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襄陽圍城
射雕三部曲同人:南枝落玉蝶 作者:淵底的我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裘千尺剛才吐了一堆棗核,有些頭暈窒息,她從地底出來不久,身體還未完全恢複。
公孫綠萼讓人帶母親去休息,她自己對著林煥大禮磕頭道:“多謝前輩救我父親一命。”
林煥道:“唉,如此人倫慘劇,我也不知道怎麽安慰你,你就沒有想過,有朝一日還會死在你父親手中?”
他和梅超風,以及後來的李莫愁等人和公孫止、裘千尺都沒有仇怨,甚至公孫止還一直好心招待他們。
整個絕情穀的弟子,在此之前都覺得穀主賞罰分明,為人有氣度,讓他們信服。
公孫止其實不是個庸人。
“我知道父親為什麽一怒之下想殺我,我選擇向著母親,他生氣也是應該的。他畢竟養了我這麽多年,我不能看著他死……”
血親之間不可能因為一件事就斷的幹幹淨淨,無限拉扯才是正常的,因為情感與理智的衝突。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父母想收回子女的命,理所應當。
林煥知道這個道理,但他不是很認同。不過他也無意強行改變他人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好吧,說好的,你拜入我派,這是你師父。”林煥指向小龍女。
公孫綠萼想不到自己的師父會是這麽美麗的女子,她沒有遲疑,恭敬道:“公孫綠萼拜見師父。”
“綠萼,好名字,你起來吧。”
公孫綠萼聽話起身。
林煥繼續介紹道:“這兩位都是我師侄,一個執掌華山派,一個執掌古墓派,你的師父就是古墓派掌門人,你是古墓派第四代弟子,唯一傳人。”
公孫綠萼認真傾聽。
“你要叫我一聲師叔祖。”
“是,師叔祖在上。”公孫綠萼行禮道。
林煥咬咬牙,繼續說下去:“兩派武功路數相近,這些以後你會學到。”
公孫綠萼跟公孫止學的都是些三腳貓功夫,她暫時還不明白古墓派傳人這幾個字代表什麽。
“這是赤練仙子,華山派現任掌門,她是你師父的師姐,你要叫師伯。”
“師伯好。”
李莫愁點點頭。
“你師伯的大弟子,洪淩波,叫大師姐。”
“大師姐好。”
洪淩波對公孫綠萼露出一個笑容。
“這是丐幫幫主,楊過。”
“楊幫主。”
楊過趕緊還禮:“公孫姑娘你好。”
“那幾位是郭大俠夫婦的女兒和徒弟。”林煥提了郭芙他們一嘴。
公孫綠萼禮數周全。
“哦,那個是東邪的關門弟子,程英還有她表妹陸無雙,與她們井水不犯河水即可。”
公孫綠萼聽出來了,那兩人似乎與師門有嫌隙。
“好,都認識了吧,現在說說,你們為何來的這麽晚?”
李莫愁道:“師叔,我們幫襄陽守城來著,剛剛有空脫身出來。”
林煥驚訝道:“蒙古大軍攻襄陽了?是誰領軍?”
“主帥是忽必烈。”
林煥皺眉不語,他和梅超風交換一個眼神,怎麽會是忽必烈呢,他走的時候特意警告忽必烈來著,按理說不應該啊。
“把事情詳細跟我說說,不要有任何省略。”林煥語氣凝重,忽必烈不蠢,一定是出什麽事了,讓他不顧威脅,猛攻襄陽城。
隨著幾人的敘說,林煥大致了解忽必烈為何攻打襄陽,原來竟是因為蒙古大汗窩闊台新喪,他想要攜破城之功爭奪汗位!
“窩闊台死了?誰繼任?”
楊過道:“我和郭伯伯去過蒙古大營,聽四王子說,新任大汗是已故大汗的長子貴由。”
“貴由!”林煥腦中不停思考,窩闊台不止一次說過合失類己,言語中多有將汗位傳給五子之意。
蒙古不像中原王朝講究立嫡立長,讓貴由繼任汗位……林煥大致猜到原因了,或許和馬真皇後有關!
“嗯,你繼續說。”
楊過道:“蒙古兵猛攻襄陽,用普通百姓當前鋒肉盾,郭伯伯不忍,出城相救……”
楊過的語氣是滿滿的讚歎,初時他以為郭伯伯木訥,哪知卻是個英雄蓋世的好漢子!
