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舊與新
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 作者:天豕魁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和少婦與廣場上的民眾們一一打了一聲招呼後,林少瑾便回到了武安站內。
作為一個從21世紀過來22世紀的人,林少瑾跟這些“孫子輩”的民眾們其實沒啥太多共同話題。
22世紀人的三觀與21世紀的人基本上是天壤之別。
21世紀的人對幸福的定義就是有房有車,安居樂業。而對於22世紀的人,所謂的房、車就像是21世紀人的手機一樣,不說人手一個,至少不是什麽稀罕物件。
22世紀的人對於幸福有更高的追求,他們認為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基本的就是應該擁有自己的價值,或者說,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而非麻木地為了活著而活著。
這一點林少瑾其實挺認可的,像這樣的思想在他的那個年代其實已經開始萌芽了,隻不過這是屬於一線城市中高收入人群的追求。
當然這也並非是22世紀思想先進,畢竟他那個時代,大多數的底層人能穩定的混個溫飽就算是不錯了。至於別的更高的追求,說出來是要被人笑話的。
在所有的22世紀與21世紀思想觀念的差異中,林少瑾最感到震驚的還是22世紀人的婚姻觀。
隨著時代發展,婚姻法逐漸跟不上當代人的思想,而民法典又對未婚同居、未婚生子逐漸加大了保護力度。
所以,根據林少瑾的觀察,在滬杭,不管男女都是秉承著能不能結婚都無所謂的態度。
反正不管有沒有結婚,雙方的共同財產都能夠得到法律的保護,子女同樣可以上戶口,也能擁有財產繼承權。
反倒是不結婚更加自由一些,無論男女,都喜歡找個看著合適的搭夥過日子,出去外麵碰到心怡的又搞一搞臨時伴侶。
舉個例子,婚內被打,定性是家暴,警察來處理都是和稀泥。
反倒是不結婚被伴侶打了,那可是上刑法的。所以,相比結婚,不結婚反而對自己更有利。
再加上22世紀人並不依賴婚姻來保證自己的生活質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這樣奇特的“風俗”。
比如說在廣場上的那個少婦,她就是一個開放式關係的踐行者,至今她都不知道孩子爹到底是誰?
沒錯,他們稱這種關係為——開放式戀愛關係。
他不清楚這種思想到底隻存在於滬杭一帶,還是全國統一,不過他估計至少所有的經濟發達地區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思想。
根據馬哲理論,婚姻在私有製社會中實際上更多的是一種商品關係,婚姻不再是基於愛情和共同生活的關係,而是變成了一個經濟交易和財產繼承的手段。
家庭往往會成為壓迫和剝削的場所,這種剝削既是對男性的,也是對女性的。
所以22世紀的社會中,婚姻關係發展到這個地步,林少瑾並不感到意外。反倒是在過去一直被喊打喊殺的宗教,一直在堅守著一夫一妻的觀念。
不過這並不代表林少瑾就全盤接受這種觀念,身為一個在21世紀初生活幾十年的人,他對於這種想法還是比較難以接受的。
否則他也不會頒布武安內嚴格執行一夫一妻製的法案了。
不過他其實也清楚,光靠一個法案其實並不能改變什麽。社會依靠道德和法律隻能起到一定的製約作用,真正要改變社會關係,必須要改變社會的本質才能做到。
就像過去在舊時代(對於林少瑾來說的舊時代)的青樓和窯子,即便是嚴打嚴查加道德譴責,仍舊無法消滅這樣的行業。
因為這樣的行業出現並非法律法規的問題,也不是一次兩次,或者常態化巡查打擊就能解決的了的。
隻要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簡單且粗暴地獲取大量的利潤,這種行業就絕不可能消失!
想要徹底粉碎這個行業,必須依靠的是教育、社會體係、經濟製度、法律等多方麵的努力。
隻有讓絕大部分女性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勞作,體麵且尊嚴地獲得足以讓自己可以過上優渥生活的報酬,這樣的行業才可能消失。
同理,想解決“開放式關係”的問題,要解決的不是人的問題,而是經濟製度、社會體係等多方麵的問題。
不過這些問題暫時並不急於處理,一切都需要慢慢進行。將這個問題擱置,反倒還能促進核戰後的人口恢複問題。
“少瑾,回來啦?”
