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時代的終點
滿朝文武被我卷的睡不著 作者:陸瑄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說了,我想追隨大人,”蘇既白堅定地看著顧望之,拱手道,“我想同他們一樣,共創大人所言的願景。”
“你……你也是……”顧望之緊皺著眉頭,隻覺得似乎明白了什麽,“紫竹林外,你也……”
“是,”蘇既白點了點頭,目光灼灼道,“他們能做的,蘇某也能做,我甚至可以幫你走的更高,站得更遠。”
“不,”顧望之搖了搖頭,蘇既白同他們不一樣,他們經曆過等級製度下的摧殘,比任何人都來得更加痛恨權力帶來的不公,所以他們渴求變革,渴求一個清肅的朝野.
可蘇既白不一樣,他生來就站在頂端,他是封建貴族製度下的既得利益者,她的要朝堂,對他而言毫無利處。
“你有位同副相的爹爹,有三代為相的家世,沒有我,你也可以在朝堂中如魚得水,你沒有理由幫我。”
蘇既白一把握住顧望之的手腕,“那你可知我明明可以在仕途中一帆風順,卻為何始終不肯入仕,獨在紫竹林一事後方才參加科考?”
顧望之一頓。
“因為我在等一個人,”蘇既白的眼眸此刻亮的可怕,仿佛在昏暗之中看到一絲希冀。
“我在等一個,真正可以端本正源、頓綱振紀之人出現,他心中有理想抱負,可以推行新政,除奸革弊,叫天下大治,海清何晏!不再叫我們這些文臣武將守著混沌不堪、八方風雨的朝堂戰戰兢兢得過一輩子!”
“你……”顧望之心中一動,囁嚅著嘴唇側過頭去,“你洞若觀火、獨出手眼,是個極聰慧之人,又何必跟我去打這一場幾乎看不到勝算的仗。”
蘇既白搖了搖頭:“我雖能旁觀必審,卻不過是比旁人多了幾分洞察人心,見微知著的本事,可若論起政見國事,我遠不如你。若真要革除南楚積貧積弱已久的弊政,必是非你不可。”
顧望之動了動唇,看向蘇既白道:“我知曉了,可我還需要一些時間,證實你所言非虛。”
蘇既白句句真切,她其實早已信了七分,隻是如今形勢舉步維艱,她不能不再萬分小心。
“這是自然,”蘇既白聞言,這才放鬆下身子,欣慰一笑道:“不知為何,每每見你,我總有一種,你似乎不屬於這裏的感覺。”
顧望之心中猛然一跳,“既白何出此言?”
“其實我也不知,莫約是你對政事的見解,總是超出我們這些常人的思維百倍,”蘇既白笑了笑,思忖了片刻又道,“我總覺得你的眼眸中有一種清澈的透亮,你有時看著我們,就像是站在時代的終點,回看洪流中的曆史一般。”
“你……”顧望之隻覺得喉中似乎哽了一顆極苦的黃蓮,那苦澀的滋味叫她張不開口。
“怎麽這副表情,”蘇既白見狀,笑著拍了拍顧望之的肩膀,“我這人素來如此,總愛說些奇奇怪怪的話,你莫要多想。”
顧望之淡淡‘嗯’了一聲,隻覺得心中堵塞難耐,便先辭了蘇既白走了出去。
她幾乎是神色恍惚地走在街上,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皆是蘇既白方才的一番話,不知怎得,搖搖晃晃間竟不知不覺到了書肆。
“郎君要買書?可要祁竹再去取些銀錢來?”祁竹問道。以往顧望之每次來書肆,總要買一大堆書才是,上次還因著銀錢不夠鬧了笑話。
顧望之點了點頭道:“嗯,你去罷”
說罷正往書肆中走著,卻被來人撞了個滿懷。
“抱歉,是我晃神了。”顧望之連忙蹲下身子替來人撿拾著散落在地下的書籍。
《芥微》?顧望之拿著手中的書一愣,隨即翻看了一番其中的內容,講述的皆是微小人物的史傳。
“這是在下的書,公子如感興趣,裏麵還有。”
顧望之聞聲抬頭,便見麵前之人雖容貌平平,衣衫也極為樸素,卻自帶著一股書卷氣,“可是……禮部主事冉仲景冉大人?”
