得享安寧。然眾生皆在迷障之中,唯有自省、修行,方可解命運之糾葛,化孽緣為善果,此乃塵世之真諦,亦是解脫之道也。”
小六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一旁的文集撓撓頭,嘟囔著:“哎呀,程濤大師說白話,文鄒鄒的聽不懂呀!”
師傅繼續說到:“唉,這一家人的事兒,說到底都是自己種下的因果。畢老爺當初心軟收留了天意,這是好心,可誰能想到後來會發展成這樣呢?天意這孩子,本質不壞,也懂得感恩孝順,可就是太溺愛清高了,分不清什麽是真正對孩子好,結果把清高慣得無法無天,這就是不明事理的糊塗做法。
清高呢,被慣得一身壞毛病,脾氣暴躁,自私自利,隻知道欺負老婆孩子,完全不懂得珍惜家庭。他的行為不僅傷害了家人,也讓自己的生活變得一團糟,這就是他自己造的孽啊。他老婆和孩子是最可憐的,沒做錯什麽,卻要遭受這麽多痛苦。
人生在世,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明白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不能被自己的欲望和情緒控製。要多做好事,控製自己的脾氣,不然就會像這家人一樣,陷入命運的泥沼無法自拔。但大家都在這塵世中迷失,隻有不斷反省自己,改正錯誤,才能解開生活中的難題,把不好的命運轉變成好的,這就是生活的道理,也是讓自己過得好的方法啊。”
小六眼睛一亮,追問道:“到底應該怎麽判斷對與錯?”
師傅目光溫和地看著小六,語重心長地說:“孩子,這世間的對與錯啊,就像是白天與黑夜,看似分明,實則複雜。對,往往是順應著善良、公正與道義,是那能給他人帶來溫暖與益處的行為;錯,則多是被自私、貪婪和嗔怒驅使,會傷害他人和自己。
比如這故事中的天意,他孝順養父,這本是對,可過度溺愛孩子,便是錯了。而清高打罵妻兒,這定是錯,因為傷害了身邊之人。我們在行事之時,當問問自己的心,此舉是否會傷了他人的心、損了他人的利?若答案是肯定,那便可能是錯的;若能讓人心生歡喜、讓世間多些美好,那或許就是對的。但這隻是個簡單的法子,真正的分辨還需在生活的磨礪中,不斷去思考、去感悟,方能在這紛擾的世間,漸漸明晰對錯的界限。”
小六眉頭緊鎖,猶豫了一下說:“那如果有一個人因為我的邀請辭掉原來的工作來找我後來出了意外,這是我的錯嗎?”
師傅沉思片刻,緩緩說道:“這是一個很複雜的情況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你可能會覺得心裏有負擔,因為是你的邀請讓對方辭掉工作。不過,這也不完全就是你的錯。
如果當時你邀請的時候是出於好意,並且沒有預見到會有意外發生,那這隻是一個不幸的事件。但要是你明知道有危險或者可能會給對方帶來不好的後果,還堅持邀請,那或許你就有一定的責任。
就像在山間有一條路很危險,你知道卻還邀請朋友和你一起走,結果朋友出了事,那你就難辭其咎。但如果是正常的情況,比如邀請對方來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工作,是意外突然出現,比如天災之類的,那就不能完全怪你啦。”
小六連忙說:“不是天災是土匪。”
師傅微微歎氣:“哎呀,這情況就更棘手了呀。雖說你邀請對方過來,對方也是因為你的邀請才辭了工作,可出現土匪這事兒屬於意外且是不可控的危險情況呀。
你本意隻是邀請對方,肯定也不希望對方遭遇這樣的意外,從出發點來講你並無惡意。隻是運氣不好碰上了這樣糟糕的意外狀況,所以不能簡單地就說是你的錯呢。
不過呢,心裏可能還是會挺愧疚難受的,畢竟是因為你的邀請才有了後麵這一連串事兒。但真要論責任,那些作惡的土匪才是造成意外的罪魁禍首呀,你也隻是這場意外的一個關聯因素罷了。”
小六臉上露出釋然的神情,恭敬地說:“明白了謝謝師傅為我解惑。”
師傅微笑著點頭:“嗯,能幫你解惑便好呀,這世間諸多事兒本就複雜難斷,不必太過糾結自責,往後行事多思量幾分就是了,若還有啥困惑,再來找為師說說便是。”
月光如水,傾灑在南溝這片靜謐卻又彌漫著哀傷的土地上。小六靜靜地坐在院子裏,身旁的師傅神色凝重,文集大伯則深深地吸著煙,煙頭的火光在夜色中明明滅滅,映照著他滿是滄桑的臉龐。
小六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師傅之前所說的話,那些關於因果、善惡、對錯的教誨,此刻與這一家人的命運緊緊纏繞在一起,仿佛一張無形的大網,讓他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文集大伯,後來這家人怎麽樣了?”小六終於鼓起勇氣打破了沉默,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似乎已經預感到這個故事的結局充滿了悲涼。
