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去的大道旁,或坐或站了一夥奇形怪狀的人。
有一身僧袍,長相俊朗的坐在路旁青石上,有嘴大耳大肚更大,席地而坐的,袍子下擺墊在地上,上麵還坐著一個小娃娃。
更有一紅須青臉的壯漢,端端正正的坐在一實稱的竹筐上,聽著被他們圍在中心的一毛臉雷公嘴和尚,指手畫腳的講述些什麽。
皆是笑容滿麵,樂樂嗬嗬的神情。
“你們是沒看到啊,菩薩扔出來的那個玉淨瓶,又大又重,當場就蓋得那六隻耳朵躺在地上,動彈不得了!”
“我老孫擎起鐵棒,還想給他一個痛快呢!可惜,菩薩攔了一下,說這家夥雖然凶頑,但本性尚可,且與她有緣,可以留他在身邊修行,教化他慈悲。”
猴子有些可惜的咂吧咂吧嘴後,才繼續道:“然後菩薩就掏出來一個金燦燦的箍兒,迎風一幌,變成五個,頭上,手腳上,一個不落,處處都有!”
“嘶~猴叔,你說的這個箍兒……不會是我頭上的這個吧?”
紅孩兒正聽的起勁呢,突然從猴子口中聽到這個,隻覺像聽到了鬼故事一般,一股寒毛倒豎,就連頭上,都出現了當初那股子要勒炸的幻痛感!
“嘿嘿,正是和你那個緊箍兒一套的,我也是這回才從菩薩那裏得知,這寶貝原來是如來佛祖賜給菩薩的,專用來給師父這取經人手底下徒弟的……”
猴子先是壞笑著摸了摸紅孩兒的頭頂緊箍兒,屈指彈了一聲清亮的“噌”音後,又不懷好意的看向八戒和沙僧的腦門,直看得兩人後背發涼,額頭冒冷汗。
收獲了滿意表情的猴子,才收回那讓另外兩人打怵的目光,暗暗也抹了把腦後的冷汗。
呆子和沙師弟兩人隻不過是被他虛言恫喝,虛驚一場,菩薩根本沒想著在他們兩人身上浪費佛祖的寶貝,但他孫悟空可不是!
要不是師父慈悲,與他真心相待,不肯將緊箍兒戴他頭上,那紅孩兒頭上的箍兒,可就是他老孫的了!
還是師父好啊!
對正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師父飛了個感激的眼神,收獲師父那如往常般,笑眯眯的點頭示意後,猴子才再笑道:
“這佛祖賜下來的寶貝,乃是一套三樣,分別是金緊禁三個箍兒,大侄子頭上戴的就是緊箍兒。
禁箍兒給了我和師父早些年兩人上路的時候,遇見的一隻黑熊精,也就是菩薩現在的守山大神,嘿,你們要是哪天去南海拜見菩薩,還能撞見他哩!”
猴子頓了頓,在幾人追問的目光下,繼續笑道:
“這次六隻耳朵頭上戴的,就是最後一個啦!可憐那家夥,一開始還不識這寶貝的真威力,變化模樣,想扛著菩薩的念咒逃跑!”
“結果被菩薩念的手腳抱團,嘖嘖嘖,雙手雙腳上的金箍兒吸在一起,分不開半點,五個箍兒還一起往裏縮,痛的他啊,在地上打滾求饒呢!”
猴子似乎又想起了六耳當時在他麵前的淒慘樣,半是幸災樂禍,半是同情的搖頭道。
“一個箍兒都這麽痛了,現在還是五個箍兒?”
紅孩兒倒吸一口涼氣,有些感同身受的搓著胳膊上的雞皮疙瘩感歎道。
就連八戒和沙僧,在得知這三個箍兒,原本都是給他們三個師兄弟準備的,也都心有戚戚然的點頭附和。
這取經歸取經,咋還要給人頭上帶箍兒呢?
我不就是饞了點,懶了點,稍微膽小一點點,還有些貪戀女色嗎?
都是些小毛病,用不上這種寶貝哇!
猴子打眼隨便一瞧,就看出了兩個師弟的心思,但在這方麵,他才是最大的潛在受害者好吧?
