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撥的軍費肯定是不夠用的。”關於錢的問題,李姐早就想好了,“我不是搗鼓出了清露嗎?一兩清露,一兩白銀。先用咱們手上的存貨,換取一批急需的物資。等以後何關和胡勒根,打通了西域的商貿渠道,財源滾滾而來,就不用再擔心軍費的問題了。”
張平豎起了拇指,“主子慧眼識珠,何關精通商賈之術,胡勒根精通多種番語,原來您早有安排了,真是深謀遠慮啊!”
何關不樂意了,撇了撇嘴,“主子,原來你開鋪子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要自掏腰包,貼補軍費啊?那可是個無底洞……”
這不是白白浪費了他辛辛苦苦賺來的銀子嗎?和丟水裏有什麽分別啊?
李姐拍了拍何關的肩,“我貼補的不是軍費,而是我爹。錢財都是身外物,目前最首要的是先保住性命。你將清露和胰子的配方都改良好了,打通了西域的商道,還愁以後沒有銀子賺嗎?”
張平點著頭,很狗腿地應和道,“主子說得有理。”
李姐又對沈鈺道,“陶瓷炸雷最好能改良一下,不用人引燃,而是讓敵軍的馬蹄踏中後自動引爆。這樣,不但能提高炸炮引爆時機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也無需派人看顧。在赤木口設下疑陣,對敵兵造成威懾,讓他們不敢輕易進犯。”
沈鈺低眉沉思道,“想要做到你說的這般,則需設置機索,牽引鋼輪轉動,與火石急劇摩擦發火,從而引爆炸炮。”
張平皺眉道,“這機索炸炮聽著是不錯,不過主子啊,敵軍騎於馬上,有馬替他擋去了大部分的傷害,不就白搭了嗎?”
李姐摸了摸下巴,靈光一閃,“可以參考投石車的構造,當敵人觸發機關後,陶瓷炸炮便被彈起,在空中爆炸,馬匹不就護不了騎兵了嗎?”
沈鈺思索了一下,道,“你說的是翻車吧?隻要將翻車安置在炸炮旁,與罐內發火裝置連接,便能達到你所要的效果。隻是陶罐沉重,若是彈起的高度不夠高的話,威力依舊有限。”
李姐彈了一個響指,“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將炸炮做成竹筒一般的上下兩節,待敵人觸發機關後,先引爆底部一節,將炸炮從土中炸起,隨即才在空中引爆頂部那節的火藥。”
沈鈺雙眼一亮,“如此一來,可將陶罐拋至七八尺高,方圓幾十丈的敵兵將無所遁形。”
“那不就和爆竹差不多嗎?”高升說道。
李姐點點頭,“從今日起,你就跟著沈鈺研究這種……叫什麽好呢?對了,它是跳到空中爆炸的,就叫它‘跳雷’吧!”
李姐正和沈鈺探討著跳雷的細節,離去的劉安又衝衝回來了,“大人找小主子去呢!”
李姐對沈鈺和張平招了招手,讓他倆一同前往。
李霸找她似乎是有要事,帶路的劉安走得非常匆忙。她幾乎是小跑著,才跟上了他的步伐。
到了白虎堂,李姐撲了上去,給她爹來了個大大的擁抱,甜甜地喚了一聲爹,“這麽急著找姐兒,有什麽事呀?”
李霸壞心眼地用胡子蹭了蹭李姐細嫩的小臉,方才開口道,“那個不要臉的楊咩咩,太小心眼了,又給你爹使壞了,限令我在入冬之前將城營加高一倍,不然軍法處置。”
赤木口原是按照標準城營來建造的,城身高五尺,闊八尺,女牆高四尺,闊二尺。每百步置一戰樓,五十步置一風炮,每三尺置連枷棒。
可惜,三個月前剛被韃靼的鐵騎踏平過,西邊的牆破了一個大口子,就剩下一堆殘垣斷壁了。
李姐頓時來氣了,“這赤木口都破成這樣了,餘下幾十個殘兵,加上我們帶來的人,也都不及兩百人,重修營牆都困難,更別說要加高一倍了!”
劉安苦著臉道,“現在人多了,上頭剛給撥了三百多,正好湊足五百之數。”
李姐不解了,“那是好事啊,你們為什麽還一個個苦著臉,像是含了黃連似的。”
李霸嗬嗬一笑,“可不就是含了黃連嗎?有苦說不出啊!”
劉安不屑地撇了撇嘴,“那群見風使舵的小人,能撥給我們什麽好的?大多是衛所不要了的。不是在平亂中受傷的,就是做勞役得病的,幹瘦幹瘦的。不但幹不了活,還浪費糧食,簡直是把咱們這兒當成養濟院了。”
李霸摸了摸下巴,“要不,咱還是收拾收拾,開溜吧?”
李姐可不看好這個餿主意,“那麽多雙眼睛盯著呢,指不定早就等著咱們開溜,好下手抓咱們呢!”
“依姐兒看,該怎麽著?”李霸問道。
李姐聳了聳肩,“還能怎麽著?騰些營房出來,根據病情不同,安置下那些傷的病的,養好一個是一個唄。”
“那營牆該怎麽修呀?”劉安問道。
“身體康健的,共計有多少人手?”李姐問道。
劉安伸出四根手指,“算上咱們自個兒帶來的都不足三百,想要把原先的營牆修補妥帖,再挖掘壕溝,設置陷馬坑,就得大半年了。即便用鞭子天天跟在他們身後抽,也沒法按期完成啊!”
李姐扭頭望向張平,“當初你也參與過修城牆吧?平日想必沒少偷懶吧?”
張平尷尬地笑了笑,“看主子說的,有工頭看著呢,張平哪敢偷懶呀?”
“少來忽悠我,做苦力的自有一套偷懶的法子。主子我又不是找你秋後算賬的,就是想問問你,若是全力以赴地幹活,能比平時提高多少速度?”
張平垂眸沉思了片刻,答道,“能有兩成。”
“那便成。”李姐扭頭對劉安道,“將那二百人平均分作四組,約五十人一組,各自負責城牆的一段,作為對比。
“他們每日的工作量,參考著之前花馬池的修繕速度,再加上一成半。完成目標的吃飯,沒完成目標的喝粥。
“要是能再超額一成半,給那五十人加菜,再賞半隻羊開葷。
“不過速度上去了,還得保證質量,出了問題全員得一同受罰。
“士兵配有軍婦,那些軍婦也可以發動起來,以自願為原則,工作量同男的一樣,不過發的是錢,每日結算。
“不過,男女不可混為一處。女人幹活的地方,左右先空下一小塊作為避嫌。等哪隊男的完工了,便收了女隊,讓他們將女隊剩下的工事完成。”
“這法子不用工頭盯著,能讓他們自發地去幹活,聽著不錯,”可是劉安依舊苦著臉,“就是這作為獎勵的羊和錢,咱們軍費緊張,可出不起啊!”