冉仲景聞言也是一愣,待看清顧望之的容貌後便立即拱手道:“下官見過顧大人。”
上早朝時,他曾遠遠見過少年一眼,風姿俊秀,倒是很難叫人不記住。
顧望之伸手扶了他一把,笑道:“這裏不是朝堂,冉大人不必多禮。今日相見便是有緣,我剛才宮中出來,得了一餅好茶,冉大人可願同我共賞?”
“既是大人相邀,仲景豈有拒絕之理。”冉仲景拱了拱手道。
顧望之對喝茶興趣缺缺,故而煮茶的手法也並非老道,結果到頭來還是要冉仲景煮了遞給她。
她放在鼻尖嗅了嗅,隻覺清香撲鼻,到底是貢茶,滋味是不一樣。
“顧渚紫筍,”冉仲景輕抿了一口,“多虧了顧大人,令在下能有幸品此名茶。”
“冉大人識得此茶?”顧望之有些驚訝,這茶是赫連璟感她同蘇既白這幾日辛苦,方才賞了二人一人一餅,此前她便是連聽也不曾聽過的,不曾想冉仲景竟知曉。
冉仲景抿了抿唇,淡淡道:“我也是從書中看到的,顧渚紫筍白毫顯露,茶芽大小長短均勻,形如銀針,湯色色澤鮮亮;香氣高爽,湯色橙黃。”
他說著拈了幾縷茶葉,放在顧望之手心。
這人竟能將書中內容記得分毫不差,且光憑寥寥幾語便可得識實物,顧望之心中有些訝異,如此想來,他能在會試贏過郭宜平奪魁,倒也不稀奇了。
“你方才在看《芥微》?”顧望之問道。
冉仲景頷首,談及此神色飛揚,語氣間皆是欣賞之意:“此書近日來在京中頗有些名聲,有同僚推薦我一閱,我讀後果真覺得寫得極好。”
“其不比史家大學,著三皇五帝,王侯將相,所寫的不過婦孺兒童、販夫走卒,倒讓人覺得十分新穎,又可隱隱從中折射民生疾苦、世態炎涼之意,是難得的筆酣墨飽、哀梨並剪之佳作。”
顧望之有些高興,“你也這麽覺得?”
“自然,”冉仲景重重地點了點頭,“便是連修撰國史的胡大人也覺得此書極好,隻可惜寫書之人卻不肯顯露麵目,否則胡大人定是要請奏陛下,特準他也入宮修撰的。”
顧望之聞言,頓時麵露喜色,不自覺地喃喃道:“她有大才,我便知她是有大才的……”
阿瑤,你可也看見了,便是不能得著正史,你的字句,也當是這世間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顧大人這話,是同這著書之人相識嗎?”冉仲景聽見她的喃喃自語,有些激動地問道。
“倒是有些交情”顧望之垂首笑道,“但她素來淡泊名利,不喜見人,怕是不能為你引薦了。不過若是你感興趣,她近日在著新作,我倒是可以為你求來幾頁手抄版。”
“果真如此?”冉仲景聞言,連忙拱了拱手道,“那便謝過顧大人了。”
兩人又相談了一番,見天色有些暗了,冉仲景才辭去。
“哥兒……你真的要買這麽多書嗎?”祁竹有些發怔地看著麵前兩摞書卷,“還是同一本?”
顧望之拍了拍這兩摞書籍,高興道:“她的書,我總是要支持一下的。”
“倒也……不用支持那麽多罷,”祁竹忍不住吐槽道,也不知道銀子帶的夠不夠。
“嗯……”顧望之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道,“應該到處分一分,讓大家都看看。”
“你遣人去永信伯爵府、寧國公府、勇毅侯府都送些,哦對了,還有袁大人、蔡大人、王大人……”
“啊?”
