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不要去違背人性
末世:開局建造地鐵核戰庇護所 作者:天豕魁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天空之城的理念很理想,它期望於打造一個讓所有人都去從事生產工作的社會,以達到生產效率的最大化。
如果說它僅僅局限於天空之城一個地方,這倒也沒什麽,頂多就是天空之城變成一個巨型的工廠罷了。
但錯就錯在,它不僅僅要在天空之城內部實行這樣的規劃,還要把這個模式輻射到整個滬杭,甚至是全國。
聽到林少瑾的話,莫小秦卻是不認同地搖了搖頭說道:
“我們天空之城並沒有徹底禁止文娛活動,隻是禁止了文娛產業的發展。工人們和工程師們仍然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娛樂活動。
閑暇的時候,也可以去看看保留在天空之城內的一些書籍、影視劇作品。
我不認為禁止了文娛產業這一點有什麽錯,難道說我們就要在天空之城內養一群沒有什麽用的人嗎?
您看看這片廢土吧,核大戰後的世界,已經不再需要這些產業了,唯有工業生產才是重中之重。”
“唉......”林少瑾聞言,長歎一口氣,似乎是在為天空之城的未來表示遺憾,隻見他繼續說道,“以工業生產為重,這無可厚非。
武安現在也是這麽做的,但在武安,我們並沒有去強製禁止這些產業,這都是在生存環境下被逼迫的無可奈何選擇。
但天空之城不同,你們並沒有生存的壓力,不是麽?
人是有欲望的,吃飽了就會開始想閑事,這是人的天性。人的天性就是懶惰,就是追求更高的生活享受。
你聽說過宋代的‘理學思想’麽?存天理,滅人欲。意思是保存心中的天理,消滅人的欲望。
早期的‘理學’是用一種道德的條條框框去約束統治者,在‘理學’發展後,它開始嚐試用道德去約束社會上上下下的所有人。
他們將人的行為分為兩種,一種是‘天理’,一種是‘人欲’。
凡是符合‘理學’理念的,就是‘天理’,凡是不符合‘理學’概念的,就是‘人欲’,而‘人欲’是要被革除的。
宋代的思想家和明代的文官集團們期待用這種方式,打造一個理想當中的大同世界。
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人的欲望是不可能被革除的。這是自然的基本規律,唯物主義辯證法告訴了我們,一切都要從客觀事實出發!
我們可以去倡導大家讓每個人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不要去追求過多的金錢、權力和享樂。
可我們不能去消滅每個人心中對欲望的追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這種欲望可以是簡簡單單的吃一頓美食,也可以是對自身精神享受的滿足。
你們消滅文娛產業,就是在想用強硬的社會製度去消滅人心中的欲望。
你覺得這可能嗎?
這個問題是不言而喻的,曆史的經驗無數次告訴了我們,消滅人心中的欲望,是不可能實現的!”
林少瑾的話引起了會議室眾人的低聲議論,顯然這套理論是微微動搖了這批天空之城派來的政協委員的思想,不少人竟是不自覺地微微點頭,下意識地開始認同起來。
在經過幾分鍾的討論和思考過後,莫小秦又站了出來。從她的表情就不難看出,她也是認同了林少瑾的一部分觀念,但貌似還有一些不認同的方麵,隻見她說道:
“你說的是有一點道理,但你忽略了一點,我們天空之城從來就沒有打算將這一模式永遠地執行下去。這是我們在麵對廢土的一種策略罷了。
當全國都實現了基本的重建工作以後,我們自然而然的會改變這一模式。”
聽到這話,林少瑾饒有興趣地問道:
“哦?那你們打算將來如何改變呢?我倒是想知道,將這一模式鋪設到全國以後,讓整個國家都變成一個大工廠的情況下,你們還怎麽去改變現有的社會模式?