“劉叔別急,姐兒這不是還有些清露嗎?先拿去應應急,置換些山羊、草藥、紗布、還有高純度的白酒,順帶著再給姐兒再製備些香料回來。”
劉安好意提點道,“白酒易醉,容易滋事,小主子要犒賞的話,可以換些別的。”
“這白酒不是用來犒賞的,而是用來給刀消毒,刮骨療傷的。購置的酒不用挑好的,隻要烈的,越烈越好。當然啦,後續還需要經過甑桶再度提純。入冬之後,和韃子打起來,指不定傷員還會暴增。劉叔您可多置辦些甑桶,找些會釀酒的來,我們可以自個兒釀。”
自產自銷最省錢,劉安聽到這個自然是高興的,隻是,“釀酒太費糧食,上麵撥的軍糧摻了沙,怕是都不夠吃了。”
李姐說是釀酒,其實真正要做的是酒精。現代人為了節省成本,所用的原料都不是好米,而是產量高、沒人吃的木薯。
她用手比劃了一下,“劉叔,您見過一種作物,和蘿卜似的長在土裏的,一拔一大串,個頭圓圓的,有兩個拳頭那麽大,皮是紅紅的,燒熟了之後囊是黃色的,可以吃的……”
張平激動地叫起來,“小的見過,聽說是從呂宋來的,有叫朱薯的,也有叫番薯的。早年閩南大旱,野草無青,餓民遍野,就是種了這種番薯,尺許薯藤便可隨栽隨活,幾個月後就能大獲豐收,價格極賤。”
劉安眼珠子一轉,“這麽一說,我也想起來了,以前跑單幫的時候曾見過。我認識些泉州的香料商。正好,同他們收購香料的時候,讓他們順帶捎帶些番薯和薯藤。”
這東西價格賤,同他們商討商討,說不準,還能免去買番薯的花費了。
李姐補充道,“還得招個會種番薯的人,在周邊開墾些荒地種上。這東西沒稻米那麽精貴,照顧起來不費事,可以讓閑著的軍婦去幹,收了糧,我們取三成。若是他們不願意自個兒吃番薯,我們就以市價來收取。以後就用這種番薯釀酒,糧草不夠的時候,還能當糧食吃,養活士兵應是不成問題的。”
沈鈺對李姐道,“如果你打算大批量釀酒、製清露,需要用到大量的水,最好將作坊設置在河邊,直接引入河水,對甑桶煮出的水汽進行冷卻。”
沈鈺不提,李姐倒是忽略了這一點,“作坊選址的事兒,就交給你和湯叔吧!順便在河邊再建一個水磨房,用來磨火藥,這樣可以加快火藥的製造。”
“小的見過水磨房,可以替主子將水磨房的結構都畫下來。”張平道。
李姐欣慰地一笑,“終於是看到了你的幹勁了!你同沈鈺好好探討下,盡快將作坊和磨坊的草圖畫出來,交給湯叔趕工。”
將沈鈺、張平等人的工作吩咐完,她扭頭抱著李霸的脖子,又恢複成了小女孩的模樣,討賞道,“爹爹,您看姐兒如此安排,可行不?”
“可行可行!”李霸哈哈一笑,“這沈鈺、張平都有事幹了,姐兒做什麽呢?”
李姐仰著腦袋,理直氣壯道,“姐兒自然是得監督他們幹活啦!”
其實,她要做的事情可不少,得找何關和柴胡列一份詳細的清單,交給劉安去采購。
作坊和磨坊的草圖畫好後,自然也得讓她親自過目的,看看能否借鑒現代的理念進行調整。
此外,她還得了解下送來的病員具體情況,分好不同科室,一來方便整治,二來防止疫病的交叉感染。
診療室和傷兵營也得分開,用石灰徹底消毒後才能安排病員入住。
她還要列個傷兵營的章程出來,將軍營的醫者重新培訓上崗……
怎麽那麽多事?想想就頭疼啊……
她爹像是看她還不夠忙似的,又給她布置了一個光榮而艱巨的工作,“姐兒既然閑著,就隨爹爹上點兵台,給那些新來的激勵下士氣!”
“好。”李姐隨口應下,笑眯眯地跟著自家爹爹身後,本是去湊熱鬧的,哪知到了地方,竟然被抱到了台中央,她老爹則弄了把太師椅坐在了後邊。
李姐心中升起了一抹不好的預感,“爹爹,您該不會是想讓姐兒替您訓新兵吧?”
李霸眯著眼,拿起手邊的茶盞,悠閑地喝了一口,“姐兒不愧是爹爹的貼心小棉襖,說的正合爹爹的心意,去替爹爹講兩句。”
李姐立刻拉長了一張臉,“爹爹,姐兒才九歲,我說的,人家能聽嗎?”
李霸板起臉道,“誰敢不聽?軍法處置!”
李霸豎起拇指,指了指身後一排親衛,一個個身穿鎧甲,手握刀柄,神情肅穆,“看見沒,爹爹特意拉來給你鎮場子的,姐兒放心大膽地說就成!”
得!連狐假虎威的陣勢都給她擺好了,看來她隻得硬著頭皮上了!
幸好,李姐當初做的是人事啊,每個月都有一次新職工入職培訓,年年還要組織團建,當場發個言什麽的,還是不在話下的。
李姐收起臉上的童真,擺出當初給新人訓話的氣勢,淡淡地掃了台下一眼。
不對啊……
人數怎麽才這麽些,粗略算一下,才二百出頭些……
劉安不是說,原有二百人,又新來了三百,即便其中有傷病的,起不了床的,也不該才這麽點人啊!
李姐對身邊的傳令官道,“人都到齊了嗎?”
傳令官抱拳道,“沒有,缺的都是新來的。”
得!她就想嘛,訓兩句話的工夫,她爹怎麽連椅子都搬來了,茶都泡上了,原來還給她出難題了啊!
不過,這也難不倒她。要知道,她培訓時遇到的那些個95後,可比新兵沒組織、沒紀律多了,她不是一樣將他們給搞定了。
“傳令下去,所有人,除了斷了腿的,病得實在是爬不起來的,一刻鍾內必須來點兵台集合。以鼓聲為號令,鼓聲停下,如若還未到者,軍法處置!”
“領命!——”
點兵台一側便設有戰鼓,直徑三尺,鼓聲震耳欲聾,氣勢磅礴。
李姐站在台上如蒼鬆一般,挺直了腰杆,冷眼瞧著稀稀落落的零散士兵,嬉笑著,緩緩地往點兵台走來。
她也不多言語,隻等鼓聲停歇後,問傳令官,“還有多少人未到?”
