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即便是尊貴如九五之尊,也不例外。
朱壽覺得,回了宮就沒一件讓他順心的事。
他的禁衛軍,本是由心腹文宜掌控著的,想要何時出入皇宮,還不是他一句話的事。
可是,當他帶著文宜離宮七八個月,大權旁落,統領之權竟然落到了崔元手中。
他覺得,這個鬼主意肯定是那些內閣大臣提出來的,故意為難他。
若是換了旁人,他立刻就把大權給收回來了,可是這個崔元有些難辦。
別看他年齡不大,隻比他長了十三歲,但是輩分大啊,娶了他二姑姑永康公主,真較起真來,他還得喊他一聲姑父。
這家夥討厭得很,他去哪兒都緊緊跟著,寸步不離,就怕他一轉身又溜出宮了,偏偏掛著一副笑臉,還真不好對他發火,傳出去一個不孝的罵名,他可擔待不起。
他平時頂個虛職,養尊處優慣了的,腰上養了一圈肥肉,跟在朱壽身後跑了片刻,便虛汗連連,上氣不接下氣了。
朱壽無奈道,“姑父,要不朕叫人給您搬把椅子歇歇?”
別總跟著他成不?
崔元擦了擦額角的汗,“臣無礙,聖上身係社稷安危,不可有半分差池。”
“朕出宮,也是為了社稷安危。”不然誰將那韃靼小王子打跑呀?
崔元義正言辭道,“聖上待在宮裏,才能保社稷永固。皇室子嗣單薄,萬一出了事,大明岌岌危矣。”
“怕什麽?朕在宮外結識了一個很厲害的小家夥,他手底下的火器營可厲害了,有太祖神機營的遺風,連小王子都稱呼他是狼王!”
崔元用衣袖當做扇子,扇了扇,可不信他那不靠譜的外甥的吹噓。
“刀槍無眼,戰場上哪有什麽常勝的將軍。您若是有個子嗣,臣也不必那麽擔心您啦!”
言下之意,你要是有兒子,他才懶得管你這個熊孩子呢!
朱壽真心覺得,跟他溝通有障礙,背過雙手,轉身就走。
崔元趕忙邁著步子追了上去,“聖上,您去哪兒呀?慢些,等等臣啊!”
“朕給您生兒子去!”
崔元見他走的方向是去坤寧宮的,心中一喜,這個熊孩子總算是開竅了。
這種事,他這個姑父湊合進入就不美了,立刻停下了腳步,露出了老懷安慰的笑容來。
坤寧宮是皇後的居所,麵闊連廊九間,進深三間,重簷廡殿頂上覆著代表了至尊無上的黃色琉璃瓦,在日光下反射著強光,叫人不敢直視。
跨過門檻,一陣幽香撲麵而來,他上次見過的那些奇花異草,因為過了時節,全被無情地拔了,換上了應季的春蘭,而且還是春蘭中名貴的逸品。
若是換做了小無羨,見了這些極品蘭花,怕是要摸索著下巴,打算將它們全摘了,做成清露吧!
想到這兒,朱壽不覺勾起了唇角,笑了起來。他還沉浸在美好的思緒中,被一聲驚呼給拉回了現實。
“是聖上!聖上來了!”
一個冒冒失失的宮女,差點跌了一跤,急衝衝地往殿內跑去。
朱壽頓時失了興致,慢慢地踱著步子,好給宮內的人充足的準備時間,省得再鬧出什麽失禮的事來。
朱壽都快到了槅扇門前,方才見到盛裝打扮的皇後領著一群宮女姍姍來遲。
“臣妾拜見聖上,聖上萬福。”
朱壽點了點頭,跨過門檻,繼續往屋內走去。
宮內的每一件擺設,都是皇城中最好最金貴的。牆角擺的是玉八出戟方觚,點香用的是玉雕花雙龍爐,泡茶用的是玉臥蓮雲龍柄執壺,就連文房用的筆杆、筆架、硯台、水洗等等,均是用美玉雕琢而成的。
可是朱壽卻是覺得,那些粗獷而厚重玉器,將整個宮殿裝點成雪洞一般,冰涼涼的,即便燒著灼熱的地龍,仍叫他直打哆嗦。
他在桌邊坐下,見皇後依舊在門外跪著,不悅地皺了皺眉。
什麽意思啊?
