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初始
奸臣重生後將死對頭拿下了 作者:奇怪的餅不能吃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前方湧現一大波回憶殺……(不喜可跳過)
當年那場內鬥,到底慘烈到何種地步呢……
是到現在想起,也會不免唏噓的程度。
元朝平章帝有七個兒子,每一個,都有自身之才,奈何生在皇家,從一出生,就注定了結果。
當年的太子也就是現在的皇帝,在當年那場爭鬥中,也是勉強算贏了。
畢竟若非那會的五皇子自己自刎,這場鬧劇不知要慘烈到何種地步才會罷休。
五皇子當年算是皇子中最出色的,天生將才,手段淩厲,師從昆山文聖,不僅才智雙絕,手底下更是有眾多謀士……
要將這樣的人打敗並成為勝利者,那定然是需要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才可以……
平章帝五十三年末時,立儲之爭可謂是在後來的史書上留下了好大一段爭論,兄弟相殘,權貴相爭,士族對立……
那年的很多有學之士都因為參與了皇權鬥爭落敗而喪命。
那些才子謀士們,年少時,也曾是上京驚才絕豔的少年郎。
是非對錯無法定論,但無論怎樣掩蓋,那些曾在史書上留下厚重一筆的人們,亦是昔日少年,風流人物。
回憶往昔,依舊被驚豔……
平章四十五年冬,歲末將過,一年始新,再過不了多久,開春,一年一度的春闈將要開始。
上京中要說哪裏最多的年紀公子,隻有在國學監才能看到。
國學監,顧名思義,乃是一國培育人才的學宮,由皇室掌管,官員治理。
出了不知多少名相大儒,天下多少優秀文人才子皆聚在此,隻為學盡天下文章,功成名就。
世家子弟,寒門才子,皆以能在國學監進修而當成目標。
這天恰逢每月一次的月考,漫天的初雪下了一夜,冬日困倦也難抵家中父母的催促叮囑,
國學監學生們來的比往常早許多,各府的車架陸陸續續的來,
將下了一夜初雪的石板路麵壓出數道深淺不一的車痕來,擾了一地潔白。
一身天青色錦衣的少年從馬車上下來方站定,便被一道縹緲如風的人影撲過來攔住了
“重巒兄!!”
少年嗓音清澈,帶著十分明顯的欣喜。
“我還以為你今日來不了呢!沒想到你來了,真真是驚喜!”
少年有一張圓臉相貌,平添幾分稚嫩之氣,眉眼澄澈,說起話來總會喋喋不休的圍在傅重巒耳邊吵。
此人名喚旬昇,字連橋,是傅重巒為數不多的好友。
少年的傅重巒如今不及弱冠,清潤瀲灩的臉此刻滿是少年的柔和平靜,
他自小天資過人,才學出眾,盡管低調,但仍有幾分年少輕狂的傲氣。
傅重巒被他朝的目光昏昏,定了一會,輕咳了幾聲,聲色沙啞無力,
他生來帶著弱症,常年進藥,一貫是風吹就病,平日裏瞧著瘦弱蒼白。
“我隻是風寒,並不是要沒了,連橋兄不用過分擔憂。”
傅重巒笑了笑,扶著旬昇站直,隨後也整理了一下衣冠,作為少數能忍受旬昇那張嘴的人,傅重巒出奇的淡定習慣。
邊上的人還在叭叭的說著他不在時發生的趣事,但臉上藏不住事,心裏的小九九皆擺在了臉上來。
“這會月考我也不大有勝算,此番可能也幫不了你了。”
傅重巒看破他的心思,了當的說了句。
傅重巒邊說邊往裏走,門口趕早來的人越來越多了,要上早課,不好逗留在此處,惹監正看見便不好了。
旬昇停住話音,神色一滯,幹巴巴的咂了下嘴,上前拉著傅重巒的衣袖,語氣可憐
“重巒兄!偌連你都不幫我,這會就真考砸了!!昨夜你都不知道,我哥半宿不睡的盯著我溫書,
可我就是記不住啊,我又沒有長一個像你們一般的聰明腦,那些名章策論那麽長,哪裏是人背的下,重巒兄~”
旬昇為了求傅重巒幫他臨時抱佛腳,以及顧不得什麽尊嚴不尊嚴的了,
因為他此番偌真的不合格,他哥估計連挽聯寫什麽都替他想好了……
旬昇被自己嚇的害怕一抖,隨後想到了什麽,眼眶泛紅,語氣更可憐了
“而且,我哥說了,這次偌沒有得二等甲,就將我捆了扔青陽江去!”
