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麵對陳啟如此坦誠的一段話,六耳獼猴跪在地上,扭捏了一會兒。
但根據一路上的觀察來看,眼前的聖僧確實是個坦坦蕩蕩,說到做到的人物,自己如今有所求,倒也無需遮掩,說開了,或許對兩人都好。
於是當即扯住陳啟的衣角作揖道:
“師父,弟子不敢隱瞞,願隨師父西天取得真經,普度眾生,好在這南贍部洲受人敬仰,嗯,順便再得靈山果位一尊……”
哦,太想進步了是吧。
陳啟秒懂的點點頭,見實在拉不起這個耍賴撒潑的猴兒,也不拉他了,索性自己直接席地坐下,與其麵對麵談笑道:
“你的來意,貧僧懂了,是欲求正果是吧?”
六耳獼猴見了不顧地上髒亂,直接坐下,隻為和自己“平等對視”的陳啟,眼中先是閃過一絲異色,但聽到陳啟所說後,這絲異色快速隱去,隻臉上嬉笑,搓著手附和道:
“對對對,師父說的對,弟子是想求一個正果,走正道之路!”
那你找我……可真就找錯人了。
因為據陳啟自己親身體驗而來,他這次的西遊怎麽說呢?
似乎更貼近原著裏的曆經磨難,取真經回返的正統路子。
而不是其他魔改的七七八八版本,沒什麽氣運啊,功德啊之類亂七八糟的設定。
諸天仙神願意下凡來幫忙也沒什麽陰謀論,純粹是觀音菩薩許給了猴子叫天天應,叫地地靈的權力,再加上猴子的麵子確實不小,到處都有朋友,說得上話。
所以並不存在隻要加入西遊小隊就能拿到好處,未來可以成佛成尊的說法。
隻是你真要是跟著陳啟一路走到西天去,佛祖見你誠心,很可能大發慈悲,賞你一個羅漢,菩薩之類的果位而已。
但這玩意能打包票嗎?
如保。
陳啟心裏閃過這些思緒,無奈的對六耳搖搖頭笑道:
“那施主找我何幹?我隻是一個肉體凡胎的僧人,如何給施主許諾果位呢?”
不像是裝傻啊……
六耳見陳啟推辭,眼睛眯起,微微有些不悅,但念及陳啟麵上還算真摯,便耐下性子稽首賠笑道:
“師父,莫要逗弄弟子了,弟子聽說師父是奉觀音菩薩法旨前往西天取經的,隻要功成,立刻便可得正果,再也不是凡人啦!”
“弟子不才,自忖也有幾分勇力,必可護送師父西天取經功成,到時候,嘿嘿,還勞師父分我幾分功勞,讓弟子也沾沾光,做那可傳萬代功名之事!”
“你隻知其一,可知其二?”
陳啟見這麵前的六耳猴兒,滿眼都是對未來功果的興奮,不得不哭笑不得的打斷他的幻想道:
“你既然知是菩薩許諾,便知我這取經隊伍裏的人,都是菩薩由精心挑選來的,這功果的約定,也是菩薩事先對我們許諾的。
我隻不過是被菩薩挑中的取經人,暫且給悟空他們做個師父領頭,如何可以越過菩薩,給你許諾?”
“不對,不對,師父隊伍裏的那紅孩兒,牛聖嬰,不就是師父在路上收的嗎?可未曾得觀音菩薩許諾!”
六耳被陳啟從幻想中打落,攥了攥拳,既覺眼前這和尚在欺瞞晃點他,又覺這和尚其實說的也沾點道理,便暫不想撕破臉的指出陳啟話語中漏洞來道。
想他不就是看在這和尚會收路過妖怪作弟子的麵上,才試著來此給他當徒弟?
不過若是這和尚瞧不上他,一味搪塞欺瞞,哼哼,他六耳獼猴也不是沒有別的法子!
陳啟不知道眼前的六耳心裏已經在打著別的算盤,但他也看出了這隻猴兒從一開始的態度友善,逐漸有些不耐了……
顯然,沒吃過佛祖大逼兜的六耳獼猴,相對於悟空來說,耐心缺了不少,心態更偏向於大鬧天宮前的妖王猴子啊。
心下有了判斷,陳啟也不慌亂懼怕,對其和聲笑道:
“小紅雖被我帶在身邊,但貧僧何時許過他什麽功果尊位?隻是見他雖一時行差踏錯,卻本性不壞,故帶在身邊教導罷了。”
“汝既有疑問,我也不瞞你,小紅家中尚有父母在,且就在西方前頭等我,故我是準備屆時放他歸家,讓其一家團圓的。”
“你用他舉例,卻是舉錯了。”
“聖僧如此說,意思是,我來此是白來一趟了?”
