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地抹了一把麵上淚水,竇媽顫抖著聲音哽咽道:“奴婢並非想要插手,隻是心中的確想要知曉,三太太的東西多是封存於昔年的攏翠院中,何以出現在了婆子們手裏?”
因為陸笛秋驟失所愛,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是以即便人去樓空,他卻也還是不願改變攏翠院的一絲一毫。大到家具位置,小到首飾箱籠,一切都如三太太生前的模樣。是以,這些東西不在庫房,被人偷盜竇媽自然移不開腳。畢竟當年全力要求留下竇媽的,肯放心大膽的將嘉珀交給她的便是三太太。
楊媽媽自然是在看過了竇媽聊起嘉珀時的眼神,才有了這番決定。更何況,她也是與鈴娘一道聽說了竇媽的故事的,自然也就少不了三太太的善良。是以,想著自己前些日子收拾珠寶,正好孫嬤嬤過來串門兒,看到妝奩匣子裏這一對冷翡翠滴珠耳墜兒時,麵色大變。隻是因為楊媽媽威嚴,到底是不敢出口。
還是看出了不對的楊媽媽主動相詢,這才知曉了原委。原來匣內那一對耳墜兒,與當年陸老夫人送給三太太的新媳婦禮一般無二,孫嬤嬤隻當是下頭人不懂事兒偷拿了攏翠院的東西孝敬楊媽媽。自然,楊媽媽當時哭笑不得的解釋了一番,大意便是當年寧海侯府的惠妃娘娘新進宮時,遇上了些麻煩,自己順手幫了她,投桃報李賞了這一對耳墜,與三太太的並不相幹。
雖然如此,但是楊媽媽當時到底還是存了分小心,畢竟孫嬤嬤這話定然也不是空穴來風。想必定是有這樣的先例,才會有此猜測,順著這麽一問,這才知曉她便收到過三太太的東西。一直不知便也就罷了,知曉了過後楊媽媽必然不能視若無睹,特地帶了人以灑掃之名前去攏翠院清點了一番,將缺失的都在賬上列了出來,而後又加強了攏翠院的防備。
自然,清點的過程中,楊媽媽也看到了那一堆墜子,乍眼看去確實便是一模一樣。隻是因為楊媽媽鮮少有機會戴那樣貴重的首飾,是以她的那一對細細看去表麵還是晶瑩剔透的模樣,三太太的多多少少有些細微的痕跡。當然,這些都得將兩對放在一處細細比對才能看得出來,對其相似度,孫嬤嬤當時還嘖嘖稱奇,世家大族出來的東西果然不同。
是以,楊媽媽拿出了自己的珍藏,叫竇媽心甘情願地主動留下。為的,不過就是一會兒能夠一擊即倒,雖然攏翠院不在庫房的管理範疇,但是因為考慮到竇媽對三房的感情,也都是一並交在了她的手上。兩處失職,便是與阿九相談甚歡,也隻能秉公處理,且還不會叫任何人生疑。
便是竇媽自己,都隻能在心底暗自感歎一句倒黴,誰也不會聯想到根本之上。
如此一來,廣陽郡王府的重心隻能再尋一位臥底,但是已經有了防備,誰還怕呢?
阿九當然不會滿口答應,為難地看了一眼楊媽媽,隨後又看看鈴娘,見她們似乎都是動容的模樣,阿九試探著問道:“鈴娘,媽媽,竇媽可以留下來嗎?畢竟此事與她沒有關係,又是府裏內務,雖然竇媽不是外人,但是到底各司其職.....”
