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慢,且慢!”


    眼看著白晃晃的利刃當空剁下,身子猶在顫動不能自已的陳啟隻能在心底大喊一句吾命休矣的時候,一道溫和仙音卻是突然傳來。


    隻是不等陳啟努力抬頭觀望轉機,卻是莫名的眼前一黑,昏睡了過去。


    “嘶~”


    紅日高升,清晨一縷金光撒下,刺激的陳啟眼皮微動,從昏睡中醒來。


    扭頭觀望,石台處卻是不見了昏睡前的大妖小妖,幹幹淨淨一片,若不是身上還纏縛著粗麻繩,陳啟隻怕會以為昨日發生的怪異恐怖場景,是他夜宿山中,心中憂恐之下做的噩夢。


    忽的有一老叟,拄著一根短杖,頗有些仙風道骨,遠遠的幾步踏出,似慢實快的來到陳啟眼前,吹出一口清氣,陳啟身上的粗麻繩就隨風而斷。


    就連陳啟身上掉下山路摔得,小妖粗暴推搡的,麻繩緊縛一夜的,各種傷痛酸麻,也隨著這一吹不翼而飛,僅剩下一個再度完好的強健身軀。


    “多謝老神仙,多謝老神仙!”


    情知自己撞上神仙了的陳啟,脫了繩索,便急忙的向眼前的老叟彎腰作楫道謝,心中充滿感激。


    如果他所料不錯的話,昨日救他脫離妖口,喊出且慢的,應該就是眼前這位了!


    “你起來吧。”


    老叟麵帶笑容,伸手扶正陳啟道:“你昨夜遭此大難,可曾丟了什麽東西?”


    陳啟被老叟輕輕一帶,卻不能再彎腰,又聽著那與昏睡前相似的聲音,感激涕零道,“小僧牽著一匹白馬,由它馱著行李來到此處的,隻是昨日人馬皆墜下山路,人被妖怪捉來,馬和行李就不知道去哪了。”


    “哦?”老叟聞言好似有些驚訝,“你一個人牽著馬就到此荒山野嶺來了?卻是膽大。”


    “本應有兩個長隨陪在左右的,”陳啟有些苦澀的笑了笑,“奈何小僧思慮不周,強遣散了他們,給了些許路費,打發他們回鄉去了。”


    “這是為何?”老叟捋了捋頜下的白色短須,饒有興趣問道。


    “唉,”陳啟歎了口氣,也不遮掩,“小僧尋思著這一路艱險,他二人卻隻是肉體凡胎,若要是陪我一起走這一遭,怕不是要落入猛獸妖精之口。”


    “他們倆也都是爹生娘養的好漢子,陪我一路五千裏已是辛苦,哪還能讓他們把命搭上?索性強行讓他們回去,也好在堂前盡孝。”


    “誰知道離了他們兩人,小僧又有些力微見短,不僅墜下山路,還險些入了山精妖怪之口。”


    “小僧自不量力,讓老神仙見笑了。”


    陳啟自嘲的笑了笑,對老叟拱手道。


    “你既然認為他們兩個肉體凡胎,行走野外必遇危險,那你呢?老叟觀之,小師父似乎也無那驅魔降妖的本事啊?難道是老叟有眼不識泰山,看錯了不成?”


    聽完陳啟的解釋,老叟的興趣更勝幾分,詳細問來,還有心思和陳啟打趣道。


    “欸,老神仙莫取笑小僧了!”陳啟拱手討饒道:


    “好叫老神仙知曉,小僧原是大唐的一名僧人,法號玄奘,奉了觀世音菩薩和我唐皇的命,去西天求取真經,好以此經超鬼出群,度世間苦厄。”


    “因此,小僧有些愚見,堅信有菩薩保佑,一般妖怪猛獸傷不到我,哪知道,哪知道……”


    陳啟撓了撓光溜溜的頭,尷尬的住了口。


    “哪知道卻因此險些命喪虎口?”


    老叟笑著接話道。


    “哎嘿,嘿嘿。”陳啟憨笑著試圖蒙混過關。


    “嗬嗬,”老叟見此,輕笑著搖了搖頭,又問道:“那你可曾後悔?”


    “有的,”陳啟回想起昨日,點頭道,“在山路崎嶇難行的時候就有些後悔了,被妖怪捉走,險些開膛破肚的時候,就更加後悔啦!”


    “恨不得能回到城門那時候,給當初的自己兩個嘴巴子,再拉回兩個長隨作伴。”


    “那現在呢?”老叟對於陳啟的實話不作評價,又笑問道。


    陳啟皺眉沉思了一會兒,細細體悟著此時的內心,緩緩開口道,“若非老神仙援手,小僧怕是已入妖口,而那倆長隨不過凡人,若還是遇到了昨日事情,除了與我一起入幽冥,又能怎樣呢?”


