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將奎木狼的屍首找了個地方埋了,猴子收回金箍棒,駕雲回轉到波月洞,與陳啟複命道:
“師父,那葷名黃袍怪的妖怪,已經被我老孫除了!”
猴子對陳啟擠了擠眼睛,笑道。
那枚奎木狼的身份金牌,為免橫生枝節風波,被猴子塞進懷裏,藏起來了。
“好,”而收到猴子信號,陳啟也是激動的站起身,拍了拍猴子的肩膀,回應道:“辛苦悟空了。”
這一次,既然打死了奎木狼,就希望能夠借此警醒警醒西遊路上,後麵那些有背景的妖魔鬼怪,讓他們不敢再仗著背景靠山,在凡間肆無忌憚了!
否則,奎木狼就是前車之鑒!
而在一旁摟著兩個兒子的百花羞,自猴子口中,得知自己的那位“黃袍郎”,這次是真的身隕了。
心中百感交集,五味雜陳。
有對強擄少女的妖魔仇人死去的報複快感;有重獲自由新生的輕快放鬆感;亦有一絲,不知從何而起,說不清,道不明的,對那位“丈夫”逝去的傷感……
至於她懷裏的兩個孩童——小的那個縮在懷裏,瑟瑟發抖,大的則是心生恐懼,躲在百花羞的懷裏,但忍不住偷偷看向猴子,目光裏透露出仇恨。
他們正處於能夠記事,但又不能完全明白事理的階段。
他們知道父親帶著一幫小妖在此逍遙快活,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在此為惡;母親偶爾望著西方,目光呆滯,心心念念是何所思,母親竟是被父親囚禁強逼在此的。
但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自小生活了十年的家園,正是由那個毛臉雷公嘴的和尚打破的。
他一來,就打殺了那些,平日裏討好獻媚的小妖們。隨後,就連在他們心裏,威武雄壯的父親,也死在了他的手裏!
而猴子見那個大的孩童對他投來的目光,也不介懷,隻嘶牙咧嘴的做了個鬼臉恐嚇了回去,嚇得那個孩子縮回母親的懷裏,再不敢抬頭。
“啊,哈。”
猴子見著了,輕笑一聲,他無所謂這孩子是恐懼他,仇恨他,還是感激他。
反正他老孫今日所做的事,行的正坐得直,無愧於心。
這小鬼若是長大後明白事理,放下仇恨,自然是皆大歡喜;若是執迷不悟,非要尋仇,他老孫送他一棒子,下去跟他父親團圓就是!
八戒倒是不在乎這些,上前碰了碰猴子的肩膀,親熱道:“猴哥啊,你看這妖怪,妖怪被你除了,麻煩呢,麻煩也被師父解決了,現在是不是……”
八戒搓著手,看著波月洞,目光火熱,這下子,那大包的金銀米麵,就沒人和他老豬搶了吧?
“嗤,”猴子一眼看穿這呆子的花花腸子,輕飄飄的一句話打破了這呆子的幻想,“哦,你說那個啊,是我與你說笑的,哪來這麽多金銀珠寶?”
“這妖怪是在此坐山的魔王,看上了什麽,搶就是了,要金銀何用?唯一值錢的,也不過是公主身上的一些金銀首飾罷了。”
按理來說,洞府裏應還有不少供百花羞母子三人吃的米麵糧食,但陳啟他們來的不巧,正好趕上了將吃完的時候。
“啊?你個遭瘟的弼馬溫,天殺的猴子,出家人不打誑語,你竟然拿話哄我?!”
八戒沒想到自己的美夢就此破碎,一路上“哼哧哼哧”的挑擔過來,既沒撈到金銀,又沒撈到米麵,當場上前要扯著猴子的袖子鬧道。
“嘿嘿,你我兄弟間的笑言,算什麽誑語?說起來,還不是你這個呆子先動的妄念?啊,哈哈哈!”
猴子躲過這呆子的一扯,兩人圍著陳啟開始轉起圈來打鬧,你一句我一句的笑罵。
奈何八戒不夠靈活,死活夠不著猴子,又罵不過,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猴子在麵前,上躥下跳的不斷嘲弄他。
氣的八戒漲紅了臉,一把抱住了陳啟的大腿坐下,賴在地上撒潑打滾,求師父給他做主。
“…………”
你們倆的事,牽扯我作甚?