也懶得安慰他們,撓了撓臉頰直接道:
“那六隻耳朵吃不住痛,又見識到菩薩的神通廣大,勉強算是服了,且據他自己說,他擅長聽這天地間,四麵八方的動靜。”
“就被菩薩封為了甚麽神猴將軍,替她探聽四方苦難,好及時救苦救難。”
猴子攤了攤手,說出了最後的結果,又抱起雙手,想著六耳最後即使皈依菩薩,還有些不服氣,拽的二五八萬臉色,撇了撇嘴抱怨道:
“嘖,菩薩也是心善,她自己不也照樣能聽到浮世萬千的消息?留那個不老實的家夥何用?
嘿,那家夥和我打鬥,可不是隻毀了一小片紫竹林,後來珞伽山上的一大片地方,都被打壞打亂了。”
“要我說啊,還不如一棒子打死了賬,一了百了,省的那家夥後麵又鬧出幺蛾子,勞煩菩薩給他擦屁股。”
“菩薩自己雖然也有觀世界眾生音色的能力,但她一個人的精力有限,能多給幫手總是好的,或許就因為多了個六耳,就能救下更多人呢?”
陳啟從猴子這得知了六耳獼猴的最終結局後,有些感慨的安撫了猴子一句。
相比於原著裏鬧到如來眼前,直接被猴子一棒子敲死,世間絕種。
如今跟在菩薩身邊修行,可真要好太多了。
而且這金緊禁三箍兒雖然厲害,但也不是真正惡毒的法寶,隻要他日後明心見性,成佛解脫的時候,三箍兒都會自然消散。
料想以六耳不遜色猴子的武藝神通,隻要開悟,做到這一點,不難。
隻是聽到猴子談及他們兩個打鬥,禍害了菩薩整個的落伽山時,陳啟一邊有些心虛,一邊想起了什麽,忍不住追問道:
“悟空,你們兩在菩薩那道場打起來,沒傷到一匹凡馬吧?就是我們初見時,馱我的那一匹白馬。”
“師父放心,我記得那個小家夥,”見陳啟還特意提醒,猴子擺了擺手笑道:
“那小家夥也不是傻的,站在原地等死,它在菩薩的後山上,也得了些造化,有了幾分神異,四蹄跑起來,腳下生風,快的很,師父不用擔心它。”
“我走之前,那小家夥還過來蹭了蹭我老孫哩!我也沒虧待它,還喂了它好幾根紫竹,筍兒。”
“那就好,那就好。”
知道曾經那匹陪著最孤獨,最無助自己的白馬無恙,且過得很好,陳啟也就放心了。
好歹也是曾經生死相依的故……馬啊。
吃完了猴子帶回來的最新瓜,哦,不是,是西遊路上又一位攔路的強大妖王,被菩薩降服的消息,一行人才緩緩起身,拍屁股的拍屁股,收拾行李的收拾行李,牽馬挑擔的,繼續西行去了。
…………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自六耳獼猴被觀音菩薩降服後,又是幾個月過去,七月流火,不知不覺間,又是一年豐收秋景矣。
一路上,一行人看慣了農夫收稻,枝頭碩果的景象,踩過的紅楓枯葉更是不知多少。
但在這一日,一行人走在路上,卻覺這氣溫忽的反複,自一場秋雨一場寒的地步,一反常態,越向西邊,反而越發熱起來了。
“這秋老虎,秋老虎,但也不至於這般反溫吧?都快趕上夏天時候了!”
陳啟牽著白龍馬,用僧袍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眯眼看著天上那輪滾滾的金烏道。
奇怪,明明天上的太陽感覺不是很熾烈,怎麽走在路上汗流個不停?
“師父有所不知啊,”八戒也用袖子蹭了蹭額頭,喘著氣樂嗬嗬道:“先前不是聽人說西邊有個斯哈哩國,乃日落之處嗎?”
“還說他們那裏是天盡頭哩!每天到申酉時候,他們國王都得差人上城,擂鼓吹角,混雜海水沸騰的聲音。
隻因大日乃太陽真火,落於西海之間,如火淬水,接聲滾沸;若無鼓角之聲混耳,即振殺他們城中小兒!”
“師父啊,咱們現在覺得越來越熱,搞不好就是到了這什麽斯哈哩國哦!”
陳啟皺了皺眉頭,要是上輩子有人和他說這個,他肯定覺得誰信誰傻……嗯,比較聖質如初。
但換到西遊世界嘛,自然說不準了,別說有太陽天天掉海裏了,你就是跟他說,太陽升起來,得指望人大公雞早起喊,他都信!(昴日星官:咯咯喔?)