“還不快去!”
“你……你也是……”顧望之緊皺著眉頭,隻覺得似乎明白了什麽,“紫竹林外,你也……”
“是,”蘇既白點了點頭,目光灼灼道,“他們能做的,蘇某也能做,我甚至可以幫你走的更高,站得更遠。”
“不,”顧望之搖了搖頭,蘇既白同他們不一樣,他們經曆過等級製度下的摧殘,比任何人都來得更加痛恨權力帶來的不公,所以他們渴求變革,渴求一個清肅的朝野.
可蘇既白不一樣,他生來就站在頂端,他是封建貴族製度下的既得利益者,她的要朝堂,對他而言毫無利處。
“你有位同副相的爹爹,有三代為相的家世,沒有我,你也可以在朝堂中如魚得水,你沒有理由幫我。”
蘇既白一把握住顧望之的手腕,“那你可知我明明可以在仕途中一帆風順,卻為何始終不肯入仕,獨在紫竹林一事後方才參加科考?”
顧望之一頓。
“因為我在等一個人,”蘇既白的眼眸此刻亮的可怕,仿佛在昏暗之中看到一絲希冀。
“我在等一個,真正可以端本正源、頓綱振紀之人出現,他心中有理想抱負,可以推行新政,除奸革弊,叫天下大治,海清何晏!不再叫我們這些文臣武將守著混沌不堪、八方風雨的朝堂戰戰兢兢得過一輩子!”
“你……”顧望之心中一動,囁嚅著嘴唇側過頭去,“你洞若觀火、獨出手眼,是個極聰慧之人,又何必跟我去打這一場幾乎看不到勝算的仗。”
蘇既白搖了搖頭:“我雖能旁觀必審,卻不過是比旁人多了幾分洞察人心,見微知著的本事,可若論起政見國事,我遠不如你。若真要革除南楚積貧積弱已久的弊政,必是非你不可。”
顧望之動了動唇,看向蘇既白道:“我知曉了,可我還需要一些時間,證實你所言非虛。”
蘇既白句句真切,她其實早已信了七分,隻是如今形勢舉步維艱,她不能不再萬分小心。
“這是自然,”蘇既白聞言,這才放鬆下身子,欣慰一笑道:“不知為何,每每見你,我總有一種,你似乎不屬於這裏的感覺。”
顧望之心中猛然一跳,“既白何出此言?”
“其實我也不知,莫約是你對政事的見解,總是超出我們這些常人的思維百倍,”蘇既白笑了笑,思忖了片刻又道,“我總覺得你的眼眸中有一種清澈的透亮,你有時看著我們,就像是站在時代的終點,回看洪流中的曆史一般。”
“你……”顧望之隻覺得喉中似乎哽了一顆極苦的黃蓮,那苦澀的滋味叫她張不開口。
“怎麽這副表情,”蘇既白見狀,笑著拍了拍顧望之的肩膀,“我這人素來如此,總愛說些奇奇怪怪的話,你莫要多想。”
顧望之淡淡‘嗯’了一聲,隻覺得心中堵塞難耐,便先辭了蘇既白走了出去。
她幾乎是神色恍惚地走在街上,腦海中揮之不去的皆是蘇既白方才的一番話,不知怎得,搖搖晃晃間竟不知不覺到了書肆。
“郎君要買書?可要祁竹再去取些銀錢來?”祁竹問道。以往顧望之每次來書肆,總要買一大堆書才是,上次還因著銀錢不夠鬧了笑話。
顧望之點了點頭道:“嗯,你去罷”
說罷正往書肆中走著,卻被來人撞了個滿懷。
“抱歉,是我晃神了。”顧望之連忙蹲下身子替來人撿拾著散落在地下的書籍。
《芥微》?顧望之拿著手中的書一愣,隨即翻看了一番其中的內容,講述的皆是微小人物的史傳。
“這是在下的書,公子如感興趣,裏麵還有。”
顧望之聞聲抬頭,便見麵前之人雖容貌平平,衣衫也極為樸素,卻自帶著一股書卷氣,“可是……禮部主事冉仲景冉大人?”