正在看戲的陳啟,沒想到自己也入了戲,開始頭疼的應付起這頭“撒嬌”的野豬。
…………
次日,天明。
由於昨日趕路,降妖,耽擱的時間太久,陳啟一行人索性在波月洞住了一晚。
待到如今,猴子一把火燒了那堆滿妖怪屍體的波月洞後,才又開始啟程向西趕去。
隻是與往常不同的是,這一次的隊伍裏,多出了一大兩小的身影。
百花羞最後再深深的看了一眼,這囚禁了自己十三年的魔窟,轉身毫無留戀的牽著兩個兒子離去。
兩個孩童眼中含淚,舍不得這個自出生始沒離開過的家園,但在母親的牽扯下,還是一步三回頭的走遠了。
這一路上,考慮到百花羞和兩個孩子的體力,陳啟特意將白龍馬讓出,供他們騎乘,自己則拎著禪杖,一步一步的跟在身邊。
好在這一路行來,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走路,又有人參果打的身體底子,這路走的倒也巴適。
轉眼間,走走停停,一行人走過了二百九十九裏,再抬頭,一座城頭上刻有“寶象”二字的城池映入眼簾。
且見城外:嵂嵂崒崒的遠山,大開圖畫;潺潺湲湲的流水,碎濺瓊瑤。可耕的連阡帶陌,足食的密蕙新苗。漁釣的幾家三澗曲,樵采的一擔兩峰椒。
城內的景色也不遑多讓:九重的高閣如殿宇,萬丈的層台似錦標。一殿殿的玉陛金階,擺列著文冠武弁;一宮宮的鍾鼓管龠,撒抹了閨怨春愁。
街上巷中,處處都是儀容儀表堂堂的過客行人,花樓石橋,皆有盛裝乘馬的王公貴子。
端得是一座異邦盛國!
直看的師徒一行人嘖嘖稱奇,百花羞滿麵淚流。
情知這位公主乃是見鄉情怯,心中苦楚,陳啟等人也顧不上再欣賞異邦景色,帶著百花羞母子三人,匆匆向城內進去。
及至城內驛館,陳啟等人報備身份,提及來意:
恕瑞瑪,啊,不是。
寶象國!你們的三公主回來了!
消息層疊疊的傳上去,未用多久,寶象國的國主,帶著一大幫子的文武大臣,侍衛婢女,就自王宮裏趕了出來。
“我兒,我兒!可是我兒回來了?!”
大老遠,寶象國主就認出了闊別十三年之久的女兒,便喊便跑,甩了身後的人一大截,將百花羞一把抱進了懷裏,老淚縱橫。
“父王!”
百花羞埋首在父親懷裏,終於再次找到了依靠,也是忍不住痛哭流涕起來。
兩父女抱頭痛哭了好一會兒,才算一排這麽多年來,骨肉分離的苦痛。
寶象國主也才想起,詢問女兒這些年的去處,又是如何歸來。
百花羞將父親拉到一拐角,俱已前言,指了指邊緣站立的陳啟一行人,又將兩個兒子扯過來,讓他們跪下磕頭,叫外公。
寶象國主聽完女兒所述,又看著眼前跪下的兩個“半妖”外孫,沉默著撫須。
直揪斷了好幾根胡子,才忽的臉上生笑,一把抱住兩個外孫,舉起來道:
“我三女兒百花羞外出得遇天人,生下兩子,乃上天賜我孫也!”
“恭喜萬歲,賀喜萬歲!”
見國主如此,隨行的大臣侍衛,雖然大多在雲裏霧裏,但也俱伏下身子,山呼恭賀起來。
…………
待到百花羞母子被侍衛帶走,送往後宮,聚會母後,姊妹之後,寶象國主才休整了一番儀態,前來拜見陳啟等人。
這回才有空仔細打量陳啟一行人,這一仔細打量,猴子八戒三人的外形,駭得他手一顫,差點沒背過氣去。
但在緩了一會兒後,還是推開了攙扶的侍衛,徑直上前道:
“多謝孫長老,打殺那惡妖魔,多謝唐長老,送我骨肉歸國!”
