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桂王殿下朱允熥的一聲令下,紀念碑的建造工程正式拉開了帷幕。


    這紀念碑的選址在京城的一處開闊之地,此地臨近官道,往來行人眾多,旨在讓更多的人能夠看到。


    朱允熥親自監工,他每日早早地便來到工地。


    他時而與工匠師傅交談,詢問工程的進度與建造的細節。


    時而親自查看石料的質地,確保每一塊石料都能符合建造的高標準。


    這紀念碑的設計獨具匠心。


    首先是基座部分,它由巨大的青石構成,每一塊青石都經過精心打磨。


    工匠們先用鐵釺和錘子將原石從山中開采出來,再由經驗豐富的石匠用鑿子一點一點地雕琢。


    這些青石的表麵光滑如鏡,相鄰的石塊之間拚接得嚴絲合縫,連一張薄紙都插不進去。


    為了確保基座的穩固,工匠們在地下深挖數丈,然後用碎石和黏土混合夯實,再將打磨好的青石一塊塊地壘上去。


    每一塊青石的重量都達數千斤,需要數十個壯勞力喊著整齊的號子,用粗大的繩索和木杠才能將其挪動到合適的位置。


    “師傅,這基座的建造一定要穩固,它可是承載著整個紀念碑的重量。”


    朱允熥認真地對一位老工匠說道。


    老工匠恭敬地回答:“殿下放心,我們都是經驗豐富的工匠,定不會有差錯。這基座的深度和寬度都是按照最嚴謹的標準來打造的。”


    基座之上是紀念碑的主體部分,那是一根巨大的石柱。


    石柱的石料是從遙遠的采石場運來的白色大理石,這種大理石質地堅硬,紋理細膩,在陽光下閃爍著溫潤的光澤。


    工匠們先在采石場將大理石切割成大致的形狀,然後再運到工地進行精細的雕琢。


    石柱上雕刻著精美的圖案,這些圖案講述著大明的曆史和那些為大明做出貢獻的人們的故事。


    從皇帝朱元璋起義抗元開始,每一個重大的曆史事件都被栩栩如生地雕刻在石柱上。


    雕刻的工匠們全神貫注,他們手中的刻刀如同靈動的畫筆,在大理石上刻畫出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


    有的工匠站在高高的腳手架上,彎著腰,仔細地雕琢著石柱高處的圖案。


    有的工匠則趴在石柱上,眼睛緊緊盯著手中的刻刀,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在石柱的周圍,還有一些小型的雕像環繞。


    這些雕像刻畫的是各行各業的人們,有手持書卷的文臣,他們神態儒雅,目光睿智。


    有身披鎧甲的武將,他們身姿矯健,威風凜凜。


    還有辛勤耕種的農夫,他們扛著鋤頭,臉上洋溢著憨厚的笑容。


    忙碌的工匠們,手中拿著工具,仿佛正在打造著什麽。


    以及精明的商賈,他們挑著貨物,眼神中透著機靈。


    這些雕像的細節之處令人驚歎,農夫衣服上的褶皺、文臣手中書卷的紋理、武將鎧甲上的鱗片都清晰可見。


    在工地的周圍,圍滿了前來圍觀的百姓。


    他們帶著好奇與敬畏的眼神,目睹著紀念碑一點一點地建成。


    隨著工程的推進,紀念碑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


    那高大的石柱,精美的雕刻,無不展示著大明工匠們的高超技藝。


    百姓們在一旁不時發出驚歎之聲。


    “看呐,那石柱上的雕刻好精美啊,就像活的一樣。”


    “是啊,你看那文臣的神態,簡直就像真的站在那裏一樣。還有那農夫的笑容,憨厚極了,這工匠的手藝可真是神了!”


    “這石柱這麽高,說明桂王殿下對這個紀念碑的重視。”


    “我看這不僅僅是一座紀念碑,簡直就是一件絕世的藝術品。”


    “這上麵的每一個圖案、每一尊雕像都仿佛在訴說著大明的故事,真不愧是為紀念為大明做出貢獻的人而建的。”


    朱允熥看到百姓們如此熱情地關注著紀念碑的建造,心中也十分欣慰。


    他深知,這個紀念碑不僅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一種象征!


    接下來就是刻名字!


    朱允熥的桌子上堆滿了厚厚的卷宗。


    每一本卷宗上都密密麻麻地寫著人名和事跡。


    朱允熥坐在桌前,神情專注地翻閱著這些卷宗。


    周圍的侍從們來來往往,有的在整理新送來的卷宗,有的在按照朱允熥的指示查找特定的名字。


    “殿下,這是今日剛送來的一批名單,都是各地官員舉薦的為大明做出貢獻之人。”


    朱允熥點點頭,說道:“拿來我看。”


    他一邊看,一邊對身旁的謀士說:“這些名字背後都是一個個為大明做出貢獻的人,我們必須慎重對待,可不能讓這紀念碑有絲毫的虛假。”


    “殿下英明,隻是這人數眾多,難免會有魚目混珠之人。”


    這時,一位老臣走了進來,行禮之後說道:“殿下,老臣覺得這收集名字之事,需得慎重。如今各地送來的名單眾多,難免會有魚目混珠之人。”


    朱允熥抬起頭,看著老臣說道:“本王也正有此擔憂。這是關乎青史留名之事,絕不容許有絲毫差錯。”


    老臣點頭稱是,說道:“殿下英明。老臣聽聞有些地方,官員為了巴結權貴,將一些並無實際貢獻之人的名字也寫了上來。”


    朱允熥眼神一凜,說道:“本王定不會讓這種事情得逞。這紀念碑是為了真正的功臣而建,不是某些人謀取私利的工具。”


    朱允熥站在大廳中央,表情嚴肅地對情報機構的負責人說道:“本王命你們去調查這些呈遞上來的名字。”


    “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每一個名字背後的事跡都要查得清清楚楚,若有虛假,絕不輕饒。”


    情報機構負責人抱拳行禮,堅定地回答:“殿下放心,我們定會全力以赴。”


    朱允熥說道:“本王給你們足夠的時間,但必須保證調查的準確性。”


    “這是對大明功臣的尊重,也是對本王的信任負責。”


    “去吧。本王等著你們的結果。”


    “是,殿下。”


    隨著調查的深入,果然如朱允熥所料。


    在情報機構的密室內,負責人向朱允熥匯報著調查結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打造海上帝國,奪回皇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朝朝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朝朝和並收藏大明:打造海上帝國,奪回皇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