文集又狠狠地吸了一口煙,緩緩開口,那聲音仿佛從遙遠的地方傳來,帶著歲月的沉重:“哎呀!後來?那是一個讓人揪心的夜晚啊。我記得清清楚楚,夜裏 2 點半,電話鈴聲突然打破了寂靜,我迷迷糊糊地接起電話,是天意的大女兒打來的,她帶著哭腔說讓我去一趟南溝,我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來,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他頓了頓,彈了彈煙灰,接著說道:“我騎著摩托,在夜色中一路疾馳,風在耳邊呼呼作響,可我的心卻越來越涼。到了南溝,那扇門半掩著,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個家的淒涼。我推開門,屋裏一片漆黑,死寂沉沉的,沒有一點聲響,仿佛整個世界都陷入了沉睡,隻有我的腳步聲在空蕩蕩的屋子裏回響。”
“我走進一間屋子,手顫抖著按下牆上的開關,燈光瞬間照亮了屋子,可眼前的景象卻讓我痛心不已。清高醉倒在床上,呼嚕聲震天響,他衣衫不整,鞋子還穿在腳上,肚皮露在外麵,毯子隨意地搭在肚子上一角。我叫了他一聲,又用力推搡了兩下,可他睡得像死豬一樣,怎麽也叫不醒,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混沌世界裏,對這周圍發生的一切渾然不知。”
文集的聲音微微顫抖,眼中滿是痛心與無奈:“我接著走向西北角的那間屋子,按下開關,燈卻閃了幾下,隨後熄滅了,像是這屋子也在為這個家的命運哭泣。我隻好拿出手電筒,那束光在黑暗中搖曳著,照亮了屋子裏雜亂無章的景象。四周堆滿了各種菜、蘋果、糧食和雜物,中間的過道狹窄得隻能容下兩人並行。當我走到裏屋時,我看到了一個身影,那是一個 180 斤的身軀,靜靜地站在炕邊,右手扶著炕,臀部靠著炕沿,左手還提著褲子,脖子後仰著,嘴巴大張,雙眼緊閉,眉頭緊鎖,仿佛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地上有一灘散發著尿味的液體,已經幹涸在冰冷的地麵上,而人,已經沒了呼吸。”
小六的眼眶濕潤了,他仿佛能看到那個夜晚的淒涼場景,能感受到這個家破碎的絕望。文集繼續說道:“我一個人根本抬不動他,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是那麽的無力。我隻好走到院子裏,坐在冰冷的地上,抬頭看著天空,半圓的月亮掛在那裏,星星閃爍著微弱的光,仿佛在冷漠地注視著這一切。我點了一根煙,煙霧在空氣中彌漫開來,我在想,我最後的結局會不會也像這樣?在這無盡的黑暗中,孤獨地麵對命運的無常。”
“後來,清高的媳婦回來了,她的眼神空洞而驚恐,手裏緊緊攥著剛買來的黃紙和香。她看著我,聲音顫抖地說她沒經曆過這種事,不知道該怎麽辦。曾經那個年輕漂亮、充滿仙氣的她,如今已被生活折磨得泯然眾人,歲月和苦難在她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我和她一起,默默地為天意擦幹淨身子,換上壽衣,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悲傷和無奈。過了兩天,我們為天意出殯安葬,看著那口棺材緩緩入土,我知道,天意的一生結束了。”
文集的聲音漸漸低沉,最後消失在夜色中。小六的淚水終於奪眶而出,他轉過頭看著師傅,師傅的眼中也滿是悲憫,輕輕歎了口氣:“諸般因果,皆有定數啊。這一家人的命運,就像這世間的百態,充滿了無奈與悲哀。我們唯有堅守本心,多行善事,才能在這紛擾的塵世中,尋得一絲安寧。”
夜,愈發深沉,月光依舊灑在這片土地上,仿佛在訴說著這個家的故事,也在警示著世人,善惡有報,因果輪回,命運的齒輪在無聲地轉動,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軌道上前行,或悲或喜,皆由心生。
小六和師傅的交談暫告一段落,一旁的文集沉默許久後,終於忍不住向大師提出了心中的疑問:“大師,您看這事兒,為啥天意不是畢老爺親生的,卻對養父那麽孝順呢?而清高作為親生兒子,咋就對天意這個養父這麽狠心呢?”
