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垕也放下酒樽,雙手將大袖輕拋了兩下,露出雙手,扶正躬身的史阿。


    “史阿!你若願行正道,便入我府中先做一名教頭,也暫時不浪費你這一身本事。時機成熟,自有大事交於你手,你可願意?”


    “史阿自是願意的,謝過公子!”


    王垕:都不問工資的?


    王垕也沒想到,自己第一天當侯爺,還是個沒有任何實際好處,最低等的關內侯,竟然就有這樣的效果。


    這就是出門遇貴人。


    “來!先入座,這頓酒畢,你便跟隨於我。二虎,每月給史阿先生三千錢月例,若辦事得力,亦另有賞賜。”


    史阿再次謝了。


    說實話,每月三千錢不少。


    畢竟此時一個小縣縣長,也才秩三百石,一個月二十多石麥,按照一石接近三百錢,也就一個月幾千錢。


    直到這時,王垕才開始認真吃點東西。


    “此為何物?莫非乃是鴿?”


    他指著一盆雞湯問。


    史阿道:“然也!”


    王垕立刻想起來,他前段時間讀了《周禮注疏》,上書庖人掌共六畜、六獸、六禽,鄭玄注六禽:雁、鶉、鴳、雉、鳩、鴿。


    而這個時代,富人吃鴿子,認為鴿能調心、養血、補氣,具有防止疾病,消除疲勞,增進食欲的功效。


    看到這鴿子湯,王垕忽然有個想法。


    飛鴿傳書。


    “如果我有飛鴿傳書,那在外萬一發生什麽,就可直接放信鴿至許都,讓家裏人提前跑路,什麽六百裏加急,八百裏加急,能跑得過鴿子?”


    “而且信鴿還可以用於行軍打仗傳遞消息,好家夥,必須提上日程,而且還得保密,連曹操都不能知曉。”


    “正好我王家人要接來許都,便讓他們專做情報工作,建立一個情報網,自己家人,用著才放心。”


    想到這一招,但王垕知道,培養信鴿可沒這麽簡單。


    雖然信鴿是生活中普遍見到的鴿子中衍生、發展和培育出來的一個種群。但它要經過普通鴿子的馴化,提取其優越性能的一麵加以利用和培育。


    所有鴿子都有天生的歸巢的本能,但隻有經過從小培育,才能利用它來傳遞緊要信息。


    頂級的信鴿,甚至能超過一千公裏回巢,時間隻要一天。


    信鴿直到隋唐才出現,但這時候也已經流行養殖肉鴿。


    “為了掩人耳目,幹脆就讓兩個弟弟專門以養鴿為生。”


    喝完酒,史阿便算是正式上崗了。


    “公子!這裏就是許都奴隸市場!”


    不用二虎說,王垕已經看到了。


    史阿歎道:“天下紛亂,諸侯並起,災民遍野,這奴隸市場,也越發興盛了。”


    “嗯?史阿!不想你還有憂國憂民之心?”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屬下若不是偶有際遇,如今大概也在這些奴隸棚之中,成為被人挑選的奴隸。這些奴隸,以前大部分也是庶民,隻是由於戰爭和天災,才淪落為奴。”


    王垕不再說話,史阿說的沒錯,奴隸在一定程度同財產等同。


    《僮約》中提到,奴隸不得有二言。


    漢律中規定奴隸狀告主人或者主人的家人,是不予受理的,地位之低可見一斑。


    正因為如此,所以奴隸在當時連庶人都不如,能成為庶人竟是一種恩賜。


    身為奴隸,與自由人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會受到嚴苛的管製。他們被嚴格限製飲酒,甚至不能私交朋友。如果不聽管教還要遭到鞭笞。更可悲的是,這樣一副生活景象普遍的存在於漢朝的社會當中。


    一般說起漢朝,都會將其與唐並列稱為盛世,認為奴隸不過是少數。


    但這完全是假象。


    以公元156年漢桓帝時期人口5006萬計算,全國奴隸總數可達到1347萬之多,也就是說,此時的真正人口,其實有六千多萬,但全國五分之一的奴隸竟然不算在人口之內。


    那是和平年代,奴隸占比如此之大,現在是戰亂之年,不用想,這個比例肯定更驚人。


    王垕走了一圈,發現這裏的奴隸市場非常規範,販賣奴隸的主人們,每一家都將奴隸按照性別、年齡、健康狀況、工種、特長等分門別類,明碼標價。


    王垕走了幾家,發現價格比自己想象的便宜很多,也許是戰亂的原因。


    成年壯漢大概在一萬至一萬五千錢的樣子,成年女子,隻需要七千至一萬。


    他這次主要是想買兩個女奴,但他看了一圈,發現這些女奴絕大部分都發育不太好,可能是營養不良的緣故。


    “想找兩個胸大點,長相也好點的,這麽難?”


    “啊?公子?買侍女,不都要四肢粗壯的嗎?胸大的,都去當備用奶娘了,價格會貴一倍左右。”


    二虎頭腦稍微有些簡單。


    史阿卻輕咳了兩聲,握劍的右手摸了摸鼻尖,想提醒二虎,又沒開口。


    王垕尷尬的扶了扶發髻,他自言自語,竟然被這二貨聽到了。


    還好此時有個身著錦袍的奴隸販子走過來,向王垕推銷起自己的貨物。


    “公子!我這裏有剛從南陽過來的上好貨色,要不要看看,還有廚娘、鐵匠、木匠,價格公道。”


    “還有廚娘、鐵匠、木匠?”


    王垕覺得,手藝奴隸家裏也該有配備,於是跟著奴隸販子走入了棚架。


    他現在有三十個奴隸名額,隻要錢夠,多買兩個也沒什麽。


    按照現在的朝廷規定,諸侯王奴二百人,列侯、公主百人,關內侯、吏民三十人。


    王垕現在是關內侯,理論上最多蓄奴三十。


    不過這製度早就名存實亡,各地豪強地主,有的家裏蓄奴成私軍。


    比如魯肅,據說其家族有奴口上萬,實打實的南方大宗族,這也是他能夠得到重用的原因。


    人家是投資人。


    孫策不過是創業經理人而已,周瑜當時也是帶著三千人入股的,算是原始股。


    王垕當然不會蓄奴,他現在身為曹操義子,每走一步,都如履薄冰。


    看了半日,離開奴隸市場時,王垕身邊多了兩名壯漢,兩名看上去還不孬的女子。


    這兩名壯漢,一個是鐵匠出身,一個是木工出身,價格都是三萬錢,經過培訓的侍女和廚娘,價格卻都隻有一萬錢。


    回到府中,他卻見到了一個非常想見的人。


    郭嘉郭奉孝。


    他已經等待多時。


    看到郭嘉,王垕知道,自己接下來的安排,有著落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五分音符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五分音符並收藏走司馬懿的路,讓司馬懿無路可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