言罷,深深拜下作揖,盡顯一個父親的愛女之心。
陳啟帶著徒弟先側身躲過,不受此禮,再上前扶起這位寶象國主道:
“國主多禮了,降妖除魔,慈悲為懷,乃是我等出家人的本分。”
“長老慈悲,長老慈悲,”國主抬起頭來,眼角濕潤,大為感激道:“若長老有意,為報此恩,也不須上西方拜佛,長發留頭,朕與你結為兄弟,同坐龍床,共享富貴如何?”
嘶~救個女兒,就能跟你結拜兄弟,共享江山了?
哪來的究極女兒奴!
陳啟心中吐槽,表麵則是淡笑著推辭不受,拉倒吧,就你這龍床,我今天坐的,明天就是五行山大巴掌拍下來的。
就是那位的大巴掌不來,我還得擔心哪天你反悔,給我來個誅九族套餐呢!
一番來回拉扯,陳啟拒絕了這位國主的“好意”,倒是金銀財貨,不客氣的各收了便於攜帶的一百兩作報酬。
這一路走來,拜八戒的大肚皮所賜,他們所剩的錢財已經不多了……
這還是八戒有所收斂的情況下。
陳啟忽然覺得,自己當初在高老莊吹的牛,疑似有些大了……
有趣的是,這位國主還對陳啟等人提了個小請求,那就是務必不要透露百花羞是被妖魔抓走的。
外人問起,就說是在路邊恰巧遇見的,又因順路,是故一路送回。
陳啟也知,這是國主為了保護女兒和兩位外孫,是以痛快的答應了。
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麽。
此間事畢,國主請了師徒四人赴宴,整治了一桌豐盛的素筵,又大開東閣以示敬意。
宴罷,陳啟還拿出了通關文牒,讓這位國主幫忙蓋印。
說起這通關文牒,其實也是西遊記裏的一件特殊任務物品了。
上寫著:南贍部洲大唐國奉天承運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涼德,嗣續丕基,事神治民,臨深履薄,朝夕是惴。
前者,失救涇河老龍,獲譴於我皇皇後帝,三魂七魄,倏忽陰司,已作無常之客。因有陽壽未絕,感冥君放送回生,廣陳善會,修建度亡道場。
感蒙救苦觀世音菩薩,金身出現,指示西方有佛有經,可度幽亡,超脫孤魂。特著法師玄奘,遠曆千山,詢求經偈。
倘到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放行。須至牒者。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禦前文牒。
上麵還有大唐皇帝的寶印九顆,以作辨偽。
俱陳了陳啟的來曆,西行的目的,背後的背景。
也不像一些人笑談的一樣,你若不放他(唐僧)過去,那朕(李世民)就過來。
那是曆史線上的,玄奘法師去往天竺求經,人在前麵跑,後麵大唐的國境線在追……
咳咳,西遊世界裏,背景觀下的唐朝並沒有那麽恐怖。
(ps:曆史上的玄奘法師屬於偷渡出境,在國外旅途中還曾與西域小國,高昌國王結拜過。結果回來的時候,高昌國已經被唐朝滅了,還留下一首著名童謠:
高昌兵馬如霜雪,漢家兵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
回首自消滅。)
(但並不用擔心玄奘法師的安全,他回國後,受到了皇帝李世民的隆重接待,賜大雁塔與他翻譯佛經。
而玄奘法師也很懂的寫了一本《大唐西域記》,完美的承擔了當時的軍事地圖攻略等作用……)
咳咳,總之,在寶象國主蓋上了屬於寶象國的大印之後,屬於陳啟等人的寶象之旅,就應該結束了,幾人也應該動身西去,繼續取經去了。
不過嘛,在離去之前,陳啟帶著幾個徒弟,在寶象城內東逛逛,西逛逛,領略了一番風光後,又帶著他們,來到了一處書坊前。
“長老,這個故事我們願意出一兩銀子收購。”
“這個精彩,二兩半!”
“嗯,有點一般,隻能算半兩。”
…………
待到陳啟自書坊裏出來,行李裏,已經多出七八兩銀子。
八戒平日裏,挑著擔子,總會嫌累,今日擔子裏多出來了兩百兩金銀,那是腰不疼,腿不酸,走起路來虎虎生風,精神抖擻。
如今見陳啟又掏出了七八兩銀子,眼睛放光的擺開行李,看著陳啟放進去,又熱切問道:“師父啊,你這是進去化緣,化到這麽多銀子了?”
“你要是能靠一張嘴,化出這麽多銀子,那得教教我老豬啊,我老豬要是會了這門手藝,自此以後,再也不愁吃喝了!”