師傅目光深邃,望向遠方,緩緩說道:“文集啊,這人心善惡、孝與不孝,並非僅由血緣決定。天意自幼曆經苦難,幸得畢老爺收留,在他心中,畢老爺給予的是救命之恩與養育之情,這份情義重如泰山,讓他心懷感恩,故而孝順。再者,畢老爺善良正直,言傳身教,為天意樹立了榜樣,使得天意也養成了善良堅毅、重情重義的品性。”
師傅頓了頓,接著說:“而清高呢,自幼被天意寵溺過度,未曾經曆生活的磨難與艱辛,不知感恩與珍惜為何物。在他眼中,一切來得太過容易,隻知索取而不願付出,更不懂得尊重與孝順長輩。加之他被嗔癡蒙蔽心智,脾氣暴躁、自私冷漠,任由惡念驅使行為,這才導致他如此對待自己的養父,實在是令人歎息啊。”
文集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似乎對這其中的緣由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集重重地歎了口氣,臉上帶著一絲苦澀與無奈,接著說道:“您瞧,都說養兒防老,可在這現實裏,我看到的卻全是‘誰死苦誰’。這些當兒子的,好多連自己的小家都顧不過來,整天為了生計奔波,被生活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脾氣也變得暴躁無常。就像清高這樣,自己的日子過得一團糟,哪裏還能想到去孝順父母呢?他們被生活的瑣碎磨平了棱角,也磨掉了那份原本該有的孝心。”
師傅微微點頭,目光中透著洞察世事的悲憫,輕聲說道:“文集啊,這世間萬象皆有因果。如今的世道,物欲橫流,人心浮躁,許多人在這名利的漩渦中迷失了自我,忘卻了根本。但這並非無法改變,若是能早日覺醒,回歸正道,重拾那一份善良與孝心,家庭亦能重回溫馨和睦。”
小六靜靜地坐在那裏,眼神中滿是悵惘,喃喃自語道:“今夜這一番聽下來,我這心裏可真是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呀。以前總覺得日子還長著呢,可如今才發覺,人的一生竟是如此短暫啊,就好像一陣風刮過,啥都沒留下,仿佛壓根就沒在這世上走過一遭似的。”
師傅看著小六這副模樣,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小六啊,正因為人生短暫,咱們才更要珍惜這有限的時光,多做些有意義的事兒,用心去對待身邊的人,莫讓這短暫的一生留有太多遺憾呐。”
小六聽了師傅的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天意呢,小時候過得不好,但特別爭氣懂事,對養父孝順,人也堅毅成熟,對家裏人有擔當。就是可惜了,因為出身有些自卑,找工作的時候沒辦法。他對孩子是真好,尤其是對清高,那真是寵上天了,也幫襯著家裏人,可就是沒把清高教育好。
清高太讓人不省心了,從小被慣壞了,脾氣暴得很,自私又冷漠,還老是打老婆,對家裏的事兒一點都不上心,連他爹都不照顧,還動手打,把家裏弄得亂七八糟,他自己的日子也過得一團糟。
清高的媳婦可太可憐了,又勤勞又賢惠,一心一意為這個家,可沒少受苦。剛開始對這婚姻還抱著希望,後來被清高打得心都涼了,隻能默默忍著,付出了那麽多,卻啥也沒得到,命苦啊!
還有江濤,小小年紀就遭這麽多罪,一場高燒留下了鬥雞眼的毛病。他這一出事,清高就更不行了,整天喝酒打人,江濤的日子也跟著不好過,這一家人的命運咋就這麽坎坷呢?