“就這樣,即將山窮水盡的時候,突然發生一件事。”楊過往武氏兄弟那看了一眼,他們臉色漲紅,卻沒有打斷楊過的話。
原來,襄陽圍城,郭靖夫婦每日憂心,生怕守不住城就是個生靈塗炭的局麵,城中數十萬百姓就要喪命在蒙古兵的刀下。
郭芙憂父母之憂,可她一個小孩也想不到什麽辦法,內憂外患之時,武氏兄弟還來煩她。
英雄大會的時候他們被楊過狠狠教訓一頓,然後眼睜睜看著曾經瞧不起的人搖身一變成了丐幫幫主,心裏不服。
郭芙雖然暗恨楊過不給她麵子拒婚,可是這些時日見他統領丐幫、幫忙守城,那點子恨意又變成複雜的情感。
又一次被武氏兄弟逼問她到底喜歡誰,郭芙氣急了,口不擇言說誰能讓蒙古軍退兵就嫁給誰。
此話一出,不知天高地厚哥倆約好同去刺殺忽必烈,結果顯而易見,讓人抓住,繳了兵器送回來。
徒弟被抓,郭靖即便知道是陷阱也必須要去一趟。
黃蓉生產在即,她仔細思考,想著大小武的辦法是對的,錯的是他們武功太差。
於是定計,讓郭靖帶楊過去見忽必烈,李莫愁、小龍女帶著華山弟子藏在蒙古大軍中,伺機放火,轉移注意力。
江湖人大多是一對一打架,再高的武功也不敢說能夠在訓練有素的大軍圍殺之下全身而退。
軍隊和衙門裏的官老爺是兩回事。
郭靖到了蒙古營帳,再見到安答之子,心中百感交集,他讓忽必烈先放了武氏兄弟,忽必烈對這個叔父以禮相待,果真放人。
然後他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想讓郭靖投降,一起推翻腐朽的大宋,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
郭靖嚴詞拒絕,痛斥蒙古背信棄義,不顧盟友之情,撕毀協議,乃是讓整個蒙古蒙羞。
楊過親耳聽到郭伯伯大義凜然的話,他熱血激蕩,曾經所學全部了然於胸,男兒生在天地間,俯仰之間無愧天地,更要無愧於心。
公孫綠萼讓人帶母親去休息,她自己對著林煥大禮磕頭道:“多謝前輩救我父親一命。”
林煥道:“唉,如此人倫慘劇,我也不知道怎麽安慰你,你就沒有想過,有朝一日還會死在你父親手中?”
他和梅超風,以及後來的李莫愁等人和公孫止、裘千尺都沒有仇怨,甚至公孫止還一直好心招待他們。
整個絕情穀的弟子,在此之前都覺得穀主賞罰分明,為人有氣度,讓他們信服。
公孫止其實不是個庸人。
“我知道父親為什麽一怒之下想殺我,我選擇向著母親,他生氣也是應該的。他畢竟養了我這麽多年,我不能看著他死……”
血親之間不可能因為一件事就斷的幹幹淨淨,無限拉扯才是正常的,因為情感與理智的衝突。
身體發膚受之父母,父母想收回子女的命,理所應當。
林煥知道這個道理,但他不是很認同。不過他也無意強行改變他人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好吧,說好的,你拜入我派,這是你師父。”林煥指向小龍女。
公孫綠萼想不到自己的師父會是這麽美麗的女子,她沒有遲疑,恭敬道:“公孫綠萼拜見師父。”
“綠萼,好名字,你起來吧。”
公孫綠萼聽話起身。
林煥繼續介紹道:“這兩位都是我師侄,一個執掌華山派,一個執掌古墓派,你的師父就是古墓派掌門人,你是古墓派第四代弟子,唯一傳人。”
公孫綠萼認真傾聽。
“你要叫我一聲師叔祖。”
“是,師叔祖在上。”公孫綠萼行禮道。
林煥咬咬牙,繼續說下去:“兩派武功路數相近,這些以後你會學到。”
公孫綠萼跟公孫止學的都是些三腳貓功夫,她暫時還不明白古墓派傳人這幾個字代表什麽。
“這是赤練仙子,華山派現任掌門,她是你師父的師姐,你要叫師伯。”
“師伯好。”
李莫愁點點頭。
“你師伯的大弟子,洪淩波,叫大師姐。”
“大師姐好。”
洪淩波對公孫綠萼露出一個笑容。
“這是丐幫幫主,楊過。”
“楊幫主。”
楊過趕緊還禮:“公孫姑娘你好。”
“那幾位是郭大俠夫婦的女兒和徒弟。”林煥提了郭芙他們一嘴。
公孫綠萼禮數周全。
“哦,那個是東邪的關門弟子,程英還有她表妹陸無雙,與她們井水不犯河水即可。”
公孫綠萼聽出來了,那兩人似乎與師門有嫌隙。
“好,都認識了吧,現在說說,你們為何來的這麽晚?”
