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院士,您提的這幾個方向我覺得,對於提高我們的工作效率這一點是非常可行的。


    隻不過...我想哪怕說我們真的找到了伏羲的位置,伏羲方麵也不一定會借用算力給我們。


    畢竟他們也有他們的工作和任務,上麵當初給我們的是神威而不是伏羲。


    我認為,這可以說明上麵認定神威已經足夠我們研究工作的日常使用了,所以......“


    實驗室內,那名金發男子結合實際情況說出了自己中肯的想法。不少人聽到後也是情不自禁地微微點頭。


    這說的確實是有道理的,他們這所實驗室封頂也就是個省級項目,伏羲這東西可是比國家級項目還要高一級的存在。


    其地位,大約就像60年代的原子彈一樣,屬國之重器,隻不過原子彈是毀滅,伏羲是”創造“。


    像這樣的東西,那不是說借用就能借用的,沒有批文,任何管理人員都不敢這樣做。


    閆樅摸了摸自己的下巴,這是他思考時的習慣動作,每當遇到一些比較糾結或者棘手的事情時,他總是喜歡摸一摸雜亂的胡茬,似乎這樣可以找到點靈感。


    不過這次他上手一摸,卻是摸到了光禿禿的皮膚,閆樅的麵容上閃過一絲無奈,他輕歎一聲,隨後說道:


    ”不管怎麽說,一切都是未知未定的,不要那麽早就下結論,給自己潑涼水。


    首要的,我們得先找到伏羲的位置,與伏羲方麵取得聯係。


    或許就像你所說的,伏羲不會借用給我們,但之前不借不代表現在不借,現在不借不代表以後不借,找到了總歸是多了一個選擇。


    況且,就算是要批文,那也沒關係嘛,等與中央的聯係恢複以後,我們可以去打申請。


    俗話說,近水樓台先得月,我們離伏羲那麽近,就算是搖號也是先搖給我們不是嗎?“


    聽到閆院士的最後一句話,眾人又是一陣哈哈大笑,等到一行人笑聲漸息,一名女研究員又補充了一句:


    ”閆老說的對,況且我覺得我們現在的研究項目肯定是能評個國級的。


    就算是真的需要批文這些東西,到時候一定也是能拿下來的。“


    原本這個實驗室的項目是研究一些基改動物作為戰爭或者別的科研用途,上麵考慮到基於現代科技的發達程度,動物在實戰中或者其他方麵的作為並不大,所以隻給了個省級標準的撥款和權利。


    不過,今日不同往日,在打破底線之後,漕湖目前的實驗項目可謂是堪稱創世。


    往小了說,現在可以有辦法通過基因工程打造不懼輻射的人,未來讓人擁有其他各種各樣的特異功能也不是完全沒可能的。


    例如像壁虎一樣的斷肢再生,像蝠鼠一般自由飛行,又或者是如同鱷魚那樣牙掉了還能自己再長回來。


    更誇張一點的,或許還能讓人自身產生高壓電,擁有全頻段的視覺能力,甚至是人肉收發無線電信號。


    而往大了說,基因是擁有無限可能的,通過基因工程製造超級人類那都是小打小鬧,真正的基因工程,是想要什麽,就造什麽。


    時至今日,人類的科技已經發展到了一個很高的地步。


    22世紀的人類文明擁有智能ai、機器人、實用激光武器、可控核聚變等等科技成果。


    但是,哪怕是如今的人類,也沒有辦法從零製造一個生命。


    就算是一個最簡單的單細胞生命也無法做到。


    舉個通俗的例子,假設地球上的生命是一款款軟件,那麽基因就是這些軟件的後台程序文件、代碼。


    人類迄今為止的所有基因研究成果,都是在破譯這些代碼。


    而目前人類在破譯代碼這條路上,也隻是半懂罷了。很多代碼隻知道是怎麽用,但是不知道它的原理到底是什麽。


    常言道,人類的未來一定是星辰大海。閆樅並不反對這一點,隻不過對於閆樅來說,生命的體內,同樣也有著星辰大海,同樣也一定是人類的未來。


    就比如說,困擾人類許久的“低效學習力”問題,科學家許多名士都認為可以采用“腦機輸入”的方式,或者借用ai的力量來輔助人類。


    而閆樅則認為,這都是雞肋。先不說“腦機輸入”這個方式到底可不可行,就算是真的花費海量的經費搞出來了“腦機輸入”這玩意,那也不可能普及的了。


    高精尖科技產品的生產能力注定了其隻能為小部分人服務。


    一旦“腦機輸入”麵世,到時候富人和窮人將成為生理意義上的兩種生物。享受到“腦機輸入”的富人看待沒有“腦機輸入”的窮人就像是在看一隻愚蠢的猴子一樣。


    而基因工程並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或許在前期研究的時候會花費一些代價,但在成果麵世後,普及的成本幾乎是零。


    畢竟一發脫氧核糖核酸並不值多少錢。


    試想一下,假設每個人都可以擁有2-300的iq,並且平均壽命在6-800歲,有幾百年的青年期和壯年期。


    那,這樣的人類文明,一定能創造出更璀璨的光輝。


    唯一的缺點,就是倫理問題。但是相對於整體文明的進步來說,閆樅覺得,這並沒有什麽。


    “閆院士,稍等一下,剛剛我們的‘郊狼突擊隊’回來了,要不先問問它們外麵的情況再討論這裏的話題?”


    一名坐在電腦麵前的研究員指著屏幕上的提示打斷了眾人的討論。


    眾人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隻見屏幕上彈出了一群“猛犬”跑動的影像。


    見此,閆樅看了看研究室牆壁上的掛鍾,淡定地說:


    “估計是到它們的飯點了。唉,算了,先這樣吧,今天就到這裏了,先休息去吧各位。”


    “閆老師,我看是不是要縮減一下它們的夥食,再這樣下去,咱這裏可就要鬧饑荒了。”一名年輕研究員無奈道。


    “不用,它們有它們的作用。我們這裏沒有什麽交通工具,要探索外麵的廢土情況還是得要靠它們。


    不然我也不會花大力氣讓一隻哈士奇學會說話。”閆樅笑著說。


    “唉!”


    研究員歎了一口氣,像是回想起來什麽痛苦不堪的往事。


    當初發現這批狗群的時候,閆樅特意挑選了10個不同品種的狗進行基因改造,最後隻有三隻成功。


    這其中的三隻分別是哈士奇、京巴、柯基,選來選去,也就隻能選中這幾個。


    “別歎氣了,走吧,去問問它們這次出去的收獲怎麽樣。”閆樅說道。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豕魁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豕魁杓並收藏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