師傅,我覺著吧,這些人的事兒湊一塊兒,就看出這人哪,太複雜了。家庭教育和生活環境對人的影響太大了,這一家人在命運裏掙紮,看得我直歎氣。”
師傅微微仰頭,目光深邃,輕聲說道 :“諸般因果,皆由心起,亦由業造。畢老爺一念之善,收留天意,種下善因,卻未料後世子孫緣法如此複雜。天意雖性本純善,然執念於親情,溺愛成患,終致清高之頑劣,此乃未明育人之正途也。清高嗔癡過盛,以惡為行,累及妻兒,福澤散盡,家庭破碎亦是業障自嚐。其妻兒無辜受難,實乃塵世之悲苦。人生在世,當明心見性,守善持正,莫為貪嗔癡所迷,方能超脫業海,得享安寧。然眾生皆在迷障之中,唯有自省、修行,方可解命運之糾葛,化孽緣為善果,此乃塵世之真諦,亦是解脫之道也。”
小六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一旁的文集撓撓頭,嘟囔著:“哎呀,程濤大師說白話,文鄒鄒的聽不懂呀!”
師傅繼續說到:“唉,這一家人的事兒,說到底都是自己種下的因果。畢老爺當初心軟收留了天意,這是好心,可誰能想到後來會發展成這樣呢?天意這孩子,本質不壞,也懂得感恩孝順,可就是太溺愛清高了,分不清什麽是真正對孩子好,結果把清高慣得無法無天,這就是不明事理的糊塗做法。
清高呢,被慣得一身壞毛病,脾氣暴躁,自私自利,隻知道欺負老婆孩子,完全不懂得珍惜家庭。他的行為不僅傷害了家人,也讓自己的生活變得一團糟,這就是他自己造的孽啊。他老婆和孩子是最可憐的,沒做錯什麽,卻要遭受這麽多痛苦。
人生在世,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明白什麽是對,什麽是錯,不能被自己的欲望和情緒控製。要多做好事,控製自己的脾氣,不然就會像這家人一樣,陷入命運的泥沼無法自拔。但大家都在這塵世中迷失,隻有不斷反省自己,改正錯誤,才能解開生活中的難題,把不好的命運轉變成好的,這就是生活的道理,也是讓自己過得好的方法啊。”
小六眼睛一亮,追問道:“到底應該怎麽判斷對與錯?”
師傅目光溫和地看著小六,語重心長地說:“孩子,這世間的對與錯啊,就像是白天與黑夜,看似分明,實則複雜。對,往往是順應著善良、公正與道義,是那能給他人帶來溫暖與益處的行為;錯,則多是被自私、貪婪和嗔怒驅使,會傷害他人和自己。
比如這故事中的天意,他孝順養父,這本是對,可過度溺愛孩子,便是錯了。而清高打罵妻兒,這定是錯,因為傷害了身邊之人。我們在行事之時,當問問自己的心,此舉是否會傷了他人的心、損了他人的利?若答案是肯定,那便可能是錯的;若能讓人心生歡喜、讓世間多些美好,那或許就是對的。但這隻是個簡單的法子,真正的分辨還需在生活的磨礪中,不斷去思考、去感悟,方能在這紛擾的世間,漸漸明晰對錯的界限。”
小六眉頭緊鎖,猶豫了一下說:“那如果有一個人因為我的邀請辭掉原來的工作來找我後來出了意外,這是我的錯嗎?”