旬昇性子鬧騰,腦子裏天馬行空的想著出成績後自己的下場,術論文章實在是想不起來,腦子空空。
耳邊是旬聲嘰裏咕嚕的聲音,傅重巒不大想聽,正要加快步伐抬步走,忽的又頓在原地。
遠處擁擠的人潮間,一道高大的身影走出國學監的正門,逆著人流,沒什麽表情的往外走。
盡管周圍人紛紛對他投以目光,那個人卻好似察覺不到,又或是,根本不想理會一般,不帶一絲分神。
那人身量出眾,明明冬日,此人一身窄袖衣袍,體態端正,看上去結實挺拔,在一片國學監素青的製服裏,格外出挑。
不難看出是個學武的武莽子,但此人麵容又過於年輕,瞧著不過弱冠,同那幫不將禮法,舉止粗陋的武人相比,要看的順眼的多。
傅重巒像被一件能有幾分觀賞性的物什吸引了目光,隨意且帶了審視。
不知是不是錯覺,遠處那人朝他們的方向走來的那一瞬,那人微微側眸,朝傅重巒的方向看了眼,隔著人潮,像是莫名的默契,目光再一瞬碰撞。
那雙狹長有神的雙眼眸光烏黑晦澀,眼角含笑,但卻不見笑意,怪異又特別。
傅重巒有一瞬,好似看透了又好似看不透那樣的目光,輕蔑的,幽深的,帶了點質疑審視的意味。
好像隻是一個平平無常的對視,但這一刻,少年的傅重巒,記了很多年。
直到那人走遠離開,傅重巒才冷然的發出一聲氣音。
這人什麽意思,在國學監,向來隻有他傅重巒能用這樣的眼神看人,此人看著清高冷傲,不知在裝什麽……
旬昇倒是回神來,才發現傅重巒一直沒理他,剛想質問,卻看見傅重巒目光盯著一處,好似出神了一般。
好奇戰勝了生氣,旬聲咕嚕滾到傅重巒邊上小聲問了句:“看啥呢看啥呢,給我看一下!”
傅重巒瞬間回神。
他斜眸掃了眼旬昇,嗤笑了聲,神色淡淡。
“不說了?”
在傅重巒身邊呆久了,總能讀懂幾分傅重巒的眼神,看出他此刻有幾分不耐,
本著今日還打算讓傅重巒幫忙的旬昇立刻閉嘴,將疑問拋在腦後,猛的搖了搖頭。
“不說了。”
傅重巒聞言抬手,神色無奈卻又動作利落的在旬昇腦袋上輕拍一掌,轉身快步往學堂走。
旬昇被打懵了一瞬,回神來氣呼呼的瞪了傅重巒一眼,跑上去追他……
國學監的課鍾被準時敲響,門前走的‘死氣沉沉’的眾學子們默契的加快了步伐。
肖從章走到百米外的長巷時,早早等候在此的那幾人已有些不耐煩了。
白雪覆瓦,馬蹄踢踏,坐在馬上的幾人皆一身窄袍,外加一件披風擋風,少年言語,姿態肆意。
“喲,就國學監到此處這麽點路,肖兄今日怎麽走的這麽慢??不會是跟國學監那幫子文皺皺的書生打了一架哈哈”
這幾人都是肖從章的同窗好友,同是武校院武生,今日他們要去郊外冬獵,
肖從章因為今日要給國學監的孟祭酒送東西,是以他們便在此處等候。
國學監同武校院多年不對付,眼前這些口頭爭執不過是時常發生的事情。
曆來能進國學監的無非是那些當朝高官貴族家的年輕子弟,又或是那些家世淵博的名家後生,
少有才華出眾者,雖出身鄉野,卻也能破例進入。
傅重巒就是這些人中的之一。
他年歲不過十二便獨自一人上京求學,一路所見風霜隻多不少,上天給予他傲人天資的智慧,卻未能及時點醒他,前路多坎坷,且行且斟酌。
相對而言,武校院雖與國學監同為皇室掌管,但選拔製度卻並不嚴苛,武藝出眾者,皆可求學。
元朝自平章帝繼位以來,卻一直尚文,武官地位不高,且與文官不和,也是曆來難消的傳統了。
肖從章神色淡淡的聽完他們說,依舊保持沉默不言,隻走上前利落翻身上了準備好的馬,整理馬韁。
幾人見肖從章沒什麽反應也無趣,都各自再整理一遍,準備策馬出發。
細絨一般的雪隨風落下,很快下起綿綿一片。
肖從章對下雪沒什麽反應,偶有微風將雪落在他烏黑的眼睫上,他低垂的眸間才眨動,無人知他在思索回想,眸中閃過了一瞬方才看到的那人的身影,肖從章動作一頓,思緒未明。
片刻,眾人整理好,不知是誰先起了一聲甩鞭子聲,幾聲談笑,顫動簷邊雪,幾道駿馬相繼飛奔出去,踏雪破風而去……
此刻國學監內,一堂早課結束,夫子一走,堂內便熱鬧了起來。
少年好結友,相伴作從眾。
相熟的人都愛紮堆在一起討論一些近來上京的新鮮事,傅重巒不太愛湊熱鬧,
困倦的打了聲哈欠,有些懶怠的支著下頜看著窗邊雪落。
旬昇主打一個什麽都要聽一聽,出去轉了一圈回來,便絲毫不見方才課堂上的萎靡。
他一臉興奮的跑到傅重巒桌前,滿臉的有話要講。
早已習慣的傅重巒點了點頭,挑眉示意他要講就快點講。
得了同意的旬昇當即便忍不住了,湊過來邊嘿嘿笑邊故作神秘的低語。
“他們今早,居然都在說對麵武校院那誰,我天,看來此人,絕非池中物!”旬昇話音落下,激動的抬手一掌拍在桌上,動靜極大。
周圍人頓時看了過來。
旬昇有些尷尬的笑了笑,虛了眼看向正冷冷扯笑望著他的傅重巒。
“阿巒……”
傅重巒一陣無語後,眼神示意他偌再這麽激動,就把他扔在外邊雪地去。
旬昇老實的點了點頭,默了默,才再次湊過來,誇張的捏著嗓子低語。
“他們就是在說那個肖紊。”
“誰。”傅重巒在聽到這個名字時,心中一處不知為何起了一些輕微的顫動,他不以為意的附和著旬昇的話,讓他能繼續說完。
旬昇看見傅重巒問出他想要他問的,當下神色又揚了起來,講的眉飛色舞。
要說今年上京比較出名的,當要屬這段時間的武校院肖紊……
前陣子陛下國禮大典出城祭祀,在道上被這姓肖這廝趕上一回刺殺,那日正好是他每日武校院下課,
便來找國學監的孟掌學來修習策論術課的時辰,偏那回就那麽巧,救了遇刺的陛下
,一手長槍讓平章皇帝稱了一句少年佼佼,可堪大用。
隻這一句,起的風波就不少,從議論質疑肖紊的身世到他的才學,這幾日每日都傳的流言紛紛。
傅重巒一場風寒在家養病,根本不清楚這些,也無需去深究,左右同他無關。
眼看著旬昇講著講著開始說起這肖紊樣貌如何,高幾何,會什麽……
傅重巒抬手打斷了他。
旬昇一懵,不知所措。
“阿昇,非我故意打斷,隻是忽的想起來,下節課當是國學監孟祭酒的,孟祭酒課上要抽背的文章,不知阿昇昨夜可有深讀揣摩過了?”