“噗!八戒,咳咳,說甚麽胡話呢?”
這呆子一句話,差點沒把正在喝水的陳啟嗆死,好端端的一門交易,怎在他嘴裏怪怪的?
呸,交易這個詞都變得怪怪的了!
陳啟狠狠甩了甩頭,把腦子裏那些亂七八糟的黃色廢料扔出去,才沒好氣的對八戒道:
“為師剛才是去與老板做了買賣,哪裏是化緣?你跟了為師這麽久,還不知為師向來不化緣的麽?”
“嘿嘿,”八戒也不介意,上前拿袖子幫忙擦了擦陳啟臉上的水漬,討好道:
“那師父你做的好大買賣?能換來這麽多銀子?”
八戒的眼睛亮晶晶,一看就是財迷的本性發作了,探查起陳啟的“商業機密”來。
不過陳啟做的也不是什麽虧心事,坦然與徒弟們道:“這買賣,說起來你們也能做,我隻是將這一路來,經曆的許多艱險磨難,編成了話本故事,與老板換了銀兩。”
譬如剛出衛州城外時,野外遇妖,碰到太白金星的神仙顯靈;雙叉嶺的異人鎮山太保;黃風嶺上恐怖的虎先鋒,黃風大王……
除了百花羞的故事,受寶象國主所托,隱去了外,都一一抽空寫成了話本,有的比較有趣,賣的就貴一點,有的比較平淡,就會便宜一些。
但總體來說,在如今這個話本故事比較匱乏稀缺的年代,都挺值錢的。
所以才能換到這麽多白銀。
“欸,那豈不是我老豬在天上當官時候的經曆,也能賣一大筆錢?”
聽完陳啟所說,八戒眼前一亮,急匆匆的衝入書坊,留下話語在空中道:“師父啊,你們等我一等,我老豬換點銀錢就回!”
但過了片刻,卻是八戒握著幾枚銅板,失魂落魄的自書坊內走了出來。
見陳啟幾人好奇望來,八戒咧起豬嘴,哭喪著臉道:
“師父啊,他嫌俺老豬我的故事不好看!”
“師父,那葷名黃袍怪的妖怪,已經被我老孫除了!”
猴子對陳啟擠了擠眼睛,笑道。
那枚奎木狼的身份金牌,為免橫生枝節風波,被猴子塞進懷裏,藏起來了。
“好,”而收到猴子信號,陳啟也是激動的站起身,拍了拍猴子的肩膀,回應道:“辛苦悟空了。”
這一次,既然打死了奎木狼,就希望能夠借此警醒警醒西遊路上,後麵那些有背景的妖魔鬼怪,讓他們不敢再仗著背景靠山,在凡間肆無忌憚了!
否則,奎木狼就是前車之鑒!
而在一旁摟著兩個兒子的百花羞,自猴子口中,得知自己的那位“黃袍郎”,這次是真的身隕了。
心中百感交集,五味雜陳。
有對強擄少女的妖魔仇人死去的報複快感;有重獲自由新生的輕快放鬆感;亦有一絲,不知從何而起,說不清,道不明的,對那位“丈夫”逝去的傷感……
至於她懷裏的兩個孩童——小的那個縮在懷裏,瑟瑟發抖,大的則是心生恐懼,躲在百花羞的懷裏,但忍不住偷偷看向猴子,目光裏透露出仇恨。
他們正處於能夠記事,但又不能完全明白事理的階段。
他們知道父親帶著一幫小妖在此逍遙快活,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在此為惡;母親偶爾望著西方,目光呆滯,心心念念是何所思,母親竟是被父親囚禁強逼在此的。
但他們清楚的知道,自己自小生活了十年的家園,正是由那個毛臉雷公嘴的和尚打破的。
他一來,就打殺了那些,平日裏討好獻媚的小妖們。隨後,就連在他們心裏,威武雄壯的父親,也死在了他的手裏!
而猴子見那個大的孩童對他投來的目光,也不介懷,隻嘶牙咧嘴的做了個鬼臉恐嚇了回去,嚇得那個孩子縮回母親的懷裏,再不敢抬頭。
“啊,哈。”
猴子見著了,輕笑一聲,他無所謂這孩子是恐懼他,仇恨他,還是感激他。
反正他老孫今日所做的事,行的正坐得直,無愧於心。
這小鬼若是長大後明白事理,放下仇恨,自然是皆大歡喜;若是執迷不悟,非要尋仇,他老孫送他一棒子,下去跟他父親團圓就是!