六耳聞言,雙眼眯起,緩緩從地上站起,蹲在陳啟身前,緊緊盯著陳啟的麵龐,神情有些危險的幽幽道。
不是,恕貧僧直言,就兄弟你這心態……
哪個正常人敢收你當徒弟,西行啊?
眼見六耳獼猴一言不合,就想動武,陳啟心頭無奈,知道這位和五百多年前的悟空一樣,多多少少還有些妖性難訓,便不慌不忙的笑道:
“施主莫急,汝既然想走正道,得功果,可貧僧剛才的一番話,豈不正是謎底就在謎麵上嗎?”
“聖僧意思是?”
六耳獼猴的身形一頓,繼續幽幽道。
“意思就是你找貧僧沒有用,但你可以去找觀音菩薩啊,菩薩向來慈悲為懷,你隻要去向她說明來意,她豈會不允你?”
“尤其是施主你看上去就氣勢不凡,貧僧一路走來遇到的妖怪不少,能與施主比肩的妖王想來也是屈指可數,以菩薩的愛才之心,當場許你一個果位都有可能。”
陳啟聳了聳肩,攤開手笑道。
你要加戲份,找主演幹嘛,去找導演編劇執行人(觀音菩薩)啊!
找觀音菩薩麽……
六耳獼猴在聽見陳啟的建議後,有些猶豫不決。
老實說,以他的本事,上天入地,不說無所不能,但也大差不大。
要是想求個差事,隨便找個神仙尊者,拜個山頭,早早也就拿到了。
可他沒有這樣去做,那自然是有原因的。
一來是往日他在山野之間逍遙自在慣了,沒這個想法,隻是這幾日才忽然起的心思。
二來則是他有神通在身,能知千裏外之事,凡人說話,皆能知之,故此,那孫悟空的經曆他可是都知曉的!
第一次上天庭看上去不錯,當場授了仙官,實際上不過是當了個小小的弼馬溫,職責就是個喂馬看馬的馬倌兒!
第二次名頭上叫得好聽,是甚麽超品的齊天大聖,但是有官無祿,不過是個空銜,最後直接被打發到蟠桃園看園子去了。
想他六耳獼猴,雖然自負威能不遜色那孫悟空,神通法力天地間少有,但連孫悟空都是這樣被糊弄,他能躲得過?
還不如混進這西遊隊伍裏,好好展現一番實力,再去西天討果位!
可眼前這和尚話語言談間,也不似作偽,說的都是真心話,沒有菩薩點頭,他就是一路跟到靈山,最後也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那他如今是按這和尚說的,去找觀音菩薩,還是按照一開始的計劃,直接取代這和尚?
六耳獼猴的臉色有些陰晴不定,蹲在陳啟的身前,欲撲非撲,一雙懾人的眸子,開合間有幽光與明光迸發,可謂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但陳啟麵對於此,卻依舊從容,這不是還沒動手麽?
總比上次那個上來就動手動腳的蠍子精強啊。
沒讓陳啟等太久,很快啊,很快,六耳獼猴的臉色就突然由陰轉晴,笑嘻嘻的扶起陳啟,為其拍打著身上的灰塵笑道:
“聖僧所言極是,弟子誌向禮佛取經,卻是要先拜過菩薩,隻是菩薩所居南海紫竹林,弟子一介外人,不好前去,還請聖僧為弟子指條明路。”
就憑你這手變臉絕活,以後就不會混的太差!
陳啟總感覺在六耳身上瞧出了故人的幾分影子,心裏吐槽,麵上不改色的笑道:
“好說好說,施主若想去南海拜見菩薩,我可讓我那大徒弟,帶你前去,他這一路上也算去過南海好幾次,輕車熟路,與菩薩的關係也熟絡,由他引見,想來再好不過。”
原著裏你倆可是一路打到觀音菩薩那裏去的,這次就不用了,希望兩人,不,兩猴路上能和和氣氣。
而且我占下了紅孩兒,欲送他回家團圓,但也讓菩薩少了個善財童子,這次就補她一個六耳獼猴吧。
論起來,菩薩可是賺翻了,畢竟紅孩兒和六耳兩人之間,差距還是有那麽一點點(指間宇宙)的。
不過話說回來,這六耳獼猴原著裏是變成了悟空的樣子,來了波真假美猴王,那這一次,自己和悟空又沒鬧矛盾,不能乘虛而入,那他準備變誰啊?