反倒是猴子他們沒被八戒糊弄,一個個笑出聲來道:
“那斯哈哩國離這得多遠?就我們現在走的這點點路,就想到那裏?早著,早著呢!就是你個呆子的僧鞋,磨破上萬雙,也別想走到啊!”
“是啊,二師兄,莫談笑了,今日氣溫反常,想來是天時不正,秋行夏令故也。我們暫且走著,若是這對周邊的民生不利,還得勞煩大師兄走一趟,讓天上的雷部前來查勘呢!”
三個師兄弟之間互相打鬧笑談,但跟在陳啟身邊的紅孩兒看著周邊越發熟悉的景色,越發熟悉的氣溫,卻是深深的吸了口空氣,吐出後,也難掩眼中的激動與興奮。
隻是看著身邊對此地毫不知情的幾人,紅孩兒臉上閃過猶豫之色,糾結了一小會兒後,還是出言打斷他們道:
“此地乃是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
“火焰山?”x3
“火焰山!”
不同於猴子三人聽見紅孩兒的話後,有些摸不著頭腦,陳啟卻是有些了然道。
難怪,難怪初見到如意真仙的時候,他麵子上還與自己幾人過得去,表麵上看起來風輕雲淡的。
原來女兒國後麵,若是不算突然殺出來的六耳獼猴的話,馬上就到小紅他家家門口了!
屆時在他預想中,大哥大嫂,加上他這些助手一擁而上,小紅自然也就順利回家了。
紅孩兒不管幾人或疑惑,或思索的表情,雙手抱頭,看著天上飄過的朵朵白雲,眼中盛滿回憶的慢悠悠邊走邊道:
“再往前麵走個幾十裏,就到火焰山啦,那山寬有八百裏,乃去往西方必經之路,常年覆滿火焰,凡人難近,越往裏走越熱。
最深處,更是布滿了各種神火,便是修行者,道行不夠,離近了也是引火燒身,自尋死路。”
“火焰山,我想起來了,當初六百裏號山土地,說起賢侄你的時候,就曾說過,你曾在火焰山修行過!”
沙僧一直覺得火焰山這個名號有些似曾相識,在紅孩兒說到一半時,忽的以拳砸手,激動說道。
引來猴子,八戒兩人的恍然,也讓紅孩兒有些驚奇的瞅了沙僧一眼道:
“沒想到沙叔叔你還記得這回事?沒錯,我曾經就是在這火焰山裏麵修行了三百年,練成的三昧真火神通!”
“蓋因這火焰山離我家洞府也算較近,隻有七百裏左右,我自學會駕雲之後,來返不過半日光景。”
“便經常來此觀摩火焰山上的神火,最後參悟出的三昧真火!”
紅孩兒挺了挺胸,對自己能悟出三昧真火顯得十分自豪道。
但思及自從遇到猴子以後,他那老吃癟的三昧真火……
也就把挺直的胸縮了回去,小聲嘟囔道:“早知道這三昧真火不夠頂用,我就多參悟參悟,把火焰山裏麵最厲害的神火參悟出來,再出門就好了。”
“唉,當時還是太貪玩了,又自得這三昧真火一出,沒什麽燒不動的,結果出去闖了闖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嗬嗬,恰好想起來罷了,”沙僧麵對其他幾人投過來的驚奇眼神擺了擺手,又見紅孩兒說著說著,沒了下文,轉在那含糊嘟囔。
便好奇追問道:
“賢侄,這好端端的,山裏怎麽會生火?更是會有火燒八百裏?更有不少神火,莫非是哪位火道大能,在此坐化了?”
嗬嗬,這題我會。
要是普通無魔世界,我會告訴你這大概率是因為山體裏麵有儲存大規模,大容量的易開采表層礦。
礦裏麵是極容易滋生黴菌的石油,亦或者天然氣,煤炭等,易燃的礦山被自然雷火,或人工引火點著了。
換到西遊世界麽……
那自然是人,不,是仙佛神妖……為嘍。
而且那個罪魁禍首,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你說對吧,悟空?
陳啟默默的瞅了猴子一眼,惹來猴子疑問的眼神:師父,你看我作甚?
怎麽,渴了還是餓了?
那我老孫是現在去給你打缽水燒了,還是就地紮營,讓八戒燒一鍋吃食,暫填一下肚子?