“四十七人。”
“軍法該如何處置?”李姐問道。
“三十軍棍。”
“那就按軍法處置吧!”李姐沉聲道。
傳令官深深蹙著眉,“目前正是急需用人之際,你這麽做……”
李姐知道,傳令官想說她是在胡鬧,但是,今日這些人不得不打。
“正因為是用人之際,才不能讓這些蛀蟲擾亂了軍心。他們不但要打,還得拉到點兵台,當著所有士兵的麵打,以儆效尤!你不用顧忌什麽,我爹還在後麵坐著呢,我說什麽他都聽得清清楚楚。他既然沒吭聲,便是認可了我的做法,你隻管放心大膽地傳令下去!”
傳令官的目光越過她,往她身後瞧去,見李將軍真悠閑地翹著腿,喝著茶,便不再多說什麽,火速去傳令了。
不久,那四十七個刺頭,便被押到了點兵台前,一個個被壓在了地上,可憐巴巴地向將軍求饒。
李姐雙唇微啟,隻對傳令官說了一個字,“打!——”
軍棍應聲而落,劈裏啪啦地打在那些刺頭的身上。
“你一個小丫頭,憑什麽打我們?”
“就是,你以為你是誰?”
“軍營之中不得有女子!”
“我們要去告你!”
……
李姐完全不為所動,隻是冷冷地瞧著他們,待他們被打得喊不動了,方才讓傳令官給士兵傳下話去:
“軍營之中,以鼓為令。違令則罰,有功則賞,沒有二價。
“即日起,每日準時點卯,遲到者軍法處置。誰改違令,之前那些家夥就是你們的下場。
“所有人五人為伍,十人為什,五十人為一隊,伍長、什長、隊長由今日最早到的擔任。
“日後,幹得好的提拔,幹得差的免職,全看在場各自的表現。
“每隊任務相同,完成任務的吃飽飯,完不成任務的喝稀粥,要是超額一成半完成的,該隊加菜,再賞半隻羊開葷。”
傳令官聽到此處,眼神之中盡是訝然,嘴唇微微動了動,見李霸朝他瞪了一眼,忙將到了唇邊的話給咽了回去,一聲都沒敢吭,乖乖地傳令去了。
李姐淡淡地瞥了他一眼,繼續吩咐道,“大家都知道,這赤木口是什麽地兒。修補營牆,可不是為了應付上頭的命令,而是為了你們自個兒的小命。
“想要在此好好地活著,就給我好好地幹,高築牆,廣積糧,沒什麽敵人是可怕的。
“台上坐的李將軍,可是從一個普通的士兵做起,當的大將軍。他趕走過侵犯延綏敵兵,打退過包圍花馬池的逆賊,功績卓越,方才被朝廷委以重任,來到這赤木口。
“隻要大家乖乖聽令,有他在,一定能保大家平安。凡是將軍有一口肉吃,就少不了大家的!”
說完,李姐還不忘讓傳令官帶著大夥喊口號,一聲聲“將軍威武”此起彼伏,挺有些大閱兵的聲勢,聽著還是挺鼓舞人心的。
李姐笑眯眯找她老爹討賞去了,“爹爹,你看姐兒做得怎麽樣?”
李霸點點頭,“姐兒幹得不錯,你劉叔正催著呢,他要去采買了,讓你快些將清單列好!”
李姐很沒形象地翻了個白眼,賞賜沒討到,倒是又被她爹給安排上了活計。
傷員的救治是目前的首要任務,她立刻讓劉安找來醫官,又將柴胡一並叫來。
據劉安介紹,那醫官姓傅,醫術還不錯。一次給人看病的時候,發現患者吃了藥,非但沒好,病情還加重了。
他研究了醫書,又重新調整了幾味藥,見病人的情況仍未改善,到處查原因,最後發現是病人所抓的藥材被摻了假,憤怒地揭發了那家藥鋪。
誰料,人家的後台比他硬,反而誣陷他醫術不行,看不好病。
人言可畏,找他看病的人越來越少,他實在是混不下去了,就來軍營做了個軍醫。
這陣子柴胡便是跟著他學了不少醫理,兩人談話間,也說了李姐不少好話,故而他對李姐的印象還算不錯,隻是對李姐有一事不滿。
“老夫已收柴胡為徒,是要教柴胡些真本事的,修補衣物這類的雜事,還請小主子找他人代勞。”
李姐笑了笑,“這陣子柴胡練習縫補之術,也練得差不多了,可以上場演練了。”
“演練什麽?”傅軍醫不解道。
李姐從懷中取出一個小布包,打開後,露出一排粗細不等的長針,奇怪的是,所有的針都是彎折的。
“傅軍醫可曾想過,士兵多是刀傷,是不是和破損的衣物一般,若是我們用羊腸做成的線,將破裂的傷口縫合起來,是不是能加速傷口的愈合?”
傅軍醫拿起一根曲針,端詳起來,“這針就是用來給傷口縫合的?”
“正是!”李姐點點頭。
“此種方式老夫聞所未聞……”
“傅軍醫怎會沒聽聞過呢?您忘了,當日華佗曾替患者破腹取出腸中患結,隨後便縫合了腸子,豈不是和此有異曲同工之妙。”
傅軍醫雙眼一亮,“小主子說的是,隻是老夫行醫數十載,從未嚐試此類療法,萬一將人給……”
李姐含笑道,“我明白傅軍醫的顧慮,咱們自然是不能拿活人做試驗的,不是?但我們有羊啊!把羊綁了,劃幾道口子,然後拿來練手,等熟能生巧之後,再給病人醫治也不遲。”
“這個辦法好,老夫這就帶著柴胡去試驗。”
一談到醫術,傅軍醫便是個急性子,將李姐的布包取了,拉著柴胡轉身要走,忙被李姐給喊住了。
“您先別忙著走,還有一點要注意的。給傷口縫合之前,必須做好全麵的消毒工作,如同對待疫病一般。
“不過,傳播疫病一方的不是傷者,而是大夫。您說話時不慎帶出的一口唾沫,對於傷口來說,或許就能成為疫病的來源。
“所以,消毒非常重要。屋子得消毒,穿的衣物得消毒,針頭也得浸泡在酒中,紗布疊成十六層,蒙住口鼻,手術的全程都不能脫下。
“雙手的清潔更是少不了的,過會兒,我給您老弄些豆麵來,做成硫磺皂。”
傅軍醫不解道,“何為硫磺皂?”
“硫磺有驅毒的作用,將硫磺加在豆麵裏淨手,這樣手才能徹底洗幹淨。不過,得加多少硫磺效果最好,又不傷手,這個分寸您比我拿捏得更好,得給我個方子。”
傅軍醫拍了下手,“這個好辦。”
“過陣子,我再將硫磺加到香胰子裏給您送來。”
傅軍醫連連擺手,“這個使不得……豆麵本就夠奢侈的了,更別說是香胰子了,老夫這把老骨頭了,哪裏使得那麽金貴的東西。”
李姐笑道,“您老放心,這香胰子是我自個兒做的,供給您用來治療傷兵,還是供得起的。待傷口差不多愈合時,便可將羊腸線拆了。
“我建議,分成兩組羊作為試驗,一組怎麽隨意怎麽隨意來,另一組嚴格按照我的消毒法子來。兩組作為對比,讓所有的軍醫在旁見證消毒的法子是否可行,這樣也有說服力不是?”
