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張簡生於現代,一定會用一句心理學的專業術語來形容無羨,那就是:
被迫害妄想症!
不過他有分寸,知道自己的身份,憑他一個不值一提的小公公,怎麽有資格當著聖上的麵,批評他寵愛的美人呢?
更何況,那個美人還是他師父一派的。拆誰的台,都不能拆自己人的台,隻能咬著下唇,強忍住嗤笑出聲的衝動。
但他嘴角上翹、目露輕哂的樣子,沒有逃過無羨的眼睛。
雖然兩人的年紀差不多,但是無羨可是活了兩輩子了,加在一起,足足大了張簡將近三輪。
在她看來,他與高升等人一樣,就是個尚未及冠的孩子。
他又不了解她,對她不可能像胡勒根等人那般,對她百分百信任。相比之下,甚至連馬哲和謝懷安都不如。
這點可以理解。
無羨沒有與他計較,解釋道,“我這可不是與贛南過不去。別看三份奏疏中,贛南的事與我關係最是牽強,可疑性也是最低的。”以她看了上千集柯南的經驗,“可疑性越低的,往往越有可能是隱藏在幕後的黑手。”
張簡一聽,覺得似乎有那麽些道理。
如此一來,三份奏疏都有可疑。三人之前的分析,豈不是白忙活了嗎?
朱壽陷入了沉思,指尖一下接著一下,輕輕地敲擊著桌麵。本是細小的聲音,在靜謐的殿內卻被無限地放大,催得人心裏越發焦躁不安。
過了好一會兒,朱壽方才停下手上的動作,吩咐張永,“你去將文宜找來。”
找文宜做什麽?
張永眼中閃過一抹訝然,但聖上沒有解釋,他就不該多問。
張永立刻恢複了常態,領命而去。
文宜見到張永來訪,板著個臉,不想給他好臉色看,一聽是聖上要召見他,平靜的表麵之下,那顆沉寂已久的心,突然顫栗起來了。
這陣子,他盡被差遣做些雞毛蒜皮的瑣事,讓他有種被打入冷宮的趕腳,好不容易盼到被朱壽召見,怎麽能不興奮、不激動?
忙放下手上的政務,整了整衣衫,立刻心急火燎地趕到了豹房,望向朱壽的目光含著三分哀怨,三分委屈,更多的是孺慕之情。
本以為苦日子終於熬出頭了,還沒給他機會開口訴苦呢,一盆冰涼涼的冷水,冷不防向他潑了下來,將他淋了個透心涼。
“小王子又來犯了,朕令你去北方督軍,回去準備一下,盡快啟程。”
這是剛從冷宮裏撈出來,就要將他發配邊疆嗎?
作為錦衣衛的都督,他掌握著來自全國各地的一手情報,比內閣還要消息靈通。
別當他不知道,今年來犯的敵兵數量並不多。如此小打小鬧,即便是衛所那幫子窩囊廢也能解決,何需他親自去坐鎮?
他的目光掃過無羨,滿含怨念與恨意。
是不是她,在聖上的麵前嚼了舌根?
難道她就如此容不下他,讓聖上給他塞滿雜事還不夠,非得將他遠遠地支開,遠駐邊疆,才能徹底安心?
“別看小無羨,她與你一樣,剛知道這個消息。讓你去北邊是朕的主意。”朱壽沒有要瞞著他的意思,老實相告,“今日朕收到幾份奏疏,分別說的是北元來犯、山東水利和贛南賊寇。朕總覺得其中有鬼,又不知出在哪一份。思來想去,隻能三份一起下手方才穩妥。你有督軍的經驗,對邊軍也熟悉,派你去守邊防,朕才能安心。”
文宜沒想到,被聖上冷落了那麽久,他還是如此信任自己,心中不免生出一抹感動來。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立刻接下了聖命,跪下抱拳道,“臣必當不辱使命!”
文宜告退後,朱壽拽著無羨來到屏風後,丟給她一套曳撒。
無羨抖開一看,麵料不錯,用的是大紅的雲錦妝花羅,胸前以金線繡了一隻龍首魚身的異獸,尾部蜿蜒至左袖。
竟是一套大紅織金飛魚通袖羅!