嘶,總不能是我吧?
後知後覺的陳啟剛皺起眉頭,就見六耳獼猴臉上擠滿笑容,點頭興奮道:“一言為定,聖僧還請記得讓那孫悟空,在菩薩麵前,多替我美言幾句。”
下一瞬,不等陳啟答應,眼前的六耳獼猴,破廟,夜空明月,皆破碎成一片,陳啟隻覺一陣天旋地轉,不由閉上了眼睛。
再睜眼時,才發現自己正好端端的躺在破廟裏的篝火前呢!
外麵天光微曦,已近清晨,對麵是打鼾打得震天響的八戒和裹著薄被入睡的老沙,身旁是躺的四仰八叉的紅孩兒,和斜倚著稻草堆,閉目淺睡的猴子!
甚至在陳啟睜眼後,猴子就緊隨其後的睜眼起身,小聲問詢道:
“師父?可是冷了,需要添些柴火?”
先前是在做夢?
真耶,假耶?
陳啟晃了晃頭,有些分不清,但眼前的猴子讓他感到安心和熟悉,便也不隱瞞,小聲的將之前夢中所見,盡數托盤而出。
嘖,他可不是那種誤以為是做夢或者錯覺,然後憋著死活不說,不給隊友提供關鍵信息的人。
而猴子聽了陳啟所言,既有些暗怒,又有些好奇的摩挲下巴起來揣測道:
“奇怪,這六隻耳朵的猴兒,既然能繞過我老孫和一眾護法神,夜入師父你的夢中,可見也是不凡,結果卻是為了拜師父你為師這種事……有趣有趣。”
“師父莫慌,那家夥既然有所求,定然還會來找你,這回我老孫仔細點,定然能揪出他的尾巴!”
猴子對陳啟所說的話深信不疑,沉思了會,對陳啟說道。
“那就拜托悟空你了。”
陳啟也拿不準自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還是心血來潮的預知夢;亦或者真的是六耳獼猴出現,做出了和原著中不同的選擇,與他夢中一會……
但所幸有猴子在一旁看護,陳啟心裏的底氣就是無限的,可二人給篝火添了點柴火,打坐參禪,硬是等到了天明,那六耳獼猴也沒再出現!
等到一行人都爬了起來,收拾完畢,臨走前給這破廟前的神像燒了幾柱香,當作借宿費離去。
八戒等人走在路上,從猴子那聽說了陳啟昨夜的夢,有些驚奇咋呼之時,前方才來了一人在路中心攔路。
雙手合十,一身金色毛發,穿著僧袍,笑臉盈盈的看著他們。
不是昨夜入夢陳啟的六耳獼猴,還能是誰?
“聖僧,昨夜有擾,不敢再失禮拜訪,特在此相待,還望恕罪。”
六耳獼猴恭恭敬敬的彎腰禮拜,臉上笑眯眯的道。
‘果然不是夢!’
陳啟心中了然,驗證了昨夜夢之真假的同時,知道六耳來意的他,也不願故意拖延,與幾人相互介紹後,讓悟空直接帶他去了南海紫竹林見菩薩。
這一次,六耳獼猴也坦誠了許多,對其他幾人客氣見禮之時,也補上了昨夜夢中的自報姓名,自稱道號乃是“六耳”。
是山野修士,無門無派,沒有師承,隻幼時撿到了幾本經書,照著上麵練了些年,有了些道行。
但自感還是不足,所以特地前來拜師,想求個正果,更進一步。
隻是此事事關菩薩,陳啟做不了主,所以準備前去拜見菩薩,但勞悟空兄弟帶他引見一番雲雲。
總之,不像是說了幾句真話的樣子。
陳啟反正不怎麽信,猴子和他一樣,笑眯眯的和六耳見過,顯然也沒信,除了八戒外,其他人也是半信半疑。
哦,八戒倒不是信了,而是不關他事,更和吃的無關,所以直接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完全沒放在心上。
一番寒暄過後,猴子就笑眯眯的領著六耳獼猴前往南邊去了。
隻是吧,瞧著兩人臉上極為相似的笑眯眯表情,陳啟總感覺有哪裏不太對。
但管他呢,六耳坑不了悟空,他不必為此擔心,至於剩下的?
交給菩薩就是嘍!
