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康熙欲要禦駕親征眾臣反對
五日封嬪半月封妃,獨享無上恩寵 作者:天生瓜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裕親王喜不自勝:“若真有了這麽多牛羊,大清一定可以所向披靡,將準噶爾汗國一舉擊潰。”
康熙突然開口:“朕要禦駕親征。”
他的話讓整個乾清宮正殿都為之一靜。
納蘭明珠最先反應過來:“皇上!萬萬不可啊!皇上!”
索額圖也連忙勸道:“禦駕親征絕非兒戲,若是出了半點差池,大清即刻就會分崩離析!為了大興江山考慮,皇上萬萬不可意氣用事。”
“皇上……”
其餘的幾名大臣的表情也像是天塌了一般,痛心疾首的規勸康熙。
康熙眼神堅毅:“諸位愛卿不必再勸,朕意已決!噶爾丹身為準噶爾汗國的汗王都敢率領大軍而來,朕身為大清皇帝又怎麽不敢禦駕親征?大清兵強馬壯,又無糧草之憂,這一次朕一定要給噶爾丹迎頭痛擊。”
裕親王委婉地進行勸諫:“皇上,隻是一個噶爾丹而已,何須您禦駕親征,這不是殺雞用牛刀嗎?大清有無數精兵良將,您可以任意差遣。”
康熙緩緩搖頭:“朕若是不去,換做你們任何一個人也未必能夠打敗噶爾丹,若是再讓噶爾丹贏上幾場,到時候,才真的會讓大清陷入泥潭之中,這樣的責任,你們擔得起嗎?”
索額圖跪伏於地:“皇上,您是萬金之軀,真龍天子,您若是有絲毫閃失,便是棄天下萬民於不顧,您於心何忍啊!皇上!依微臣之見,裕親王能征善戰,乃是軍事奇才,他又是您的兄長,若是由裕親王替您清真,必然不弱於您禦駕親征的效果。若是您還有顧慮,還可以讓大阿哥陪同裕親王一同前往,大阿哥是皇長子,又曾參與過琉球王國擊退薩摩藩之戰,雖不能說是身經百戰,但也遠超尋常皇子,可謂是勇武過人!若是有這二位率領大軍前往前線,必然可以凱旋。”
康熙絲毫沒有為之動搖:“二哥和胤禔確實有資格代替朕禦駕親征,隻是若想要真正振奮人心,震懾賊寇噶爾丹,還是非得朕禦駕親征不可!”
“皇上……”
一眾大臣急了,想要拚命勸阻康熙。
康熙將話頭拋給儷珠:“梓潼,你對此有何看法?”
儷珠麵露微笑:“準噶爾汗國殘忍暴虐,嗜殺成性,噶爾丹更是一個跳梁小醜,萬歲若是禦駕親征,定然可以大展天朝上國之威,叫準噶爾汗國聞風喪膽,奪路而逃!”
曆史上的康熙有三次禦駕親征,儷珠也是知道的。
這三次禦駕親征的結果,康熙全都取得了勝利。
而第一次禦駕親征,康熙雖然在途中得了病,但也隻是有驚無險而已。
所以儷珠自然讚同康熙禦駕親征。
若是這一次康熙不去禦駕親征了,那麽曆史上準噶爾戰敗的結果反而有可能會被改變。
這才是儷珠真正不想看到的。
反正康熙說是禦駕親征,其實康熙主要還是去督戰的,並不會直接上戰場與準噶爾的士兵短兵相接,自身安全完全有保障。
真正衝到前麵的是裕親王和大阿哥帶領的隊伍。
康熙欣慰萬分:“知朕者,為梓潼也!”
索額圖氣急敗壞:“皇後娘娘!您安得這是什麽心?常言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何況皇上乃是萬金之軀,怎麽能夠輕涉險地?”
康熙怒斥:“放肆!誰允許你這麽跟皇後說話的?”
索額圖連忙磕頭認錯:“皇上恕罪,皇後娘娘恕罪,微臣一時激憤,冒犯了皇後娘娘,請皇後娘娘見諒。”
康熙冷哼一聲:“現在你是初犯,此次隻罰俸三年,若是再有下次,朕非摘了你的頂戴不可!”
索額圖心中憋屈無比:“多謝皇上恩典,多謝皇後娘娘寬宏大量。”
場麵立刻尷尬了下來。
一眾大臣還是不願意康熙禦駕親征,但他們卻又沒有特別好的理由阻止。
“皇上,難道您忘了前朝明英宗朱祁鎮的例子了嗎?”