無羨可不認為,這是朱壽看蟒袍看膩了,想要換換口味,讓她改穿飛魚服。
眉角一挑,向他投去了詢問的目光。
朱壽催促道,“迅速換上,咱們出宮。”
無羨真是對他無語了,“你也不看看天色,宮門早就鎖了,這個時間怎麽出得了皇宮?”
若是亮出他的身份,或許還有戲。從他給的衣服就知道,他要微服私訪,門衛能放他出去才怪呢!
對此,朱壽早有準備,信心滿滿道,“我查過換防的時刻表,咱們扮成禁軍的樣子,就能溜出去了。”
無羨目露狐疑,“你的樣貌,不會被人認出來嗎?”
“所以才要趁天黑嘛,黑燈瞎火的,哪裏看得清楚。”隻要不帶上張永這張人盡皆知的臉,絕對不會穿幫。
“再說了,皇宮的守備就是做做樣子的,沒你想得那般嚴密,隻要令牌沒問題就會放人通行。放心吧,我又不是第一回這麽幹了。”
看來,上回他溜出皇宮去大同,多半用的也是這招。
不過,讓無羨沒有想到的是,他做起來,可比她想象得還要嫻熟,還勾著門衛的肩膀,一副哥倆好的架勢,熱絡地討論起哪家教坊的行首貌美多情,哪家勾欄的姐兒腰軟活好,配上那一臉猥瑣的笑容,妥妥的一個浪蕩子弟。
無羨在旁邊聽得一臉黑線,拽著張簡悄悄問道,“你家爺,平日也是這麽個德行嗎?”
張簡哪敢說“是”,眼神躲閃著推脫道,“奴婢隨身伺候爺的時間尚短,這個您得問奴婢的師父。”
朱壽與門衛閑扯完,笑眯眯地回到了無羨的跟前,“在聊什麽呢?”
無羨調笑道,“在聊你哪兒學來的這一套紈絝的習氣。”
“當初學武,與我陪練的大內高手功夫好歸好,但是礙於身份不敢使出全力,處處讓著我。
“這樣多沒意思。我就喬裝打扮,混入了禁軍,與他們打成了一片。整整兩個月都沒被他們發現端倪,自然熟悉他們的言行舉止了。
“我跟你說啊,禁軍選的大多是官宦子弟,別看他們穿得光鮮亮麗,都是些銀樣鑞槍頭,沒幾個有真本事的。
“所以,才會被家人塞進宮鍍金來的,身上自然帶著這麽一股紈絝之氣。怎麽樣,我扮得是不是很像?”說著還揚起下巴,得意起來。
“像!”無羨眉眼彎彎,笑靨之下卻是暗含著一股潑辣勁兒,“你不止對禁軍熟悉,我看啊,對窯姐也挺熟悉的,還知道哪家的腰軟活好,經驗倒是很豐富啊!”一邊說,一邊揪起了他的耳朵,擰了個花。
張簡在旁看著,一顆心都顫了起來。
這可是皇上!
大明最尊貴的人!
姑奶奶喲,您這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怎麽敢下得去手?!
朱壽倒是渾不在意,臉上還掛著嬉笑。
對他來說,被揪耳朵是一件挺新奇的事兒,早就想試試了。
之前他在禁軍中,總聽人拿陳三說笑,說他家娘子如何如何剽悍。
一次,陳三在青樓門口被他家娘子逮到,就是這麽抓著他的耳朵,將他一路揪回家的。
朱壽覺得,這就是民間夫妻的相處之道,比張口是社稷、閉口是禮教的皇後有人情味多了,反而樂在其中。
不過,該做的解釋,還得解釋。若是被小無羨誤會,那就不好了。
“我的經驗,隻同你積累。至於那種汙糟的地方,我就去過一回,還是被那群禁軍拉去的。全程就喝了點酒,別的什麽都沒做。真的!不信我發誓!”
說著,豎起三根手指,這也是他在禁軍中學到的花樣。
“我跟你說啊,別看那群酒糾臉蛋白皙,全是用鉛粉抹出來的。多說上兩句話,就能掉下一層粉來,我還嫌棄她們將我衣服蹭髒了呢!”
“暫且信了你!”無羨瞪了他一眼,撤去了手上的勁道,言歸正傳,“我們這是要去哪兒呀?”
“自然是去見嶽父大人。”朱壽道。
“見我爹?”無羨倏地想起那三份奏疏。文宜被調去了北疆,國庫增收的事一時半會兒也急不來,剩下的隻有贛南賊寇了。
難道說——
“你要我爹去贛南平定寇亂?”