剛一推門進入辦公室,就瞥見吳振華在和許德辰討論工作。這讓忙裏偷閑的林少瑾不禁從內心裏產生出一絲愧疚。
很多時候他都是幹發號施令的活,然後吳振華和許德辰兩人就開始忙前忙後的落實,這段時間下來,兩人肉眼可見的憔悴了許多。
“忙什麽呢。”林少瑾尷尬地笑了笑。
“咳,還是關於布局規劃的問題。”許德辰搶先答道,“那些放棄的地鐵站最近滲出積水是越來越多了,上次我們的巡查員過去查看,那些被廢棄的地鐵站,隧道內的積水差不多都有6m深了。
這個情況不太樂觀,如果放任下去,我擔心咱們的站點會被影響。所以我們在討論是否要在地麵安全地帶暫時性地建設一些居住地。
或者在那些被我們廢棄的地鐵站多設立幾個崗位,將地鐵隧道的積水抽離出去。”
許德辰話落,吳振華又撿起了話茬繼續說道:
“可是,不管是哪一種方案,對於我們武安現在生產力來說都是一種挑戰。
我們沒有煉鋼所需的設施設備,也沒有建造房屋所需的合格建材。所以,在地表重建居所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相比之下,選擇抽離地鐵站內的積水反倒是相對來說更容易實施的,隻不過這個後續的維護成本可能會比較大。”
滬區水係發達,地下水資源更是豐富,在核戰前,維護地鐵站的日常運行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核戰後,失去了城市供電,維護地鐵站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兒。
先不說地鐵列車的供電,就大大小小的抽水泵用起電來,那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武安縱然有小型核能發電機,但如今擴張的步子邁的太大,發電機的供電量開始有些捉襟見肘了。
要是再額外分配電力去給抽水泵抽地鐵站的積水,恐怕維持不了幾個月就要陷入停電危機了!
作為一個從21世紀過來22世紀的人,林少瑾跟這些“孫子輩”的民眾們其實沒啥太多共同話題。
22世紀人的三觀與21世紀的人基本上是天壤之別。
21世紀的人對幸福的定義就是有房有車,安居樂業。而對於22世紀的人,所謂的房、車就像是21世紀人的手機一樣,不說人手一個,至少不是什麽稀罕物件。
22世紀的人對於幸福有更高的追求,他們認為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最基本的就是應該擁有自己的價值,或者說,實現自己人生的價值,而非麻木地為了活著而活著。
這一點林少瑾其實挺認可的,像這樣的思想在他的那個年代其實已經開始萌芽了,隻不過這是屬於一線城市中高收入人群的追求。
當然這也並非是22世紀思想先進,畢竟他那個時代,大多數的底層人能穩定的混個溫飽就算是不錯了。至於別的更高的追求,說出來是要被人笑話的。
在所有的22世紀與21世紀思想觀念的差異中,林少瑾最感到震驚的還是22世紀人的婚姻觀。
隨著時代發展,婚姻法逐漸跟不上當代人的思想,而民法典又對未婚同居、未婚生子逐漸加大了保護力度。
所以,根據林少瑾的觀察,在滬杭,不管男女都是秉承著能不能結婚都無所謂的態度。
反正不管有沒有結婚,雙方的共同財產都能夠得到法律的保護,子女同樣可以上戶口,也能擁有財產繼承權。
反倒是不結婚更加自由一些,無論男女,都喜歡找個看著合適的搭夥過日子,出去外麵碰到心怡的又搞一搞臨時伴侶。
舉個例子,婚內被打,定性是家暴,警察來處理都是和稀泥。
反倒是不結婚被伴侶打了,那可是上刑法的。所以,相比結婚,不結婚反而對自己更有利。
再加上22世紀人並不依賴婚姻來保證自己的生活質量,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這樣奇特的“風俗”。
比如說在廣場上的那個少婦,她就是一個開放式關係的踐行者,至今她都不知道孩子爹到底是誰?