一定得讓他開口喊“平身”,她才願意爬起來嗎?
朱壽懶得開口,給張永使了個眼色,張永頓時心領神會,躬身來到皇後身邊,恭敬道,“皇後請起。”
皇後頷首垂眸,一副謙卑恭順的樣子,“聖上無旨,臣妾不敢起身。”
朱壽真是覺得可笑,她是哪來的自信,敢向他拿喬?
“既然皇後不想起身,就繼續跪著吧!”
皇後被他這麽一句話,噎得心裏發酸,眼眶頓時濕潤了,依舊強忍著,沒讓淚水流下來。
她轉向了朱壽所坐的位置,開口道,“聖上前番出宮,至社稷安危於不顧,臣妾懇請聖上,上以社稷為重,下以蒼生在念,毋以荒遊為樂,開經筵,還邊兵,革宮市,省工作,減織造,則天下幸甚矣!”
朱壽冷冷一笑,“皇後居然也懂政事。”
“此乃臣妾的肺腑之言。”
什麽肺腑之言,不就是將楊廷和幾年前提的重新說了一遍嗎?
開經筵?
張口孔孟,閉口程朱,能夠改善吏治,充盈國庫嗎?殊不知那些貪汙受賄的,哪個學的不是孔孟之道,程朱之學?
張口仁義,閉口道德,能夠教化蠻夷,驅走韃虜嗎?簡直就是自欺欺人,拳頭底下才能見真章!
還邊兵?
若是當年聽了楊廷和的,縮減了邊兵,這次他連六萬士兵都湊不到,拿什麽來抵禦韃虜的侵略?是任由邊疆百姓自生自滅,還是任由韃虜暢通無阻?
革宮市?
那可是他最後的一點生利的渠道了,憑什麽讓他拱手交付?曆朝曆代,哪個皇帝沒點私產的?憑什麽他就不能有?
他還得靠著這些私房錢,好好地打造他的神機營呢!沒有錢,他連讓士兵練習打把的鉛彈都買不起。
省工作?
小無羨的火器坊裏的大匠,就是從當初楊廷和省去的那一批工匠中尋來的。至於留下的那一批,看看兵部這些年製造的兵器,就知道,盡是些會領餉銀的酒囊飯袋了!
減織造?
這一條他最冤枉了,宮裏的織造他能用去多少?嗬嗬,說句不好聽的,怕是還沒讓他減織造的皇後多吧!
“皇後居然如此深明大義,就從你開始身體力行吧,每季添兩身新衣也就夠了,讓德妃、賢妃也一並照做!”
說完,朱壽便氣呼呼地起身了,他覺得,他的腦袋簡直是被驢踢過了,才會想到要與皇後繁衍子嗣。
走到院中時,看著那些珍貴的春蘭,指不定沒過幾日,又得再換上一批奇花異草,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同樣是愛花,他的小無羨是用來賺銀子的,他那賢良淑德的皇後,卻是用來糟蹋銀子的。
他沉聲對張永道,“皇後既然喜歡蘭花,就讓那些蘭花永遠留著,不必再換了!省下的錢,用來購置彈藥。小無羨的士兵,平日是如何練的,你在大同也都看到了,讓神機營的照著他的樣子練!”
張永心裏偷著樂,忙應了聲“是”,要不是見朱壽正在氣頭上,他都能在麵上笑出來了。
他早就看那個皇後不順眼了。他身兼數職,每月看著各司呈交的賬冊,禦用監的花費,反而比兵仗局這個親兒子都要多,其中大半就是宮裏的幾個娘娘用去的。
他心疼銀子,可又不敢克扣了皇後的用項。他就不明白了,皇後平日除了給太後請安,連坤寧宮都很少出去,哪來的本事花那麽多的錢?真真是敗家!
這下可好了,聖上都發話了,他的腰杆子硬了,得趁熱打鐵,立刻派人去賀蘭山,下一批大訂單。
無羨給的價格公道,即便他從中賺上一筆差價,也比兵部的報價便宜了兩成,關鍵是用料和工藝過硬,隻要養護得當,炸膛的情況幾乎不會發生。
朱壽氣鼓鼓地回了豹房,一路上,火氣非但沒平息,反而越燒越旺,都要冒到嗓子眼了。身邊一個機靈的,立刻端上來一盞溫熱的紅棗茶。
朱壽喝了一口,方才心下舒暢了些。側目望了那人一眼,不覺心頭一顫,向他伸出了手去,摸索著他那細滑的臉蛋。
那英氣的雙眉,那含笑的鳳目,與記憶中的人交疊在一起,不覺喃喃了一聲,“小無羨……”
“聖上……”那人的身子一軟,向他的懷中靠了過去。
朱壽立刻發覺不對來,他的小無羨幾時有過這般諂媚逢迎的姿態?