(菩薩:阿米……阿彌陀佛……)
麵對陳啟如此坦誠的一段話,六耳獼猴跪在地上,扭捏了一會兒。
但根據一路上的觀察來看,眼前的聖僧確實是個坦坦蕩蕩,說到做到的人物,自己如今有所求,倒也無需遮掩,說開了,或許對兩人都好。
於是當即扯住陳啟的衣角作揖道:
“師父,弟子不敢隱瞞,願隨師父西天取得真經,普度眾生,好在這南贍部洲受人敬仰,嗯,順便再得靈山果位一尊……”
哦,太想進步了是吧。
陳啟秒懂的點點頭,見實在拉不起這個耍賴撒潑的猴兒,也不拉他了,索性自己直接席地坐下,與其麵對麵談笑道:
“你的來意,貧僧懂了,是欲求正果是吧?”
六耳獼猴見了不顧地上髒亂,直接坐下,隻為和自己“平等對視”的陳啟,眼中先是閃過一絲異色,但聽到陳啟所說後,這絲異色快速隱去,隻臉上嬉笑,搓著手附和道:
“對對對,師父說的對,弟子是想求一個正果,走正道之路!”
那你找我……可真就找錯人了。
因為據陳啟自己親身體驗而來,他這次的西遊怎麽說呢?
似乎更貼近原著裏的曆經磨難,取真經回返的正統路子。
而不是其他魔改的七七八八版本,沒什麽氣運啊,功德啊之類亂七八糟的設定。
諸天仙神願意下凡來幫忙也沒什麽陰謀論,純粹是觀音菩薩許給了猴子叫天天應,叫地地靈的權力,再加上猴子的麵子確實不小,到處都有朋友,說得上話。
所以並不存在隻要加入西遊小隊就能拿到好處,未來可以成佛成尊的說法。
隻是你真要是跟著陳啟一路走到西天去,佛祖見你誠心,很可能大發慈悲,賞你一個羅漢,菩薩之類的果位而已。
但這玩意能打包票嗎?
如保。
陳啟心裏閃過這些思緒,無奈的對六耳搖搖頭笑道:
“那施主找我何幹?我隻是一個肉體凡胎的僧人,如何給施主許諾果位呢?”
不像是裝傻啊……
六耳見陳啟推辭,眼睛眯起,微微有些不悅,但念及陳啟麵上還算真摯,便耐下性子稽首賠笑道:
“師父,莫要逗弄弟子了,弟子聽說師父是奉觀音菩薩法旨前往西天取經的,隻要功成,立刻便可得正果,再也不是凡人啦!”
“弟子不才,自忖也有幾分勇力,必可護送師父西天取經功成,到時候,嘿嘿,還勞師父分我幾分功勞,讓弟子也沾沾光,做那可傳萬代功名之事!”
“你隻知其一,可知其二?”
陳啟見這麵前的六耳猴兒,滿眼都是對未來功果的興奮,不得不哭笑不得的打斷他的幻想道:
“你既然知是菩薩許諾,便知我這取經隊伍裏的人,都是菩薩由精心挑選來的,這功果的約定,也是菩薩事先對我們許諾的。
我隻不過是被菩薩挑中的取經人,暫且給悟空他們做個師父領頭,如何可以越過菩薩,給你許諾?”
“不對,不對,師父隊伍裏的那紅孩兒,牛聖嬰,不就是師父在路上收的嗎?可未曾得觀音菩薩許諾!”
六耳被陳啟從幻想中打落,攥了攥拳,既覺眼前這和尚在欺瞞晃點他,又覺這和尚其實說的也沾點道理,便暫不想撕破臉的指出陳啟話語中漏洞來道。
想他不就是看在這和尚會收路過妖怪作弟子的麵上,才試著來此給他當徒弟?
不過若是這和尚瞧不上他,一味搪塞欺瞞,哼哼,他六耳獼猴也不是沒有別的法子!
陳啟不知道眼前的六耳心裏已經在打著別的算盤,但他也看出了這隻猴兒從一開始的態度友善,逐漸有些不耐了……
顯然,沒吃過佛祖大逼兜的六耳獼猴,相對於悟空來說,耐心缺了不少,心態更偏向於大鬧天宮前的妖王猴子啊。
心下有了判斷,陳啟也不慌亂懼怕,對其和聲笑道:
“小紅雖被我帶在身邊,但貧僧何時許過他什麽功果尊位?隻是見他雖一時行差踏錯,卻本性不壞,故帶在身邊教導罷了。”
“汝既有疑問,我也不瞞你,小紅家中尚有父母在,且就在西方前頭等我,故我是準備屆時放他歸家,讓其一家團圓的。”
“你用他舉例,卻是舉錯了。”
“聖僧如此說,意思是,我來此是白來一趟了?”