有一身僧袍,長相俊朗的坐在路旁青石上,有嘴大耳大肚更大,席地而坐的,袍子下擺墊在地上,上麵還坐著一個小娃娃。
更有一紅須青臉的壯漢,端端正正的坐在一實稱的竹筐上,聽著被他們圍在中心的一毛臉雷公嘴和尚,指手畫腳的講述些什麽。
皆是笑容滿麵,樂樂嗬嗬的神情。
“你們是沒看到啊,菩薩扔出來的那個玉淨瓶,又大又重,當場就蓋得那六隻耳朵躺在地上,動彈不得了!”
“我老孫擎起鐵棒,還想給他一個痛快呢!可惜,菩薩攔了一下,說這家夥雖然凶頑,但本性尚可,且與她有緣,可以留他在身邊修行,教化他慈悲。”
猴子有些可惜的咂吧咂吧嘴後,才繼續道:“然後菩薩就掏出來一個金燦燦的箍兒,迎風一幌,變成五個,頭上,手腳上,一個不落,處處都有!”
“嘶~猴叔,你說的這個箍兒……不會是我頭上的這個吧?”
紅孩兒正聽的起勁呢,突然從猴子口中聽到這個,隻覺像聽到了鬼故事一般,一股寒毛倒豎,就連頭上,都出現了當初那股子要勒炸的幻痛感!
“嘿嘿,正是和你那個緊箍兒一套的,我也是這回才從菩薩那裏得知,這寶貝原來是如來佛祖賜給菩薩的,專用來給師父這取經人手底下徒弟的……”
猴子先是壞笑著摸了摸紅孩兒的頭頂緊箍兒,屈指彈了一聲清亮的“噌”音後,又不懷好意的看向八戒和沙僧的腦門,直看得兩人後背發涼,額頭冒冷汗。
收獲了滿意表情的猴子,才收回那讓另外兩人打怵的目光,暗暗也抹了把腦後的冷汗。
呆子和沙師弟兩人隻不過是被他虛言恫喝,虛驚一場,菩薩根本沒想著在他們兩人身上浪費佛祖的寶貝,但他孫悟空可不是!
要不是師父慈悲,與他真心相待,不肯將緊箍兒戴他頭上,那紅孩兒頭上的箍兒,可就是他老孫的了!
還是師父好啊!
對正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師父飛了個感激的眼神,收獲師父那如往常般,笑眯眯的點頭示意後,猴子才再笑道:
“這佛祖賜下來的寶貝,乃是一套三樣,分別是金緊禁三個箍兒,大侄子頭上戴的就是緊箍兒。
禁箍兒給了我和師父早些年兩人上路的時候,遇見的一隻黑熊精,也就是菩薩現在的守山大神,嘿,你們要是哪天去南海拜見菩薩,還能撞見他哩!”
猴子頓了頓,在幾人追問的目光下,繼續笑道:
“這次六隻耳朵頭上戴的,就是最後一個啦!可憐那家夥,一開始還不識這寶貝的真威力,變化模樣,想扛著菩薩的念咒逃跑!”
“結果被菩薩念的手腳抱團,嘖嘖嘖,雙手雙腳上的金箍兒吸在一起,分不開半點,五個箍兒還一起往裏縮,痛的他啊,在地上打滾求饒呢!”
猴子似乎又想起了六耳當時在他麵前的淒慘樣,半是幸災樂禍,半是同情的搖頭道。
“一個箍兒都這麽痛了,現在還是五個箍兒?”
紅孩兒倒吸一口涼氣,有些感同身受的搓著胳膊上的雞皮疙瘩感歎道。
就連八戒和沙僧,在得知這三個箍兒,原本都是給他們三個師兄弟準備的,也都心有戚戚然的點頭附和。
這取經歸取經,咋還要給人頭上帶箍兒呢?
我不就是饞了點,懶了點,稍微膽小一點點,還有些貪戀女色嗎?
都是些小毛病,用不上這種寶貝哇!
猴子打眼隨便一瞧,就看出了兩個師弟的心思,但在這方麵,他才是最大的潛在受害者好吧?