待他再去看那人時,換了一個角度,與小無羨的相似度便低了幾分。
是啊,他的小無羨還在大同等著他呢,他怎麽能背著小無羨親昵別人呢?差點就讓那個可惡的家夥,傷了小無羨的心了。
他的心頭頓時升起一抹厭惡,抬起腿來,將那人一腳踢開,“滾!誰讓你來冒充朕的小無羨的?”
那人如同受驚的兔子,眼中含著不解與委屈,膽怯地望向了牆角。
文宜知道被發現了,立即從那兒跑了出來,跪在了朱壽的麵前,“臣有罪。臣見聖上思念無羨公子,日漸煩憂,特意尋了個相似的人來,以解聖上的相思之苦。”
“即便再像,他終究不是朕的小無羨……”朱壽擺了擺手,“讓他下去吧,朕不想再見到他,以後不要擅作主張了。”
“是,聖上!”文宜向那人使了個眼色,那人縮了縮脖子,立即向門口退去。
哎,那副畏畏縮縮的樣子,就連他都看不下去,更別說是聖上了。
他都訓了那人大半個月了,在教坊的時候表現得還不錯,怎麽一見到聖上,就原形畢露了呢?真是一塊扶不上牆的爛泥!
文宜默默歎了口氣,看來無羨在聖上心中的位置,暫時是難以動搖了。
朱壽拿起手中的杯盞,想到是那個冒充無羨的家夥遞來的,氣憤地將杯中的茶都潑了,差點潑到捧著奏疏前來的張永身上。
張永瞥了文宜一眼,見他跪在地上,一副認錯的樣子,明知故問道,“聖上,誰惹您生氣啦?”
朱壽懶得再提那糟心的事,“把奏疏都拿來吧!”
“是!聖上!”張永恭敬地將奏疏遞上,順序都按照急緩的順序排列妥當,頭一份便是禮部上書的關於太皇太後的喪葬事宜。
朱壽展開奏疏掃了一眼,太皇太後的諡號擬定為“孝貞純皇後”,反正就是一個稱謂罷了,他沒什麽意見,朱筆一揮,準了。
他又拿起第二份,是戶部擬算的出殯費用,林林總總列了一大堆,他也懶得一一細看下去,直接跳到了末尾,被最後那個天文數字嚇了一跳,居然比他犒賞六軍的費用,還高出了許多!
那時候,他問戶部要賞銀的時候,他們是怎麽說的?沒錢!
回得那叫一個理直氣壯!
他磨破了嘴皮子,一番討價還價下來,才要了一點點賞銀,最後還是靠著晉商的納捐,堪堪湊足了數額。
他都覺得,他這個將軍當得無能,他這個皇帝當得憋屈!
這會兒,輪到後宮死人了,還是個沒什麽存在感的太皇太後,他們倒是大方起來了,銀子突然間就多出來了?花起來也不心疼了?
什麽意思啊?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難道不比一個死人重要嗎?
朱壽將那份奏疏重重地拍在了桌案上,越想越是意氣難平,又將奏疏抓在了手中,對張永道,“擺駕文淵閣!”
文淵閣不是內閣辦公的地方嗎?
聖上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是要找誰問罪?
張永瞥了那份奏疏一眼,是戶部擬算的出殯費用。數額與曆代太後的出殯花費差不多,不知哪裏惹了聖怒。
他賠著十二分的小心,準備了龍輦,一路急行,由西華門入了皇宮,穿越熙和門梢,向東至文淵閣。
朱壽見楊廷和、梁儲、費宏三位閣老正與禮部、戶部的人在議事,如無意外的話,討論的正是太皇太後的出殯事宜,他去得還正是時候。
朱壽直接將手中的奏疏,往戶部尚書手中一丟,喝問道,“四個月前,朕問你要犒賞六軍的銀子,你說沒有,如今,怎麽又有錢了?”
