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了魚死網破,畢竟就這麽回去,百姓們連春種的糧食都沒有,接下來等著整個烏斯藏的,乃是無盡的饑餓與貧苦。作為王被人擒了去,已然是丟人之至,更不消說,還被人帶到陣前羞辱。所幸藏王終究是王,並不是滿腦子隻懂得蠻力的粗莽漢子。他作為王者,到底還是要為了自己的百姓說考慮。


    是以,盡管是為戰敗方,但是大曆那一邊是個什麽情況,他們多多少少也都有數,也是因為有數,這才得以作為戰敗方,還敢提出之前平王允諾的各種好處。


    其實平南侯與時屹看到烏斯藏王遞過來的協定之時,心底不免也驚歎於平王的心思。一邊要用著藏人,一邊給出的好處,至少在大曆人眼中,實在寒酸。免除三年的納貢,並贈大曆貴族女子為藏王之後,再來就是些糧草武器與鹽絲綢之類的精細物件兒。種類不可謂不繁多,但是縱觀一切,除了大曆貴族之後為王後之外,其他的一切都無需放在心上。


    烏斯藏得益於地形保護,使得在這一方雪域高原之上,他們能夠自成一國。但是受製於高原,他們終究也被困在了這一座雪山之下。美人一個,黃金萬兩,並著糧草武器,算得是大頭,但是到底也不過爾爾。平王,終究也隻是利用這些人達成自己的目的,偏偏他們這一個個的就為了這麽點蠅頭小利,就點了頭挑戰上國。到底是目光局限所致啊!


    自然,這些隻是時屹與平南侯之間的對話,盡管這些條件朝廷統統都能接受,但既是談判,又怎能予取予求。終歸是要討價還價一番的,畢竟除了能夠救人性命的糧食之外,平南侯半點兒好處都不想給到這群蠻夷。時屹當然不會反駁自己人的意見,更何況平南侯鎮守西南多年,還是長輩,這些事情之上總是比自己更加了解的。


    然而誰都知曉,若是不給這些人足夠的好處,戰火定要升級。盡管烏斯藏已然沒有補給,或許不足為慮,但是就是因為背水一戰,或許還能扭轉戰局也說不定。更不必說,平南侯常年鎮守雲南,而時屹帶領的時家軍,更是一群駐守北境的老兵。當然征了新兵,與當時帝京周邊能夠調遣的軍隊,與平南侯的西南軍,並著川軍一道臨時組建了這一支抗擊烏斯藏的軍隊。雖然部分也算得是訓練有素,但是還有許多是新兵老兵,戰力到底不足。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局麵,不論是沙場老將平南侯,還是新人時屹,都是不願意看到的。若是全盤否定,屆時怕也是損失慘重。時屹主張是給錢給糧,鹽茶絲綢亦可,但是美人武器與納貢,卻是不必了。一來貴族女子培養多年,可不是為送到蠻夷之地做禮物的;二來提供武器隻會帶去無法估量的後顧之憂;而納貢,更是決定烏斯藏作為大曆附屬國地位的重要憑證,即便他們每年也給不出什麽東西,卻也是絕對免不得的。


    但是在這一點上,見識了時屹的能力之後,事事還是會參考時屹意見的平南侯,卻是與時屹的想法產生了極大的分歧。在平南侯看來,縱然貴族女子培養難度不小,但是這個貴與不貴全在於大曆的認定;而武器更是無須在意,將大曆早些年淘汰下去的給他們即可;至於納貢,雖然可以叫他們年年都記著自己的地位,但是每年納的那些個東西,大曆還得以厚禮相贈,不如不要。既得了好名聲,還能少些實際的損失。


    兩人一間僵持不下,但是雙方會談的日期卻是一日日的臨近。時屹絲毫不退讓,盡管他是小輩兒,甚至在平南侯馳騁沙場的老前輩麵前,經驗更是少得可憐。然而時屹還是以三問壓過了平南侯,談判桌上與烏斯藏斡旋的,便也成了時屹。平南侯雖駐守雲南,但是家人卻在帝京,時屹到底是以平南侯之女為例,烏斯藏王與平王來往的書信為證,叫平南侯軟了態度。畢竟有一個嫡親的兄長長期潛伏帝京,隨意糊弄確實說不過去的。


    然而這能夠說服平南侯,卻不能說服烏斯藏王。雙方談判一度陷入了僵局,因為時屹肯做出的讓步空間實在是小的可憐,而烏斯藏王顯然也不是全憑著大曆人安排的性子。更不必說,藏王有一同胞的哥哥,如今人正在帝京,當初與平王的協定便是其兄費盡了心力的結果,藏王當然要守住這一切。


    談判陷入僵局,時屹自己也在尋求解決之道,畢竟這麽僵著也不是什麽好事兒。直到一日在新兵營,時屹看著一張張稚嫩青澀的麵容,內心不由得就想到了戰場之上,遇上的藏兵。都是血肉鑄成的身軀,都是一樣的民眾,何來這樣大的深仇大恨呢?如是想著,時屹便轉去了俘虜營,一天之後,時屹便有了新的念頭。


    美人必須給,還一定得是貴族女子,因為真正的聯姻,能夠在教化一方起到最大的作用。隻是,這個人選必須得是真正理解自身使命,且能力超群的。時屹知曉很難,但是當愚昧與無知主宰了百姓的生活,不管是不是同類,內心深處都不免多了幾分憐憫之心。更何況,聯姻最大的好處還遠遠不止是造福一方百姓,還有更多當下看不到的好處。


    是以,阿九知曉元玠接下這一任務的緊迫程度。


    “陸大姑娘來了,請隨奴往這邊走!”


    阿九時常去聞香閣,所以這裏的人倒是相熟的。但是這一張臉,卻是麵生,稍稍打量了一下這女子,倒也嫻雅淑靜,卻不該犯這等錯誤。除非,阿九深深地吸了口氣,她是元玠的人。畢竟除了麵生,寧漾如今在帝京,也是人盡皆知的。然而兩人一同進來,卻是隻對著自己一人打招呼,阿九當即便看向了寧漾,心知這是元玠的人了。


    寧漾也在此時回眸,衝著阿九微微地點了一下頭,也算是對阿九無聲地詢問做出的肯定回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唯願久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靳文韜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靳文韜韜並收藏唯願久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