也懶得安慰他們,撓了撓臉頰直接道:
“那六隻耳朵吃不住痛,又見識到菩薩的神通廣大,勉強算是服了,且據他自己說,他擅長聽這天地間,四麵八方的動靜。”
“就被菩薩封為了甚麽神猴將軍,替她探聽四方苦難,好及時救苦救難。”
猴子攤了攤手,說出了最後的結果,又抱起雙手,想著六耳最後即使皈依菩薩,還有些不服氣,拽的二五八萬臉色,撇了撇嘴抱怨道:
“嘖,菩薩也是心善,她自己不也照樣能聽到浮世萬千的消息?留那個不老實的家夥何用?
嘿,那家夥和我打鬥,可不是隻毀了一小片紫竹林,後來珞伽山上的一大片地方,都被打壞打亂了。”
“要我說啊,還不如一棒子打死了賬,一了百了,省的那家夥後麵又鬧出幺蛾子,勞煩菩薩給他擦屁股。”
“菩薩自己雖然也有觀世界眾生音色的能力,但她一個人的精力有限,能多給幫手總是好的,或許就因為多了個六耳,就能救下更多人呢?”
陳啟從猴子這得知了六耳獼猴的最終結局後,有些感慨的安撫了猴子一句。
相比於原著裏鬧到如來眼前,直接被猴子一棒子敲死,世間絕種。
如今跟在菩薩身邊修行,可真要好太多了。
而且這金緊禁三箍兒雖然厲害,但也不是真正惡毒的法寶,隻要他日後明心見性,成佛解脫的時候,三箍兒都會自然消散。
料想以六耳不遜色猴子的武藝神通,隻要開悟,做到這一點,不難。
隻是聽到猴子談及他們兩個打鬥,禍害了菩薩整個的落伽山時,陳啟一邊有些心虛,一邊想起了什麽,忍不住追問道:
“悟空,你們兩在菩薩那道場打起來,沒傷到一匹凡馬吧?就是我們初見時,馱我的那一匹白馬。”
“師父放心,我記得那個小家夥,”見陳啟還特意提醒,猴子擺了擺手笑道:
“那小家夥也不是傻的,站在原地等死,它在菩薩的後山上,也得了些造化,有了幾分神異,四蹄跑起來,腳下生風,快的很,師父不用擔心它。”
“我走之前,那小家夥還過來蹭了蹭我老孫哩!我也沒虧待它,還喂了它好幾根紫竹,筍兒。”
“那就好,那就好。”
知道曾經那匹陪著最孤獨,最無助自己的白馬無恙,且過得很好,陳啟也就放心了。
好歹也是曾經生死相依的故……馬啊。
吃完了猴子帶回來的最新瓜,哦,不是,是西遊路上又一位攔路的強大妖王,被菩薩降服的消息,一行人才緩緩起身,拍屁股的拍屁股,收拾行李的收拾行李,牽馬挑擔的,繼續西行去了。
…………
日月如梭,光陰似箭,自六耳獼猴被觀音菩薩降服後,又是幾個月過去,七月流火,不知不覺間,又是一年豐收秋景矣。
一路上,一行人看慣了農夫收稻,枝頭碩果的景象,踩過的紅楓枯葉更是不知多少。
但在這一日,一行人走在路上,卻覺這氣溫忽的反複,自一場秋雨一場寒的地步,一反常態,越向西邊,反而越發熱起來了。
“這秋老虎,秋老虎,但也不至於這般反溫吧?都快趕上夏天時候了!”
陳啟牽著白龍馬,用僧袍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眯眼看著天上那輪滾滾的金烏道。
奇怪,明明天上的太陽感覺不是很熾烈,怎麽走在路上汗流個不停?
“師父有所不知啊,”八戒也用袖子蹭了蹭額頭,喘著氣樂嗬嗬道:“先前不是聽人說西邊有個斯哈哩國,乃日落之處嗎?”
“還說他們那裏是天盡頭哩!每天到申酉時候,他們國王都得差人上城,擂鼓吹角,混雜海水沸騰的聲音。
隻因大日乃太陽真火,落於西海之間,如火淬水,接聲滾沸;若無鼓角之聲混耳,即振殺他們城中小兒!”
“師父啊,咱們現在覺得越來越熱,搞不好就是到了這什麽斯哈哩國哦!”
陳啟皺了皺眉頭,要是上輩子有人和他說這個,他肯定覺得誰信誰傻……嗯,比較聖質如初。
但換到西遊世界嘛,自然說不準了,別說有太陽天天掉海裏了,你就是跟他說,太陽升起來,得指望人大公雞早起喊,他都信!(昴日星官:咯咯喔?)
