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院士,關於實驗計劃,其實我們都更尊重您的意思。在過去的數千次實驗中,唯有您的方案被證實是最可行的。”


    金發白人男子適時地發表了自己的意見,而這也是整個實驗室內所有人的心聲。


    閆樅聞言,緩步走到洗滌區,將身上的“汙染源”都清理幹淨之後,這才扶著一把合金座椅慢慢坐下,隨後開口道:


    “諸位,我們都知道,基因改造這項技術,準確的說,它始於20世紀末,21世紀初。


    不過那時的技術並不成熟,隻能通過卵細胞基質移植進行最基礎的基因改造。人類曆史上第一次出現由兩位母親、一位父親的基因誕生的嬰兒。


    從那時起,關於人類的基因研究,就一直是科學研究的禁區。


    在這之後,轉基因技術首次被應用到農業領域,將高產、抗逆、抗病蟲、提高營養品質等已知功能性狀的基因,通過現代科技手段轉入到目標生物體中。


    這是人類從被創造者邁向創造者的第一步。


    發展轉基因是中央、國務院製定的重大戰略決策。這裏我不再談論我們研究的正確與否,將時間拉長到整個人類的曆史上,我們所做的事業毋庸置疑是有益於人類的。”


    實驗室眾人紛紛點頭,讚同了閆樅的這一觀點。見此,閆樅從一旁的冰櫃裏取出一瓶注射用葡萄糖溶液,擰開蓋子大口大口喝了起來。


    在補充了體力和水分後,他又繼續說道:


    “這裏我提個建議,我們可以嚐試在一些地方使用crispr-cas係統,也就是成簇規律間隔短回文重複序列-相關核酸酶技術。


    雖說它是較早的基因編輯技術,有一定的缺陷,但它在編輯能力上呈現出較高效率。


    除了會出現嵌合體現象和對pam序列的依賴性和脫靶效應,基本上沒有別的大問題,我們在早期對樣品的複製、轉錄、翻譯表達測試上可以先用這項技術進行實驗性操作。


    而在對複雜基因變異的研究上,我們可以暫時用mobe技術,它高效、精準的多重正交堿基編輯能力還是很可靠的。


    除了這些之外,我建議我們應該再派遣更多的人去尋找伏羲·伊始的位置。


    上麵給我們的神威係列超算,其運算能力相比伏羲·伊始還是差了許多的。


    除了運算能力之外,它還有全世界最全的數據庫,利用伏羲·伊始結合最新的crd基因編輯技術,這樣不僅可以節省出大量的時間,同樣也能增加研究的效率性。


    不僅如此,若是有伏羲·伊始的幫助,我們的許多研究項目甚至可以直接在虛擬實驗室中完成。”


    人力終有窮盡時,當遇到人力解決不了的困難時,21世紀的人通常會求助於機械的力量,而22世紀的人會借用ai的腦子。


    每當這個時候,閆樅總是不禁會想,或許恰恰就是智力限製了人類的發展速度和發展程度。


    以普通狗的智力,它們的極限就是學會10以內的加減運算,對於10之外的概念,你哪怕是說破了天,狗也難以理解。


    換到人的身上,這樣的道理也是同樣的。


    從山頂洞人時期到現代,人類的腦容量並沒有顯著增長,準確的說,人類一直是在用原始人的大腦創造現代人的文明。


    在古代,這一問題並不顯著,古代的信息量並沒有現代化社會的信息量多,古代的學科也沒有現代的多。


    哪怕是在近代,人類的腦子也是足夠支撐起人類文明的。


    可這一問題到了現代卻是越發地顯著起來,許多人窮極一生可能也就是堪堪掌握一門學科的基本內容,至於更進一步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1900年之前,人類社會有個“博學家”的頭銜,所謂博學家,就是許多行業都能堪稱資深專家的存在。


    而在1900年後,“博學家”逐漸消失了,並不是1900年後的人越來越笨,而是1900年後的學科以及學科涉及到的專業知識量越來越多了。


    想憑借一己之力成為多個學科的資深專家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1950-1980年,人類社會博士學位的平均取得的年齡是2-30歲,1980-2020年是30-40歲,2020-2040年是45-50歲,而在2106年,這個數據是5-60歲。


    一個人剛獲得博士學位就老了,想進一步繼續研究工作也基本上是力不從心。


    從博士學位獲得的平均年齡這個數據就可以看出來,人類的智商已經快跟不上人類社會發展的速度了。


    想解決這個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人類的智商水平。


    倘若人類的腦容量和神經元數量再翻一番,或許許多對於現在的人難以琢磨的複雜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ai終究是ai,哪怕它的計算能力遠超人類,但基於現在的計算機底層邏輯,它永遠都學不會創造,隻能照葫蘆畫瓢。


    而想通過自然演化達到人類智商增長的目的,這條路基本上是走不通的了。


    首先,人類社會的特殊性決定了,人類已經不再適用於自然當中的優勝劣汰那一套。


    進入現代文明的人類讓社會中殘缺的個體也能得到妥善的贍養。凡鰥寡孤獨者皆有所養已經不再是一個理想,而是成為了現實。


    固然這提升了人類社會的整體幸福度,但對於人類自身演化而言並無益處。


    不僅如此,人類身體結構的特殊性也在阻礙人類智商的提升。


    直立行走讓人成為了人,但它也是人類的演化的阻礙。直立行走限製了人類盆骨的大小,盆骨的大小直接決定了人類嬰兒出生時的頭部大小。


    經過上萬年的自然演化,人類嬰兒頭部大小幾乎是人類身體所能分娩出極限大小了。(這也是為什麽人類那麽容易難產的原因)


    所以,想提升全人類的智商水平,基因改造,或者說基因編輯是唯一一條可以走的道路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豕魁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豕魁杓並收藏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