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彥祖購買結束,和小女兒到回村的牛車處。


    趕牛車的老趙抽著旱煙,等待回村的人。


    “琳琳,你坐牛車上占位子,媽去國營飯店買肉包子回來。老趙,我很快回來,孩子幫忙看一會兒。”韓彥祖交代道。


    老趙笑嗬嗬的說:“放心,有我看著丟不了。你去吧。”


    “媽媽,我不會亂跑的。”傅行琳昂頭保證道。


    韓彥祖走遠,按照記憶中的路線來到一條小巷子,準備購買棉花。


    然而,韓彥祖來晚了,棉花全部賣出去了。


    韓彥祖沒有失望,她來黑市隻是碰碰運氣。空間內的物資才是她可靠的後勤保障。


    棉花雖然沒有了,但她沒有白走一趟,買了幾張糧票。


    離開小巷子,韓彥祖到國營飯店買肉包子。


    有糧票可以少一分錢,沒糧票2個肉包子一角一分錢。原主也有糧票,是用雞蛋和城裏人換的。


    韓彥祖計算家裏的人數,買了5個肉包子。家裏能吃肉包子的有9個人,還有嫁出去的女兒傅行平。一個人吃半個剛好。


    坐牛車回到村裏,韓彥祖先來到女婿家。她在院門口隻招手,傅行平看到後出來。


    “媽,喊我一聲就行了。你偷偷摸摸的做什麽?”傅行平配合的低聲說道。


    “小平,我今天進城買了肉包子。我們娘倆一人一半。”韓彥祖從衣服裏掏出一個油紙,裏麵是溫熱的肉包子。


    她兩手一分,遞給傅行平,“快吃,天氣冷,馬上就沒熱氣了。”


    “媽……”傅行平心裏感動,知道媽這樣做是怕大嫂、二弟妹有意見。她接過包子吃了。


    傅行琳聞著肉味,有點餓了。但她沒有說話。這個肉包子是媽媽和大姐的。她的半個肉包子在背簍裏,回家熱熱才能吃。


    一會兒功夫,韓彥祖和傅行琳回家。


    把買來的東西歸置好,韓彥祖回房換身幹活的衣服,跟著做紅薯粉。


    明天,傅行琳要去上小學。現在家裏讀書的隻有小女兒傅行琳。


    傅行方讀了初中,沒有考上高中、中專,回家務農。上麵的哥哥姐姐隻讀了小學就沒有繼續讀書,當時的家裏條件不允許。


    小學學費一個學期1.5元,課本費約1.5元。吃飯另外算錢。韓彥祖支持孩子讀書,學費對她來說不算問題。


    一天,城裏紡織廠的采購員曾俊來小河村了。趁此機會,韓彥祖拿出兔子、野雞,換錢和布票。


    就是這一次,曾俊和韓彥祖搭上了線。


    “韓阿姨,以後有這樣的貨給我留著。廠裏有染色不均勻的瑕疵布,下次我拿到村裏來。”曾俊熱情的說。


    “可以,歡迎常來。”韓彥祖說。


    農村的生活十分規律。韓彥祖現在不下地,和兩個兒媳婦輪流做飯,打掃院子,收拾自留地。


    對了,家裏還有兩頭豬,但十分瘦。現在糧食短缺,豬也跟著沒有吃的。任務豬的最低重量是90斤。


    韓彥祖偷偷給豬喂飼料,混在紅薯藤裏,豬吃了後一天長一斤。


    在出欄的時候,小點的豬有132斤,達到了二等豬的重量。二等豬肉每斤4角8分,比三等豬多了8分錢。


    一頭132斤重的豬,在公社食品站賣了63.36元。對農村的人來說,這是一筆很大的收入。


    還有一頭豬要重一些,韓彥祖留著自家宰殺。


    宰殺那天,屠夫來了。左鄰右舍幫忙按豬,這是豬垂死前的掙紮。盡管如此,屠夫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豬的哀嚎聲逐漸微弱,沒有了動靜。


    分豬肉的時候,曾俊騎著自行車來了。


    寒冷的天,曾俊的額頭有汗水。


    “韓阿姨,我來的不遲吧。”曾俊說。


    韓彥祖回應:“來的剛剛好。”


