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九當然明白楊媽媽的意思,但是那樣斬釘截鐵的否認,也是因為阿九早已經從惠妃那裏知曉了八年間背後默默守護自己的人是誰。
不是當今聖上,說到底他也不曾見過先皇後幼年時候的模樣,哪裏又會對自己生出什麽照拂之意。不過是自己長大了,那一日在禦花園偶然所見,才對自己生了些旁的心思。雖然鈴娘口中的老宮娥的確也被六和太監帶走了,但是左不過就是因為熙明皇後乃是宮裏頭誰都提不得的人。
雖然當年那宮娥,的確是因了自己的刺激糟了橫禍,算是被自己連累了。但是阿九可以肯定,當時聖上必然也沒有十分的留意,不過是正好撞見了,便處理了犯了忌諱的老宮娥。說不得,連緣由都不曾問過,直接就將其處置了。
楊媽媽看著阿九甚至都不等自己說完,便開口否定,臉色不由為之一變:“姑娘這是知曉背後相助的貴人的身份了?不然姑娘斷然不會如此篤定地說著不是聖上。”
這話一出口,阿九與鈴娘都不由得雙雙變了臉色。隻是因為眾人的注意力都在阿九身上,鈴娘的異常倒也無人注意。而阿九,著實也是因此問變得有些失措,就像是始料未及一般,又像是不知從何說起。隻是定定地看著一個方向,不肯讓就要噴湧而出的眼淚落下。
隻是阿九這樣的表現,在場之人誰都看得出來。眼眸之中的心痛自責,愧疚與害怕漸次出現,莫說是眾人不知內情,隻看阿九如此表現,也該知曉這裏麵的文章定是不簡單。
杜仲眼見著阿九強忍著淚水,連雙唇都止不住地顫抖,盡管也好奇阿九曾經說的所有運氣都是有人暗中相助的貴人好奇,到底也更加地心疼阿九。抿了抿唇,而後便在一片靜默之中開了口:“姑娘若是不願說,便不說了吧!到底這也不是最為要緊的,隻要姑娘知曉恩人是誰即可。反而是姑娘,在宮裏坐立難安,種種反常舉動,都是因為聖上的緣故嗎?”
阿九雖然沒有動作,輕輕地眨了一下的眼睛,卻是無聲地肯定了杜仲的說法。杜仲見狀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而後看著阿九低聲說道:“難怪姑娘對緋雪全不在意呢!原先以為是姑娘肚量,現下想來,乃是姑娘不得不放過。隻是咱們都回來了,姑娘還在怕什麽呢?聖上終究不能與親子搶婦,更何況聖上肯放姑娘出宮,說明也就歇了那些心思。”
“若是如此簡單,我又何苦每日這般行狀?”
阿九一開始也是如此想的,隻要自己出了宮,便萬事無憂。的確,一切也都照著計劃的那樣,完美地進行。設計張貴妃,取得大秘密,再如願歸家,一切都可算得順心遂意。但是也是因為這樣的順遂,反倒是叫阿九生出了本不該生出的警惕。對於十八,對於惠妃,阿九盡管也曾遷怒,也曾怨怪,終究都是不由自主,阿九總還是能夠理解的。雖然不至於像往常一般取信於惠妃娘娘,終究阿九也不排斥。
盡管,因為惠妃拋出了一個自己絕對無法拒絕的好處使得自己做下了本不該做的事情,但是想要收獲總得付出些什麽。阿九自問,雖然得到答案之後的自己,並不開懷,甚至於還生出了無盡的悔意,但是終究平心而論,這一個答案比自己所謂的犧牲要來得有價值有意義得多。
然而因為這一次與惠妃娘娘進行的乃是一樁交易,是以任憑阿九如何不防備,心間還是本能地生了警惕。若非最後那一問,惠妃娘娘意味深長地笑著點頭,阿九心想,或許自己不會在回家之後還這般惶惶不可終日。
注意到楊媽媽還在等待自己往下深說,鈴娘也是一副大駭的模樣,阿九盡力調整自己的狀態,而後看著杜仲三人皺了眉:“我離開芷蘭殿前,曾多嘴提了一句,來日大婚之時,還請娘娘想辦法讓十八公主前來太傅府觀禮。”
鈴娘適時抬頭,雙目炯炯看著阿九:“娘娘如何回答姑娘的?”