    “死一人總比死三人強,死一和尚而保倆方外善良之人,更是值了。”


    “小僧昨日在城門外做的決定無錯,也不應該後悔。”


    “好好好,善善善!”老叟聞言,撫掌大笑,“小師父能有這般善心,倒也不枉老朽這今日一救啦!”


    又提杖前引道,“也莫憂那代步白馬和行李無處尋,且看不就在那嗎?”


    隻見老叟指杖處,一匹白馬,馱著行李正安靜的俯首吃草,見陳啟望來,還不忘抬起頭來打個響鼻以作招呼。


    正是昨日與陳啟一同墜路的馬兒與行李。


    “多謝老神仙,老神仙。”


    見此,陳啟哪裏不知道這都是那老叟的功勞,連忙再次拱手作揖道謝道。


    “欸,你既領下大任務,又發下大宏願,要替大唐求取真經,那老朽這舉手之勞,又何足掛齒,”


    老叟笑著擺擺手推辭道,又上前捉住陳啟的手,徑自牽上白馬道,“來來來,讓老朽引你上路,送你一程。”


    “小師父可知此處為何地?”


    倆人並肩走在山路上,卻好似行在大道上一般輕鬆愜意,陳啟知是神仙神通,也不驚異,隻是自老叟手上接過馬韁搖頭回道:“小僧才疏學淺,卻是不知。”


    “此地是雙叉嶺,多虎狼,外界稱其乃是‘虎狼巢穴’,”老叟慢行,細細的為陳啟解釋道。


    “小師父昨日見到的石台上首者,號寅將軍,乃是此地的一頭老虎成精,青袍號處士的,是一頭青牛精,最後那個黑漢山君者,乃是一熊羆成精。”


    “其餘那些小妖怪,則都是些山精樹鬼,野獸蒼狼。”


    “原來如此。”陳啟在一旁聽的津津有味,將印象裏的各個妖怪特征相對應,看看都是些什麽東西成的精。


    “我昨日來的巧,好在小師父尚未遭難,這些妖怪孽畜都是食過人的,便都一並了作灰灰。


    隻是看小師父有些被驚了神,便施法讓小師父昏睡過去養神,若有冒犯之處,還望小師父見諒。”


    似是想起些什麽,老叟帶著些許歉意扭頭向陳啟解釋起他昨日為何昏睡,以及昏後發生了什麽。


    “老神仙說的哪裏話,”陳啟又不是好賴不分的人,自是無所謂的擺擺手,“老神仙也是為了我好。


    再說了,危難當頭,哪有什麽冒犯可談。能保全小僧這條性命,都是全賴老神仙之功啊!”


    談笑間,倆人已穿過林間山路,來到一處土方大道旁。


    “相逢必有別,路盡終有時,”老叟領著陳啟來到路旁,捋了捋胡須,笑嗬嗬抬手引道,“小師父,你我看來緣分暫已了了,且沿此大道前行,縱有萬般磨難,西方終有到達之時啊。”


    “多謝老神仙相送。”


    雖極為舍不得這位老神仙相伴的安全感,但陳啟也沒試著強求,隻是將白馬拴在一旁,起身以後扶正衣冠,恭恭敬敬的對著老神仙作揖一拜道。


    “哈哈,哈哈。”


    見此,那老叟隻是輕點頭捋須大笑,化作一陣清風,跨著一隻朱頂白鶴,騰空而去。


    風飄飄著一張帖子遺留下,上寫著:“吾乃西天太白星,特來搭救汝生靈。前行自有神徒助,莫憂前途艱難行。”


    “小師父且善行,善行。”又有一句遺言留下,諄諄教導道。


    陳啟接住空中飄下的帖子,看完後才恍然大悟般對著老神仙離去的方向一禮拜道,“原來是太白金星相救,小僧拜謝。金星教導,更不敢忘。”


    禮畢,陳啟重新抖擻起精神,牽起一旁的白馬,翻身上馬,便再次沿著大道繼續這西行之路。


    雲端上。


    隱去了身形的太白金星,看著陳啟遠去的背影,笑嗬嗬的捋須道,“怪哉,這唐三藏竟不像之前坊間傳聞般的迂腐,還有著幾分任俠氣。”


    “五方揭諦,你們受菩薩命護佑這唐三藏,可有覺得哪裏不對?”


    “啟稟金星,”雲端上又出現五人,一人上前拱手回話道,“我金頭揭諦一直護佑在這唐僧身旁,這唐僧一路行來,除了在河州衛時似乎夜半身體不適了一夜外,並無異常。”


    “至於遣散長隨,也符合我佛家的慈悲之心。”


    金頭揭諦低頭恭敬答道。


    “嗬嗬,那就好。”太白金星手中出現一把拂塵,從左邊拂到右臂上,笑嗬嗬道,“那老朽就回天庭了,你們幾人也仔細著點,莫讓這唐三藏真真傷著了。”


    語畢,太白金星便駕雲離去,向著天庭大天尊處複命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旅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秦天命玄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秦天命玄鳥並收藏西遊旅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