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生存,不擇手段
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 作者:天豕魁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短短的兩句話其中蘊含的信息是難以想象的。
在俞知國看來,如今的章總工猶如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一樣,拉動著無數恒星圍繞他旋轉、前進。那些恒星又帶動著無數的行星、塵埃。
它們浩浩蕩蕩,在空曠而寂寥的宇宙中,奔向一個注定會覆滅的結局——被黑洞吞噬。
想要拯救這些星星也十分困難,黑洞巨大的引力鎖死了一顆又一顆的天體,唯有引爆這顆黑洞才能終止這場荒誕的征途。
但黑洞擁有著巨大的質量,一旦將其引爆,那些跟隨它的天體們也會隨著黑洞的消亡而消亡。
“你這樣做,又是...為了什麽?”俞知國顫抖著聲音問道,“這樣有什麽意義嗎?”
麵對俞知國的疑問,章總工卻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又踱步到多媒體室內的全息投影前駐足,在觀看了那些熱情高漲的人群後,章總工緩緩閉上了雙眼,吐出幾個字:
“活著,便是最大的意義。”
“像這樣活著,與機器有什麽區別?人是需要感性的。”俞知國反駁道。
聽到俞知國的話,章總工轉身凝視著俞知國的雙眼,他的眼神仿佛一把利劍一般要刺透俞知國的心,強勢、強硬,再不複過去麵對俞知國那般沒底氣的樣子。
隻見他握了握拳,臉上浮現出一絲憤恨的表情,似乎是想起了什麽不太好的過往:
“我以前年少時,總以為人生的意義就是做出一番成就,又或者是為了什麽崇高的理想。
直到我年邁的時候,我才明白,人是為活著這件事本身而活著,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俞知國,你知道嗎,我出生於廣南省福山市。在我小時候,那個地方,還是一片荒涼而貧瘠的地方。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割水稻、除雜草,拿著家裏賣稻子的錢去念書。
家裏三個兄弟,卻隻有兩套衣服,誰出門誰就去穿。來了客人,甚至要到鄰家去借被子。喂豬的塑料盆擦擦就是我的飯盆。
為了改善家庭,我的父親用攢了10年的錢買了一輛小三輪車,結果去市裏的路上,山石滑坡滾落,三輪車瞬間砸成了廢鐵。
我的父親也被砸成了殘疾,家裏的頂梁柱就這樣倒塌了,為了活著,我不得放棄了學業,去市裏討飯吃。
有的時候帶著我爸一天討下來,也就堪堪數個饅頭罷了。
曾經我問過我奶奶,我說,阿奶,人活著這麽累,為什麽還要投胎來這個世界上啊?
我阿奶說,人生下來就是受苦的,你看,為什麽嬰兒在生下來的第一刻就要嚎啕大哭呢?因為他知道他是要來世間遭罪的。
阿奶說的話很有道理,可我想不明白,為什麽市裏的那些人卻可以每日紙醉金迷。河內的那些孩子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
這一切直到我15歲的時候才搞明白,我現在還很清楚地記得,當年的政府每天都在宣傳泛亞是邪惡的入侵者,可直到泛亞的軍隊來到我生活的土地上的那一天,我才發現我可以像一個人一樣活著了!
當年有一個看起來20來歲的年輕士兵跟我說,你才15歲,未來有大把的美好前程,要多讀書,多思考,多學習。
他告訴了我,滬杭的美好,那裏有精美的少年宮,漂亮的人民公園,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如果你去滬杭,一定能讓自己家裏邁入小康生活的。
懷著對滬杭的憧憬,我不顧家裏反對,隻身一人就來到了這個美麗的大都市。
那一年,我16歲,看著滬杭的人們個個打扮的光鮮亮麗,看著那些整整齊齊又一塵不染的街道,我頓時產生了一股極強的自卑情緒。
那時候我還穿著從家裏帶來的草鞋和補丁衣服,與滬杭的人們相比,我如同一條土狗一樣卑微!
從那一天開始,我就暗暗發誓,我要努力,我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我白天在學校上課,晚上就去打夜工,一天就睡三個小時,這種狀態我整整持續了兩年!