“此事並非與奴婢無關的,”聽了阿九這一句,見楊媽媽鈴娘雙雙麵露難色,竇媽立刻開口說道:“攏翠院是交到我手上的,三太太的遺物丟失本就是我的失職。姑娘放心,奴婢絕不插手鈴娘楊媽媽處理事務,隻是從旁看著,到底是誰竟敢如此膽大包天,連三太太的舊物都敢默。”
說到此,竇媽又有些哽咽了,頓了半晌才繼續說道:“更何況奴婢昨日才去打掃了一次攏翠院,雖然沒有細瞧,到底重要物件兒還是都溜了一眼的。這對滴珠耳墜兒是三太太的愛物,我也看了片刻,想必是我離開時沒有多加留意,便叫賊人偷溜了去。說到底也是奴婢的失職,無論如何都不該這麽回去的,該罰,姑娘不可替奴婢開脫。”
竇媽這話說得情真意切,一時之間倒叫阿九有些眼熱,有淚蓄於眼中。如果一個人離世多年,但是卻也還被那麽多的人牽掛著,也是一種幸運吧!阿九不敢思及自身,因為那樣微不足道的人,本也不配被人記住。
阿九看著竇媽,半晌之後才點著頭:“那您留下來罷,倒也不是替您開脫罪名,隻是想著或許您會受不住。”
“唉!”幾不可聞的一聲歎息,從左側傳來,阿九並未轉頭去看,因為她明白那是鈴娘的感慨。是啊,誰能不歎上一口氣呢,麵對竇媽對自己的千恩萬謝,阿九幾乎有一瞬間的不忍,畢竟接下來的事情,對竇媽並不十分友好。盡管也是她咎由自取,1但是真摯的感情不論在誰人身上,總是令人動容。
鈴娘因何歎息,阿九自然明白,不過是因為自己左右為難的心最後還是選擇了冷硬。這是一種成熟,難免叫身邊人看了會心中戚戚。看著竇媽滿臉的滿足,阿九再沒有交談的欲望,就這麽靜靜地坐著,等著曹婆子的到來。
所幸,她們腿腳不慢,不過一盞茶的時間,杜若便進來對著守候在門邊的楊媽媽耳語了幾句。眾人的目光齊聚楊媽媽一人身上,輕輕地點了頭,楊媽媽低聲說道:“杜仲和白芷帶著人到了,姑娘想在外頭廳裏還是就在內室審問?”
楊媽媽不是不知淨房裏還有落雪在等著,但是若是不問一聲就這麽直接將人帶到內室,難免也有些失儀。是以象征性的一問,阿九便也笑答:“懶得動了,直接帶進來吧!”
“姑娘,這一位便是我們方才在花房外頭抓到的。”杜仲看了曹婆子一眼,隨即便見她顫顫巍巍地跪下,這才滿意地收回目光看著阿九朗聲說道:“隻是問了她的身份,乃是外院掃灑處的曹婆子。旁的我們沒有再多問,隻是看著她懷中鼓鼓囊囊的不知是些什麽東西,便知曉這人必然有鬼。”
因為陸笛秋驟失所愛,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是以即便人去樓空,他卻也還是不願改變攏翠院的一絲一毫。大到家具位置,小到首飾箱籠,一切都如三太太生前的模樣。是以,這些東西不在庫房,被人偷盜竇媽自然移不開腳。畢竟當年全力要求留下竇媽的,肯放心大膽的將嘉珀交給她的便是三太太。
楊媽媽自然是在看過了竇媽聊起嘉珀時的眼神,才有了這番決定。更何況,她也是與鈴娘一道聽說了竇媽的故事的,自然也就少不了三太太的善良。是以,想著自己前些日子收拾珠寶,正好孫嬤嬤過來串門兒,看到妝奩匣子裏這一對冷翡翠滴珠耳墜兒時,麵色大變。隻是因為楊媽媽威嚴,到底是不敢出口。
還是看出了不對的楊媽媽主動相詢,這才知曉了原委。原來匣內那一對耳墜兒,與當年陸老夫人送給三太太的新媳婦禮一般無二,孫嬤嬤隻當是下頭人不懂事兒偷拿了攏翠院的東西孝敬楊媽媽。自然,楊媽媽當時哭笑不得的解釋了一番,大意便是當年寧海侯府的惠妃娘娘新進宮時,遇上了些麻煩,自己順手幫了她,投桃報李賞了這一對耳墜,與三太太的並不相幹。
雖然如此,但是楊媽媽當時到底還是存了分小心,畢竟孫嬤嬤這話定然也不是空穴來風。想必定是有這樣的先例,才會有此猜測,順著這麽一問,這才知曉她便收到過三太太的東西。一直不知便也就罷了,知曉了過後楊媽媽必然不能視若無睹,特地帶了人以灑掃之名前去攏翠院清點了一番,將缺失的都在賬上列了出來,而後又加強了攏翠院的防備。
自然,清點的過程中,楊媽媽也看到了那一堆墜子,乍眼看去確實便是一模一樣。隻是因為楊媽媽鮮少有機會戴那樣貴重的首飾,是以她的那一對細細看去表麵還是晶瑩剔透的模樣,三太太的多多少少有些細微的痕跡。當然,這些都得將兩對放在一處細細比對才能看得出來,對其相似度,孫嬤嬤當時還嘖嘖稱奇,世家大族出來的東西果然不同。
是以,楊媽媽拿出了自己的珍藏,叫竇媽心甘情願地主動留下。為的,不過就是一會兒能夠一擊即倒,雖然攏翠院不在庫房的管理範疇,但是因為考慮到竇媽對三房的感情,也都是一並交在了她的手上。兩處失職,便是與阿九相談甚歡,也隻能秉公處理,且還不會叫任何人生疑。
便是竇媽自己,都隻能在心底暗自感歎一句倒黴,誰也不會聯想到根本之上。
如此一來,廣陽郡王府的重心隻能再尋一位臥底,但是已經有了防備,誰還怕呢?
