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將軍!城樓上有人喊話,匈奴左賢王請將軍往城樓一敘!”


    王垕剛剛打掃完戰場,卻聽探子來報。


    跟在王垕身邊的許褚立刻道:“將軍切勿中計,左賢王經此一敗,已然窮途末路,此去必有陰謀。”


    不是許褚多心,這種單槍匹馬去往城下敘話,哪怕你武藝再強,如果對方萬箭齊發,也難以應付。


    “仲康放心,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我不靠近城樓百步之內。”


    見王垕不打算靠近,許褚這才放心。


    保護王垕,是他的任務,就算他跟去,拚死也抵擋不住太多冷箭。


    二人來到城樓前百步外,果見城樓上,劉豹正看著下方,其身邊還有一名漢服女子,隱約能見容貌清麗,氣質端莊。


    “什麽情況?那,莫非是蔡琰?”


    王垕並不認得蔡琰,但左賢王身邊出現這麽一位漢女,不由得他不多想。


    許褚道:“主公去歲的確有送信於左賢王,許諾以財帛換回蔡昭姬,然卻並未得回應。不過我亦不認得蔡昭姬樣貌,難以判斷。”


    正疑惑間,卻見城門打開,一名身穿漢服的女子快步走出,徑直來到王垕馬前。


    “小女子見過大漢鎮東大將軍。”


    “此何意?”


    王垕大概猜到劉豹想法,估計是想談判。


    “回將軍,左賢王與蔡閼氏請將軍城下敘話。”


    “你且去告訴劉豹,他若有誠意,便城下相談。”


    “喏!”


    漢女回去,不多時,城門果然打開,百餘騎兵隨劉豹與蔡琰出城,緩緩來到王垕前方,於陷馬坑陣前停下。


    王垕也向前催馬,許褚趙雲緊隨其後,三百親兵跟隨。


    雙方相距數丈,劉豹先馬上施禮道:“常聞王將軍軍法嚴明,乃當世熊虎之將,在下見識了。”


    王垕懶得跟他廢話,直接微微回禮道:“劉豹,你匈奴世受漢恩,朝廷給爾等富饒之地,爾等卻不思安穩,反複歸叛,今本將領軍前來剿賊,你有何話說?”


    “將軍明鑒,叛與不叛,非我所能做主,皆呼廚泉個人所為也。今事已至此,在下也不行狡辯之事,隻求允我領五原郡複歸大漢,若不可行,亦請將軍放我匈奴百姓、牛羊,退出五原郡。此乃蔡琰,乃蔡中郎之女,蔡中郎乃司空摯友,此前司空也曾致信於我,隻因在下心中不舍,遂未曾應,今可一並送歸。”


    王垕見對方以蔡琰相威脅,頓時臉色一冷,拔出腰間青釭劍道:


    “爾等反複,不受投降。本將亦並未接到任何交換談判之令,且本將乃鎮東大將軍,持節總督河北兵馬,必不受爾等投降。蔡琰,你為漢家之女,書香門第,亦當理解,為大漢百姓計,我將對匈奴趕盡殺絕。本將絕不為一女子讓百姓受千年之擾!”


    見王垕如此決絕,劉豹頓時心下大驚。


    蔡琰眼中閃過一絲哀傷,轉眼又揚起頭顱道:“將軍之心,蔡琰已知,必不讓將軍為難。”


    劉豹內心恐慌,極力控製,還想再爭取一下。


    “將軍,我可再退一步,隻帶百姓,不帶牛羊,且放過城中三千漢奴,請將軍三思。”


    此前劉豹放出的,都是老弱商賈,各部大人帳下還有一些精壯奴隸並未放出城。


    似乎是聽到漢奴,王垕才微微心動,略一思索之後道:


    “你將城內所有漢人百姓放出城門時,本將許你一個時辰,必不追擊,一個時辰之後,本將當親領大軍,便是你逃至朔方,也要將你等盡數誅殺!”


    說罷,鏘的一聲,歸劍入鞘,拔馬轉身而走,看都不看劉豹。


    劉豹臉上肌肉不受控製的抖,甚至左眼角不斷抽動,可見其內心憤怒至極,卻不敢表露。


    這就是一場心理博弈。


    但在開啟洞察心靈的王垕麵前,劉豹的底線清清楚楚。


    劉豹就隻要自己活著,五千大軍保留,至於百姓,他已經可以放棄。


    正是知道此點,王垕給他一個時辰,足夠讓他領五千騎兵跑出數十裏。


    但這點時間,他想帶走匈奴百姓,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僅僅半盞茶功夫之後,城門便再次打開,城內百姓陸續自城門走出。


    王垕趕緊上馬觀望,果見蔡琰騎著一匹黑馬,朝著軍營這邊走來,身後還跟著剛剛那傳消息的侍女,深一腳淺一腳。


    以蔡琰的聰明才智,自然早知道剛才王垕的談判,乃是以退為進,其實還是想救出自己的,要不然也不會給左賢王一個時辰時間。


    “小女子見過將軍,謝將軍相救之恩!”


    這必須下馬跪謝。


    王垕趕緊下馬,扶起蔡琰。


    “蔡大家言重了,本將豈敢受蔡大家之禮。我義父與蔡中郎為好友,你我既為後輩,亦當以平輩論交。”


    蔡琰已經落在匈奴手中三年多,在匈奴這段日子,每日都在苦撐,沒一刻不想著脫離苦海,今日王垕救她出了囚籠,激動之餘便行跪拜。


    但王垕卻不能受。


    主要是對這位才女的尊重。


    就在王垕把蔡琰迎入大帳,命人接受與蔡琰一同出城的百姓時,劉豹也帶著五千騎兵,同時還有各部落首領家小,快速出城,往西而去。


    王垕並不打算立刻追擊,而是升帳議事,先收五原郡與雲中郡各縣。


    許褚、趙雲、張繡、張泉、曹丕等皆至,王垕欲下的第一道令,便是先屠五原縣城。


    見王垕要下令屠城,列席的蔡琰卻勸阻道:“將軍,匈奴百姓無罪,且城中所留者,皆老弱婦孺,並不會對我大漢百姓造成傷害,請將軍三思。”


    王垕沒想到,這蔡琰剛獲自由,就變聖母,頓時一個頭兩個大。


    “蔡大家可知,這匈奴投我大漢時,有人口幾何?”


    蔡琰熟讀經典,對於此種曆史,自然熟記於心,當下答道:“匈奴分裂之建武二十三年,日逐王比所轄匈奴八部人口共四五萬人。”


    王垕又問:“今匈奴人口人口幾何?”


    蔡琰臉色一變:“與彼時相比,當有十倍餘。”


    “匈奴反複,一百五十年來,殺我漢民百姓幾何?”


    這回蔡琰答不上來了。


    因為難以計數。


    王垕道:“自建武以來一百五十餘年,南匈奴反複十數次,每次皆流漢民之血數萬甚至數十萬,使我河套沃土為蠻荒之地。請問蔡大家,此時五原城內有匈奴人幾何?五原郡其他九縣,又有匈奴人幾何?若任其發展,百年之後,其人口將有幾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分音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分音符並收藏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