旬昇聽完,神色更呆了。
對麵之人隻能伸出一隻修長勻稱的手,如玉筍般幹淨的指尖在書桌上點了點,眸色含笑。
“還不快些去溫習,嗯?”
一句話,就讓旬昇徹底哭喪起了臉來。
他趴在傅重巒新鋪好的宣紙上,淡淡的竹香縈繞鼻尖,
開著的窗外除了不求上進好八卦的那一類,尚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學子正聚在一處
探討著這回的月考中所發現的不足,對知識求賢若渴,不斷上進,
倒是他,學的半斤八兩,胸無大誌,也難怪他兄長常說他不是讀書的料。
旬昇將玩笑撇在腦後,回歸到現實中,望著傅重巒垂頭喪氣。
“阿巒,苦讀那些經義策論,真的隻是為了當官嘛?”
“生而為人,得受天命,行其責,天下學子乃國之根本,偌為父母之官,
兼以己之身造福萬民,目見黍生,耳聽民言,體下為查,和上盡忠……”
“你我少年苦讀,並非隻為自身利益,年少皆有輕狂誌,何不試試登天行。
哪怕不求功名利祿,且能從書冊中懂道義鞭忠奸,即使不曾名垂青史,亦是各安天命,無需執著其他。”
傅重巒此刻同這國學間數千學子一般,皆年少,皆輕狂,初心澄澈,見事通透。
在說完後看見旬昇臉上的迷茫,那雙散去懶怠的雙眸清亮,片刻思索間,又語:
“不過,阿昇性情開朗良善,官場沉浮,
也不見得皆適合天下文人學子,你永遠可以隻做找自己喜歡的事情,無需為任何人。”
“可我大哥就是覺得考個舉子當個文臣是無上光榮的事情,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麽...在者眼下文武官水火不容,當真就”
傅重巒忽的抬手打斷了他。
朝旬昇沉眸搖了搖頭,餘光看了眼周邊,眉眼帶了謹慎。
旬昇愣了愣,大抵意識到了什麽,終究沒再開口。
在國學監討論當朝國事,向來是大忌。
兩人沉默了片刻,旬昇閑不住的又道:“阿巒,你想好日後要做什麽了?”
傅重巒被問的一頓。
旬昇輕歎了聲,又打開了話匣子。
“我就想做個普普通通的小地方官好了,像我這樣的,偌真考上了,想來也是進不了翰林的,就當的小小的官,
將來在任上找個如花似玉的小女娘,相伴一生,如此最好。”
旬昇絮絮叨叨的說完,目光熠熠的瞧著他。
傅重巒端正的坐了許久,緩了下思緒,搭在桌邊的指尖在言語間輕點著節奏,清聲緩緩道:
“我今生之誌,揮盡我之才,踏青雲,登高樓,俯瞰堂下朱紅綠,肆意一生。”
旬昇聽了跟沒聽似的,但無論傅重巒說什麽,他目光依舊崇拜,眼前好像立刻就浮現出傅重巒所說的場景,嘿嘿笑了聲。
傅重巒抬眼看他,兩人對視了眼,默契但又無端了各自笑了起來……
朝霞漸出,一方院落溢滿了許多年輕人的少年壯誌……
一月之後。
武考先開,那位本就名聲鶴起的肖紊中了武狀元,上京流傳的謠言變得更加紛雜,眾說紛紜。
武官一派對這個新出的年輕子弟很是讚賞,後來不知是哪位大人誇言,直道今年文子不堪武子。
一時間,這春闈中榜的的榜首,被猜測紛紛。
上京百姓們還打起了賭,直言今年春闈是否能再出個像武校院肖紊這般才貌武藝具佳的兒郎。
傅重巒在得知這個賭約時,倒是沒什麽感覺,但是對這位今年上京中頻頻出現在眾人口中的肖紊,產生了一絲好奇和輕蔑。
不過一時之念,待傅重巒靜心準備完春闈之後,
傅重巒才偶然那位肖紊不久前禦前封了個南營百戶,一夜之間驚豔了上京許多的名門將女來,聽說遊街那日剛遊完提親的門檻就要被踏破了。
但不久,文科科舉皇榜張出,一時禦前又出了個才貌雙絕的風華探花郎。
傅重巒考的不錯,禦前被皇帝親封了此次的文試探花,還被稱了句才貌雙絕,有芝蘭玉樹,清雅修竹之姿。
人人知道今年的科考人才輩出,各個風姿卓絕。
荀昇竟也考的不錯,雖是丙榜後麵幾名,但對他來說,也是不錯了。