朱壽覺得,回了宮就沒一件讓他順心的事。
他的禁衛軍,本是由心腹文宜掌控著的,想要何時出入皇宮,還不是他一句話的事。
可是,當他帶著文宜離宮七八個月,大權旁落,統領之權竟然落到了崔元手中。
他覺得,這個鬼主意肯定是那些內閣大臣提出來的,故意為難他。
若是換了旁人,他立刻就把大權給收回來了,可是這個崔元有些難辦。
別看他年齡不大,隻比他長了十三歲,但是輩分大啊,娶了他二姑姑永康公主,真較起真來,他還得喊他一聲姑父。
這家夥討厭得很,他去哪兒都緊緊跟著,寸步不離,就怕他一轉身又溜出宮了,偏偏掛著一副笑臉,還真不好對他發火,傳出去一個不孝的罵名,他可擔待不起。
他平時頂個虛職,養尊處優慣了的,腰上養了一圈肥肉,跟在朱壽身後跑了片刻,便虛汗連連,上氣不接下氣了。
朱壽無奈道,“姑父,要不朕叫人給您搬把椅子歇歇?”
別總跟著他成不?
崔元擦了擦額角的汗,“臣無礙,聖上身係社稷安危,不可有半分差池。”
“朕出宮,也是為了社稷安危。”不然誰將那韃靼小王子打跑呀?
崔元義正言辭道,“聖上待在宮裏,才能保社稷永固。皇室子嗣單薄,萬一出了事,大明岌岌危矣。”
“怕什麽?朕在宮外結識了一個很厲害的小家夥,他手底下的火器營可厲害了,有太祖神機營的遺風,連小王子都稱呼他是狼王!”
崔元用衣袖當做扇子,扇了扇,可不信他那不靠譜的外甥的吹噓。
“刀槍無眼,戰場上哪有什麽常勝的將軍。您若是有個子嗣,臣也不必那麽擔心您啦!”
言下之意,你要是有兒子,他才懶得管你這個熊孩子呢!
朱壽真心覺得,跟他溝通有障礙,背過雙手,轉身就走。
崔元趕忙邁著步子追了上去,“聖上,您去哪兒呀?慢些,等等臣啊!”
“朕給您生兒子去!”
崔元見他走的方向是去坤寧宮的,心中一喜,這個熊孩子總算是開竅了。
這種事,他這個姑父湊合進入就不美了,立刻停下了腳步,露出了老懷安慰的笑容來。
坤寧宮是皇後的居所,麵闊連廊九間,進深三間,重簷廡殿頂上覆著代表了至尊無上的黃色琉璃瓦,在日光下反射著強光,叫人不敢直視。
跨過門檻,一陣幽香撲麵而來,他上次見過的那些奇花異草,因為過了時節,全被無情地拔了,換上了應季的春蘭,而且還是春蘭中名貴的逸品。
若是換做了小無羨,見了這些極品蘭花,怕是要摸索著下巴,打算將它們全摘了,做成清露吧!
想到這兒,朱壽不覺勾起了唇角,笑了起來。他還沉浸在美好的思緒中,被一聲驚呼給拉回了現實。
“是聖上!聖上來了!”
一個冒冒失失的宮女,差點跌了一跤,急衝衝地往殿內跑去。
朱壽頓時失了興致,慢慢地踱著步子,好給宮內的人充足的準備時間,省得再鬧出什麽失禮的事來。
朱壽都快到了槅扇門前,方才見到盛裝打扮的皇後領著一群宮女姍姍來遲。
“臣妾拜見聖上,聖上萬福。”
朱壽點了點頭,跨過門檻,繼續往屋內走去。
宮內的每一件擺設,都是皇城中最好最金貴的。牆角擺的是玉八出戟方觚,點香用的是玉雕花雙龍爐,泡茶用的是玉臥蓮雲龍柄執壺,就連文房用的筆杆、筆架、硯台、水洗等等,均是用美玉雕琢而成的。
可是朱壽卻是覺得,那些粗獷而厚重玉器,將整個宮殿裝點成雪洞一般,冰涼涼的,即便燒著灼熱的地龍,仍叫他直打哆嗦。
他在桌邊坐下,見皇後依舊在門外跪著,不悅地皺了皺眉。
什麽意思啊?
一定得讓他開口喊“平身”,她才願意爬起來嗎?