索額圖忽然道:“當年的大明皇朝是何等的強盛,結果就是因為出了明英宗朱祁鎮,他非要禦駕親真,結果卻落到了瓦剌手裏,明朝因此差點被滅,雖然最後保住了國祚,但也使得文臣勢大,最終到了明末之際,甚至演變出了東林之禍。皇上不可不防微杜漸,以免遺禍無窮。”
儷珠冷笑連連:“索額圖,你此言雖有道理,但卻並非全是道理!自古以來,帝王禦駕親征之事便屢見不鮮,你隻舉了明英宗的例子,可是曆史上又有幾個明英宗。你怎麽不說漢朝時期諸侯王英布叛亂,漢高祖劉邦禦駕親征,一戰得勝,為漢朝奠定了四百年的基業之事?更不要說我大清未入關之時,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哪一次出兵不是一馬當先,一刀一槍為大清打下了這偌大的基業。難道他們不算是禦駕親征?”
索額圖據理力爭:“皇後娘娘,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要禦駕親征是因為當時的太子漢惠帝實在是懦弱,沒有領兵之才,所以漢高祖劉邦才隻能無奈禦駕親征。但也因此,漢高祖劉邦在戰場上受了傷,最後雖然大獲全勝,但沒過多久卻也龍馭賓天。至於太宗皇帝和太祖皇帝,當時正是創立大業之初。他們禦駕親征,身先士卒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如今大清早已入關多年,豈能與未入官之時相提並論?”
儷珠挑眉,嗤笑一聲:“既然你不讓萬歲禦駕親征,那就讓太子代替萬歲走一趟吧!你不是說,當年漢高祖劉邦之所以禦駕親征就是因為漢惠帝劉盈沒有征戰之能,如今太子若是願為君父分憂,那倒是一件皆大歡喜之事。”
索額圖連忙辯駁:“太子尚未加冠,怎能統帥大軍討伐逆賊,這豈不是將戰場廝殺視做兒戲?”
儷珠故意激將:“太子如今已經年滿十六,這把年紀在尋常人家早已可以獨當一麵!漢朝時的冠軍侯霍去病在十八歲的時候就已經在與匈奴的作戰之中獲得大勝,時人稱作勇冠三軍,太子雖然小了兩歲,但隻是代替萬歲禦駕親征一趟,想來怎麽也比冠軍侯霍去病當年深入大漠與匈奴作戰要輕鬆得多吧!”
康熙突然開口:“朕要禦駕親征。”
他的話讓整個乾清宮正殿都為之一靜。
納蘭明珠最先反應過來:“皇上!萬萬不可啊!皇上!”
索額圖也連忙勸道:“禦駕親征絕非兒戲,若是出了半點差池,大清即刻就會分崩離析!為了大興江山考慮,皇上萬萬不可意氣用事。”
“皇上……”
其餘的幾名大臣的表情也像是天塌了一般,痛心疾首的規勸康熙。
康熙眼神堅毅:“諸位愛卿不必再勸,朕意已決!噶爾丹身為準噶爾汗國的汗王都敢率領大軍而來,朕身為大清皇帝又怎麽不敢禦駕親征?大清兵強馬壯,又無糧草之憂,這一次朕一定要給噶爾丹迎頭痛擊。”
裕親王委婉地進行勸諫:“皇上,隻是一個噶爾丹而已,何須您禦駕親征,這不是殺雞用牛刀嗎?大清有無數精兵良將,您可以任意差遣。”
康熙緩緩搖頭:“朕若是不去,換做你們任何一個人也未必能夠打敗噶爾丹,若是再讓噶爾丹贏上幾場,到時候,才真的會讓大清陷入泥潭之中,這樣的責任,你們擔得起嗎?”
索額圖跪伏於地:“皇上,您是萬金之軀,真龍天子,您若是有絲毫閃失,便是棄天下萬民於不顧,您於心何忍啊!皇上!依微臣之見,裕親王能征善戰,乃是軍事奇才,他又是您的兄長,若是由裕親王替您清真,必然不弱於您禦駕親征的效果。若是您還有顧慮,還可以讓大阿哥陪同裕親王一同前往,大阿哥是皇長子,又曾參與過琉球王國擊退薩摩藩之戰,雖不能說是身經百戰,但也遠超尋常皇子,可謂是勇武過人!若是有這二位率領大軍前往前線,必然可以凱旋。”
康熙絲毫沒有為之動搖:“二哥和胤禔確實有資格代替朕禦駕親征,隻是若想要真正振奮人心,震懾賊寇噶爾丹,還是非得朕禦駕親征不可!”