朱壽點頭。
“事情有那麽緊迫嗎?需要大晚上去見我爹,就不能等明天天亮再召見他?”
“此事宜早不宜遲,若是等明天召見,你身處後宮,就沒機會同你爹道別了。”
原來竟是為了她……
無羨還以為朱壽偷偷溜出皇宮,又要胡鬧呢,看來是冤枉他了。
心中不免多了份感動,不過,她還有一點想不明白,“我爹本就是邊軍出身,為何不讓他去守北疆,而是去贛南平寇?”
“你雖然聰明,也有謀略,但卻不屑於參與到勾心鬥角的朝局中,自然忽略了各方勢力的暗中角逐。你都說了,你爹是邊軍出身,若是讓他去了北方,重掌邊軍,豈不是縱虎歸山,讓外戚做大?無論哪個朝臣,都願意看到這個結局。所以,隻有讓你爹去南邊,文宜去北邊。”
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
雖然,無羨前世是管人事的,卻對製衡之術並不感冒,“真是沒意思。”
她還是喜歡列考核指標,做得好就上,做不好就下,大家憑實力晉升。
夜幕沉沉,晚風獵獵。
當初給無羨挑宅子的時候,朱壽刻意挑了棟離豹房最近的,路程並不遠,索性棄了馬,肩並著肩,手牽著手,在燈火闌珊的街道上漫步而行。
兩人感受著來自對方的溫暖,驅散了更深的寒意。氛圍正好,一個突兀的聲音自前方傳來,對著無羨喊“小弟”。
朱壽覺得這人越看越眼熟,似乎在哪兒見過……
對了!他想起來了!
這不正是他第一次遇見小無羨時,到劉家溝來抓人的檢校嗎?
兩人之前不是敵對的兩方嗎?
幾時化敵為友,稱兄道弟了?
朱壽狐疑地望向檢校,見他向無羨拱了拱手,熱絡道,“好久不見了!小弟這是升官了?這套飛魚服還是新的吧,穿在你身上,真是英姿颯爽啊!大晚上的,哥哥我都不敢認了呢!”
無羨笑著還了一禮,“運氣好,得了聖上的賞賜。”
朱壽掃了眼檢校身上的補子,“兩年不見,你怎麽還是個檢校啊?”
他這可不是貶低檢校,而是真的訝然。
那家夥要能力沒能力,要腦子沒腦子,在京師這種隨便扔個麵餅,都能砸到一個三品大員的地方,被人當了槍使都不知道。
長袖善舞的順天府尹都被換掉了,他居然還好好地幹著他的檢校。
這運氣還真不是蓋的,難道說,這就是傳說中的“傻人有傻福”?
檢校也認出了朱壽,當日,就是他用煙火招來了楊慎。
楊慎可是當朝首輔的愛子,本身也是學富五車,年紀輕輕就高中了狀元。
這麽一個前途無量的才俊,本該恃才傲物才對,卻在朱壽的麵前畢恭畢敬的。可見,朱壽的身份定不一般,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忽略了朱壽語氣中的不屑,檢校狀似不經意地掃了眼兩人交纏在一起的食指,朝無羨擠了擠眼,“小弟真是豔福不淺啊!”
家中養著一個魅色撩人的館主,外頭又勾搭了一個佩金帶紫的顯貴。
看這副樣子,還將對方吃得死死的。
絕對的人生贏家啊!
真是讓他不得不服!
他得改口叫她“哥”才對!
豪氣地一拍胸口,“好不容易遇上了,走,請你們吃宵夜去!”
朱壽目露訝然,“這會兒早宵禁了,還有酒肆開著嗎?”
“酒肆有什麽好吃的,劉老頭的鹵味那才叫一絕呢,保證聞著就叫你們流口水!”說著,還砸吧了下嘴,似乎在回味著什麽絕世美味。
什麽劉老頭,一聽就是路邊的小攤。
朱壽本是沒興趣的,聽檢校這麽一介紹,倒是來了幾分興致,打算去瞧上一瞧。
一行人跟著檢校拐了幾個彎,遠遠就聞到一股鹵香飄散而來,勾得人頓時覺得餓了。
眾人循著香味繼續往前,來到一條狹窄的巷子口。
被迫害妄想症!