傅軍醫捋了捋胡子,臉上的笑褶皺成了一朵菊花,“就照小主子說得辦!”說完,又要帶著柴胡閃人。
李姐急了,“您這一走,還有那麽多傷兵,我找誰安置呀?”
傅軍醫指了指牆邊站著的一個舞象少年,道,“找他就成了。”說完,便急衝衝地拽著柴胡出門了。
李姐露出一個苦笑,望向了牆邊的那個穿著細布直裰的男子,約莫十七八歲,長相清秀,帶著幾分書卷氣。
“不知這位哥哥該如何稱呼?”李姐問道。
那男子低下頭,拱了拱手,“不敢,我乃傅老之孫,叫我小傅便可。”
“那我就叫你小傅哥哥吧!不知,安置傷病的營房是否安排妥當了?”李姐問道。
“已經根據小主子的要求,安排妥當。”小傅軍醫答道。
“成!那我們就去看看吧!”李姐從椅子上跳下來,跟著小傅軍醫,來到了營房的東隅。
“傷兵中有一百五十多是外傷,根據所傷程度不同,分配了四間大營房。另有三十多受了風熱,分配了兩間小營房。餘下三十多因之前勞役過重,體虛咳喘,又分配了兩間小營房。另分配了兩間營房,一間作為診室,一間用作刳割,各隔了四個單間。”
李姐一聽小傅軍醫的介紹,便知道他是個工作細心的,讚道,“小傅哥哥用心了。”
“此乃我分內之事。”
“小傅哥哥給這些營房都消毒了嗎?”李姐問道。
“若是要按小主子說的定期消毒,需要大批量的雄黃,怕是不夠用了。藥草本就緊張,勻不出那麽多經費購置雄黃。”小傅軍醫答道。
“預防疫病時,有什麽便宜好用的消毒方法嗎?”李姐問道。
小傅軍醫沉思了下,開口道,“可用生石灰,1比1配水,待熱氣消散後,再1比9配水,攪拌後取上層清液,噴灑牆體和地麵即可。”
“那就照這個法子來。我們現在是窮了些,量力而行,藥效差不多的草藥,盡量撿著便宜些的用。誰的命不是命呢?能救一個就救一個吧!”
李姐接著交代道,“你爹這陣子怕是忙著折騰那些羊了,那些傷兵可全靠你了。
“病人的衣物、床單七日一換,染了血汙的可換得勤快些,若是有新來的,得睡幹淨的。
“不同病人的衣物、床單得分開洗,尤其是那些染了風寒、疫症的,洗完之後也得消毒。
“不過,全用白酒可消耗不起,你有什麽好辦法嗎?”李姐問道。
“最好的辦法是用花椒煮水,浸泡衣物,不過就是貴了些。”小傅軍醫答道。
李姐咬了咬牙,“這個我來想辦法,你給我盯緊了洗衣婦,別讓些眼皮子淺的,貪了我的花椒,我賺點銀子不容易啊……”
李姐見小傅軍醫盯著自己,不覺擦了擦臉,問道,“我臉上有什麽嗎?”
小傅軍醫笑了笑,“已經擦去了。”
“你這邊的草藥,還有什麽急缺的嗎?劉叔今日會去大批采購物資,”李姐對他俏皮地眨了眨眼,“我可以給你開個後門,讓他給你捎帶些。”
小傅軍醫皺眉道,“藥草什麽都缺,最缺的怕是曼陀羅花了。這是用來做睡聖散的主藥,各處軍營都是急需的,分配到我們這邊的就更少了,隻能供給軍官用上。”
睡聖散?
這個李姐知道,就是麻醉藥,之前她讓柴胡配過,本想混入火藥中增加威力的,但因原料不足,就弄了些許防身。
外科手術沒麻藥,可是一大麻煩。
小傅軍醫猶豫了一下,開口道,“我知道有一處野地,產有罌粟,其果漿液乳白,也有止疼的功效。”
“不可!”李姐一聽罌粟的名字,便條件反射般地開口回絕了,“罌粟易上癮,弊大於利,非到萬不得已,不可使用。即便使用,也有斟酌劑量,慎之又慎。”
李姐咬唇沉思著,突然想到了一個奇物,“小傅哥哥可聽聞過螞蟥?”
她之所以會關注螞蟥,是因為早些年前曾流行過螞蟥美容法。將半饑半飽的螞蟥放在臉上,隨其吸血,說是能祛瘀、淡斑。
據說有些牙醫,把水蛭放到牙齦上來消除腫脹,某些整容醫生,把水蛭放到傷口上,能夠減少疤痕的形成……
反正吹得挺神的,她還看過一個關於螞蟥的紀錄片,就是專門說螞蟥在手術中的用途的。
“這個藥庫就有,可逐惡血淤血,破血瘕積聚,還可……”
李姐見小傅軍醫說到一半停頓了下來,好奇道,“還可什麽?”
小傅軍醫臉頰微紅,“可逐月閉……”
李姐眨了眨眼,沒明白,想來應該也是疏通淤血一類的功效吧,想不到古人那麽早就能了解到了螞蟥的作用,不過用法卻是有些不同。
“小傅哥哥說的螞蟥,怕是已經被曬成幹,磨成粉了吧?我說的螞蟥可是活的。”
“活的?”小傅軍醫皺了皺眉,“那不是害蟲嗎?會吸食人血的。”
“小傅哥哥有沒有注意過,螞蟥在吸食血的時候,人是不會感到疼的?”
小傅軍醫恍然大悟,驚呼道,“你的意思是說,要用螞蟥來代替睡聖散?”
“螞蟥除了能止疼外,還能吸取血管中堵塞的淤血。但要注意的是,剛抓的螞蟥可不幹淨,必須在清水中養上幾天,讓它將穢物排盡了才能使用。
“至於要用多少螞蟥,才能達到止疼的效果,”李姐攤開了雙手,“我就給不了什麽建議了。
“不過,老傅軍醫這陣子要在羊身上施行縫合術,可以交由他先在羊身上試驗一下,等成功了,再用於傷兵身上也不遲。”
小傅軍醫談到醫理,和他爹一模一樣,也是一個急性子,“就照你說的辦,我這就讓人去抓一盆螞蟥來。”
“你的首要任務是安置病患,螞蟥的事就交給我,我來替你搞定。”說完,李姐便找來了狗蛋和胡勒根,現在就屬他倆最空了。
“我有任務交給你們。”
狗蛋見何關、高升一個個都得了差事,正顯得蛋疼呢,一聽有任務,立馬興奮了起來,“主子您說!”
“去附近的河裏抓一盆螞蟥來!”