阿九被鈴娘熱切而掙紮的目光盯得愣了一愣,隻是想著鈴娘最是關心自己的婚事,尤其是前頭還有聖上的話語,任誰都不能平靜。畢竟自己當初這一問,哪裏又隻是問的十八能不能出宮呢?到底自己還要樂遙這樣一個閨中密友,還有同胞親妹嘉珩,都擔得起新娘姐妹作陪寬慰之責的。雖然阿九與十八這些日子關係的確不錯,到底也沒有到可以交心的程度。
於十八,阿九還是存了教導指引的心態更多,與樂遙和妹妹,總是不同。
不過就是想要得一個承諾,並非惠妃娘娘,而是聖上的承諾。到底,阿九還是不安的。
隻是想到惠妃娘娘看著自己緊張的眼眸之時,唇角略帶涼意的笑容,卻是道盡了可惜。阿九甚至都來不及問惠妃娘娘在可惜些什麽,隨即險些就被惠妃娘娘的話,驚了個仰倒。還是因為懷疑惠妃娘娘口裏所說到底有幾成真,所以阿九強自穩住了心神,看著惠妃娘娘以期得到一個諸如她隻是逗一逗自己的玩笑之語。
偏偏,阿九至今仍然記得分明,惠妃娘娘對上自己幾可算是自欺欺人的眼神之時,眸中可惜之餘,也隻多了些憐憫與無可奈何。那一刻的絕望,哪怕已經過去了十日,阿九也不曾模糊。就像是剛剛才發生的一般,即便是在這暑熱的六月天裏,阿九也會時不時地感受到後背陣陣生涼。
“姑娘?”眾人都在等著阿九說話,偏生阿九又像是掉入了自己的思緒之中,盡管見此情形,無人再忍心逼問她什麽,但是也無人願意她沉湎其中。終究還是杜若沒心沒肺一些,看著眾人都是滿眼不忍的模樣,到底還是開口打破了沉默:“姑娘,娘娘說了什麽,叫您如此難過?”
阿九在杜若的問話聲中回神,眸子掃了一圈眾人:“娘娘說,嘉琰當真覺得,你還能嫁得濤兒嗎?”
不是當今聖上,說到底他也不曾見過先皇後幼年時候的模樣,哪裏又會對自己生出什麽照拂之意。不過是自己長大了,那一日在禦花園偶然所見,才對自己生了些旁的心思。雖然鈴娘口中的老宮娥的確也被六和太監帶走了,但是左不過就是因為熙明皇後乃是宮裏頭誰都提不得的人。
雖然當年那宮娥,的確是因了自己的刺激糟了橫禍,算是被自己連累了。但是阿九可以肯定,當時聖上必然也沒有十分的留意,不過是正好撞見了,便處理了犯了忌諱的老宮娥。說不得,連緣由都不曾問過,直接就將其處置了。
楊媽媽看著阿九甚至都不等自己說完,便開口否定,臉色不由為之一變:“姑娘這是知曉背後相助的貴人的身份了?不然姑娘斷然不會如此篤定地說著不是聖上。”
這話一出口,阿九與鈴娘都不由得雙雙變了臉色。隻是因為眾人的注意力都在阿九身上,鈴娘的異常倒也無人注意。而阿九,著實也是因此問變得有些失措,就像是始料未及一般,又像是不知從何說起。隻是定定地看著一個方向,不肯讓就要噴湧而出的眼淚落下。
隻是阿九這樣的表現,在場之人誰都看得出來。眼眸之中的心痛自責,愧疚與害怕漸次出現,莫說是眾人不知內情,隻看阿九如此表現,也該知曉這裏麵的文章定是不簡單。
杜仲眼見著阿九強忍著淚水,連雙唇都止不住地顫抖,盡管也好奇阿九曾經說的所有運氣都是有人暗中相助的貴人好奇,到底也更加地心疼阿九。抿了抿唇,而後便在一片靜默之中開了口:“姑娘若是不願說,便不說了吧!到底這也不是最為要緊的,隻要姑娘知曉恩人是誰即可。反而是姑娘,在宮裏坐立難安,種種反常舉動,都是因為聖上的緣故嗎?”