就靠著這股毅力,我才考上了滬杭的工科大學。我知道我比別人少了很多優勢,所以我從來不敢鬆懈,不管是讀書還是工作,我都一直在拚著我的命!
而像我這樣的人,在當時的滬杭還有千千萬萬。
從一個泥腿子,到如今的總工地位,我用了整整20多年!
你知道嗎,俞知國,可能對於你來說,從家裏出發到地鐵站是一件很稀疏平常的事情,可對年少的我來說,那是遙不可及的夢。
這幾十年以來,我也不僅僅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才得以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莫過於我在滬杭交到的朋友們的幫助。
也正因如此,我從來都不敢遺忘,不敢忘記我自己當年的身份是什麽。我就是一個泥腿子,一個草根。
俞知國,你站的太高了,高到你已經忘記了底層人民的生活究竟是怎麽樣的。
作為底層人民,我們所求的,也不過是僅僅活著罷了。”
說完這段話,章總工輕輕推了推俞知國的肩膀,隨後從他讓開的一道縫隙處走出了多媒體室。俞知國望著章總工,不由得開口說道:
“可是,滬杭的底層過得也並不差吧?”
章總工聞言,步子微微一滯,回頭盯了俞知國一會後,長歎了一口氣說道:
“唉!俞知國,你能否再清醒一點呢?現在的滬杭,還是以前的滬杭嗎?別說是底層人,就連這些天空之城自詡為社會精英的人,不也是過得苦哈哈的嗎?
為了生存,我們總是要去拋棄一些東西的,我隻是選擇了其中影響最輕的一點拋棄了罷了,隻要能活著,無論將來發生什麽事情,都是可以接受的。
甚至說,如果有必要的話,我還可以拋棄更多東西。
它可能是人性,也可能是道德,或者也可以是作為人的尊嚴。
好了,我說了這麽多,你想明白了沒有?如果你想明白了,那就跟我一起為這個殘破的世界做一做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吧。
你相信我,選擇我的路線,不會有錯。”
在俞知國看來,如今的章總工猶如一個深不見底的黑洞一樣,拉動著無數恒星圍繞他旋轉、前進。那些恒星又帶動著無數的行星、塵埃。
它們浩浩蕩蕩,在空曠而寂寥的宇宙中,奔向一個注定會覆滅的結局——被黑洞吞噬。
想要拯救這些星星也十分困難,黑洞巨大的引力鎖死了一顆又一顆的天體,唯有引爆這顆黑洞才能終止這場荒誕的征途。
但黑洞擁有著巨大的質量,一旦將其引爆,那些跟隨它的天體們也會隨著黑洞的消亡而消亡。
“你這樣做,又是...為了什麽?”俞知國顫抖著聲音問道,“這樣有什麽意義嗎?”
麵對俞知國的疑問,章總工卻是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又踱步到多媒體室內的全息投影前駐足,在觀看了那些熱情高漲的人群後,章總工緩緩閉上了雙眼,吐出幾個字:
“活著,便是最大的意義。”
“像這樣活著,與機器有什麽區別?人是需要感性的。”俞知國反駁道。
聽到俞知國的話,章總工轉身凝視著俞知國的雙眼,他的眼神仿佛一把利劍一般要刺透俞知國的心,強勢、強硬,再不複過去麵對俞知國那般沒底氣的樣子。
隻見他握了握拳,臉上浮現出一絲憤恨的表情,似乎是想起了什麽不太好的過往:
“我以前年少時,總以為人生的意義就是做出一番成就,又或者是為了什麽崇高的理想。
直到我年邁的時候,我才明白,人是為活著這件事本身而活著,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俞知國,你知道嗎,我出生於廣南省福山市。在我小時候,那個地方,還是一片荒涼而貧瘠的地方。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割水稻、除雜草,拿著家裏賣稻子的錢去念書。
家裏三個兄弟,卻隻有兩套衣服,誰出門誰就去穿。來了客人,甚至要到鄰家去借被子。喂豬的塑料盆擦擦就是我的飯盆。
為了改善家庭,我的父親用攢了10年的錢買了一輛小三輪車,結果去市裏的路上,山石滑坡滾落,三輪車瞬間砸成了廢鐵。
我的父親也被砸成了殘疾,家裏的頂梁柱就這樣倒塌了,為了活著,我不得放棄了學業,去市裏討飯吃。
有的時候帶著我爸一天討下來,也就堪堪數個饅頭罷了。
曾經我問過我奶奶,我說,阿奶,人活著這麽累,為什麽還要投胎來這個世界上啊?