狗蛋和胡勒根,一個是生在山上的,一個是養在草原的,都沒見過螞蟥,此刻全都傻眼了,“什麽是螞蟥?”
“見過蝸牛不?”李姐問道。
兩人點點頭。
“這個就和蝸牛差不多,不過頭上沒角,背上也沒殼,凡是水澤之地就有,會吸血,抓的時候小心些。”
狗蛋一聽就拉長了臉,“還會吸血啊……”好可怕的樣子。
李姐給了他一個暴栗,“又不會疼的!主子我交給你些事,還那麽囉嗦,快些去,每人至少抓五條回來,抓不到,別吃晚飯了。”
狗蛋苦著一張臉,隻得拿著李姐給的布兜和陶罐,和胡勒根來到了水澤邊,望著那波光粼粼的水麵,小臉皺得更緊了,和個苦瓜似的,急得抓耳撓腮。
“讓我上山逮十隻兔子,不用半天就能手到擒來,可我不懂水性,在這河灘裏釣個十尾魚都困難,更別說是見都沒見過的螞蟥了,主子不是為難我嘛……”他能不能甩手不幹啊……
胡勒根安慰道,“別急,我有辦法。”
狗蛋雙眼一亮,“你有什麽辦法?快告訴我!”
胡勒根沒回答他,而是脫了鞋,拔出了隨身帶著的短刀,在腿上劃了一道口子。
狗蛋皺著眉,“你這是做什麽?抓不到螞蟥,大不了就被主子罵一頓嘛,主子又不會真的為難我們,你也不必為了逃避責罰自殘嘛……”
“我不是為了逃避責罰,你忘了,主子說過,螞蟥是吸血的。”說著,他坐在了岸邊,將受傷的腿放入了水中,血液自傷口湧出,順著水流散去。
狗蛋看明白了,“你是要用傷口把螞蟥引來?水澤那麽大,你就這麽些血,有用嗎?”
“先試試吧,要是沒用的話,我再劃一道口子。”
胡勒根在傷口處掐了下,又擠出些血來,狗蛋在邊上看著都疼,咬了咬牙,道,“別擠啦,一會兒血不夠用,用我的!”
“沒事,多擠出些血,效果好些。”
狗蛋知道他性子倔,多說無益,也不再阻止,而是專注地盯著水麵。
“別動!”狗蛋突然高喊了一聲,指著水中的一道淡淡的波紋道,“蟲子……不,是螞蟥,螞蟥來了!”
胡勒根低頭一看,那道深色的身影,隱秘於波痕之間,要不是狗蛋眼尖,還不容易發現。
胡勒根立刻停下了腳上的動作,靜靜地等待著螞蟥的靠近。
時機到了!
胡勒根一手紮入水中,抓住了螞蟥,誰知它身上滑不留手,沒抓緊,居然讓它逃了。
胡勒根正惋惜著,一個布兜紮入了水中,將那螞蟥給撈了起來。
狗蛋得意地笑了起來,“哈哈!最後還得看我的吧!”
不過,他可不敢碰兜裏的怪蟲子,讓胡勒根給弄到了罐子裏。
胡勒根裝完螞蟥,將罐子遞還給狗蛋,“這螞蟥是你逮住的,算你的。”
“這怎麽成?”狗蛋不答應了,“這是你用血引來的,自然算你的。”
胡勒根又要謙讓,被狗蛋虛了一聲,“別吵,又有螞蟥來了!”
水中的螞蟥不少,不多久就逮住了十條。
“你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快上岸吧,之後就看我的了!”狗蛋脫了鞋,也打算給自己腳上來一刀。
胡勒根阻止道,“我還能引些來,照現在的速度,馬上就能逮住二十條了,你不用挨這一刀的。”
狗蛋咬了咬唇,“之前,我在背後叫你是狼娃,你別記在心上,我以後不這麽叫你了。”
狗蛋拍著自己的胸脯,“你以後就是我狗蛋的兄弟了。”
說著,他握緊了手中的短刀,一刀下去,在自個兒的腿上劃了一個口子,坐在了胡勒根的邊上,“做兄弟的得有難同當,我不會讓你一人挨刀子的。”
胡勒根側著臉,朝他笑了笑,陽光之下那雙眼睛就和碧波似的,看慣了,他也不覺得像咬人的狼了,還挺好看的。
張平豎起了拇指,“主子慧眼識珠,何關精通商賈之術,胡勒根精通多種番語,原來您早有安排了,真是深謀遠慮啊!”
何關不樂意了,撇了撇嘴,“主子,原來你開鋪子不是為了賺錢,而是要自掏腰包,貼補軍費啊?那可是個無底洞……”
這不是白白浪費了他辛辛苦苦賺來的銀子嗎?和丟水裏有什麽分別啊?
李姐拍了拍何關的肩,“我貼補的不是軍費,而是我爹。錢財都是身外物,目前最首要的是先保住性命。你將清露和胰子的配方都改良好了,打通了西域的商道,還愁以後沒有銀子賺嗎?”
張平點著頭,很狗腿地應和道,“主子說得有理。”
李姐又對沈鈺道,“陶瓷炸雷最好能改良一下,不用人引燃,而是讓敵軍的馬蹄踏中後自動引爆。這樣,不但能提高炸炮引爆時機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也無需派人看顧。在赤木口設下疑陣,對敵兵造成威懾,讓他們不敢輕易進犯。”
沈鈺低眉沉思道,“想要做到你說的這般,則需設置機索,牽引鋼輪轉動,與火石急劇摩擦發火,從而引爆炸炮。”
張平皺眉道,“這機索炸炮聽著是不錯,不過主子啊,敵軍騎於馬上,有馬替他擋去了大部分的傷害,不就白搭了嗎?”
李姐摸了摸下巴,靈光一閃,“可以參考投石車的構造,當敵人觸發機關後,陶瓷炸炮便被彈起,在空中爆炸,馬匹不就護不了騎兵了嗎?”
沈鈺思索了一下,道,“你說的是翻車吧?隻要將翻車安置在炸炮旁,與罐內發火裝置連接,便能達到你所要的效果。隻是陶罐沉重,若是彈起的高度不夠高的話,威力依舊有限。”
李姐彈了一個響指,“還有一種辦法,就是將炸炮做成竹筒一般的上下兩節,待敵人觸發機關後,先引爆底部一節,將炸炮從土中炸起,隨即才在空中引爆頂部那節的火藥。”
沈鈺雙眼一亮,“如此一來,可將陶罐拋至七八尺高,方圓幾十丈的敵兵將無所遁形。”
“那不就和爆竹差不多嗎?”高升說道。
李姐點點頭,“從今日起,你就跟著沈鈺研究這種……叫什麽好呢?對了,它是跳到空中爆炸的,就叫它‘跳雷’吧!”
李姐正和沈鈺探討著跳雷的細節,離去的劉安又衝衝回來了,“大人找小主子去呢!”
