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漾很明顯是受到了大刺激,但是與阿九說話卻是擲地有聲。帶著破釜沉舟一般的決絕,鄭重其事的承諾。若是不看她的神情,誰也不願意相信她眼下的情緒與言辭之中卻是南轅北轍。阿九本能地點了點頭,隻是隨即便反應了過來,答應什麽?答應誰?一時之間,阿九都有些看不明白了。


    “就說婚事,我應下了。”寧漾麵露諷刺,臉上笑意異常的奇怪,看著阿九懵懂的目光,眸間有嫉妒有豔羨,最後定格於期盼。輕輕地放下了手中的簽筒,緩步出門,與阿九擦肩而過的時候,才湊近阿九耳邊,低聲說道:“隻是要他們如約定的那般,護廣陽郡王府世代平安。”


    直到這一句話後,阿九才算是明了寧漾到底在說什麽。隻是原來寧漾一直扛到了現在嗎?始終不曾點頭。之前也問過元玠,關於想要寧漾前往烏斯藏和親的進程,元玠隻說無需擔憂,一切都在朝著想要的方向發展。阿九便當真不曾再留意,兼之此前寧漾的確說過,她並不抗拒和親。原來,都不曾說完全啊!


    看來寧漾一個人與英王集團博弈,是輸了個徹底,再沒有轉圜的空間了。盡管阿九知曉寧漾本身是想要前去做好烏斯藏王後的,畢竟她骨子裏就不是一個安於現狀的人。告訴她有一個遠遠超出了她關於人生所有暢想的可能,她不可能不心動。但是廣陽郡王府需要她啊!畢竟兄長早逝,留下來的孩子又是個癡兒,廣陽郡王府後繼無人,她若是離開,誰來照顧年邁的雙親,誰來庇護癡傻的孩子,誰來守望族人?


    寧漾早已經將這些責任扛在了肩上,縱然父母那邊甚至都還不知情,但是在廣陽郡王夫婦看不見的地方,寧漾已經做了許多安排和謀劃。輕輕地歎了口氣,阿九轉身看著寧漾失魂落魄離開的背影,不免戚戚,良久都沒有說話。沒有挽留,也沒有攀談,隻是靜靜地看著,凝望著,直到再看不到,直到淚濕了眼眶。


    “姑娘,郡主說的話,您聽得懂嗎?”還是杜若開了口,小心翼翼地問道:“郡主的婚事,想必即便是廣陽郡王妃也不能擅自主張罷。姑娘可得仔細了,若是有個萬一......”


    阿九聞言,麵色當即便沉了下來。縱然喉頭還因為酸澀哽得不上不下,但是阿九還是正色,掃了杜仲杜若和白術一眼,厲聲吩咐:“今日之事你們都不知曉,若是有人問起,隻說昌寧郡主是與我起了爭執。”知曉她們肯定不同意,阿九也不給她們說話的機會,直接開口繼續說道:“此事非同小可,一個不好家破人亡,你們仔細掂量。”


    家破人亡嗎?倒也不至於,但是如若寧漾和親烏斯藏的消息提前泄露了出去,難保不起什麽風浪。畢竟這是英王的計劃,寧漾與其博弈這般久,還是敗下陣來,阿九並不敢大意。甚至比之以往還要更加謹慎,對著身邊的人也是格外嚴苛。並非不信她們,隻是須得讓她們知道事情極其嚴重,這才能夠完全杜絕後患。


    盡管這一間簽房裏並不隻有阿九主仆四人,但是也不知何故,目前除了阿九幾人之外,全是出家人。六根清淨的出家人,阿九並不擔心他們會多嘴,尤其又是譚慶寺的僧侶。是以,隻需要好生約束自己身邊的人,便能從源頭上切斷消息來源。但是即便如此,阿九還是往裏麵走了幾步,畢竟狼藉的地麵,或許也能夠窺探一二,到底寧漾因何徹底屈服。


    小沙彌們在忙著收拾散落一地的簽,阿九蹲下身看時,無一不是下下簽。小和尚們動作極快,但是即便如此,阿九看著這一地的下下簽,還是忍不住心驚膽戰。能讓寧漾那樣害怕的,無非就是家人的安危了罷!看來英王他們該是對廣陽郡王府出手了,寧漾目前唯一的軟肋,就是金陵的家人了。


    但是廣陽郡王府,若是阿九沒有記錯的話,是最早的英王黨吧!早在英王封王之前,早在十幾年前,早在自己還隻是個繈褓中的孩子,英王也隻是微不足道的十三皇子之時,盡管當時頗有幾分脅迫的意味,但是到底廣陽郡王是低了頭的。阿九並不知曉這些年廣陽郡王府對於英王的幫助有多少,但是都在金陵,恐怕隻多不少。畢竟英王深藏不露,早年絕非表現出來的那般微不足道。


    阿九相信廣陽郡王府定是出力不少,所以寧漾上一回聽了juliana提及弟弟在使團之中之時,寧漾的反應根本就是本能。或是出於對大局的顧慮,但是寧漾的反應根本就是這麽多年的習慣使然。寧漾折騰了半天,無非就是求一支好簽,但是縱是將簽筒搖爛,該是下下就是下下,絕非一心求好就能改變。


    寧漾應該是提前知曉了些什麽,然後才會有今日的反常。或是在賭吧,賭英王對與廣陽郡王府還有些真情實感。畢竟那些年,即便是阿九也曾聽說,廣陽郡王世子為十三皇子鞍前馬後的故事。這還僅僅隻是明麵兒上的,暗地裏還不知付出了多少。直到後來廣陽郡王世子橫死,才漸漸地又一次十三皇子歸於沉寂。


    而後再一次出現在世人眼前,便是由十三皇子擢升親王之時了。雖然世人都知曉英王何以封王,畢竟謝氏女子下嫁皇室,總不能連個王妃之位都得不到。而這樣的言辭,尋本溯源,根本還是出在了廣陽郡王府之中。


    廣陽郡王府為英王付出了多少,外人不得而知,但是肯定是出力不少。一想到英王對於扶持自己多年的家族,也能說動就動,阿九不免一陣汗毛倒立,毛骨悚然。廣陽郡王府的遭遇,或可算得前車之鑒吧!元玠,他又要如何獨善其身?畢竟他與英王糾葛勢必更多,牽扯也更廣。


    阿九不相信英王,但是元玠該有保命之策罷!從深淵之中爬出來的元玠,斷然不會栽倒在英王身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唯願久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靳文韜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靳文韜韜並收藏唯願久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