阿九當然不會滿口答應,為難地看了一眼楊媽媽,隨後又看看鈴娘,見她們似乎都是動容的模樣,阿九試探著問道:“鈴娘,媽媽,竇媽可以留下來嗎?畢竟此事與她沒有關係,又是府裏內務,雖然竇媽不是外人,但是到底各司其職.....”
“此事並非與奴婢無關的,”聽了阿九這一句,見楊媽媽鈴娘雙雙麵露難色,竇媽立刻開口說道:“攏翠院是交到我手上的,三太太的遺物丟失本就是我的失職。姑娘放心,奴婢絕不插手鈴娘楊媽媽處理事務,隻是從旁看著,到底是誰竟敢如此膽大包天,連三太太的舊物都敢默。”
說到此,竇媽又有些哽咽了,頓了半晌才繼續說道:“更何況奴婢昨日才去打掃了一次攏翠院,雖然沒有細瞧,到底重要物件兒還是都溜了一眼的。這對滴珠耳墜兒是三太太的愛物,我也看了片刻,想必是我離開時沒有多加留意,便叫賊人偷溜了去。說到底也是奴婢的失職,無論如何都不該這麽回去的,該罰,姑娘不可替奴婢開脫。”
竇媽這話說得情真意切,一時之間倒叫阿九有些眼熱,有淚蓄於眼中。如果一個人離世多年,但是卻也還被那麽多的人牽掛著,也是一種幸運吧!阿九不敢思及自身,因為那樣微不足道的人,本也不配被人記住。
阿九看著竇媽,半晌之後才點著頭:“那您留下來罷,倒也不是替您開脫罪名,隻是想著或許您會受不住。”
“唉!”幾不可聞的一聲歎息,從左側傳來,阿九並未轉頭去看,因為她明白那是鈴娘的感慨。是啊,誰能不歎上一口氣呢,麵對竇媽對自己的千恩萬謝,阿九幾乎有一瞬間的不忍,畢竟接下來的事情,對竇媽並不十分友好。盡管也是她咎由自取,1但是真摯的感情不論在誰人身上,總是令人動容。
鈴娘因何歎息,阿九自然明白,不過是因為自己左右為難的心最後還是選擇了冷硬。這是一種成熟,難免叫身邊人看了會心中戚戚。看著竇媽滿臉的滿足,阿九再沒有交談的欲望,就這麽靜靜地坐著,等著曹婆子的到來。
所幸,她們腿腳不慢,不過一盞茶的時間,杜若便進來對著守候在門邊的楊媽媽耳語了幾句。眾人的目光齊聚楊媽媽一人身上,輕輕地點了頭,楊媽媽低聲說道:“杜仲和白芷帶著人到了,姑娘想在外頭廳裏還是就在內室審問?”
楊媽媽不是不知淨房裏還有落雪在等著,但是若是不問一聲就這麽直接將人帶到內室,難免也有些失儀。是以象征性的一問,阿九便也笑答:“懶得動了,直接帶進來吧!”
“姑娘,這一位便是我們方才在花房外頭抓到的。”杜仲看了曹婆子一眼,隨即便見她顫顫巍巍地跪下,這才滿意地收回目光看著阿九朗聲說道:“隻是問了她的身份,乃是外院掃灑處的曹婆子。旁的我們沒有再多問,隻是看著她懷中鼓鼓囊囊的不知是些什麽東西,便知曉這人必然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