李姐對沈鈺和張平招了招手,讓他倆一同前往。
李霸找她似乎是有要事,帶路的劉安走得非常匆忙。她幾乎是小跑著,才跟上了他的步伐。
到了白虎堂,李姐撲了上去,給她爹來了個大大的擁抱,甜甜地喚了一聲爹,“這麽急著找姐兒,有什麽事呀?”
李霸壞心眼地用胡子蹭了蹭李姐細嫩的小臉,方才開口道,“那個不要臉的楊咩咩,太小心眼了,又給你爹使壞了,限令我在入冬之前將城營加高一倍,不然軍法處置。”
赤木口原是按照標準城營來建造的,城身高五尺,闊八尺,女牆高四尺,闊二尺。每百步置一戰樓,五十步置一風炮,每三尺置連枷棒。
可惜,三個月前剛被韃靼的鐵騎踏平過,西邊的牆破了一個大口子,就剩下一堆殘垣斷壁了。
李姐頓時來氣了,“這赤木口都破成這樣了,餘下幾十個殘兵,加上我們帶來的人,也都不及兩百人,重修營牆都困難,更別說要加高一倍了!”
劉安苦著臉道,“現在人多了,上頭剛給撥了三百多,正好湊足五百之數。”
李姐不解了,“那是好事啊,你們為什麽還一個個苦著臉,像是含了黃連似的。”
李霸嗬嗬一笑,“可不就是含了黃連嗎?有苦說不出啊!”
劉安不屑地撇了撇嘴,“那群見風使舵的小人,能撥給我們什麽好的?大多是衛所不要了的。不是在平亂中受傷的,就是做勞役得病的,幹瘦幹瘦的。不但幹不了活,還浪費糧食,簡直是把咱們這兒當成養濟院了。”
李霸摸了摸下巴,“要不,咱還是收拾收拾,開溜吧?”
李姐可不看好這個餿主意,“那麽多雙眼睛盯著呢,指不定早就等著咱們開溜,好下手抓咱們呢!”
“依姐兒看,該怎麽著?”李霸問道。
李姐聳了聳肩,“還能怎麽著?騰些營房出來,根據病情不同,安置下那些傷的病的,養好一個是一個唄。”
“那營牆該怎麽修呀?”劉安問道。
“身體康健的,共計有多少人手?”李姐問道。
劉安伸出四根手指,“算上咱們自個兒帶來的都不足三百,想要把原先的營牆修補妥帖,再挖掘壕溝,設置陷馬坑,就得大半年了。即便用鞭子天天跟在他們身後抽,也沒法按期完成啊!”
李姐扭頭望向張平,“當初你也參與過修城牆吧?平日想必沒少偷懶吧?”
張平尷尬地笑了笑,“看主子說的,有工頭看著呢,張平哪敢偷懶呀?”
“少來忽悠我,做苦力的自有一套偷懶的法子。主子我又不是找你秋後算賬的,就是想問問你,若是全力以赴地幹活,能比平時提高多少速度?”
張平垂眸沉思了片刻,答道,“能有兩成。”
“那便成。”李姐扭頭對劉安道,“將那二百人平均分作四組,約五十人一組,各自負責城牆的一段,作為對比。
“他們每日的工作量,參考著之前花馬池的修繕速度,再加上一成半。完成目標的吃飯,沒完成目標的喝粥。
“要是能再超額一成半,給那五十人加菜,再賞半隻羊開葷。
“不過速度上去了,還得保證質量,出了問題全員得一同受罰。
“士兵配有軍婦,那些軍婦也可以發動起來,以自願為原則,工作量同男的一樣,不過發的是錢,每日結算。
“不過,男女不可混為一處。女人幹活的地方,左右先空下一小塊作為避嫌。等哪隊男的完工了,便收了女隊,讓他們將女隊剩下的工事完成。”
“這法子不用工頭盯著,能讓他們自發地去幹活,聽著不錯,”可是劉安依舊苦著臉,“就是這作為獎勵的羊和錢,咱們軍費緊張,可出不起啊!”
“劉叔別急,姐兒這不是還有些清露嗎?先拿去應應急,置換些山羊、草藥、紗布、還有高純度的白酒,順帶著再給姐兒再製備些香料回來。”
劉安好意提點道,“白酒易醉,容易滋事,小主子要犒賞的話,可以換些別的。”
“這白酒不是用來犒賞的,而是用來給刀消毒,刮骨療傷的。購置的酒不用挑好的,隻要烈的,越烈越好。當然啦,後續還需要經過甑桶再度提純。入冬之後,和韃子打起來,指不定傷員還會暴增。劉叔您可多置辦些甑桶,找些會釀酒的來,我們可以自個兒釀。”
自產自銷最省錢,劉安聽到這個自然是高興的,隻是,“釀酒太費糧食,上麵撥的軍糧摻了沙,怕是都不夠吃了。”
李姐說是釀酒,其實真正要做的是酒精。現代人為了節省成本,所用的原料都不是好米,而是產量高、沒人吃的木薯。
她用手比劃了一下,“劉叔,您見過一種作物,和蘿卜似的長在土裏的,一拔一大串,個頭圓圓的,有兩個拳頭那麽大,皮是紅紅的,燒熟了之後囊是黃色的,可以吃的……”
張平激動地叫起來,“小的見過,聽說是從呂宋來的,有叫朱薯的,也有叫番薯的。早年閩南大旱,野草無青,餓民遍野,就是種了這種番薯,尺許薯藤便可隨栽隨活,幾個月後就能大獲豐收,價格極賤。”
劉安眼珠子一轉,“這麽一說,我也想起來了,以前跑單幫的時候曾見過。我認識些泉州的香料商。正好,同他們收購香料的時候,讓他們順帶捎帶些番薯和薯藤。”
這東西價格賤,同他們商討商討,說不準,還能免去買番薯的花費了。
李姐補充道,“還得招個會種番薯的人,在周邊開墾些荒地種上。這東西沒稻米那麽精貴,照顧起來不費事,可以讓閑著的軍婦去幹,收了糧,我們取三成。若是他們不願意自個兒吃番薯,我們就以市價來收取。以後就用這種番薯釀酒,糧草不夠的時候,還能當糧食吃,養活士兵應是不成問題的。”
沈鈺對李姐道,“如果你打算大批量釀酒、製清露,需要用到大量的水,最好將作坊設置在河邊,直接引入河水,對甑桶煮出的水汽進行冷卻。”
沈鈺不提,李姐倒是忽略了這一點,“作坊選址的事兒,就交給你和湯叔吧!順便在河邊再建一個水磨房,用來磨火藥,這樣可以加快火藥的製造。”
“小的見過水磨房,可以替主子將水磨房的結構都畫下來。”張平道。
李姐欣慰地一笑,“終於是看到了你的幹勁了!你同沈鈺好好探討下,盡快將作坊和磨坊的草圖畫出來,交給湯叔趕工。”
將沈鈺、張平等人的工作吩咐完,她扭頭抱著李霸的脖子,又恢複成了小女孩的模樣,討賞道,“爹爹,您看姐兒如此安排,可行不?”