八戒倒是不在乎這些,上前碰了碰猴子的肩膀,親熱道:“猴哥啊,你看這妖怪,妖怪被你除了,麻煩呢,麻煩也被師父解決了,現在是不是……”
八戒搓著手,看著波月洞,目光火熱,這下子,那大包的金銀米麵,就沒人和他老豬搶了吧?
“嗤,”猴子一眼看穿這呆子的花花腸子,輕飄飄的一句話打破了這呆子的幻想,“哦,你說那個啊,是我與你說笑的,哪來這麽多金銀珠寶?”
“這妖怪是在此坐山的魔王,看上了什麽,搶就是了,要金銀何用?唯一值錢的,也不過是公主身上的一些金銀首飾罷了。”
按理來說,洞府裏應還有不少供百花羞母子三人吃的米麵糧食,但陳啟他們來的不巧,正好趕上了將吃完的時候。
“啊?你個遭瘟的弼馬溫,天殺的猴子,出家人不打誑語,你竟然拿話哄我?!”
八戒沒想到自己的美夢就此破碎,一路上“哼哧哼哧”的挑擔過來,既沒撈到金銀,又沒撈到米麵,當場上前要扯著猴子的袖子鬧道。
“嘿嘿,你我兄弟間的笑言,算什麽誑語?說起來,還不是你這個呆子先動的妄念?啊,哈哈哈!”
猴子躲過這呆子的一扯,兩人圍著陳啟開始轉起圈來打鬧,你一句我一句的笑罵。
奈何八戒不夠靈活,死活夠不著猴子,又罵不過,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猴子在麵前,上躥下跳的不斷嘲弄他。
氣的八戒漲紅了臉,一把抱住了陳啟的大腿坐下,賴在地上撒潑打滾,求師父給他做主。
“…………”
你們倆的事,牽扯我作甚?
正在看戲的陳啟,沒想到自己也入了戲,開始頭疼的應付起這頭“撒嬌”的野豬。
…………
次日,天明。
由於昨日趕路,降妖,耽擱的時間太久,陳啟一行人索性在波月洞住了一晚。
待到如今,猴子一把火燒了那堆滿妖怪屍體的波月洞後,才又開始啟程向西趕去。
隻是與往常不同的是,這一次的隊伍裏,多出了一大兩小的身影。
百花羞最後再深深的看了一眼,這囚禁了自己十三年的魔窟,轉身毫無留戀的牽著兩個兒子離去。
兩個孩童眼中含淚,舍不得這個自出生始沒離開過的家園,但在母親的牽扯下,還是一步三回頭的走遠了。
這一路上,考慮到百花羞和兩個孩子的體力,陳啟特意將白龍馬讓出,供他們騎乘,自己則拎著禪杖,一步一步的跟在身邊。
好在這一路行來,他大部分時間都在走路,又有人參果打的身體底子,這路走的倒也巴適。
轉眼間,走走停停,一行人走過了二百九十九裏,再抬頭,一座城頭上刻有“寶象”二字的城池映入眼簾。
且見城外:嵂嵂崒崒的遠山,大開圖畫;潺潺湲湲的流水,碎濺瓊瑤。可耕的連阡帶陌,足食的密蕙新苗。漁釣的幾家三澗曲,樵采的一擔兩峰椒。
城內的景色也不遑多讓:九重的高閣如殿宇,萬丈的層台似錦標。一殿殿的玉陛金階,擺列著文冠武弁;一宮宮的鍾鼓管龠,撒抹了閨怨春愁。
街上巷中,處處都是儀容儀表堂堂的過客行人,花樓石橋,皆有盛裝乘馬的王公貴子。
端得是一座異邦盛國!
直看的師徒一行人嘖嘖稱奇,百花羞滿麵淚流。
情知這位公主乃是見鄉情怯,心中苦楚,陳啟等人也顧不上再欣賞異邦景色,帶著百花羞母子三人,匆匆向城內進去。
及至城內驛館,陳啟等人報備身份,提及來意:
恕瑞瑪,啊,不是。
寶象國!你們的三公主回來了!