朱壽懶得開口,給張永使了個眼色,張永頓時心領神會,躬身來到皇後身邊,恭敬道,“皇後請起。”
皇後頷首垂眸,一副謙卑恭順的樣子,“聖上無旨,臣妾不敢起身。”
朱壽真是覺得可笑,她是哪來的自信,敢向他拿喬?
“既然皇後不想起身,就繼續跪著吧!”
皇後被他這麽一句話,噎得心裏發酸,眼眶頓時濕潤了,依舊強忍著,沒讓淚水流下來。
她轉向了朱壽所坐的位置,開口道,“聖上前番出宮,至社稷安危於不顧,臣妾懇請聖上,上以社稷為重,下以蒼生在念,毋以荒遊為樂,開經筵,還邊兵,革宮市,省工作,減織造,則天下幸甚矣!”
朱壽冷冷一笑,“皇後居然也懂政事。”
“此乃臣妾的肺腑之言。”
什麽肺腑之言,不就是將楊廷和幾年前提的重新說了一遍嗎?
開經筵?
張口孔孟,閉口程朱,能夠改善吏治,充盈國庫嗎?殊不知那些貪汙受賄的,哪個學的不是孔孟之道,程朱之學?
張口仁義,閉口道德,能夠教化蠻夷,驅走韃虜嗎?簡直就是自欺欺人,拳頭底下才能見真章!
還邊兵?
若是當年聽了楊廷和的,縮減了邊兵,這次他連六萬士兵都湊不到,拿什麽來抵禦韃虜的侵略?是任由邊疆百姓自生自滅,還是任由韃虜暢通無阻?
革宮市?
那可是他最後的一點生利的渠道了,憑什麽讓他拱手交付?曆朝曆代,哪個皇帝沒點私產的?憑什麽他就不能有?
他還得靠著這些私房錢,好好地打造他的神機營呢!沒有錢,他連讓士兵練習打把的鉛彈都買不起。
省工作?
小無羨的火器坊裏的大匠,就是從當初楊廷和省去的那一批工匠中尋來的。至於留下的那一批,看看兵部這些年製造的兵器,就知道,盡是些會領餉銀的酒囊飯袋了!
減織造?
這一條他最冤枉了,宮裏的織造他能用去多少?嗬嗬,說句不好聽的,怕是還沒讓他減織造的皇後多吧!
“皇後居然如此深明大義,就從你開始身體力行吧,每季添兩身新衣也就夠了,讓德妃、賢妃也一並照做!”
說完,朱壽便氣呼呼地起身了,他覺得,他的腦袋簡直是被驢踢過了,才會想到要與皇後繁衍子嗣。
走到院中時,看著那些珍貴的春蘭,指不定沒過幾日,又得再換上一批奇花異草,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
同樣是愛花,他的小無羨是用來賺銀子的,他那賢良淑德的皇後,卻是用來糟蹋銀子的。
他沉聲對張永道,“皇後既然喜歡蘭花,就讓那些蘭花永遠留著,不必再換了!省下的錢,用來購置彈藥。小無羨的士兵,平日是如何練的,你在大同也都看到了,讓神機營的照著他的樣子練!”
張永心裏偷著樂,忙應了聲“是”,要不是見朱壽正在氣頭上,他都能在麵上笑出來了。
他早就看那個皇後不順眼了。他身兼數職,每月看著各司呈交的賬冊,禦用監的花費,反而比兵仗局這個親兒子都要多,其中大半就是宮裏的幾個娘娘用去的。
他心疼銀子,可又不敢克扣了皇後的用項。他就不明白了,皇後平日除了給太後請安,連坤寧宮都很少出去,哪來的本事花那麽多的錢?真真是敗家!
這下可好了,聖上都發話了,他的腰杆子硬了,得趁熱打鐵,立刻派人去賀蘭山,下一批大訂單。
無羨給的價格公道,即便他從中賺上一筆差價,也比兵部的報價便宜了兩成,關鍵是用料和工藝過硬,隻要養護得當,炸膛的情況幾乎不會發生。
朱壽氣鼓鼓地回了豹房,一路上,火氣非但沒平息,反而越燒越旺,都要冒到嗓子眼了。身邊一個機靈的,立刻端上來一盞溫熱的紅棗茶。
朱壽喝了一口,方才心下舒暢了些。側目望了那人一眼,不覺心頭一顫,向他伸出了手去,摸索著他那細滑的臉蛋。
那英氣的雙眉,那含笑的鳳目,與記憶中的人交疊在一起,不覺喃喃了一聲,“小無羨……”
“聖上……”那人的身子一軟,向他的懷中靠了過去。
朱壽立刻發覺不對來,他的小無羨幾時有過這般諂媚逢迎的姿態?