我也不談別的細節,我就想知道,你們會怎麽安排那些本身並不是工人的人。”
“這自然是讓他們回到自己原本的崗位上去!”莫小秦理所當然地說道。
“那些企業家呢?戰火摧毀了他們的公司,你們怎麽打算讓他們回歸崗位?還有那些學習能力好的人,他們說不定到時候已經成為了某些工廠的重要技術員了,你們又打算怎麽安排呢?”林少瑾追問道。
“不會再有企業家了,在我們的設想當中,將來所有的工廠經營模式都是百分之百的國有資產。
至於那些技術員,他們願意回去,就讓他們回去,他們不願意就繼續留在工廠崗位上。”莫小秦回答道。
聽到這話,林少瑾搖了搖頭,吐出幾個字:“理想且不切實際的幻想主義。”
“為什麽?”莫小秦想不明白,為什麽林少瑾會這麽說。
林少瑾掃視了一眼會議室眾人,見大家都是一副焦急的模樣,顯然都是很迫切想知道林少瑾到底為什麽這麽說。見此,他也沒讓眾人等待,便立即回道:
“因為利益,社會的運轉是靠利益去維係的。不管一個社會模式有多畸形,多極端,它的底層邏輯都是靠利益去維持。
就像過去的堯舜禹部落聯盟製度,維係這一製度存在的根源就是在部落時代的生產力無法掌控和開墾廣袤的中原大地。
所有的部落加起來,也不過堪堪掌控河流兩岸的一小片土地,因此部落聯盟製度會很穩定地執行下來。
維係這一製度的底層利益模式,就是不同部族對自身部落發展的需求。
因此,在這種社會模式下,利益的最終受益對象就是單一的各個部落。
直到青銅器的出現,它的出現讓人們能夠進行更高效的農業、工業和軍事活動。隨著這些事物的發展,社會的勞動力數量激增,掌控的土地麵積也大大增加。
因此舊時代的部落生產製度很快被新的奴隸製社會取締了。因為部落製無法再適應新的社會環境了,而奴隸製卻可以將勞動生產力和對社會的掌控力度拉到技術水平的最高層次。
這些新時代的奴隸主會自發的維護夏商周的社會模式,這與他們的利益息息相關。誰要是提出回到堯舜禹時期,誰就會被這些奴隸主群起而攻之。
奴隸主的利益不再是過去的部落,而是奴隸主的個人的家族利益,在奴隸主之上的君主也同樣會自發的去維護這個社會模式。
因為君主的利益根源,同樣是來自於奴隸主。
往後的時代,比如分封製、帝國製,都是同樣的。一小簇利益受益者,自發的去維護社會的運行模式。
比如帝國製度,在帝國中的君主的利益來自於大大小小的土地貴族,土地貴族的利益又來自於帝國製度下的土地政策。
誰要是想跳出來打破這一規則,誰就是所有人的敵人。
所以你明白了嗎?我就不設想天空之城的模式鋪設到全國各地了,我就隻設想當天空之城的模式鋪設到整個滬杭的時候,在那個時候,又會有多少吃到這個模式利益的人呢?
這些人會同意你放棄天空之城的模式嗎?會同意你改變、改革天空之城模式嗎?
他們不會的,哪怕有一小簇人真的會願意放棄自己的利益,那也會像宋襄公一樣,因為跟不上時代而被湮沒在時代洪流之中。
這種時代的洪流會推動著天空之城的模式不斷的發展,不斷的自我穩固,直到所有人都無法阻止的那一天!”
如果說它僅僅局限於天空之城一個地方,這倒也沒什麽,頂多就是天空之城變成一個巨型的工廠罷了。
但錯就錯在,它不僅僅要在天空之城內部實行這樣的規劃,還要把這個模式輻射到整個滬杭,甚至是全國。
聽到林少瑾的話,莫小秦卻是不認同地搖了搖頭說道:
“我們天空之城並沒有徹底禁止文娛活動,隻是禁止了文娛產業的發展。工人們和工程師們仍然可以擁有屬於自己的娛樂活動。
閑暇的時候,也可以去看看保留在天空之城內的一些書籍、影視劇作品。
我不認為禁止了文娛產業這一點有什麽錯,難道說我們就要在天空之城內養一群沒有什麽用的人嗎?
您看看這片廢土吧,核大戰後的世界,已經不再需要這些產業了,唯有工業生產才是重中之重。”
“唉......”林少瑾聞言,長歎一口氣,似乎是在為天空之城的未來表示遺憾,隻見他繼續說道,“以工業生產為重,這無可厚非。
武安現在也是這麽做的,但在武安,我們並沒有去強製禁止這些產業,這都是在生存環境下被逼迫的無可奈何選擇。
但天空之城不同,你們並沒有生存的壓力,不是麽?
人是有欲望的,吃飽了就會開始想閑事,這是人的天性。人的天性就是懶惰,就是追求更高的生活享受。
你聽說過宋代的‘理學思想’麽?存天理,滅人欲。意思是保存心中的天理,消滅人的欲望。
早期的‘理學’是用一種道德的條條框框去約束統治者,在‘理學’發展後,它開始嚐試用道德去約束社會上上下下的所有人。
他們將人的行為分為兩種,一種是‘天理’,一種是‘人欲’。
凡是符合‘理學’理念的,就是‘天理’,凡是不符合‘理學’概念的,就是‘人欲’,而‘人欲’是要被革除的。
宋代的思想家和明代的文官集團們期待用這種方式,打造一個理想當中的大同世界。
但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因為人的欲望是不可能被革除的。這是自然的基本規律,唯物主義辯證法告訴了我們,一切都要從客觀事實出發!