消息層疊疊的傳上去,未用多久,寶象國的國主,帶著一大幫子的文武大臣,侍衛婢女,就自王宮裏趕了出來。
“我兒,我兒!可是我兒回來了?!”
大老遠,寶象國主就認出了闊別十三年之久的女兒,便喊便跑,甩了身後的人一大截,將百花羞一把抱進了懷裏,老淚縱橫。
“父王!”
百花羞埋首在父親懷裏,終於再次找到了依靠,也是忍不住痛哭流涕起來。
兩父女抱頭痛哭了好一會兒,才算一排這麽多年來,骨肉分離的苦痛。
寶象國主也才想起,詢問女兒這些年的去處,又是如何歸來。
百花羞將父親拉到一拐角,俱已前言,指了指邊緣站立的陳啟一行人,又將兩個兒子扯過來,讓他們跪下磕頭,叫外公。
寶象國主聽完女兒所述,又看著眼前跪下的兩個“半妖”外孫,沉默著撫須。
直揪斷了好幾根胡子,才忽的臉上生笑,一把抱住兩個外孫,舉起來道:
“我三女兒百花羞外出得遇天人,生下兩子,乃上天賜我孫也!”
“恭喜萬歲,賀喜萬歲!”
見國主如此,隨行的大臣侍衛,雖然大多在雲裏霧裏,但也俱伏下身子,山呼恭賀起來。
…………
待到百花羞母子被侍衛帶走,送往後宮,聚會母後,姊妹之後,寶象國主才休整了一番儀態,前來拜見陳啟等人。
這回才有空仔細打量陳啟一行人,這一仔細打量,猴子八戒三人的外形,駭得他手一顫,差點沒背過氣去。
但在緩了一會兒後,還是推開了攙扶的侍衛,徑直上前道:
“多謝孫長老,打殺那惡妖魔,多謝唐長老,送我骨肉歸國!”
言罷,深深拜下作揖,盡顯一個父親的愛女之心。
陳啟帶著徒弟先側身躲過,不受此禮,再上前扶起這位寶象國主道:
“國主多禮了,降妖除魔,慈悲為懷,乃是我等出家人的本分。”
“長老慈悲,長老慈悲,”國主抬起頭來,眼角濕潤,大為感激道:“若長老有意,為報此恩,也不須上西方拜佛,長發留頭,朕與你結為兄弟,同坐龍床,共享富貴如何?”
嘶~救個女兒,就能跟你結拜兄弟,共享江山了?
哪來的究極女兒奴!
陳啟心中吐槽,表麵則是淡笑著推辭不受,拉倒吧,就你這龍床,我今天坐的,明天就是五行山大巴掌拍下來的。
就是那位的大巴掌不來,我還得擔心哪天你反悔,給我來個誅九族套餐呢!
一番來回拉扯,陳啟拒絕了這位國主的“好意”,倒是金銀財貨,不客氣的各收了便於攜帶的一百兩作報酬。
這一路走來,拜八戒的大肚皮所賜,他們所剩的錢財已經不多了……
這還是八戒有所收斂的情況下。
陳啟忽然覺得,自己當初在高老莊吹的牛,疑似有些大了……
有趣的是,這位國主還對陳啟等人提了個小請求,那就是務必不要透露百花羞是被妖魔抓走的。
外人問起,就說是在路邊恰巧遇見的,又因順路,是故一路送回。
陳啟也知,這是國主為了保護女兒和兩位外孫,是以痛快的答應了。
拿人錢財,與人消災麽。
此間事畢,國主請了師徒四人赴宴,整治了一桌豐盛的素筵,又大開東閣以示敬意。
宴罷,陳啟還拿出了通關文牒,讓這位國主幫忙蓋印。
說起這通關文牒,其實也是西遊記裏的一件特殊任務物品了。
上寫著:南贍部洲大唐國奉天承運唐天子牒行:切惟朕以涼德,嗣續丕基,事神治民,臨深履薄,朝夕是惴。
前者,失救涇河老龍,獲譴於我皇皇後帝,三魂七魄,倏忽陰司,已作無常之客。因有陽壽未絕,感冥君放送回生,廣陳善會,修建度亡道場。
感蒙救苦觀世音菩薩,金身出現,指示西方有佛有經,可度幽亡,超脫孤魂。特著法師玄奘,遠曆千山,詢求經偈。
倘到西邦諸國,不滅善緣,照牒放行。須至牒者。大唐貞觀一十三年,秋吉日,禦前文牒。
