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了解到楊媽媽的調查結果,是將朱倩雲從這件事裏徹底摘了出去,杜仲幾個尚且還隻是不可思議。因為季府賓客眾多,朱倩雲排除了還有別家眼紅阿九的,若是背地裏做了些什麽也合情合理。然而,半個月的時間過去了,楊媽媽與鈴娘借著季府宴請的名單,挨家挨戶地查過去,卻是再找不出任何有嫌疑的對象,卻是叫杜仲幾人傻了眼睛。
若非衣裳當真是在季府丟的,這一個個都被解除了嫌疑,連同楊媽媽鈴娘在內的,都要以為這衣裳與季二姑娘百日宴毫無關係。但是又怎能沒有關係呢?杜仲親自放回的東西,歸家之後第一時間便取了包袱,打開一看才叫人傻了眼,前前後後的也不過就半日的功夫,那麽隻能是空馬車停在了季府外,等著阿九寧漾回家的那一段時間。
甚至杜若私下裏還懷疑了寧漾,還特地與鈴娘說起,若是所有人都沒有問題的話,或許可以查查那位與自家姑娘形影不離的昌寧郡主。畢竟她是廣陽郡王府的人,雖然自家姑娘於她是恩人,但是仇恨了這麽多年的陸家人,又怎能在一夕之間對其感恩戴德呢?到底是他們眼中害死了長子長兄的罪魁禍首,怎會因為這隨手的搭救便瞬間由恨生敬。
這一番猜測,不可謂不大膽。畢竟寧漾與阿九著實走得近,且不作偽的表現贏得了陸家上下的一致認可。所以杜若不曾直接跟阿九提及,隻是背地裏與鈴娘偷偷說了其中的可能性。當然,杜若也不是全憑著過往的恩怨進行猜測,畢竟那一件衣裳精致華美便也罷了,還帶了宮裏的紋樣,這便不是尋常人家能夠拿得到的了。
自然,因為當日季府宴請的皆是朝中官員,皆是有品級的,年節之下的賞賜之中就有布匹,所以當日任誰都不能擺脫嫌疑。畢竟都是官家女眷,賞賜下來的布匹拿去裁衣也正常,帶有內廷紋樣也不算稀奇。但是作為尋常官員,能得的賞賜終究有限,試問幾家舍得將那樣珍貴的賞賜隨意塞到自己的包袱之中。
雖然為了構陷自己勢必得有些付出,畢竟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的道理人們也還是懂得的。但是不過是一件包在包袱裏,不讓人立刻發現的舉動,何以需要花費那樣大的成本。除非,這種東西於那個人而言,乃是司空見慣之物。
不得不說,杜若的思路還是明晰,但是說完了之後,卻是在鈴娘的搖頭之中敗興而歸。杜若能夠想到,楊媽媽自然也在第一時間思及,畢竟比起杜仲幾個對寧漾的友好,楊媽媽對其還是持觀望之態的。理由便如杜若懷疑她的那些,這樣的恩情與鮮活的人命想比,分量實在算不得重。
寧漾尚且好些,因為對於她來說情況又有不同。但是於廣陽郡王夫婦,卻是因為缺失了最關鍵的信息,對於陸家的感激之情便也衝淡了許多。這些,從廣陽郡王府來人的態度,可見一斑。雲秀桃林的驕矜,在杜若她們跟前尤其分明。
雲秀倒也還好,終歸是溫和的性子,即便如何看不上陸家,表麵功夫與主子心意還是要照顧的。但是桃林,卻是個被寵壞了的。寧漾素來偏寵桃林,因為她活潑開朗,與其本性格外投契。是以,難免便會對其放縱了些。桃林當然也知道分寸,但是這些分寸終究也隻是在廣陽郡王府。到了太傅府,每一個動作和眼神都將自己的不屑一顧展露無遺。而那一日,杜若記得,最先上車的便是桃林。
雖然說法也正常,即便不是太陽之下暴曬,到底馬車在外頭停了半日,內裏的溫度的確有些高了。是以,桃林率先便找季府的下人帶她去找玉人取了冰,先行到馬車之上將裏頭的溫度降下來。當時杜若隻是與杜仲雲秀感慨,不曾想平日裏大大咧咧的桃林竟是個如此細心的。然而當季府當日賓客一個一個被排除了嫌疑之後,杜若確實有道理懷疑寧漾。而杜若都能想到的,沒道理楊媽媽與鈴娘還需提醒。
然而,桃林當日在馬車裏的舉動牟三都看在眼裏。倒也不是桃林突然便和善了,不過是將車門洞開,一邊吩咐著牟三將車趕到背陰處,一邊還輕搖小扇加速冰塊融化,散出寒氣以達到消暑的目的。
是以,當杜若聽了鈴娘的答複,知曉所有能夠想到的可能都被一一堵盡。
然而當杜若此時此刻聽了阿九漫不經心的回答,原本也是故作歡顏的心底頓時一喜,與白術對視一眼,眸中湧動的是彼此才懂的默契,知曉兩人想到了一處。一時間,長久以來除了衣裳一事不曾暴雷的好消息之外,再沒有接收到任何好笑的杜若欣喜不已:“姑娘是說,今日過後,對於幕後之人的身份,姑娘便能夠確定了?”