    隻見曾俊一出手,就是半頭豬收入囊中。


    廚房裏,劉翠花和陸瓊做刨豬湯,有豬血、內髒、肉,混在一起煮熟,最後加入白菜、蘿卜等蔬菜。肉湯的味道飄得老遠。


    曾俊沒有立刻走,吃了一碗熱乎乎的刨豬湯才回城裏。


    左鄰右舍從家裏拿鍋,一家分一鍋刨豬湯。


    後麵幾天,韓彥祖指揮家裏人做臘肉。臘排骨、臘豬腳燉風蘿卜、土豆,她想一想就饞的流口水。


    臘肉熏好後,掛在最大的房間,即傅行爽夫妻的房間裏。


    每天早上醒來,傅行爽夫妻倆一睜眼,數臘肉的條數,確認沒有丟失。


    小學放寒假的時間從農曆臘月二十八到正月十五。傅行琳不用上學,就意味著要過年了。


    為了豐富過年飯桌,韓彥祖在山裏的小河溝裏放了小魚和大魚。一條大鯉魚至少有八斤重。一斤左右的鯽魚聚在一塊。


    一天下午,韓彥祖帶著三個兒子進山撈魚。


    村民一看四人背著竹背簍上山,連忙回家叫人跟著進山。去晚了就沒有好東西。


    山間的小河溝,大鯉魚、草魚、鯽魚在淺淺的水潭裏遊來遊去。


    傅行朗最先看到,鯽魚用來給媳婦熬魚湯最合適不過了。他的女兒婉婉最近胃口很好,媳婦的奶水有些不足。


    韓彥祖一聲令下,三個兒子配合抓魚。因為魚多,他們不用進入冰冷的水中。


    大兒子舉起一塊大石頭,往水麵一砸,魚被砸暈了,翻身露出白肚子。二兒子和三兒子一起抓魚,韓彥祖遞背簍。一個背簍裝滿就換下一個。


    滿滿四個背簍的魚裝好後,四個人下山。


    等四個人背著背簍走後,跟隨而來的村民們開始抓魚。這是村裏人的默契。


    村民裝滿後,輪到聞風而來的知青。


    小河村的知青一開始不知道這個秘密。直到一個機靈又勤勞的男知青顧誠上山砍柴,發現了村民從山裏背出來紅薯、土豆、玉米。


    村民看到顧知青震驚的臉,想到顧知青為人不錯,給顧知青指了那個方向。


    “顧知青,好東西不多了。先到先得。”村民說完這句話就下山了。


    顧知青順著方向來到出產糧食的山溝溝,先是震驚,然後加入了收獲糧食的隊伍。


    他沒有空間,背著紅薯、玉米回到知青院。其他知青一下就看到了,詢問來源。


    第一次詢問,顧知青沒有將山裏的秘密說出去,“我和村民換的粗糧。”


    第二次詢問,顧知青說:“我買的。”


    第三次不需要詢問,有兩個知青悄悄跟在顧誠身後,發現了粗糧的來源。


    從此,山上的糧食收獲順序分成三個梯隊,處於頂端的第一梯隊韓彥祖和她的兒子們,第二梯隊村民,第三梯隊知青。


    眾人都十分有默契,沒有對外宣揚。


    村裏的外村媳婦,公公、婆婆、丈夫三重敲打,可以送一小袋糧食救急,但消息不能泄露出去。要是泄露了,直接送回娘家。


    除夕夜,小河村家家戶戶吃團圓飯,桌上都一條大魚。有頭有尾,年年有餘。


    吃不完的鮮魚用來醃臘魚,可以放一年。


    過完年,三天假結束。曾俊騎著自行車來小河村。上次采購豬肉的時候,他聽到韓阿姨要熏臘肉。


    這次來,他是采購臘肉的。他帶了韓彥祖念叨了好幾次的麥乳精、糧票、肉票。


    傅家院子,孫子傅明亮、傅明揚和外孫女黃婷婷追逐嬉戲。


    韓彥祖從房間櫃子頂上的玻璃罐裏掏出冰糖,給孫子和外孫女甜甜嘴。


    “韓阿姨,新年快樂!”曾俊爽朗的聲音傳來。


    “你來了,快進來坐。”韓彥祖熱情的招呼。


    曾俊笑嗬嗬的說道:“韓阿姨,不用客氣。您家的臘肉在哪裏?才過完年,我就饞肉了。”


    他臉都不紅一下,我就奔著您家的臘肉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快穿:我家衛生間是時空中轉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金靈湖的羅刹公主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金靈湖的羅刹公主並收藏快穿:我家衛生間是時空中轉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