“可行可行!”李霸哈哈一笑,“這沈鈺、張平都有事幹了,姐兒做什麽呢?”
李姐仰著腦袋,理直氣壯道,“姐兒自然是得監督他們幹活啦!”
其實,她要做的事情可不少,得找何關和柴胡列一份詳細的清單,交給劉安去采購。
作坊和磨坊的草圖畫好後,自然也得讓她親自過目的,看看能否借鑒現代的理念進行調整。
此外,她還得了解下送來的病員具體情況,分好不同科室,一來方便整治,二來防止疫病的交叉感染。
診療室和傷兵營也得分開,用石灰徹底消毒後才能安排病員入住。
她還要列個傷兵營的章程出來,將軍營的醫者重新培訓上崗……
怎麽那麽多事?想想就頭疼啊……
她爹像是看她還不夠忙似的,又給她布置了一個光榮而艱巨的工作,“姐兒既然閑著,就隨爹爹上點兵台,給那些新來的激勵下士氣!”
“好。”李姐隨口應下,笑眯眯地跟著自家爹爹身後,本是去湊熱鬧的,哪知到了地方,竟然被抱到了台中央,她老爹則弄了把太師椅坐在了後邊。
李姐心中升起了一抹不好的預感,“爹爹,您該不會是想讓姐兒替您訓新兵吧?”
李霸眯著眼,拿起手邊的茶盞,悠閑地喝了一口,“姐兒不愧是爹爹的貼心小棉襖,說的正合爹爹的心意,去替爹爹講兩句。”
李姐立刻拉長了一張臉,“爹爹,姐兒才九歲,我說的,人家能聽嗎?”
李霸板起臉道,“誰敢不聽?軍法處置!”
李霸豎起拇指,指了指身後一排親衛,一個個身穿鎧甲,手握刀柄,神情肅穆,“看見沒,爹爹特意拉來給你鎮場子的,姐兒放心大膽地說就成!”
得!連狐假虎威的陣勢都給她擺好了,看來她隻得硬著頭皮上了!
幸好,李姐當初做的是人事啊,每個月都有一次新職工入職培訓,年年還要組織團建,當場發個言什麽的,還是不在話下的。
李姐收起臉上的童真,擺出當初給新人訓話的氣勢,淡淡地掃了台下一眼。
不對啊……
人數怎麽才這麽些,粗略算一下,才二百出頭些……
劉安不是說,原有二百人,又新來了三百,即便其中有傷病的,起不了床的,也不該才這麽點人啊!
李姐對身邊的傳令官道,“人都到齊了嗎?”
傳令官抱拳道,“沒有,缺的都是新來的。”
得!她就想嘛,訓兩句話的工夫,她爹怎麽連椅子都搬來了,茶都泡上了,原來還給她出難題了啊!
不過,這也難不倒她。要知道,她培訓時遇到的那些個95後,可比新兵沒組織、沒紀律多了,她不是一樣將他們給搞定了。
“傳令下去,所有人,除了斷了腿的,病得實在是爬不起來的,一刻鍾內必須來點兵台集合。以鼓聲為號令,鼓聲停下,如若還未到者,軍法處置!”
“領命!——”
點兵台一側便設有戰鼓,直徑三尺,鼓聲震耳欲聾,氣勢磅礴。
李姐站在台上如蒼鬆一般,挺直了腰杆,冷眼瞧著稀稀落落的零散士兵,嬉笑著,緩緩地往點兵台走來。
她也不多言語,隻等鼓聲停歇後,問傳令官,“還有多少人未到?”
“四十七人。”
“軍法該如何處置?”李姐問道。
“三十軍棍。”
“那就按軍法處置吧!”李姐沉聲道。
傳令官深深蹙著眉,“目前正是急需用人之際,你這麽做……”
李姐知道,傳令官想說她是在胡鬧,但是,今日這些人不得不打。
“正因為是用人之際,才不能讓這些蛀蟲擾亂了軍心。他們不但要打,還得拉到點兵台,當著所有士兵的麵打,以儆效尤!你不用顧忌什麽,我爹還在後麵坐著呢,我說什麽他都聽得清清楚楚。他既然沒吭聲,便是認可了我的做法,你隻管放心大膽地傳令下去!”
傳令官的目光越過她,往她身後瞧去,見李將軍真悠閑地翹著腿,喝著茶,便不再多說什麽,火速去傳令了。
不久,那四十七個刺頭,便被押到了點兵台前,一個個被壓在了地上,可憐巴巴地向將軍求饒。
李姐雙唇微啟,隻對傳令官說了一個字,“打!——”
軍棍應聲而落,劈裏啪啦地打在那些刺頭的身上。
“你一個小丫頭,憑什麽打我們?”
“就是,你以為你是誰?”
“軍營之中不得有女子!”
“我們要去告你!”
……
李姐完全不為所動,隻是冷冷地瞧著他們,待他們被打得喊不動了,方才讓傳令官給士兵傳下話去:
“軍營之中,以鼓為令。違令則罰,有功則賞,沒有二價。
“即日起,每日準時點卯,遲到者軍法處置。誰改違令,之前那些家夥就是你們的下場。
“所有人五人為伍,十人為什,五十人為一隊,伍長、什長、隊長由今日最早到的擔任。
“日後,幹得好的提拔,幹得差的免職,全看在場各自的表現。
“每隊任務相同,完成任務的吃飽飯,完不成任務的喝稀粥,要是超額一成半完成的,該隊加菜,再賞半隻羊開葷。”
傳令官聽到此處,眼神之中盡是訝然,嘴唇微微動了動,見李霸朝他瞪了一眼,忙將到了唇邊的話給咽了回去,一聲都沒敢吭,乖乖地傳令去了。
李姐淡淡地瞥了他一眼,繼續吩咐道,“大家都知道,這赤木口是什麽地兒。修補營牆,可不是為了應付上頭的命令,而是為了你們自個兒的小命。
“想要在此好好地活著,就給我好好地幹,高築牆,廣積糧,沒什麽敵人是可怕的。
“台上坐的李將軍,可是從一個普通的士兵做起,當的大將軍。他趕走過侵犯延綏敵兵,打退過包圍花馬池的逆賊,功績卓越,方才被朝廷委以重任,來到這赤木口。
“隻要大家乖乖聽令,有他在,一定能保大家平安。凡是將軍有一口肉吃,就少不了大家的!”
說完,李姐還不忘讓傳令官帶著大夥喊口號,一聲聲“將軍威武”此起彼伏,挺有些大閱兵的聲勢,聽著還是挺鼓舞人心的。
李姐笑眯眯找她老爹討賞去了,“爹爹,你看姐兒做得怎麽樣?”