之後的登科宴,遊街賜花,傅重巒一身紅衣白馬遊街而過時,那張似玉般的容貌更引得眾人驚歎。
金榜題名的探花郎,一身紅衣少年張揚,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更襯得探花郎麵如冠玉,不知迷了上京多少人的眼睛。
人潮擁擠,聲色嘈雜下,傅重巒後來也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麽會在那時,抬頭看上那麽一眼,巍巍高樓上,憑窗而立著一道高大身影。
一身玄衣,立與高樓窗邊,似乎與圍在窗邊一同看熱鬧的人無甚不同,喝著酒同身邊之人閑聊,聞見熱鬧便往外看。
肖紊就是那麽巧合的出現在這一刻,麵容俊美,惑人之姿,偏那雙眼型帶笑,眸中卻漆黑隻剩一片寒光。
似乎感受到傅重巒往上來的目光,輕撇眼眸,望了過來。
像是沒什麽變化一般,二人在這陣極端的喧鬧嘈雜中,對視了片刻。
隨後肖從章先行別開眼,默然舉了舉酒杯敬了他一下,便轉回身消失在窗邊。
傅重巒愣了一瞬,隨後,依舊眉眼含笑的策馬遊街,笙歌不絕。
曾幾何時,上京能有今年這般熱鬧,竟能出兩位驚才絕豔的人物。
平章帝大喜直言,此年人才輩出,國盛之兆。
後來坊間多又傳言一句詩詞。
可攀重巒竟是從章,身有章墨卻撼重巒。
一個傅重巒,一個肖從章,截然相反的兩個人,好似一開始就注定了,不會有什麽交集。
……
後來傅重巒不知怎麽的,許多時間裏,對當初這一幕,不知怎麽就是忘不了,
一身玄衣的漠然將軍,怎的就入了意氣風發的探花郎的眼裏。
再後來,傅重巒如願的入了翰林院做官,
那會肖紊還在朝中,二人都是備受矚目的年輕臣子,一言一行皆受關注。
因著文武官員存在的隔閡,盡管一朝為官,卻不見得能有說上話的機會。
直到後來因為一樁政事,肖從章對上了傅重巒,從此二人就跟結了天大的梁子一般,
總說文人斥責多暗語,傅重巒罵起人來可謂是陰陽怪氣,偏肖從章一直頂著一張冷臉,平時上朝傅重巒見著他就得刺他一兩句
,記著少年時的那點小仇,日子久了,肖紊也由著他刺,偶爾回他一兩句,兩人身處不同陣營,隻那一段時間,好像好好的相處了一會,
後來,傅重巒因為心中的目標,在帶著他的閣老的勸說下,
和他加入了五皇子的陣營,欲謀另一種盛世。
政局釋使然,無非是因為那時,平章帝已經年邁,爭儲的鬥爭將要開始。
一切的選擇皆順應局勢,那時的傅重巒,從未想過後悔二字。
那年年關,也恰逢邊關敵寇來犯,肖紊便自請就去前線了,遠離了前期的一切利益爭鬥,明哲保身。
須臾五年將過,故人離去,上京因為皇帝病重變得滿目蒼痍,文爭武鬥,很多人為了那麽一點利益忘了初心,
為官數載,他也忘了,隻知道,他好像不堅持下去,好像他失去的那些就什麽都不作數了。
那年死了很多人,旬昇也走了,老師也走了,明明五皇子敗局已定,他還是站在了這個陣營裏,少年的固執奇怪的很,很多時候,或因不甘,也許也因為其他……
直到平章五十六年,五皇子最後一步局,逼宮失敗被殺,印象裏那個漠然的少年變成了沉穩的將軍,
帶兵破開城門,直指都城,拿劍逼他放棄時,他才恍如黃粱一夢。
……
“你好像變得不一樣了。”
這是傅重巒對勝利後的肖紊,對五年後的肖紊說的第一句話。
明明二人之間相處不多,甚至少有能好好說話的時候,但再看見肖紊的那一刻,傅重巒心中是如釋重負的。
是肖紊贏了他,不是其他人。
傅重巒是個寡淡無趣的人,很多事情他覺得費神,便懶得想太深。
這會太子忙著登基之事,成為階下囚的傅重巒聽見肖紊成了最大的功臣,從玉橫關帶著三十萬兵馬回京救駕,
此等功績,天下皆稱讚的美名,他沒有才成功,但肖紊做到了。
已經是深秋了,上京往時這會已經準備要下第一場初雪了,傅重巒的身體這幾年越發不好,爭儲後期,身邊熟悉的人一個個離開