師傅沉思片刻,緩緩說道:“這是一個很複雜的情況呢。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你可能會覺得心裏有負擔,因為是你的邀請讓對方辭掉工作。不過,這也不完全就是你的錯。
如果當時你邀請的時候是出於好意,並且沒有預見到會有意外發生,那這隻是一個不幸的事件。但要是你明知道有危險或者可能會給對方帶來不好的後果,還堅持邀請,那或許你就有一定的責任。
就像在山間有一條路很危險,你知道卻還邀請朋友和你一起走,結果朋友出了事,那你就難辭其咎。但如果是正常的情況,比如邀請對方來一個比較安全的地方工作,是意外突然出現,比如天災之類的,那就不能完全怪你啦。”
小六連忙說:“不是天災是土匪。”
師傅微微歎氣:“哎呀,這情況就更棘手了呀。雖說你邀請對方過來,對方也是因為你的邀請才辭了工作,可出現土匪這事兒屬於意外且是不可控的危險情況呀。
你本意隻是邀請對方,肯定也不希望對方遭遇這樣的意外,從出發點來講你並無惡意。隻是運氣不好碰上了這樣糟糕的意外狀況,所以不能簡單地就說是你的錯呢。
不過呢,心裏可能還是會挺愧疚難受的,畢竟是因為你的邀請才有了後麵這一連串事兒。但真要論責任,那些作惡的土匪才是造成意外的罪魁禍首呀,你也隻是這場意外的一個關聯因素罷了。”
小六臉上露出釋然的神情,恭敬地說:“明白了謝謝師傅為我解惑。”
師傅微笑著點頭:“嗯,能幫你解惑便好呀,這世間諸多事兒本就複雜難斷,不必太過糾結自責,往後行事多思量幾分就是了,若還有啥困惑,再來找為師說說便是。”
月光如水,傾灑在南溝這片靜謐卻又彌漫著哀傷的土地上。小六靜靜地坐在院子裏,身旁的師傅神色凝重,文集大伯則深深地吸著煙,煙頭的火光在夜色中明明滅滅,映照著他滿是滄桑的臉龐。
小六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師傅之前所說的話,那些關於因果、善惡、對錯的教誨,此刻與這一家人的命運緊緊纏繞在一起,仿佛一張無形的大網,讓他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
“文集大伯,後來這家人怎麽樣了?”小六終於鼓起勇氣打破了沉默,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似乎已經預感到這個故事的結局充滿了悲涼。
文集又狠狠地吸了一口煙,緩緩開口,那聲音仿佛從遙遠的地方傳來,帶著歲月的沉重:“哎呀!後來?那是一個讓人揪心的夜晚啊。我記得清清楚楚,夜裏 2 點半,電話鈴聲突然打破了寂靜,我迷迷糊糊地接起電話,是天意的大女兒打來的,她帶著哭腔說讓我去一趟南溝,我的心一下子就揪了起來,一種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
他頓了頓,彈了彈煙灰,接著說道:“我騎著摩托,在夜色中一路疾馳,風在耳邊呼呼作響,可我的心卻越來越涼。到了南溝,那扇門半掩著,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這個家的淒涼。我推開門,屋裏一片漆黑,死寂沉沉的,沒有一點聲響,仿佛整個世界都陷入了沉睡,隻有我的腳步聲在空蕩蕩的屋子裏回響。”
“我走進一間屋子,手顫抖著按下牆上的開關,燈光瞬間照亮了屋子,可眼前的景象卻讓我痛心不已。清高醉倒在床上,呼嚕聲震天響,他衣衫不整,鞋子還穿在腳上,肚皮露在外麵,毯子隨意地搭在肚子上一角。我叫了他一聲,又用力推搡了兩下,可他睡得像死豬一樣,怎麽也叫不醒,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混沌世界裏,對這周圍發生的一切渾然不知。”
文集的聲音微微顫抖,眼中滿是痛心與無奈:“我接著走向西北角的那間屋子,按下開關,燈卻閃了幾下,隨後熄滅了,像是這屋子也在為這個家的命運哭泣。我隻好拿出手電筒,那束光在黑暗中搖曳著,照亮了屋子裏雜亂無章的景象。四周堆滿了各種菜、蘋果、糧食和雜物,中間的過道狹窄得隻能容下兩人並行。當我走到裏屋時,我看到了一個身影,那是一個 180 斤的身軀,靜靜地站在炕邊,右手扶著炕,臀部靠著炕沿,左手還提著褲子,脖子後仰著,嘴巴大張,雙眼緊閉,眉頭緊鎖,仿佛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承受著巨大的痛苦。地上有一灘散發著尿味的液體,已經幹涸在冰冷的地麵上,而人,已經沒了呼吸。”