沒錯,他們稱這種關係為——開放式戀愛關係。
他不清楚這種思想到底隻存在於滬杭一帶,還是全國統一,不過他估計至少所有的經濟發達地區或多或少都會有這樣的思想。
根據馬哲理論,婚姻在私有製社會中實際上更多的是一種商品關係,婚姻不再是基於愛情和共同生活的關係,而是變成了一個經濟交易和財產繼承的手段。
家庭往往會成為壓迫和剝削的場所,這種剝削既是對男性的,也是對女性的。
所以22世紀的社會中,婚姻關係發展到這個地步,林少瑾並不感到意外。反倒是在過去一直被喊打喊殺的宗教,一直在堅守著一夫一妻的觀念。
不過這並不代表林少瑾就全盤接受這種觀念,身為一個在21世紀初生活幾十年的人,他對於這種想法還是比較難以接受的。
否則他也不會頒布武安內嚴格執行一夫一妻製的法案了。
不過他其實也清楚,光靠一個法案其實並不能改變什麽。社會依靠道德和法律隻能起到一定的製約作用,真正要改變社會關係,必須要改變社會的本質才能做到。
就像過去在舊時代(對於林少瑾來說的舊時代)的青樓和窯子,即便是嚴打嚴查加道德譴責,仍舊無法消滅這樣的行業。
因為這樣的行業出現並非法律法規的問題,也不是一次兩次,或者常態化巡查打擊就能解決的了的。
隻要可以通過這樣的方式簡單且粗暴地獲取大量的利潤,這種行業就絕不可能消失!
想要徹底粉碎這個行業,必須依靠的是教育、社會體係、經濟製度、法律等多方麵的努力。
隻有讓絕大部分女性都能夠通過自己的勞作,體麵且尊嚴地獲得足以讓自己可以過上優渥生活的報酬,這樣的行業才可能消失。
同理,想解決“開放式關係”的問題,要解決的不是人的問題,而是經濟製度、社會體係等多方麵的問題。
不過這些問題暫時並不急於處理,一切都需要慢慢進行。將這個問題擱置,反倒還能促進核戰後的人口恢複問題。
“少瑾,回來啦?”
剛一推門進入辦公室,就瞥見吳振華在和許德辰討論工作。這讓忙裏偷閑的林少瑾不禁從內心裏產生出一絲愧疚。
很多時候他都是幹發號施令的活,然後吳振華和許德辰兩人就開始忙前忙後的落實,這段時間下來,兩人肉眼可見的憔悴了許多。
“忙什麽呢。”林少瑾尷尬地笑了笑。
“咳,還是關於布局規劃的問題。”許德辰搶先答道,“那些放棄的地鐵站最近滲出積水是越來越多了,上次我們的巡查員過去查看,那些被廢棄的地鐵站,隧道內的積水差不多都有6m深了。
這個情況不太樂觀,如果放任下去,我擔心咱們的站點會被影響。所以我們在討論是否要在地麵安全地帶暫時性地建設一些居住地。
或者在那些被我們廢棄的地鐵站多設立幾個崗位,將地鐵隧道的積水抽離出去。”
許德辰話落,吳振華又撿起了話茬繼續說道:
“可是,不管是哪一種方案,對於我們武安現在生產力來說都是一種挑戰。
我們沒有煉鋼所需的設施設備,也沒有建造房屋所需的合格建材。所以,在地表重建居所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
相比之下,選擇抽離地鐵站內的積水反倒是相對來說更容易實施的,隻不過這個後續的維護成本可能會比較大。”
滬區水係發達,地下水資源更是豐富,在核戰前,維護地鐵站的日常運行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在核戰後,失去了城市供電,維護地鐵站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兒。
先不說地鐵列車的供電,就大大小小的抽水泵用起電來,那簡直是個天文數字!
武安縱然有小型核能發電機,但如今擴張的步子邁的太大,發電機的供電量開始有些捉襟見肘了。
要是再額外分配電力去給抽水泵抽地鐵站的積水,恐怕維持不了幾個月就要陷入停電危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