冉仲景聞言也是一愣,待看清顧望之的容貌後便立即拱手道:“下官見過顧大人。”
上早朝時,他曾遠遠見過少年一眼,風姿俊秀,倒是很難叫人不記住。
顧望之伸手扶了他一把,笑道:“這裏不是朝堂,冉大人不必多禮。今日相見便是有緣,我剛才宮中出來,得了一餅好茶,冉大人可願同我共賞?”
“既是大人相邀,仲景豈有拒絕之理。”冉仲景拱了拱手道。
顧望之對喝茶興趣缺缺,故而煮茶的手法也並非老道,結果到頭來還是要冉仲景煮了遞給她。
她放在鼻尖嗅了嗅,隻覺清香撲鼻,到底是貢茶,滋味是不一樣。
“顧渚紫筍,”冉仲景輕抿了一口,“多虧了顧大人,令在下能有幸品此名茶。”
“冉大人識得此茶?”顧望之有些驚訝,這茶是赫連璟感她同蘇既白這幾日辛苦,方才賞了二人一人一餅,此前她便是連聽也不曾聽過的,不曾想冉仲景竟知曉。
冉仲景抿了抿唇,淡淡道:“我也是從書中看到的,顧渚紫筍白毫顯露,茶芽大小長短均勻,形如銀針,湯色色澤鮮亮;香氣高爽,湯色橙黃。”
他說著拈了幾縷茶葉,放在顧望之手心。
這人竟能將書中內容記得分毫不差,且光憑寥寥幾語便可得識實物,顧望之心中有些訝異,如此想來,他能在會試贏過郭宜平奪魁,倒也不稀奇了。
“你方才在看《芥微》?”顧望之問道。
冉仲景頷首,談及此神色飛揚,語氣間皆是欣賞之意:“此書近日來在京中頗有些名聲,有同僚推薦我一閱,我讀後果真覺得寫得極好。”
“其不比史家大學,著三皇五帝,王侯將相,所寫的不過婦孺兒童、販夫走卒,倒讓人覺得十分新穎,又可隱隱從中折射民生疾苦、世態炎涼之意,是難得的筆酣墨飽、哀梨並剪之佳作。”
顧望之有些高興,“你也這麽覺得?”
“自然,”冉仲景重重地點了點頭,“便是連修撰國史的胡大人也覺得此書極好,隻可惜寫書之人卻不肯顯露麵目,否則胡大人定是要請奏陛下,特準他也入宮修撰的。”
顧望之聞言,頓時麵露喜色,不自覺地喃喃道:“她有大才,我便知她是有大才的……”
阿瑤,你可也看見了,便是不能得著正史,你的字句,也當是這世間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顧大人這話,是同這著書之人相識嗎?”冉仲景聽見她的喃喃自語,有些激動地問道。
“倒是有些交情”顧望之垂首笑道,“但她素來淡泊名利,不喜見人,怕是不能為你引薦了。不過若是你感興趣,她近日在著新作,我倒是可以為你求來幾頁手抄版。”
“果真如此?”冉仲景聞言,連忙拱了拱手道,“那便謝過顧大人了。”
兩人又相談了一番,見天色有些暗了,冉仲景才辭去。
“哥兒……你真的要買這麽多書嗎?”祁竹有些發怔地看著麵前兩摞書卷,“還是同一本?”
顧望之拍了拍這兩摞書籍,高興道:“她的書,我總是要支持一下的。”
“倒也……不用支持那麽多罷,”祁竹忍不住吐槽道,也不知道銀子帶的夠不夠。
“嗯……”顧望之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道,“應該到處分一分,讓大家都看看。”
“你遣人去永信伯爵府、寧國公府、勇毅侯府都送些,哦對了,還有袁大人、蔡大人、王大人……”
“啊?”
“還不快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