李莫愁道:“師叔,我們幫襄陽守城來著,剛剛有空脫身出來。”
林煥驚訝道:“蒙古大軍攻襄陽了?是誰領軍?”
“主帥是忽必烈。”
林煥皺眉不語,他和梅超風交換一個眼神,怎麽會是忽必烈呢,他走的時候特意警告忽必烈來著,按理說不應該啊。
“把事情詳細跟我說說,不要有任何省略。”林煥語氣凝重,忽必烈不蠢,一定是出什麽事了,讓他不顧威脅,猛攻襄陽城。
隨著幾人的敘說,林煥大致了解忽必烈為何攻打襄陽,原來竟是因為蒙古大汗窩闊台新喪,他想要攜破城之功爭奪汗位!
“窩闊台死了?誰繼任?”
楊過道:“我和郭伯伯去過蒙古大營,聽四王子說,新任大汗是已故大汗的長子貴由。”
“貴由!”林煥腦中不停思考,窩闊台不止一次說過合失類己,言語中多有將汗位傳給五子之意。
蒙古不像中原王朝講究立嫡立長,讓貴由繼任汗位……林煥大致猜到原因了,或許和馬真皇後有關!
“嗯,你繼續說。”
楊過道:“蒙古兵猛攻襄陽,用普通百姓當前鋒肉盾,郭伯伯不忍,出城相救……”
楊過的語氣是滿滿的讚歎,初時他以為郭伯伯木訥,哪知卻是個英雄蓋世的好漢子!
“就這樣,即將山窮水盡的時候,突然發生一件事。”楊過往武氏兄弟那看了一眼,他們臉色漲紅,卻沒有打斷楊過的話。
原來,襄陽圍城,郭靖夫婦每日憂心,生怕守不住城就是個生靈塗炭的局麵,城中數十萬百姓就要喪命在蒙古兵的刀下。
郭芙憂父母之憂,可她一個小孩也想不到什麽辦法,內憂外患之時,武氏兄弟還來煩她。
英雄大會的時候他們被楊過狠狠教訓一頓,然後眼睜睜看著曾經瞧不起的人搖身一變成了丐幫幫主,心裏不服。
郭芙雖然暗恨楊過不給她麵子拒婚,可是這些時日見他統領丐幫、幫忙守城,那點子恨意又變成複雜的情感。
又一次被武氏兄弟逼問她到底喜歡誰,郭芙氣急了,口不擇言說誰能讓蒙古軍退兵就嫁給誰。
此話一出,不知天高地厚哥倆約好同去刺殺忽必烈,結果顯而易見,讓人抓住,繳了兵器送回來。
徒弟被抓,郭靖即便知道是陷阱也必須要去一趟。
黃蓉生產在即,她仔細思考,想著大小武的辦法是對的,錯的是他們武功太差。
於是定計,讓郭靖帶楊過去見忽必烈,李莫愁、小龍女帶著華山弟子藏在蒙古大軍中,伺機放火,轉移注意力。
江湖人大多是一對一打架,再高的武功也不敢說能夠在訓練有素的大軍圍殺之下全身而退。
軍隊和衙門裏的官老爺是兩回事。
郭靖到了蒙古營帳,再見到安答之子,心中百感交集,他讓忽必烈先放了武氏兄弟,忽必烈對這個叔父以禮相待,果真放人。
然後他曉之以情,動之以理,想讓郭靖投降,一起推翻腐朽的大宋,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
郭靖嚴詞拒絕,痛斥蒙古背信棄義,不顧盟友之情,撕毀協議,乃是讓整個蒙古蒙羞。
楊過親耳聽到郭伯伯大義凜然的話,他熱血激蕩,曾經所學全部了然於胸,男兒生在天地間,俯仰之間無愧天地,更要無愧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