幾乎是傅重巒一人艱難撐下去,年歲不過二十幾左右,卻是積勞成疾,久病難醫。
新帝派了人將他壓入大獄後不久,初雪那夜,肖從章無故來探監,垂死病中,傅重巒才恍然,也許這麽多年,真正的肖從章,他從未見過。
當年那場內鬥,到底慘烈到何種地步呢……
是到現在想起,也會不免唏噓的程度。
元朝平章帝有七個兒子,每一個,都有自身之才,奈何生在皇家,從一出生,就注定了結果。
當年的太子也就是現在的皇帝,在當年那場爭鬥中,也是勉強算贏了。
畢竟若非那會的五皇子自己自刎,這場鬧劇不知要慘烈到何種地步才會罷休。
五皇子當年算是皇子中最出色的,天生將才,手段淩厲,師從昆山文聖,不僅才智雙絕,手底下更是有眾多謀士……
要將這樣的人打敗並成為勝利者,那定然是需要付出極為慘痛的代價才可以……
平章帝五十三年末時,立儲之爭可謂是在後來的史書上留下了好大一段爭論,兄弟相殘,權貴相爭,士族對立……
那年的很多有學之士都因為參與了皇權鬥爭落敗而喪命。
那些才子謀士們,年少時,也曾是上京驚才絕豔的少年郎。
是非對錯無法定論,但無論怎樣掩蓋,那些曾在史書上留下厚重一筆的人們,亦是昔日少年,風流人物。
回憶往昔,依舊被驚豔……
平章四十五年冬,歲末將過,一年始新,再過不了多久,開春,一年一度的春闈將要開始。
上京中要說哪裏最多的年紀公子,隻有在國學監才能看到。
國學監,顧名思義,乃是一國培育人才的學宮,由皇室掌管,官員治理。
出了不知多少名相大儒,天下多少優秀文人才子皆聚在此,隻為學盡天下文章,功成名就。
世家子弟,寒門才子,皆以能在國學監進修而當成目標。
這天恰逢每月一次的月考,漫天的初雪下了一夜,冬日困倦也難抵家中父母的催促叮囑,
國學監學生們來的比往常早許多,各府的車架陸陸續續的來,
將下了一夜初雪的石板路麵壓出數道深淺不一的車痕來,擾了一地潔白。
一身天青色錦衣的少年從馬車上下來方站定,便被一道縹緲如風的人影撲過來攔住了
“重巒兄!!”
少年嗓音清澈,帶著十分明顯的欣喜。
“我還以為你今日來不了呢!沒想到你來了,真真是驚喜!”
少年有一張圓臉相貌,平添幾分稚嫩之氣,眉眼澄澈,說起話來總會喋喋不休的圍在傅重巒耳邊吵。
此人名喚旬昇,字連橋,是傅重巒為數不多的好友。
少年的傅重巒如今不及弱冠,清潤瀲灩的臉此刻滿是少年的柔和平靜,
他自小天資過人,才學出眾,盡管低調,但仍有幾分年少輕狂的傲氣。
傅重巒被他朝的目光昏昏,定了一會,輕咳了幾聲,聲色沙啞無力,
他生來帶著弱症,常年進藥,一貫是風吹就病,平日裏瞧著瘦弱蒼白。
“我隻是風寒,並不是要沒了,連橋兄不用過分擔憂。”
傅重巒笑了笑,扶著旬昇站直,隨後也整理了一下衣冠,作為少數能忍受旬昇那張嘴的人,傅重巒出奇的淡定習慣。
邊上的人還在叭叭的說著他不在時發生的趣事,但臉上藏不住事,心裏的小九九皆擺在了臉上來。
“這會月考我也不大有勝算,此番可能也幫不了你了。”
傅重巒看破他的心思,了當的說了句。
傅重巒邊說邊往裏走,門口趕早來的人越來越多了,要上早課,不好逗留在此處,惹監正看見便不好了。
旬昇停住話音,神色一滯,幹巴巴的咂了下嘴,上前拉著傅重巒的衣袖,語氣可憐
“重巒兄!偌連你都不幫我,這會就真考砸了!!昨夜你都不知道,我哥半宿不睡的盯著我溫書,
可我就是記不住啊,我又沒有長一個像你們一般的聰明腦,那些名章策論那麽長,哪裏是人背的下,重巒兄~”
旬昇為了求傅重巒幫他臨時抱佛腳,以及顧不得什麽尊嚴不尊嚴的了,
因為他此番偌真的不合格,他哥估計連挽聯寫什麽都替他想好了……
旬昇被自己嚇的害怕一抖,隨後想到了什麽,眼眶泛紅,語氣更可憐了
“而且,我哥說了,這次偌沒有得二等甲,就將我捆了扔青陽江去!”