阿九雖然沒有動作,輕輕地眨了一下的眼睛,卻是無聲地肯定了杜仲的說法。杜仲見狀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而後看著阿九低聲說道:“難怪姑娘對緋雪全不在意呢!原先以為是姑娘肚量,現下想來,乃是姑娘不得不放過。隻是咱們都回來了,姑娘還在怕什麽呢?聖上終究不能與親子搶婦,更何況聖上肯放姑娘出宮,說明也就歇了那些心思。”
“若是如此簡單,我又何苦每日這般行狀?”
阿九一開始也是如此想的,隻要自己出了宮,便萬事無憂。的確,一切也都照著計劃的那樣,完美地進行。設計張貴妃,取得大秘密,再如願歸家,一切都可算得順心遂意。但是也是因為這樣的順遂,反倒是叫阿九生出了本不該生出的警惕。對於十八,對於惠妃,阿九盡管也曾遷怒,也曾怨怪,終究都是不由自主,阿九總還是能夠理解的。雖然不至於像往常一般取信於惠妃娘娘,終究阿九也不排斥。
盡管,因為惠妃拋出了一個自己絕對無法拒絕的好處使得自己做下了本不該做的事情,但是想要收獲總得付出些什麽。阿九自問,雖然得到答案之後的自己,並不開懷,甚至於還生出了無盡的悔意,但是終究平心而論,這一個答案比自己所謂的犧牲要來得有價值有意義得多。
然而因為這一次與惠妃娘娘進行的乃是一樁交易,是以任憑阿九如何不防備,心間還是本能地生了警惕。若非最後那一問,惠妃娘娘意味深長地笑著點頭,阿九心想,或許自己不會在回家之後還這般惶惶不可終日。
注意到楊媽媽還在等待自己往下深說,鈴娘也是一副大駭的模樣,阿九盡力調整自己的狀態,而後看著杜仲三人皺了眉:“我離開芷蘭殿前,曾多嘴提了一句,來日大婚之時,還請娘娘想辦法讓十八公主前來太傅府觀禮。”
鈴娘適時抬頭,雙目炯炯看著阿九:“娘娘如何回答姑娘的?”
阿九被鈴娘熱切而掙紮的目光盯得愣了一愣,隻是想著鈴娘最是關心自己的婚事,尤其是前頭還有聖上的話語,任誰都不能平靜。畢竟自己當初這一問,哪裏又隻是問的十八能不能出宮呢?到底自己還要樂遙這樣一個閨中密友,還有同胞親妹嘉珩,都擔得起新娘姐妹作陪寬慰之責的。雖然阿九與十八這些日子關係的確不錯,到底也沒有到可以交心的程度。
於十八,阿九還是存了教導指引的心態更多,與樂遙和妹妹,總是不同。
不過就是想要得一個承諾,並非惠妃娘娘,而是聖上的承諾。到底,阿九還是不安的。
隻是想到惠妃娘娘看著自己緊張的眼眸之時,唇角略帶涼意的笑容,卻是道盡了可惜。阿九甚至都來不及問惠妃娘娘在可惜些什麽,隨即險些就被惠妃娘娘的話,驚了個仰倒。還是因為懷疑惠妃娘娘口裏所說到底有幾成真,所以阿九強自穩住了心神,看著惠妃娘娘以期得到一個諸如她隻是逗一逗自己的玩笑之語。
偏偏,阿九至今仍然記得分明,惠妃娘娘對上自己幾可算是自欺欺人的眼神之時,眸中可惜之餘,也隻多了些憐憫與無可奈何。那一刻的絕望,哪怕已經過去了十日,阿九也不曾模糊。就像是剛剛才發生的一般,即便是在這暑熱的六月天裏,阿九也會時不時地感受到後背陣陣生涼。
“姑娘?”眾人都在等著阿九說話,偏生阿九又像是掉入了自己的思緒之中,盡管見此情形,無人再忍心逼問她什麽,但是也無人願意她沉湎其中。終究還是杜若沒心沒肺一些,看著眾人都是滿眼不忍的模樣,到底還是開口打破了沉默:“姑娘,娘娘說了什麽,叫您如此難過?”
阿九在杜若的問話聲中回神,眸子掃了一圈眾人:“娘娘說,嘉琰當真覺得,你還能嫁得濤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