不過他有分寸,知道自己的身份,憑他一個不值一提的小公公,怎麽有資格當著聖上的麵,批評他寵愛的美人呢?
更何況,那個美人還是他師父一派的。拆誰的台,都不能拆自己人的台,隻能咬著下唇,強忍住嗤笑出聲的衝動。
但他嘴角上翹、目露輕哂的樣子,沒有逃過無羨的眼睛。
雖然兩人的年紀差不多,但是無羨可是活了兩輩子了,加在一起,足足大了張簡將近三輪。
在她看來,他與高升等人一樣,就是個尚未及冠的孩子。
他又不了解她,對她不可能像胡勒根等人那般,對她百分百信任。相比之下,甚至連馬哲和謝懷安都不如。
這點可以理解。
無羨沒有與他計較,解釋道,“我這可不是與贛南過不去。別看三份奏疏中,贛南的事與我關係最是牽強,可疑性也是最低的。”以她看了上千集柯南的經驗,“可疑性越低的,往往越有可能是隱藏在幕後的黑手。”
張簡一聽,覺得似乎有那麽些道理。
如此一來,三份奏疏都有可疑。三人之前的分析,豈不是白忙活了嗎?
朱壽陷入了沉思,指尖一下接著一下,輕輕地敲擊著桌麵。本是細小的聲音,在靜謐的殿內卻被無限地放大,催得人心裏越發焦躁不安。
過了好一會兒,朱壽方才停下手上的動作,吩咐張永,“你去將文宜找來。”
找文宜做什麽?
張永眼中閃過一抹訝然,但聖上沒有解釋,他就不該多問。
張永立刻恢複了常態,領命而去。
文宜見到張永來訪,板著個臉,不想給他好臉色看,一聽是聖上要召見他,平靜的表麵之下,那顆沉寂已久的心,突然顫栗起來了。
這陣子,他盡被差遣做些雞毛蒜皮的瑣事,讓他有種被打入冷宮的趕腳,好不容易盼到被朱壽召見,怎麽能不興奮、不激動?
忙放下手上的政務,整了整衣衫,立刻心急火燎地趕到了豹房,望向朱壽的目光含著三分哀怨,三分委屈,更多的是孺慕之情。
本以為苦日子終於熬出頭了,還沒給他機會開口訴苦呢,一盆冰涼涼的冷水,冷不防向他潑了下來,將他淋了個透心涼。
“小王子又來犯了,朕令你去北方督軍,回去準備一下,盡快啟程。”
這是剛從冷宮裏撈出來,就要將他發配邊疆嗎?
作為錦衣衛的都督,他掌握著來自全國各地的一手情報,比內閣還要消息靈通。
別當他不知道,今年來犯的敵兵數量並不多。如此小打小鬧,即便是衛所那幫子窩囊廢也能解決,何需他親自去坐鎮?
他的目光掃過無羨,滿含怨念與恨意。
是不是她,在聖上的麵前嚼了舌根?
難道她就如此容不下他,讓聖上給他塞滿雜事還不夠,非得將他遠遠地支開,遠駐邊疆,才能徹底安心?
“別看小無羨,她與你一樣,剛知道這個消息。讓你去北邊是朕的主意。”朱壽沒有要瞞著他的意思,老實相告,“今日朕收到幾份奏疏,分別說的是北元來犯、山東水利和贛南賊寇。朕總覺得其中有鬼,又不知出在哪一份。思來想去,隻能三份一起下手方才穩妥。你有督軍的經驗,對邊軍也熟悉,派你去守邊防,朕才能安心。”
文宜沒想到,被聖上冷落了那麽久,他還是如此信任自己,心中不免生出一抹感動來。
所謂“士為知己者死”,立刻接下了聖命,跪下抱拳道,“臣必當不辱使命!”
文宜告退後,朱壽拽著無羨來到屏風後,丟給她一套曳撒。
無羨抖開一看,麵料不錯,用的是大紅的雲錦妝花羅,胸前以金線繡了一隻龍首魚身的異獸,尾部蜿蜒至左袖。
竟是一套大紅織金飛魚通袖羅!
無羨可不認為,這是朱壽看蟒袍看膩了,想要換換口味,讓她改穿飛魚服。
眉角一挑,向他投去了詢問的目光。
朱壽催促道,“迅速換上,咱們出宮。”
無羨真是對他無語了,“你也不看看天色,宮門早就鎖了,這個時間怎麽出得了皇宮?”