待他再去看那人時,換了一個角度,與小無羨的相似度便低了幾分。
是啊,他的小無羨還在大同等著他呢,他怎麽能背著小無羨親昵別人呢?差點就讓那個可惡的家夥,傷了小無羨的心了。
他的心頭頓時升起一抹厭惡,抬起腿來,將那人一腳踢開,“滾!誰讓你來冒充朕的小無羨的?”
那人如同受驚的兔子,眼中含著不解與委屈,膽怯地望向了牆角。
文宜知道被發現了,立即從那兒跑了出來,跪在了朱壽的麵前,“臣有罪。臣見聖上思念無羨公子,日漸煩憂,特意尋了個相似的人來,以解聖上的相思之苦。”
“即便再像,他終究不是朕的小無羨……”朱壽擺了擺手,“讓他下去吧,朕不想再見到他,以後不要擅作主張了。”
“是,聖上!”文宜向那人使了個眼色,那人縮了縮脖子,立即向門口退去。
哎,那副畏畏縮縮的樣子,就連他都看不下去,更別說是聖上了。
他都訓了那人大半個月了,在教坊的時候表現得還不錯,怎麽一見到聖上,就原形畢露了呢?真是一塊扶不上牆的爛泥!
文宜默默歎了口氣,看來無羨在聖上心中的位置,暫時是難以動搖了。
朱壽拿起手中的杯盞,想到是那個冒充無羨的家夥遞來的,氣憤地將杯中的茶都潑了,差點潑到捧著奏疏前來的張永身上。
張永瞥了文宜一眼,見他跪在地上,一副認錯的樣子,明知故問道,“聖上,誰惹您生氣啦?”
朱壽懶得再提那糟心的事,“把奏疏都拿來吧!”
“是!聖上!”張永恭敬地將奏疏遞上,順序都按照急緩的順序排列妥當,頭一份便是禮部上書的關於太皇太後的喪葬事宜。
朱壽展開奏疏掃了一眼,太皇太後的諡號擬定為“孝貞純皇後”,反正就是一個稱謂罷了,他沒什麽意見,朱筆一揮,準了。
他又拿起第二份,是戶部擬算的出殯費用,林林總總列了一大堆,他也懶得一一細看下去,直接跳到了末尾,被最後那個天文數字嚇了一跳,居然比他犒賞六軍的費用,還高出了許多!
那時候,他問戶部要賞銀的時候,他們是怎麽說的?沒錢!
回得那叫一個理直氣壯!
他磨破了嘴皮子,一番討價還價下來,才要了一點點賞銀,最後還是靠著晉商的納捐,堪堪湊足了數額。
他都覺得,他這個將軍當得無能,他這個皇帝當得憋屈!
這會兒,輪到後宮死人了,還是個沒什麽存在感的太皇太後,他們倒是大方起來了,銀子突然間就多出來了?花起來也不心疼了?
什麽意思啊?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難道不比一個死人重要嗎?
朱壽將那份奏疏重重地拍在了桌案上,越想越是意氣難平,又將奏疏抓在了手中,對張永道,“擺駕文淵閣!”
文淵閣不是內閣辦公的地方嗎?
聖上一副氣勢洶洶的樣子,是要找誰問罪?
張永瞥了那份奏疏一眼,是戶部擬算的出殯費用。數額與曆代太後的出殯花費差不多,不知哪裏惹了聖怒。
他賠著十二分的小心,準備了龍輦,一路急行,由西華門入了皇宮,穿越熙和門梢,向東至文淵閣。
朱壽見楊廷和、梁儲、費宏三位閣老正與禮部、戶部的人在議事,如無意外的話,討論的正是太皇太後的出殯事宜,他去得還正是時候。
朱壽直接將手中的奏疏,往戶部尚書手中一丟,喝問道,“四個月前,朕問你要犒賞六軍的銀子,你說沒有,如今,怎麽又有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