六耳聞言,雙眼眯起,緩緩從地上站起,蹲在陳啟身前,緊緊盯著陳啟的麵龐,神情有些危險的幽幽道。
不是,恕貧僧直言,就兄弟你這心態……
哪個正常人敢收你當徒弟,西行啊?
眼見六耳獼猴一言不合,就想動武,陳啟心頭無奈,知道這位和五百多年前的悟空一樣,多多少少還有些妖性難訓,便不慌不忙的笑道:
“施主莫急,汝既然想走正道,得功果,可貧僧剛才的一番話,豈不正是謎底就在謎麵上嗎?”
“聖僧意思是?”
六耳獼猴的身形一頓,繼續幽幽道。
“意思就是你找貧僧沒有用,但你可以去找觀音菩薩啊,菩薩向來慈悲為懷,你隻要去向她說明來意,她豈會不允你?”
“尤其是施主你看上去就氣勢不凡,貧僧一路走來遇到的妖怪不少,能與施主比肩的妖王想來也是屈指可數,以菩薩的愛才之心,當場許你一個果位都有可能。”
陳啟聳了聳肩,攤開手笑道。
你要加戲份,找主演幹嘛,去找導演編劇執行人(觀音菩薩)啊!
找觀音菩薩麽……
六耳獼猴在聽見陳啟的建議後,有些猶豫不決。
老實說,以他的本事,上天入地,不說無所不能,但也大差不大。
要是想求個差事,隨便找個神仙尊者,拜個山頭,早早也就拿到了。
可他沒有這樣去做,那自然是有原因的。
一來是往日他在山野之間逍遙自在慣了,沒這個想法,隻是這幾日才忽然起的心思。
二來則是他有神通在身,能知千裏外之事,凡人說話,皆能知之,故此,那孫悟空的經曆他可是都知曉的!
第一次上天庭看上去不錯,當場授了仙官,實際上不過是當了個小小的弼馬溫,職責就是個喂馬看馬的馬倌兒!
第二次名頭上叫得好聽,是甚麽超品的齊天大聖,但是有官無祿,不過是個空銜,最後直接被打發到蟠桃園看園子去了。
想他六耳獼猴,雖然自負威能不遜色那孫悟空,神通法力天地間少有,但連孫悟空都是這樣被糊弄,他能躲得過?
還不如混進這西遊隊伍裏,好好展現一番實力,再去西天討果位!
可眼前這和尚話語言談間,也不似作偽,說的都是真心話,沒有菩薩點頭,他就是一路跟到靈山,最後也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那他如今是按這和尚說的,去找觀音菩薩,還是按照一開始的計劃,直接取代這和尚?
六耳獼猴的臉色有些陰晴不定,蹲在陳啟的身前,欲撲非撲,一雙懾人的眸子,開合間有幽光與明光迸發,可謂是一念成佛,一念成魔。
但陳啟麵對於此,卻依舊從容,這不是還沒動手麽?
總比上次那個上來就動手動腳的蠍子精強啊。
沒讓陳啟等太久,很快啊,很快,六耳獼猴的臉色就突然由陰轉晴,笑嘻嘻的扶起陳啟,為其拍打著身上的灰塵笑道:
“聖僧所言極是,弟子誌向禮佛取經,卻是要先拜過菩薩,隻是菩薩所居南海紫竹林,弟子一介外人,不好前去,還請聖僧為弟子指條明路。”
就憑你這手變臉絕活,以後就不會混的太差!
陳啟總感覺在六耳身上瞧出了故人的幾分影子,心裏吐槽,麵上不改色的笑道:
“好說好說,施主若想去南海拜見菩薩,我可讓我那大徒弟,帶你前去,他這一路上也算去過南海好幾次,輕車熟路,與菩薩的關係也熟絡,由他引見,想來再好不過。”
原著裏你倆可是一路打到觀音菩薩那裏去的,這次就不用了,希望兩人,不,兩猴路上能和和氣氣。
而且我占下了紅孩兒,欲送他回家團圓,但也讓菩薩少了個善財童子,這次就補她一個六耳獼猴吧。
論起來,菩薩可是賺翻了,畢竟紅孩兒和六耳兩人之間,差距還是有那麽一點點(指間宇宙)的。
不過話說回來,這六耳獼猴原著裏是變成了悟空的樣子,來了波真假美猴王,那這一次,自己和悟空又沒鬧矛盾,不能乘虛而入,那他準備變誰啊?