若是亮出他的身份,或許還有戲。從他給的衣服就知道,他要微服私訪,門衛能放他出去才怪呢!
對此,朱壽早有準備,信心滿滿道,“我查過換防的時刻表,咱們扮成禁軍的樣子,就能溜出去了。”
無羨目露狐疑,“你的樣貌,不會被人認出來嗎?”
“所以才要趁天黑嘛,黑燈瞎火的,哪裏看得清楚。”隻要不帶上張永這張人盡皆知的臉,絕對不會穿幫。
“再說了,皇宮的守備就是做做樣子的,沒你想得那般嚴密,隻要令牌沒問題就會放人通行。放心吧,我又不是第一回這麽幹了。”
看來,上回他溜出皇宮去大同,多半用的也是這招。
不過,讓無羨沒有想到的是,他做起來,可比她想象得還要嫻熟,還勾著門衛的肩膀,一副哥倆好的架勢,熱絡地討論起哪家教坊的行首貌美多情,哪家勾欄的姐兒腰軟活好,配上那一臉猥瑣的笑容,妥妥的一個浪蕩子弟。
無羨在旁邊聽得一臉黑線,拽著張簡悄悄問道,“你家爺,平日也是這麽個德行嗎?”
張簡哪敢說“是”,眼神躲閃著推脫道,“奴婢隨身伺候爺的時間尚短,這個您得問奴婢的師父。”
朱壽與門衛閑扯完,笑眯眯地回到了無羨的跟前,“在聊什麽呢?”
無羨調笑道,“在聊你哪兒學來的這一套紈絝的習氣。”
“當初學武,與我陪練的大內高手功夫好歸好,但是礙於身份不敢使出全力,處處讓著我。
“這樣多沒意思。我就喬裝打扮,混入了禁軍,與他們打成了一片。整整兩個月都沒被他們發現端倪,自然熟悉他們的言行舉止了。
“我跟你說啊,禁軍選的大多是官宦子弟,別看他們穿得光鮮亮麗,都是些銀樣鑞槍頭,沒幾個有真本事的。
“所以,才會被家人塞進宮鍍金來的,身上自然帶著這麽一股紈絝之氣。怎麽樣,我扮得是不是很像?”說著還揚起下巴,得意起來。
“像!”無羨眉眼彎彎,笑靨之下卻是暗含著一股潑辣勁兒,“你不止對禁軍熟悉,我看啊,對窯姐也挺熟悉的,還知道哪家的腰軟活好,經驗倒是很豐富啊!”一邊說,一邊揪起了他的耳朵,擰了個花。
張簡在旁看著,一顆心都顫了起來。
這可是皇上!
大明最尊貴的人!
姑奶奶喲,您這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
怎麽敢下得去手?!
朱壽倒是渾不在意,臉上還掛著嬉笑。
對他來說,被揪耳朵是一件挺新奇的事兒,早就想試試了。
之前他在禁軍中,總聽人拿陳三說笑,說他家娘子如何如何剽悍。
一次,陳三在青樓門口被他家娘子逮到,就是這麽抓著他的耳朵,將他一路揪回家的。
朱壽覺得,這就是民間夫妻的相處之道,比張口是社稷、閉口是禮教的皇後有人情味多了,反而樂在其中。
不過,該做的解釋,還得解釋。若是被小無羨誤會,那就不好了。
“我的經驗,隻同你積累。至於那種汙糟的地方,我就去過一回,還是被那群禁軍拉去的。全程就喝了點酒,別的什麽都沒做。真的!不信我發誓!”
說著,豎起三根手指,這也是他在禁軍中學到的花樣。
“我跟你說啊,別看那群酒糾臉蛋白皙,全是用鉛粉抹出來的。多說上兩句話,就能掉下一層粉來,我還嫌棄她們將我衣服蹭髒了呢!”
“暫且信了你!”無羨瞪了他一眼,撤去了手上的勁道,言歸正傳,“我們這是要去哪兒呀?”
“自然是去見嶽父大人。”朱壽道。
“見我爹?”無羨倏地想起那三份奏疏。文宜被調去了北疆,國庫增收的事一時半會兒也急不來,剩下的隻有贛南賊寇了。
難道說——
“你要我爹去贛南平定寇亂?”