旬昇性子鬧騰,腦子裏天馬行空的想著出成績後自己的下場,術論文章實在是想不起來,腦子空空。
耳邊是旬聲嘰裏咕嚕的聲音,傅重巒不大想聽,正要加快步伐抬步走,忽的又頓在原地。
遠處擁擠的人潮間,一道高大的身影走出國學監的正門,逆著人流,沒什麽表情的往外走。
盡管周圍人紛紛對他投以目光,那個人卻好似察覺不到,又或是,根本不想理會一般,不帶一絲分神。
那人身量出眾,明明冬日,此人一身窄袖衣袍,體態端正,看上去結實挺拔,在一片國學監素青的製服裏,格外出挑。
不難看出是個學武的武莽子,但此人麵容又過於年輕,瞧著不過弱冠,同那幫不將禮法,舉止粗陋的武人相比,要看的順眼的多。
傅重巒像被一件能有幾分觀賞性的物什吸引了目光,隨意且帶了審視。
不知是不是錯覺,遠處那人朝他們的方向走來的那一瞬,那人微微側眸,朝傅重巒的方向看了眼,隔著人潮,像是莫名的默契,目光再一瞬碰撞。
那雙狹長有神的雙眼眸光烏黑晦澀,眼角含笑,但卻不見笑意,怪異又特別。
傅重巒有一瞬,好似看透了又好似看不透那樣的目光,輕蔑的,幽深的,帶了點質疑審視的意味。
好像隻是一個平平無常的對視,但這一刻,少年的傅重巒,記了很多年。
直到那人走遠離開,傅重巒才冷然的發出一聲氣音。
這人什麽意思,在國學監,向來隻有他傅重巒能用這樣的眼神看人,此人看著清高冷傲,不知在裝什麽……
旬昇倒是回神來,才發現傅重巒一直沒理他,剛想質問,卻看見傅重巒目光盯著一處,好似出神了一般。
好奇戰勝了生氣,旬聲咕嚕滾到傅重巒邊上小聲問了句:“看啥呢看啥呢,給我看一下!”
傅重巒瞬間回神。
他斜眸掃了眼旬昇,嗤笑了聲,神色淡淡。
“不說了?”
在傅重巒身邊呆久了,總能讀懂幾分傅重巒的眼神,看出他此刻有幾分不耐,
本著今日還打算讓傅重巒幫忙的旬昇立刻閉嘴,將疑問拋在腦後,猛的搖了搖頭。
“不說了。”
傅重巒聞言抬手,神色無奈卻又動作利落的在旬昇腦袋上輕拍一掌,轉身快步往學堂走。
旬昇被打懵了一瞬,回神來氣呼呼的瞪了傅重巒一眼,跑上去追他……
國學監的課鍾被準時敲響,門前走的‘死氣沉沉’的眾學子們默契的加快了步伐。
肖從章走到百米外的長巷時,早早等候在此的那幾人已有些不耐煩了。
白雪覆瓦,馬蹄踢踏,坐在馬上的幾人皆一身窄袍,外加一件披風擋風,少年言語,姿態肆意。
“喲,就國學監到此處這麽點路,肖兄今日怎麽走的這麽慢??不會是跟國學監那幫子文皺皺的書生打了一架哈哈”
這幾人都是肖從章的同窗好友,同是武校院武生,今日他們要去郊外冬獵,
肖從章因為今日要給國學監的孟祭酒送東西,是以他們便在此處等候。
國學監同武校院多年不對付,眼前這些口頭爭執不過是時常發生的事情。
曆來能進國學監的無非是那些當朝高官貴族家的年輕子弟,又或是那些家世淵博的名家後生,
少有才華出眾者,雖出身鄉野,卻也能破例進入。
傅重巒就是這些人中的之一。
他年歲不過十二便獨自一人上京求學,一路所見風霜隻多不少,上天給予他傲人天資的智慧,卻未能及時點醒他,前路多坎坷,且行且斟酌。
相對而言,武校院雖與國學監同為皇室掌管,但選拔製度卻並不嚴苛,武藝出眾者,皆可求學。
元朝自平章帝繼位以來,卻一直尚文,武官地位不高,且與文官不和,也是曆來難消的傳統了。
肖從章神色淡淡的聽完他們說,依舊保持沉默不言,隻走上前利落翻身上了準備好的馬,整理馬韁。
幾人見肖從章沒什麽反應也無趣,都各自再整理一遍,準備策馬出發。
細絨一般的雪隨風落下,很快下起綿綿一片。
肖從章對下雪沒什麽反應,偶有微風將雪落在他烏黑的眼睫上,他低垂的眸間才眨動,無人知他在思索回想,眸中閃過了一瞬方才看到的那人的身影,肖從章動作一頓,思緒未明。
片刻,眾人整理好,不知是誰先起了一聲甩鞭子聲,幾聲談笑,顫動簷邊雪,幾道駿馬相繼飛奔出去,踏雪破風而去……
此刻國學監內,一堂早課結束,夫子一走,堂內便熱鬧了起來。
少年好結友,相伴作從眾。
相熟的人都愛紮堆在一起討論一些近來上京的新鮮事,傅重巒不太愛湊熱鬧,
困倦的打了聲哈欠,有些懶怠的支著下頜看著窗邊雪落。
旬昇主打一個什麽都要聽一聽,出去轉了一圈回來,便絲毫不見方才課堂上的萎靡。
他一臉興奮的跑到傅重巒桌前,滿臉的有話要講。
早已習慣的傅重巒點了點頭,挑眉示意他要講就快點講。
得了同意的旬昇當即便忍不住了,湊過來邊嘿嘿笑邊故作神秘的低語。
“他們今早,居然都在說對麵武校院那誰,我天,看來此人,絕非池中物!”旬昇話音落下,激動的抬手一掌拍在桌上,動靜極大。
周圍人頓時看了過來。
旬昇有些尷尬的笑了笑,虛了眼看向正冷冷扯笑望著他的傅重巒。
“阿巒……”
傅重巒一陣無語後,眼神示意他偌再這麽激動,就把他扔在外邊雪地去。
旬昇老實的點了點頭,默了默,才再次湊過來,誇張的捏著嗓子低語。
“他們就是在說那個肖紊。”
“誰。”傅重巒在聽到這個名字時,心中一處不知為何起了一些輕微的顫動,他不以為意的附和著旬昇的話,讓他能繼續說完。
旬昇看見傅重巒問出他想要他問的,當下神色又揚了起來,講的眉飛色舞。
要說今年上京比較出名的,當要屬這段時間的武校院肖紊……
前陣子陛下國禮大典出城祭祀,在道上被這姓肖這廝趕上一回刺殺,那日正好是他每日武校院下課,
便來找國學監的孟掌學來修習策論術課的時辰,偏那回就那麽巧,救了遇刺的陛下
,一手長槍讓平章皇帝稱了一句少年佼佼,可堪大用。
隻這一句,起的風波就不少,從議論質疑肖紊的身世到他的才學,這幾日每日都傳的流言紛紛。
傅重巒一場風寒在家養病,根本不清楚這些,也無需去深究,左右同他無關。
眼看著旬昇講著講著開始說起這肖紊樣貌如何,高幾何,會什麽……
傅重巒抬手打斷了他。
旬昇一懵,不知所措。
“阿昇,非我故意打斷,隻是忽的想起來,下節課當是國學監孟祭酒的,孟祭酒課上要抽背的文章,不知阿昇昨夜可有深讀揣摩過了?”