小六的眼眶濕潤了,他仿佛能看到那個夜晚的淒涼場景,能感受到這個家破碎的絕望。文集繼續說道:“我一個人根本抬不動他,那一刻,我覺得自己是那麽的無力。我隻好走到院子裏,坐在冰冷的地上,抬頭看著天空,半圓的月亮掛在那裏,星星閃爍著微弱的光,仿佛在冷漠地注視著這一切。我點了一根煙,煙霧在空氣中彌漫開來,我在想,我最後的結局會不會也像這樣?在這無盡的黑暗中,孤獨地麵對命運的無常。”
“後來,清高的媳婦回來了,她的眼神空洞而驚恐,手裏緊緊攥著剛買來的黃紙和香。她看著我,聲音顫抖地說她沒經曆過這種事,不知道該怎麽辦。曾經那個年輕漂亮、充滿仙氣的她,如今已被生活折磨得泯然眾人,歲月和苦難在她的臉上刻下了深深的痕跡。我和她一起,默默地為天意擦幹淨身子,換上壽衣,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悲傷和無奈。過了兩天,我們為天意出殯安葬,看著那口棺材緩緩入土,我知道,天意的一生結束了。”
文集的聲音漸漸低沉,最後消失在夜色中。小六的淚水終於奪眶而出,他轉過頭看著師傅,師傅的眼中也滿是悲憫,輕輕歎了口氣:“諸般因果,皆有定數啊。這一家人的命運,就像這世間的百態,充滿了無奈與悲哀。我們唯有堅守本心,多行善事,才能在這紛擾的塵世中,尋得一絲安寧。”
夜,愈發深沉,月光依舊灑在這片土地上,仿佛在訴說著這個家的故事,也在警示著世人,善惡有報,因果輪回,命運的齒輪在無聲地轉動,每個人都在自己的軌道上前行,或悲或喜,皆由心生。
小六和師傅的交談暫告一段落,一旁的文集沉默許久後,終於忍不住向大師提出了心中的疑問:“大師,您看這事兒,為啥天意不是畢老爺親生的,卻對養父那麽孝順呢?而清高作為親生兒子,咋就對天意這個養父這麽狠心呢?”
師傅目光深邃,望向遠方,緩緩說道:“文集啊,這人心善惡、孝與不孝,並非僅由血緣決定。天意自幼曆經苦難,幸得畢老爺收留,在他心中,畢老爺給予的是救命之恩與養育之情,這份情義重如泰山,讓他心懷感恩,故而孝順。再者,畢老爺善良正直,言傳身教,為天意樹立了榜樣,使得天意也養成了善良堅毅、重情重義的品性。”
師傅頓了頓,接著說:“而清高呢,自幼被天意寵溺過度,未曾經曆生活的磨難與艱辛,不知感恩與珍惜為何物。在他眼中,一切來得太過容易,隻知索取而不願付出,更不懂得尊重與孝順長輩。加之他被嗔癡蒙蔽心智,脾氣暴躁、自私冷漠,任由惡念驅使行為,這才導致他如此對待自己的養父,實在是令人歎息啊。”
文集聽後,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似乎對這其中的緣由有了更深的理解。
文集重重地歎了口氣,臉上帶著一絲苦澀與無奈,接著說道:“您瞧,都說養兒防老,可在這現實裏,我看到的卻全是‘誰死苦誰’。這些當兒子的,好多連自己的小家都顧不過來,整天為了生計奔波,被生活的壓力壓得喘不過氣,脾氣也變得暴躁無常。就像清高這樣,自己的日子過得一團糟,哪裏還能想到去孝順父母呢?他們被生活的瑣碎磨平了棱角,也磨掉了那份原本該有的孝心。”
師傅微微點頭,目光中透著洞察世事的悲憫,輕聲說道:“文集啊,這世間萬象皆有因果。如今的世道,物欲橫流,人心浮躁,許多人在這名利的漩渦中迷失了自我,忘卻了根本。但這並非無法改變,若是能早日覺醒,回歸正道,重拾那一份善良與孝心,家庭亦能重回溫馨和睦。”
小六靜靜地坐在那裏,眼神中滿是悵惘,喃喃自語道:“今夜這一番聽下來,我這心裏可真是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呀。以前總覺得日子還長著呢,可如今才發覺,人的一生竟是如此短暫啊,就好像一陣風刮過,啥都沒留下,仿佛壓根就沒在這世上走過一遭似的。”
師傅看著小六這副模樣,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小六啊,正因為人生短暫,咱們才更要珍惜這有限的時光,多做些有意義的事兒,用心去對待身邊的人,莫讓這短暫的一生留有太多遺憾呐。”
小六聽了師傅的話,若有所思地點點頭,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