朱壽點頭。
“事情有那麽緊迫嗎?需要大晚上去見我爹,就不能等明天天亮再召見他?”
“此事宜早不宜遲,若是等明天召見,你身處後宮,就沒機會同你爹道別了。”
原來竟是為了她……
無羨還以為朱壽偷偷溜出皇宮,又要胡鬧呢,看來是冤枉他了。
心中不免多了份感動,不過,她還有一點想不明白,“我爹本就是邊軍出身,為何不讓他去守北疆,而是去贛南平寇?”
“你雖然聰明,也有謀略,但卻不屑於參與到勾心鬥角的朝局中,自然忽略了各方勢力的暗中角逐。你都說了,你爹是邊軍出身,若是讓他去了北方,重掌邊軍,豈不是縱虎歸山,讓外戚做大?無論哪個朝臣,都願意看到這個結局。所以,隻有讓你爹去南邊,文宜去北邊。”
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
雖然,無羨前世是管人事的,卻對製衡之術並不感冒,“真是沒意思。”
她還是喜歡列考核指標,做得好就上,做不好就下,大家憑實力晉升。
夜幕沉沉,晚風獵獵。
當初給無羨挑宅子的時候,朱壽刻意挑了棟離豹房最近的,路程並不遠,索性棄了馬,肩並著肩,手牽著手,在燈火闌珊的街道上漫步而行。
兩人感受著來自對方的溫暖,驅散了更深的寒意。氛圍正好,一個突兀的聲音自前方傳來,對著無羨喊“小弟”。
朱壽覺得這人越看越眼熟,似乎在哪兒見過……
對了!他想起來了!
這不正是他第一次遇見小無羨時,到劉家溝來抓人的檢校嗎?
兩人之前不是敵對的兩方嗎?
幾時化敵為友,稱兄道弟了?
朱壽狐疑地望向檢校,見他向無羨拱了拱手,熱絡道,“好久不見了!小弟這是升官了?這套飛魚服還是新的吧,穿在你身上,真是英姿颯爽啊!大晚上的,哥哥我都不敢認了呢!”
無羨笑著還了一禮,“運氣好,得了聖上的賞賜。”
朱壽掃了眼檢校身上的補子,“兩年不見,你怎麽還是個檢校啊?”
他這可不是貶低檢校,而是真的訝然。
那家夥要能力沒能力,要腦子沒腦子,在京師這種隨便扔個麵餅,都能砸到一個三品大員的地方,被人當了槍使都不知道。
長袖善舞的順天府尹都被換掉了,他居然還好好地幹著他的檢校。
這運氣還真不是蓋的,難道說,這就是傳說中的“傻人有傻福”?
檢校也認出了朱壽,當日,就是他用煙火招來了楊慎。
楊慎可是當朝首輔的愛子,本身也是學富五車,年紀輕輕就高中了狀元。
這麽一個前途無量的才俊,本該恃才傲物才對,卻在朱壽的麵前畢恭畢敬的。可見,朱壽的身份定不一般,不是他能惹得起的。
忽略了朱壽語氣中的不屑,檢校狀似不經意地掃了眼兩人交纏在一起的食指,朝無羨擠了擠眼,“小弟真是豔福不淺啊!”
家中養著一個魅色撩人的館主,外頭又勾搭了一個佩金帶紫的顯貴。
看這副樣子,還將對方吃得死死的。
絕對的人生贏家啊!
真是讓他不得不服!
他得改口叫她“哥”才對!
豪氣地一拍胸口,“好不容易遇上了,走,請你們吃宵夜去!”
朱壽目露訝然,“這會兒早宵禁了,還有酒肆開著嗎?”
“酒肆有什麽好吃的,劉老頭的鹵味那才叫一絕呢,保證聞著就叫你們流口水!”說著,還砸吧了下嘴,似乎在回味著什麽絕世美味。
什麽劉老頭,一聽就是路邊的小攤。
朱壽本是沒興趣的,聽檢校這麽一介紹,倒是來了幾分興致,打算去瞧上一瞧。
一行人跟著檢校拐了幾個彎,遠遠就聞到一股鹵香飄散而來,勾得人頓時覺得餓了。
眾人循著香味繼續往前,來到一條狹窄的巷子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