上麵還有大唐皇帝的寶印九顆,以作辨偽。
俱陳了陳啟的來曆,西行的目的,背後的背景。
也不像一些人笑談的一樣,你若不放他(唐僧)過去,那朕(李世民)就過來。
那是曆史線上的,玄奘法師去往天竺求經,人在前麵跑,後麵大唐的國境線在追……
咳咳,西遊世界裏,背景觀下的唐朝並沒有那麽恐怖。
(ps:曆史上的玄奘法師屬於偷渡出境,在國外旅途中還曾與西域小國,高昌國王結拜過。結果回來的時候,高昌國已經被唐朝滅了,還留下一首著名童謠:
高昌兵馬如霜雪,漢家兵馬如日月。日月照霜雪。
回首自消滅。)
(但並不用擔心玄奘法師的安全,他回國後,受到了皇帝李世民的隆重接待,賜大雁塔與他翻譯佛經。
而玄奘法師也很懂的寫了一本《大唐西域記》,完美的承擔了當時的軍事地圖攻略等作用……)
咳咳,總之,在寶象國主蓋上了屬於寶象國的大印之後,屬於陳啟等人的寶象之旅,就應該結束了,幾人也應該動身西去,繼續取經去了。
不過嘛,在離去之前,陳啟帶著幾個徒弟,在寶象城內東逛逛,西逛逛,領略了一番風光後,又帶著他們,來到了一處書坊前。
“長老,這個故事我們願意出一兩銀子收購。”
“這個精彩,二兩半!”
“嗯,有點一般,隻能算半兩。”
…………
待到陳啟自書坊裏出來,行李裏,已經多出七八兩銀子。
八戒平日裏,挑著擔子,總會嫌累,今日擔子裏多出來了兩百兩金銀,那是腰不疼,腿不酸,走起路來虎虎生風,精神抖擻。
如今見陳啟又掏出了七八兩銀子,眼睛放光的擺開行李,看著陳啟放進去,又熱切問道:“師父啊,你這是進去化緣,化到這麽多銀子了?”
“你要是能靠一張嘴,化出這麽多銀子,那得教教我老豬啊,我老豬要是會了這門手藝,自此以後,再也不愁吃喝了!”
“噗!八戒,咳咳,說甚麽胡話呢?”
這呆子一句話,差點沒把正在喝水的陳啟嗆死,好端端的一門交易,怎在他嘴裏怪怪的?
呸,交易這個詞都變得怪怪的了!
陳啟狠狠甩了甩頭,把腦子裏那些亂七八糟的黃色廢料扔出去,才沒好氣的對八戒道:
“為師剛才是去與老板做了買賣,哪裏是化緣?你跟了為師這麽久,還不知為師向來不化緣的麽?”
“嘿嘿,”八戒也不介意,上前拿袖子幫忙擦了擦陳啟臉上的水漬,討好道:
“那師父你做的好大買賣?能換來這麽多銀子?”
八戒的眼睛亮晶晶,一看就是財迷的本性發作了,探查起陳啟的“商業機密”來。
不過陳啟做的也不是什麽虧心事,坦然與徒弟們道:“這買賣,說起來你們也能做,我隻是將這一路來,經曆的許多艱險磨難,編成了話本故事,與老板換了銀兩。”
譬如剛出衛州城外時,野外遇妖,碰到太白金星的神仙顯靈;雙叉嶺的異人鎮山太保;黃風嶺上恐怖的虎先鋒,黃風大王……
除了百花羞的故事,受寶象國主所托,隱去了外,都一一抽空寫成了話本,有的比較有趣,賣的就貴一點,有的比較平淡,就會便宜一些。
但總體來說,在如今這個話本故事比較匱乏稀缺的年代,都挺值錢的。
所以才能換到這麽多白銀。
“欸,那豈不是我老豬在天上當官時候的經曆,也能賣一大筆錢?”
聽完陳啟所說,八戒眼前一亮,急匆匆的衝入書坊,留下話語在空中道:“師父啊,你們等我一等,我老豬換點銀錢就回!”
但過了片刻,卻是八戒握著幾枚銅板,失魂落魄的自書坊內走了出來。
見陳啟幾人好奇望來,八戒咧起豬嘴,哭喪著臉道:
“師父啊,他嫌俺老豬我的故事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