“皇上……”
一眾大臣急了,想要拚命勸阻康熙。
康熙將話頭拋給儷珠:“梓潼,你對此有何看法?”
儷珠麵露微笑:“準噶爾汗國殘忍暴虐,嗜殺成性,噶爾丹更是一個跳梁小醜,萬歲若是禦駕親征,定然可以大展天朝上國之威,叫準噶爾汗國聞風喪膽,奪路而逃!”
曆史上的康熙有三次禦駕親征,儷珠也是知道的。
這三次禦駕親征的結果,康熙全都取得了勝利。
而第一次禦駕親征,康熙雖然在途中得了病,但也隻是有驚無險而已。
所以儷珠自然讚同康熙禦駕親征。
若是這一次康熙不去禦駕親征了,那麽曆史上準噶爾戰敗的結果反而有可能會被改變。
這才是儷珠真正不想看到的。
反正康熙說是禦駕親征,其實康熙主要還是去督戰的,並不會直接上戰場與準噶爾的士兵短兵相接,自身安全完全有保障。
真正衝到前麵的是裕親王和大阿哥帶領的隊伍。
康熙欣慰萬分:“知朕者,為梓潼也!”
索額圖氣急敗壞:“皇後娘娘!您安得這是什麽心?常言道,千金之子不坐垂堂,何況皇上乃是萬金之軀,怎麽能夠輕涉險地?”
康熙怒斥:“放肆!誰允許你這麽跟皇後說話的?”
索額圖連忙磕頭認錯:“皇上恕罪,皇後娘娘恕罪,微臣一時激憤,冒犯了皇後娘娘,請皇後娘娘見諒。”
康熙冷哼一聲:“現在你是初犯,此次隻罰俸三年,若是再有下次,朕非摘了你的頂戴不可!”
索額圖心中憋屈無比:“多謝皇上恩典,多謝皇後娘娘寬宏大量。”
場麵立刻尷尬了下來。
一眾大臣還是不願意康熙禦駕親征,但他們卻又沒有特別好的理由阻止。
“皇上,難道您忘了前朝明英宗朱祁鎮的例子了嗎?”
索額圖忽然道:“當年的大明皇朝是何等的強盛,結果就是因為出了明英宗朱祁鎮,他非要禦駕親真,結果卻落到了瓦剌手裏,明朝因此差點被滅,雖然最後保住了國祚,但也使得文臣勢大,最終到了明末之際,甚至演變出了東林之禍。皇上不可不防微杜漸,以免遺禍無窮。”
儷珠冷笑連連:“索額圖,你此言雖有道理,但卻並非全是道理!自古以來,帝王禦駕親征之事便屢見不鮮,你隻舉了明英宗的例子,可是曆史上又有幾個明英宗。你怎麽不說漢朝時期諸侯王英布叛亂,漢高祖劉邦禦駕親征,一戰得勝,為漢朝奠定了四百年的基業之事?更不要說我大清未入關之時,太祖皇帝和太宗皇帝哪一次出兵不是一馬當先,一刀一槍為大清打下了這偌大的基業。難道他們不算是禦駕親征?”
索額圖據理力爭:“皇後娘娘,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要禦駕親征是因為當時的太子漢惠帝實在是懦弱,沒有領兵之才,所以漢高祖劉邦才隻能無奈禦駕親征。但也因此,漢高祖劉邦在戰場上受了傷,最後雖然大獲全勝,但沒過多久卻也龍馭賓天。至於太宗皇帝和太祖皇帝,當時正是創立大業之初。他們禦駕親征,身先士卒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如今大清早已入關多年,豈能與未入官之時相提並論?”
儷珠挑眉,嗤笑一聲:“既然你不讓萬歲禦駕親征,那就讓太子代替萬歲走一趟吧!你不是說,當年漢高祖劉邦之所以禦駕親征就是因為漢惠帝劉盈沒有征戰之能,如今太子若是願為君父分憂,那倒是一件皆大歡喜之事。”
索額圖連忙辯駁:“太子尚未加冠,怎能統帥大軍討伐逆賊,這豈不是將戰場廝殺視做兒戲?”
儷珠故意激將:“太子如今已經年滿十六,這把年紀在尋常人家早已可以獨當一麵!漢朝時的冠軍侯霍去病在十八歲的時候就已經在與匈奴的作戰之中獲得大勝,時人稱作勇冠三軍,太子雖然小了兩歲,但隻是代替萬歲禦駕親征一趟,想來怎麽也比冠軍侯霍去病當年深入大漠與匈奴作戰要輕鬆得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