旬昇聽完,神色更呆了。
對麵之人隻能伸出一隻修長勻稱的手,如玉筍般幹淨的指尖在書桌上點了點,眸色含笑。
“還不快些去溫習,嗯?”
一句話,就讓旬昇徹底哭喪起了臉來。
他趴在傅重巒新鋪好的宣紙上,淡淡的竹香縈繞鼻尖,
開著的窗外除了不求上進好八卦的那一類,尚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學子正聚在一處
探討著這回的月考中所發現的不足,對知識求賢若渴,不斷上進,
倒是他,學的半斤八兩,胸無大誌,也難怪他兄長常說他不是讀書的料。
旬昇將玩笑撇在腦後,回歸到現實中,望著傅重巒垂頭喪氣。
“阿巒,苦讀那些經義策論,真的隻是為了當官嘛?”
“生而為人,得受天命,行其責,天下學子乃國之根本,偌為父母之官,
兼以己之身造福萬民,目見黍生,耳聽民言,體下為查,和上盡忠……”
“你我少年苦讀,並非隻為自身利益,年少皆有輕狂誌,何不試試登天行。
哪怕不求功名利祿,且能從書冊中懂道義鞭忠奸,即使不曾名垂青史,亦是各安天命,無需執著其他。”
傅重巒此刻同這國學間數千學子一般,皆年少,皆輕狂,初心澄澈,見事通透。
在說完後看見旬昇臉上的迷茫,那雙散去懶怠的雙眸清亮,片刻思索間,又語:
“不過,阿昇性情開朗良善,官場沉浮,
也不見得皆適合天下文人學子,你永遠可以隻做找自己喜歡的事情,無需為任何人。”
“可我大哥就是覺得考個舉子當個文臣是無上光榮的事情,我不知道我能做什麽...在者眼下文武官水火不容,當真就”
傅重巒忽的抬手打斷了他。
朝旬昇沉眸搖了搖頭,餘光看了眼周邊,眉眼帶了謹慎。
旬昇愣了愣,大抵意識到了什麽,終究沒再開口。
在國學監討論當朝國事,向來是大忌。
兩人沉默了片刻,旬昇閑不住的又道:“阿巒,你想好日後要做什麽了?”
傅重巒被問的一頓。
旬昇輕歎了聲,又打開了話匣子。
“我就想做個普普通通的小地方官好了,像我這樣的,偌真考上了,想來也是進不了翰林的,就當的小小的官,
將來在任上找個如花似玉的小女娘,相伴一生,如此最好。”
旬昇絮絮叨叨的說完,目光熠熠的瞧著他。
傅重巒端正的坐了許久,緩了下思緒,搭在桌邊的指尖在言語間輕點著節奏,清聲緩緩道:
“我今生之誌,揮盡我之才,踏青雲,登高樓,俯瞰堂下朱紅綠,肆意一生。”
旬昇聽了跟沒聽似的,但無論傅重巒說什麽,他目光依舊崇拜,眼前好像立刻就浮現出傅重巒所說的場景,嘿嘿笑了聲。
傅重巒抬眼看他,兩人對視了眼,默契但又無端了各自笑了起來……
朝霞漸出,一方院落溢滿了許多年輕人的少年壯誌……
一月之後。
武考先開,那位本就名聲鶴起的肖紊中了武狀元,上京流傳的謠言變得更加紛雜,眾說紛紜。
武官一派對這個新出的年輕子弟很是讚賞,後來不知是哪位大人誇言,直道今年文子不堪武子。
一時間,這春闈中榜的的榜首,被猜測紛紛。
上京百姓們還打起了賭,直言今年春闈是否能再出個像武校院肖紊這般才貌武藝具佳的兒郎。
傅重巒在得知這個賭約時,倒是沒什麽感覺,但是對這位今年上京中頻頻出現在眾人口中的肖紊,產生了一絲好奇和輕蔑。
不過一時之念,待傅重巒靜心準備完春闈之後,
傅重巒才偶然那位肖紊不久前禦前封了個南營百戶,一夜之間驚豔了上京許多的名門將女來,聽說遊街那日剛遊完提親的門檻就要被踏破了。
但不久,文科科舉皇榜張出,一時禦前又出了個才貌雙絕的風華探花郎。
傅重巒考的不錯,禦前被皇帝親封了此次的文試探花,還被稱了句才貌雙絕,有芝蘭玉樹,清雅修竹之姿。
人人知道今年的科考人才輩出,各個風姿卓絕。
荀昇竟也考的不錯,雖是丙榜後麵幾名,但對他來說,也是不錯了。
之後的登科宴,遊街賜花,傅重巒一身紅衣白馬遊街而過時,那張似玉般的容貌更引得眾人驚歎。