反倒是猴子他們沒被八戒糊弄,一個個笑出聲來道:
“那斯哈哩國離這得多遠?就我們現在走的這點點路,就想到那裏?早著,早著呢!就是你個呆子的僧鞋,磨破上萬雙,也別想走到啊!”
“是啊,二師兄,莫談笑了,今日氣溫反常,想來是天時不正,秋行夏令故也。我們暫且走著,若是這對周邊的民生不利,還得勞煩大師兄走一趟,讓天上的雷部前來查勘呢!”
三個師兄弟之間互相打鬧笑談,但跟在陳啟身邊的紅孩兒看著周邊越發熟悉的景色,越發熟悉的氣溫,卻是深深的吸了口空氣,吐出後,也難掩眼中的激動與興奮。
隻是看著身邊對此地毫不知情的幾人,紅孩兒臉上閃過猶豫之色,糾結了一小會兒後,還是出言打斷他們道:
“此地乃是火焰山,無春無秋,四季皆熱。”
“火焰山?”x3
“火焰山!”
不同於猴子三人聽見紅孩兒的話後,有些摸不著頭腦,陳啟卻是有些了然道。
難怪,難怪初見到如意真仙的時候,他麵子上還與自己幾人過得去,表麵上看起來風輕雲淡的。
原來女兒國後麵,若是不算突然殺出來的六耳獼猴的話,馬上就到小紅他家家門口了!
屆時在他預想中,大哥大嫂,加上他這些助手一擁而上,小紅自然也就順利回家了。
紅孩兒不管幾人或疑惑,或思索的表情,雙手抱頭,看著天上飄過的朵朵白雲,眼中盛滿回憶的慢悠悠邊走邊道:
“再往前麵走個幾十裏,就到火焰山啦,那山寬有八百裏,乃去往西方必經之路,常年覆滿火焰,凡人難近,越往裏走越熱。
最深處,更是布滿了各種神火,便是修行者,道行不夠,離近了也是引火燒身,自尋死路。”
“火焰山,我想起來了,當初六百裏號山土地,說起賢侄你的時候,就曾說過,你曾在火焰山修行過!”
沙僧一直覺得火焰山這個名號有些似曾相識,在紅孩兒說到一半時,忽的以拳砸手,激動說道。
引來猴子,八戒兩人的恍然,也讓紅孩兒有些驚奇的瞅了沙僧一眼道:
“沒想到沙叔叔你還記得這回事?沒錯,我曾經就是在這火焰山裏麵修行了三百年,練成的三昧真火神通!”
“蓋因這火焰山離我家洞府也算較近,隻有七百裏左右,我自學會駕雲之後,來返不過半日光景。”
“便經常來此觀摩火焰山上的神火,最後參悟出的三昧真火!”
紅孩兒挺了挺胸,對自己能悟出三昧真火顯得十分自豪道。
但思及自從遇到猴子以後,他那老吃癟的三昧真火……
也就把挺直的胸縮了回去,小聲嘟囔道:“早知道這三昧真火不夠頂用,我就多參悟參悟,把火焰山裏麵最厲害的神火參悟出來,再出門就好了。”
“唉,當時還是太貪玩了,又自得這三昧真火一出,沒什麽燒不動的,結果出去闖了闖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嗬嗬,恰好想起來罷了,”沙僧麵對其他幾人投過來的驚奇眼神擺了擺手,又見紅孩兒說著說著,沒了下文,轉在那含糊嘟囔。
便好奇追問道:
“賢侄,這好端端的,山裏怎麽會生火?更是會有火燒八百裏?更有不少神火,莫非是哪位火道大能,在此坐化了?”
嗬嗬,這題我會。
要是普通無魔世界,我會告訴你這大概率是因為山體裏麵有儲存大規模,大容量的易開采表層礦。
礦裏麵是極容易滋生黴菌的石油,亦或者天然氣,煤炭等,易燃的礦山被自然雷火,或人工引火點著了。
換到西遊世界麽……
那自然是人,不,是仙佛神妖……為嘍。
而且那個罪魁禍首,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你說對吧,悟空?
陳啟默默的瞅了猴子一眼,惹來猴子疑問的眼神:師父,你看我作甚?
怎麽,渴了還是餓了?
那我老孫是現在去給你打缽水燒了,還是就地紮營,讓八戒燒一鍋吃食,暫填一下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