嘶,總不能是我吧?
後知後覺的陳啟剛皺起眉頭,就見六耳獼猴臉上擠滿笑容,點頭興奮道:“一言為定,聖僧還請記得讓那孫悟空,在菩薩麵前,多替我美言幾句。”
下一瞬,不等陳啟答應,眼前的六耳獼猴,破廟,夜空明月,皆破碎成一片,陳啟隻覺一陣天旋地轉,不由閉上了眼睛。
再睜眼時,才發現自己正好端端的躺在破廟裏的篝火前呢!
外麵天光微曦,已近清晨,對麵是打鼾打得震天響的八戒和裹著薄被入睡的老沙,身旁是躺的四仰八叉的紅孩兒,和斜倚著稻草堆,閉目淺睡的猴子!
甚至在陳啟睜眼後,猴子就緊隨其後的睜眼起身,小聲問詢道:
“師父?可是冷了,需要添些柴火?”
先前是在做夢?
真耶,假耶?
陳啟晃了晃頭,有些分不清,但眼前的猴子讓他感到安心和熟悉,便也不隱瞞,小聲的將之前夢中所見,盡數托盤而出。
嘖,他可不是那種誤以為是做夢或者錯覺,然後憋著死活不說,不給隊友提供關鍵信息的人。
而猴子聽了陳啟所言,既有些暗怒,又有些好奇的摩挲下巴起來揣測道:
“奇怪,這六隻耳朵的猴兒,既然能繞過我老孫和一眾護法神,夜入師父你的夢中,可見也是不凡,結果卻是為了拜師父你為師這種事……有趣有趣。”
“師父莫慌,那家夥既然有所求,定然還會來找你,這回我老孫仔細點,定然能揪出他的尾巴!”
猴子對陳啟所說的話深信不疑,沉思了會,對陳啟說道。
“那就拜托悟空你了。”
陳啟也拿不準自己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還是心血來潮的預知夢;亦或者真的是六耳獼猴出現,做出了和原著中不同的選擇,與他夢中一會……
但所幸有猴子在一旁看護,陳啟心裏的底氣就是無限的,可二人給篝火添了點柴火,打坐參禪,硬是等到了天明,那六耳獼猴也沒再出現!
等到一行人都爬了起來,收拾完畢,臨走前給這破廟前的神像燒了幾柱香,當作借宿費離去。
八戒等人走在路上,從猴子那聽說了陳啟昨夜的夢,有些驚奇咋呼之時,前方才來了一人在路中心攔路。
雙手合十,一身金色毛發,穿著僧袍,笑臉盈盈的看著他們。
不是昨夜入夢陳啟的六耳獼猴,還能是誰?
“聖僧,昨夜有擾,不敢再失禮拜訪,特在此相待,還望恕罪。”
六耳獼猴恭恭敬敬的彎腰禮拜,臉上笑眯眯的道。
‘果然不是夢!’
陳啟心中了然,驗證了昨夜夢之真假的同時,知道六耳來意的他,也不願故意拖延,與幾人相互介紹後,讓悟空直接帶他去了南海紫竹林見菩薩。
這一次,六耳獼猴也坦誠了許多,對其他幾人客氣見禮之時,也補上了昨夜夢中的自報姓名,自稱道號乃是“六耳”。
是山野修士,無門無派,沒有師承,隻幼時撿到了幾本經書,照著上麵練了些年,有了些道行。
但自感還是不足,所以特地前來拜師,想求個正果,更進一步。
隻是此事事關菩薩,陳啟做不了主,所以準備前去拜見菩薩,但勞悟空兄弟帶他引見一番雲雲。
總之,不像是說了幾句真話的樣子。
陳啟反正不怎麽信,猴子和他一樣,笑眯眯的和六耳見過,顯然也沒信,除了八戒外,其他人也是半信半疑。
哦,八戒倒不是信了,而是不關他事,更和吃的無關,所以直接左耳朵進右耳朵出,完全沒放在心上。
一番寒暄過後,猴子就笑眯眯的領著六耳獼猴前往南邊去了。
隻是吧,瞧著兩人臉上極為相似的笑眯眯表情,陳啟總感覺有哪裏不太對。
但管他呢,六耳坑不了悟空,他不必為此擔心,至於剩下的?
交給菩薩就是嘍!
(菩薩:阿米……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