幕後之人?阿九微微有些詫異,反應了片刻之後才明白了杜若與白術的心思。原來她們都認為自己是在擔心那偷衣賊的身份嗎?雖然的確不是一件小事兒,但是憑著楊媽媽與鈴娘近乎排除法一般的排除都摸不準的身份,阿九明白隻要這人不主動現身,就永遠不會有解惑的一瞬。如此一來,阿九反而不操心了,左右這事兒主動權不在自己之手,那便無需再鑽了那牛角了。
偏偏這一點,還是在楊媽媽她們辛苦了半個月將所有人都排除了嫌疑之後,才想到的一點。雖然有些遲了,但是到底也算得及時。阿九看了杜若與白術,見她們對於自己的疑惑更顯疑惑的神情,搖搖頭帶了幾分好笑:“還未與你們說,白叫楊媽媽與鈴娘辛苦了半月,我昨兒才吩咐她們無需再查,好生歇一歇呢!隻要他不主動現身,我是永遠都不會察覺其身份的。”
“那姑娘方才說,隻要過了今日便能夠坦然了?”
白術帶了幾分驚異,阿九笑得自然:“這便是另一件事了!一樣還未與你們說過,信王,我可能不嫁了!”
若非衣裳當真是在季府丟的,這一個個都被解除了嫌疑,連同楊媽媽鈴娘在內的,都要以為這衣裳與季二姑娘百日宴毫無關係。但是又怎能沒有關係呢?杜仲親自放回的東西,歸家之後第一時間便取了包袱,打開一看才叫人傻了眼,前前後後的也不過就半日的功夫,那麽隻能是空馬車停在了季府外,等著阿九寧漾回家的那一段時間。
甚至杜若私下裏還懷疑了寧漾,還特地與鈴娘說起,若是所有人都沒有問題的話,或許可以查查那位與自家姑娘形影不離的昌寧郡主。畢竟她是廣陽郡王府的人,雖然自家姑娘於她是恩人,但是仇恨了這麽多年的陸家人,又怎能在一夕之間對其感恩戴德呢?到底是他們眼中害死了長子長兄的罪魁禍首,怎會因為這隨手的搭救便瞬間由恨生敬。
這一番猜測,不可謂不大膽。畢竟寧漾與阿九著實走得近,且不作偽的表現贏得了陸家上下的一致認可。所以杜若不曾直接跟阿九提及,隻是背地裏與鈴娘偷偷說了其中的可能性。當然,杜若也不是全憑著過往的恩怨進行猜測,畢竟那一件衣裳精致華美便也罷了,還帶了宮裏的紋樣,這便不是尋常人家能夠拿得到的了。
自然,因為當日季府宴請的皆是朝中官員,皆是有品級的,年節之下的賞賜之中就有布匹,所以當日任誰都不能擺脫嫌疑。畢竟都是官家女眷,賞賜下來的布匹拿去裁衣也正常,帶有內廷紋樣也不算稀奇。但是作為尋常官員,能得的賞賜終究有限,試問幾家舍得將那樣珍貴的賞賜隨意塞到自己的包袱之中。
雖然為了構陷自己勢必得有些付出,畢竟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的道理人們也還是懂得的。但是不過是一件包在包袱裏,不讓人立刻發現的舉動,何以需要花費那樣大的成本。除非,這種東西於那個人而言,乃是司空見慣之物。
不得不說,杜若的思路還是明晰,但是說完了之後,卻是在鈴娘的搖頭之中敗興而歸。杜若能夠想到,楊媽媽自然也在第一時間思及,畢竟比起杜仲幾個對寧漾的友好,楊媽媽對其還是持觀望之態的。理由便如杜若懷疑她的那些,這樣的恩情與鮮活的人命想比,分量實在算不得重。