我阿奶說,人生下來就是受苦的,你看,為什麽嬰兒在生下來的第一刻就要嚎啕大哭呢?因為他知道他是要來世間遭罪的。
阿奶說的話很有道理,可我想不明白,為什麽市裏的那些人卻可以每日紙醉金迷。河內的那些孩子可以無憂無慮的生活。
這一切直到我15歲的時候才搞明白,我現在還很清楚地記得,當年的政府每天都在宣傳泛亞是邪惡的入侵者,可直到泛亞的軍隊來到我生活的土地上的那一天,我才發現我可以像一個人一樣活著了!
當年有一個看起來20來歲的年輕士兵跟我說,你才15歲,未來有大把的美好前程,要多讀書,多思考,多學習。
他告訴了我,滬杭的美好,那裏有精美的少年宮,漂亮的人民公園,車水馬龍,絡繹不絕。如果你去滬杭,一定能讓自己家裏邁入小康生活的。
懷著對滬杭的憧憬,我不顧家裏反對,隻身一人就來到了這個美麗的大都市。
那一年,我16歲,看著滬杭的人們個個打扮的光鮮亮麗,看著那些整整齊齊又一塵不染的街道,我頓時產生了一股極強的自卑情緒。
那時候我還穿著從家裏帶來的草鞋和補丁衣服,與滬杭的人們相比,我如同一條土狗一樣卑微!
從那一天開始,我就暗暗發誓,我要努力,我要改變自己的命運。我白天在學校上課,晚上就去打夜工,一天就睡三個小時,這種狀態我整整持續了兩年!
就靠著這股毅力,我才考上了滬杭的工科大學。我知道我比別人少了很多優勢,所以我從來不敢鬆懈,不管是讀書還是工作,我都一直在拚著我的命!
而像我這樣的人,在當時的滬杭還有千千萬萬。
從一個泥腿子,到如今的總工地位,我用了整整20多年!
你知道嗎,俞知國,可能對於你來說,從家裏出發到地鐵站是一件很稀疏平常的事情,可對年少的我來說,那是遙不可及的夢。
這幾十年以來,我也不僅僅是靠著自己的努力才得以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莫過於我在滬杭交到的朋友們的幫助。
也正因如此,我從來都不敢遺忘,不敢忘記我自己當年的身份是什麽。我就是一個泥腿子,一個草根。
俞知國,你站的太高了,高到你已經忘記了底層人民的生活究竟是怎麽樣的。
作為底層人民,我們所求的,也不過是僅僅活著罷了。”
說完這段話,章總工輕輕推了推俞知國的肩膀,隨後從他讓開的一道縫隙處走出了多媒體室。俞知國望著章總工,不由得開口說道:
“可是,滬杭的底層過得也並不差吧?”
章總工聞言,步子微微一滯,回頭盯了俞知國一會後,長歎了一口氣說道:
“唉!俞知國,你能否再清醒一點呢?現在的滬杭,還是以前的滬杭嗎?別說是底層人,就連這些天空之城自詡為社會精英的人,不也是過得苦哈哈的嗎?
為了生存,我們總是要去拋棄一些東西的,我隻是選擇了其中影響最輕的一點拋棄了罷了,隻要能活著,無論將來發生什麽事情,都是可以接受的。
甚至說,如果有必要的話,我還可以拋棄更多東西。
它可能是人性,也可能是道德,或者也可以是作為人的尊嚴。
好了,我說了這麽多,你想明白了沒有?如果你想明白了,那就跟我一起為這個殘破的世界做一做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吧。
你相信我,選擇我的路線,不會有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