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餘卿卿的工作行程改變,釀酒的製作工藝,隻能宋大導演親自操刀上陣。


    最讓餘卿卿喜聞樂見的是,因為她的工作與本次項目內容無關,所以不用被跟蹤拍攝。


    揮別幾張苦大仇深的臉,餘卿卿喜形於色。“宋指導加油哦,我看好你哦~”


    宋笛咬牙切齒。“沒心沒肺的女人。”


    你敢做出對不起我們阿驄的事,看我怎麽收拾你!


    後麵那句話宋笛沒能方便說出口,但他覺得他殺人的目光,已經如實把他的想法傳遞了出去。


    信號接收失敗的餘卿卿,背上簡遠的醫藥箱,一蹦一跳跟在簡遠屁股後麵,用行動表示自己的開心。


    而身心愉悅的餘卿卿,話也變得特別多。“學長,你為什麽一個人到這裏做誌願者呀?你不是剛結婚嗎?怎麽沒陪嫂子?”


    走在村道一半土一半碎石塊的小路上,沐浴在半高原夏季的陽光中,餘卿卿拉了拉漁夫帽,歪著頭湊向簡遠。


    紅撲撲的小臉上,表情帶著好奇。


    餘卿卿問這些話,純粹是把簡遠當朋友想拉進關係,沒有別的意思。


    沒想到簡遠一聲不吭,直接把她無視了。


    自討沒趣的餘卿卿撇撇嘴,老實退後了兩步,跟在簡遠身後。


    殊不知前行的簡遠,聽到餘卿卿的問題,神情凜冽了幾分,與夏季暖陽形成了鮮明對比。


    今天去做心理谘詢的第一戶人家,隻有爺孫倆。


    孩子的母親是本村人,嫁到孩子父親家,也都依靠傳統習俗。本來就不甘待在窮鄉僻壤一輩子的她,生下兒子就跟別村的男人跑了。


    孩子父親又當爹又當媽把孩子拉扯到一歲。可為了不讓兒子走自己的老路,他想給兒子更好的生活條件。


    於是將孩子托付給父母,獨自一人到城裏打工。一年攏共回來不了兩次。


    在爺爺奶奶的悉心照料下,孩子也算活潑健康地成長。


    可沒有父母在身邊的孩子,總會遭受些歧視和白眼。這些最主要的負麵壓力,往往來自於不諳世事的同齡人。


    他們嘲笑他,挖苦他,甚至貶低他。


    沒有心機,卻因為缺乏教育,失了禮貌。


    他從前也爭辯也理論。總是吵得麵紅耳赤跟那些“壞孩子”打上一架才罷休。


    爭的吵的多了,別家孩子總有父母站出來幫他們罵他,可他沒有。久而久之,他自己也清楚了。


    他確實是個沒爹沒娘的野小孩。


    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爺爺奶奶發現,自家孫子越來越不愛笑,不愛說話,也不再跟村裏的小孩一起玩。


    整天不是跟著爺爺奶奶幹農活,就是悶在家裏。


    爺爺奶奶沒文化,不懂小孩的心理。隻當他年歲大了,懂事了,愛幹活了。


    可這一切的平衡,是被奶奶病死的噩耗打破的。


    奶奶病在床頭那一年,他剛好七歲。他每天清早都會背上奶奶親手縫製的小布包,去山上采一束最美的鮮花,插進瓦罐,放在奶奶的床頭。


    那時候,不愛說話不愛笑的他,總會強裝鎮定,像個小大人,賣力幹活,逗奶奶開心,跟奶奶分享自己在田野間的趣事。


    他夜夜對著星空祈禱,對著太陽叩拜,希望奶奶會好起來。


    然而這個“好”字,對於爺孫倆是沒有概念的。


    奶奶病逝前的前兩天,似乎明白自己大限將至,精神突然特別好。


    將近一年沒有下床的她,竟然主動要求去門口坐坐,看一看自己生活了一輩子的村寨。


    當時爺孫倆那個高興啊。忙裏忙外,宰羊殺雞,為奶奶準備豐盛的菜肴,慶祝她病好了。


    奶奶將他們的心血看在眼裏,眼含熱淚,卻什麽也不願說。


    隻希望在自己最後的時間裏,陪伴了她一生的老頭子,她最愛的大孫子,能夠快樂。


    所以當兩天後奶奶微笑著坐在家門口離世時,爺孫倆都是不信的。


    他們都以為奶奶已經好起來了,能下地,能吃東西了。


    明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可為什麽,人說沒就沒了?


    奶奶的驟然離世,對年僅七歲的孫子來說,就是湮滅最後一簇希望之火的水滴。


    火花消失,世界一片漆黑。


    奶奶的喪葬儀式持續了好幾天,家裏人來人往,連父親都從城裏趕回來送奶奶最後一程。


    可他跪在奶奶的棺材前,不哭不鬧,麵無表情,隻字未說。


    家裏人都以為他是難過到極致了,所以欲哭無淚。畢竟,全村人都知道,他最喜歡奶奶了。


    奶奶會給他縫製好看的新衣裳,奶奶會教他認田埂上的植物,奶奶會做好吃的菜,奶奶還會誇他聰明……


    他最喜歡的奶奶去世了,他當然該傷心。


    然而,對於他傷心的方式,家裏人是接受了。外人卻隻有一句又一句無端指責,咒罵,批判。


    爺爺父親作為成年人都尚且覺得刺耳,更何況一個幾歲的孩童?


    至那以後,他再也沒有說過一句話。


    可總會在不特定的時間,對著空氣,對著物品,對著人,尖叫嘶吼。


    破壞他眼前所能拿到的所有物品,直到精疲力竭。


    村裏人大多都是沒有文化的人,不懂他是什麽情況。隻道是他的奶奶病逝後,他瘋了。


    父親頭兩年還偶爾回來,給他帶以前最愛吃的零食,最想看的漫畫書和最喜歡的玩具。


    可每次回來他總是對著父親又吼又叫,父親不明所以,還為此打過他好幾回。


    然而他的情況並無好轉。


    後來,父親一年回來的次數更少了,甚至有時候一年都不回家一趟。


    家裏,就隻剩下了相依為命的爺孫倆。


    餘卿卿和簡遠在那對爺孫的家裏,聽整個故事和發病原因的過程中,餘卿卿有數度濕了眼眶。


    這個世界,也不是所有的小孩都天真無邪,可愛明媚。有些小孩,在沒有得到教育引導下,竟會成為把人逼上絕路的惡魔。


    餘卿卿不敢想象,現在正麵朝牆壁摳挖著那麵泥土牆的孩子,曾經遭受過什麽。


    但她現在更明確了,精神文明的引導和素質教育的建立,這些工程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落實下來。


    孩子的未來,等不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與愛定製愛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瑪麗蘇有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瑪麗蘇有毒並收藏與愛定製愛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