金榜題名的探花郎,一身紅衣少年張揚,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更襯得探花郎麵如冠玉,不知迷了上京多少人的眼睛。
人潮擁擠,聲色嘈雜下,傅重巒後來也沒有辦法解釋,為什麽會在那時,抬頭看上那麽一眼,巍巍高樓上,憑窗而立著一道高大身影。
一身玄衣,立與高樓窗邊,似乎與圍在窗邊一同看熱鬧的人無甚不同,喝著酒同身邊之人閑聊,聞見熱鬧便往外看。
肖紊就是那麽巧合的出現在這一刻,麵容俊美,惑人之姿,偏那雙眼型帶笑,眸中卻漆黑隻剩一片寒光。
似乎感受到傅重巒往上來的目光,輕撇眼眸,望了過來。
像是沒什麽變化一般,二人在這陣極端的喧鬧嘈雜中,對視了片刻。
隨後肖從章先行別開眼,默然舉了舉酒杯敬了他一下,便轉回身消失在窗邊。
傅重巒愣了一瞬,隨後,依舊眉眼含笑的策馬遊街,笙歌不絕。
曾幾何時,上京能有今年這般熱鬧,竟能出兩位驚才絕豔的人物。
平章帝大喜直言,此年人才輩出,國盛之兆。
後來坊間多又傳言一句詩詞。
可攀重巒竟是從章,身有章墨卻撼重巒。
一個傅重巒,一個肖從章,截然相反的兩個人,好似一開始就注定了,不會有什麽交集。
……
後來傅重巒不知怎麽的,許多時間裏,對當初這一幕,不知怎麽就是忘不了,
一身玄衣的漠然將軍,怎的就入了意氣風發的探花郎的眼裏。
再後來,傅重巒如願的入了翰林院做官,
那會肖紊還在朝中,二人都是備受矚目的年輕臣子,一言一行皆受關注。
因著文武官員存在的隔閡,盡管一朝為官,卻不見得能有說上話的機會。
直到後來因為一樁政事,肖從章對上了傅重巒,從此二人就跟結了天大的梁子一般,
總說文人斥責多暗語,傅重巒罵起人來可謂是陰陽怪氣,偏肖從章一直頂著一張冷臉,平時上朝傅重巒見著他就得刺他一兩句
,記著少年時的那點小仇,日子久了,肖紊也由著他刺,偶爾回他一兩句,兩人身處不同陣營,隻那一段時間,好像好好的相處了一會,
後來,傅重巒因為心中的目標,在帶著他的閣老的勸說下,
和他加入了五皇子的陣營,欲謀另一種盛世。
政局釋使然,無非是因為那時,平章帝已經年邁,爭儲的鬥爭將要開始。
一切的選擇皆順應局勢,那時的傅重巒,從未想過後悔二字。
那年年關,也恰逢邊關敵寇來犯,肖紊便自請就去前線了,遠離了前期的一切利益爭鬥,明哲保身。
須臾五年將過,故人離去,上京因為皇帝病重變得滿目蒼痍,文爭武鬥,很多人為了那麽一點利益忘了初心,
為官數載,他也忘了,隻知道,他好像不堅持下去,好像他失去的那些就什麽都不作數了。
那年死了很多人,旬昇也走了,老師也走了,明明五皇子敗局已定,他還是站在了這個陣營裏,少年的固執奇怪的很,很多時候,或因不甘,也許也因為其他……
直到平章五十六年,五皇子最後一步局,逼宮失敗被殺,印象裏那個漠然的少年變成了沉穩的將軍,
帶兵破開城門,直指都城,拿劍逼他放棄時,他才恍如黃粱一夢。
……
“你好像變得不一樣了。”
這是傅重巒對勝利後的肖紊,對五年後的肖紊說的第一句話。
明明二人之間相處不多,甚至少有能好好說話的時候,但再看見肖紊的那一刻,傅重巒心中是如釋重負的。
是肖紊贏了他,不是其他人。
傅重巒是個寡淡無趣的人,很多事情他覺得費神,便懶得想太深。
這會太子忙著登基之事,成為階下囚的傅重巒聽見肖紊成了最大的功臣,從玉橫關帶著三十萬兵馬回京救駕,
此等功績,天下皆稱讚的美名,他沒有才成功,但肖紊做到了。
已經是深秋了,上京往時這會已經準備要下第一場初雪了,傅重巒的身體這幾年越發不好,爭儲後期,身邊熟悉的人一個個離開
幾乎是傅重巒一人艱難撐下去,年歲不過二十幾左右,卻是積勞成疾,久病難醫。
新帝派了人將他壓入大獄後不久,初雪那夜,肖從章無故來探監,垂死病中,傅重巒才恍然,也許這麽多年,真正的肖從章,他從未見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