寧漾尚且好些,因為對於她來說情況又有不同。但是於廣陽郡王夫婦,卻是因為缺失了最關鍵的信息,對於陸家的感激之情便也衝淡了許多。這些,從廣陽郡王府來人的態度,可見一斑。雲秀桃林的驕矜,在杜若她們跟前尤其分明。
雲秀倒也還好,終歸是溫和的性子,即便如何看不上陸家,表麵功夫與主子心意還是要照顧的。但是桃林,卻是個被寵壞了的。寧漾素來偏寵桃林,因為她活潑開朗,與其本性格外投契。是以,難免便會對其放縱了些。桃林當然也知道分寸,但是這些分寸終究也隻是在廣陽郡王府。到了太傅府,每一個動作和眼神都將自己的不屑一顧展露無遺。而那一日,杜若記得,最先上車的便是桃林。
雖然說法也正常,即便不是太陽之下暴曬,到底馬車在外頭停了半日,內裏的溫度的確有些高了。是以,桃林率先便找季府的下人帶她去找玉人取了冰,先行到馬車之上將裏頭的溫度降下來。當時杜若隻是與杜仲雲秀感慨,不曾想平日裏大大咧咧的桃林竟是個如此細心的。然而當季府當日賓客一個一個被排除了嫌疑之後,杜若確實有道理懷疑寧漾。而杜若都能想到的,沒道理楊媽媽與鈴娘還需提醒。
然而,桃林當日在馬車裏的舉動牟三都看在眼裏。倒也不是桃林突然便和善了,不過是將車門洞開,一邊吩咐著牟三將車趕到背陰處,一邊還輕搖小扇加速冰塊融化,散出寒氣以達到消暑的目的。
是以,當杜若聽了鈴娘的答複,知曉所有能夠想到的可能都被一一堵盡。
然而當杜若此時此刻聽了阿九漫不經心的回答,原本也是故作歡顏的心底頓時一喜,與白術對視一眼,眸中湧動的是彼此才懂的默契,知曉兩人想到了一處。一時間,長久以來除了衣裳一事不曾暴雷的好消息之外,再沒有接收到任何好笑的杜若欣喜不已:“姑娘是說,今日過後,對於幕後之人的身份,姑娘便能夠確定了?”
幕後之人?阿九微微有些詫異,反應了片刻之後才明白了杜若與白術的心思。原來她們都認為自己是在擔心那偷衣賊的身份嗎?雖然的確不是一件小事兒,但是憑著楊媽媽與鈴娘近乎排除法一般的排除都摸不準的身份,阿九明白隻要這人不主動現身,就永遠不會有解惑的一瞬。如此一來,阿九反而不操心了,左右這事兒主動權不在自己之手,那便無需再鑽了那牛角了。
偏偏這一點,還是在楊媽媽她們辛苦了半個月將所有人都排除了嫌疑之後,才想到的一點。雖然有些遲了,但是到底也算得及時。阿九看了杜若與白術,見她們對於自己的疑惑更顯疑惑的神情,搖搖頭帶了幾分好笑:“還未與你們說,白叫楊媽媽與鈴娘辛苦了半月,我昨兒才吩咐她們無需再查,好生歇一歇呢!隻要他不主動現身,我是永遠都不會察覺其身份的。”
“那姑娘方才說,隻要過了今日便能夠坦然了?”
白術帶了幾分驚異,阿九笑得自然:“這便是另一件事了!一樣還未與你們說過,信王,我可能不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