我們可以去倡導大家讓每個人成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不要去追求過多的金錢、權力和享樂。
可我們不能去消滅每個人心中對欲望的追求,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這種欲望可以是簡簡單單的吃一頓美食,也可以是對自身精神享受的滿足。
你們消滅文娛產業,就是在想用強硬的社會製度去消滅人心中的欲望。
你覺得這可能嗎?
這個問題是不言而喻的,曆史的經驗無數次告訴了我們,消滅人心中的欲望,是不可能實現的!”
林少瑾的話引起了會議室眾人的低聲議論,顯然這套理論是微微動搖了這批天空之城派來的政協委員的思想,不少人竟是不自覺地微微點頭,下意識地開始認同起來。
在經過幾分鍾的討論和思考過後,莫小秦又站了出來。從她的表情就不難看出,她也是認同了林少瑾的一部分觀念,但貌似還有一些不認同的方麵,隻見她說道:
“你說的是有一點道理,但你忽略了一點,我們天空之城從來就沒有打算將這一模式永遠地執行下去。這是我們在麵對廢土的一種策略罷了。
當全國都實現了基本的重建工作以後,我們自然而然的會改變這一模式。”
聽到這話,林少瑾饒有興趣地問道:
“哦?那你們打算將來如何改變呢?我倒是想知道,將這一模式鋪設到全國以後,讓整個國家都變成一個大工廠的情況下,你們還怎麽去改變現有的社會模式?
我也不談別的細節,我就想知道,你們會怎麽安排那些本身並不是工人的人。”
“這自然是讓他們回到自己原本的崗位上去!”莫小秦理所當然地說道。
“那些企業家呢?戰火摧毀了他們的公司,你們怎麽打算讓他們回歸崗位?還有那些學習能力好的人,他們說不定到時候已經成為了某些工廠的重要技術員了,你們又打算怎麽安排呢?”林少瑾追問道。
“不會再有企業家了,在我們的設想當中,將來所有的工廠經營模式都是百分之百的國有資產。
至於那些技術員,他們願意回去,就讓他們回去,他們不願意就繼續留在工廠崗位上。”莫小秦回答道。
聽到這話,林少瑾搖了搖頭,吐出幾個字:“理想且不切實際的幻想主義。”
“為什麽?”莫小秦想不明白,為什麽林少瑾會這麽說。
林少瑾掃視了一眼會議室眾人,見大家都是一副焦急的模樣,顯然都是很迫切想知道林少瑾到底為什麽這麽說。見此,他也沒讓眾人等待,便立即回道:
“因為利益,社會的運轉是靠利益去維係的。不管一個社會模式有多畸形,多極端,它的底層邏輯都是靠利益去維持。
就像過去的堯舜禹部落聯盟製度,維係這一製度存在的根源就是在部落時代的生產力無法掌控和開墾廣袤的中原大地。
所有的部落加起來,也不過堪堪掌控河流兩岸的一小片土地,因此部落聯盟製度會很穩定地執行下來。
維係這一製度的底層利益模式,就是不同部族對自身部落發展的需求。
因此,在這種社會模式下,利益的最終受益對象就是單一的各個部落。
直到青銅器的出現,它的出現讓人們能夠進行更高效的農業、工業和軍事活動。隨著這些事物的發展,社會的勞動力數量激增,掌控的土地麵積也大大增加。
因此舊時代的部落生產製度很快被新的奴隸製社會取締了。因為部落製無法再適應新的社會環境了,而奴隸製卻可以將勞動生產力和對社會的掌控力度拉到技術水平的最高層次。
這些新時代的奴隸主會自發的維護夏商周的社會模式,這與他們的利益息息相關。誰要是提出回到堯舜禹時期,誰就會被這些奴隸主群起而攻之。
奴隸主的利益不再是過去的部落,而是奴隸主的個人的家族利益,在奴隸主之上的君主也同樣會自發的去維護這個社會模式。
因為君主的利益根源,同樣是來自於奴隸主。
往後的時代,比如分封製、帝國製,都是同樣的。一小簇利益受益者,自發的去維護社會的運行模式。
比如帝國製度,在帝國中的君主的利益來自於大大小小的土地貴族,土地貴族的利益又來自於帝國製度下的土地政策。
誰要是想跳出來打破這一規則,誰就是所有人的敵人。
所以你明白了嗎?我就不設想天空之城的模式鋪設到全國各地了,我就隻設想當天空之城的模式鋪設到整個滬杭的時候,在那個時候,又會有多少吃到這個模式利益的人呢?
這些人會同意你放棄天空之城的模式嗎?會同意你改變、改革天空之城模式嗎?
他們不會的,哪怕有一小簇人真的會願意放棄自己的利益,那也會像宋襄公一樣,因為跟不上時代而被湮沒在時代洪流之中。
這種時代的洪流會推動著天空之城的模式不斷的發展,不斷的自我穩固,直到所有人都無法阻止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