李霸點點頭,“姐兒幹得不錯,你劉叔正催著呢,他要去采買了,讓你快些將清單列好!”
李姐很沒形象地翻了個白眼,賞賜沒討到,倒是又被她爹給安排上了活計。
傷員的救治是目前的首要任務,她立刻讓劉安找來醫官,又將柴胡一並叫來。
據劉安介紹,那醫官姓傅,醫術還不錯。一次給人看病的時候,發現患者吃了藥,非但沒好,病情還加重了。
他研究了醫書,又重新調整了幾味藥,見病人的情況仍未改善,到處查原因,最後發現是病人所抓的藥材被摻了假,憤怒地揭發了那家藥鋪。
誰料,人家的後台比他硬,反而誣陷他醫術不行,看不好病。
人言可畏,找他看病的人越來越少,他實在是混不下去了,就來軍營做了個軍醫。
這陣子柴胡便是跟著他學了不少醫理,兩人談話間,也說了李姐不少好話,故而他對李姐的印象還算不錯,隻是對李姐有一事不滿。
“老夫已收柴胡為徒,是要教柴胡些真本事的,修補衣物這類的雜事,還請小主子找他人代勞。”
李姐笑了笑,“這陣子柴胡練習縫補之術,也練得差不多了,可以上場演練了。”
“演練什麽?”傅軍醫不解道。
李姐從懷中取出一個小布包,打開後,露出一排粗細不等的長針,奇怪的是,所有的針都是彎折的。
“傅軍醫可曾想過,士兵多是刀傷,是不是和破損的衣物一般,若是我們用羊腸做成的線,將破裂的傷口縫合起來,是不是能加速傷口的愈合?”
傅軍醫拿起一根曲針,端詳起來,“這針就是用來給傷口縫合的?”
“正是!”李姐點點頭。
“此種方式老夫聞所未聞……”
“傅軍醫怎會沒聽聞過呢?您忘了,當日華佗曾替患者破腹取出腸中患結,隨後便縫合了腸子,豈不是和此有異曲同工之妙。”
傅軍醫雙眼一亮,“小主子說的是,隻是老夫行醫數十載,從未嚐試此類療法,萬一將人給……”
李姐含笑道,“我明白傅軍醫的顧慮,咱們自然是不能拿活人做試驗的,不是?但我們有羊啊!把羊綁了,劃幾道口子,然後拿來練手,等熟能生巧之後,再給病人醫治也不遲。”
“這個辦法好,老夫這就帶著柴胡去試驗。”
一談到醫術,傅軍醫便是個急性子,將李姐的布包取了,拉著柴胡轉身要走,忙被李姐給喊住了。
“您先別忙著走,還有一點要注意的。給傷口縫合之前,必須做好全麵的消毒工作,如同對待疫病一般。
“不過,傳播疫病一方的不是傷者,而是大夫。您說話時不慎帶出的一口唾沫,對於傷口來說,或許就能成為疫病的來源。
“所以,消毒非常重要。屋子得消毒,穿的衣物得消毒,針頭也得浸泡在酒中,紗布疊成十六層,蒙住口鼻,手術的全程都不能脫下。
“雙手的清潔更是少不了的,過會兒,我給您老弄些豆麵來,做成硫磺皂。”
傅軍醫不解道,“何為硫磺皂?”
“硫磺有驅毒的作用,將硫磺加在豆麵裏淨手,這樣手才能徹底洗幹淨。不過,得加多少硫磺效果最好,又不傷手,這個分寸您比我拿捏得更好,得給我個方子。”
傅軍醫拍了下手,“這個好辦。”
“過陣子,我再將硫磺加到香胰子裏給您送來。”
傅軍醫連連擺手,“這個使不得……豆麵本就夠奢侈的了,更別說是香胰子了,老夫這把老骨頭了,哪裏使得那麽金貴的東西。”
李姐笑道,“您老放心,這香胰子是我自個兒做的,供給您用來治療傷兵,還是供得起的。待傷口差不多愈合時,便可將羊腸線拆了。
“我建議,分成兩組羊作為試驗,一組怎麽隨意怎麽隨意來,另一組嚴格按照我的消毒法子來。兩組作為對比,讓所有的軍醫在旁見證消毒的法子是否可行,這樣也有說服力不是?”
傅軍醫捋了捋胡子,臉上的笑褶皺成了一朵菊花,“就照小主子說得辦!”說完,又要帶著柴胡閃人。
李姐急了,“您這一走,還有那麽多傷兵,我找誰安置呀?”
傅軍醫指了指牆邊站著的一個舞象少年,道,“找他就成了。”說完,便急衝衝地拽著柴胡出門了。
李姐露出一個苦笑,望向了牆邊的那個穿著細布直裰的男子,約莫十七八歲,長相清秀,帶著幾分書卷氣。
“不知這位哥哥該如何稱呼?”李姐問道。
那男子低下頭,拱了拱手,“不敢,我乃傅老之孫,叫我小傅便可。”
“那我就叫你小傅哥哥吧!不知,安置傷病的營房是否安排妥當了?”李姐問道。
“已經根據小主子的要求,安排妥當。”小傅軍醫答道。
“成!那我們就去看看吧!”李姐從椅子上跳下來,跟著小傅軍醫,來到了營房的東隅。
“傷兵中有一百五十多是外傷,根據所傷程度不同,分配了四間大營房。另有三十多受了風熱,分配了兩間小營房。餘下三十多因之前勞役過重,體虛咳喘,又分配了兩間小營房。另分配了兩間營房,一間作為診室,一間用作刳割,各隔了四個單間。”
李姐一聽小傅軍醫的介紹,便知道他是個工作細心的,讚道,“小傅哥哥用心了。”
“此乃我分內之事。”
“小傅哥哥給這些營房都消毒了嗎?”李姐問道。
“若是要按小主子說的定期消毒,需要大批量的雄黃,怕是不夠用了。藥草本就緊張,勻不出那麽多經費購置雄黃。”小傅軍醫答道。
“預防疫病時,有什麽便宜好用的消毒方法嗎?”李姐問道。
小傅軍醫沉思了下,開口道,“可用生石灰,1比1配水,待熱氣消散後,再1比9配水,攪拌後取上層清液,噴灑牆體和地麵即可。”
“那就照這個法子來。我們現在是窮了些,量力而行,藥效差不多的草藥,盡量撿著便宜些的用。誰的命不是命呢?能救一個就救一個吧!”
李姐接著交代道,“你爹這陣子怕是忙著折騰那些羊了,那些傷兵可全靠你了。
“病人的衣物、床單七日一換,染了血汙的可換得勤快些,若是有新來的,得睡幹淨的。
“不同病人的衣物、床單得分開洗,尤其是那些染了風寒、疫症的,洗完之後也得消毒。
“不過,全用白酒可消耗不起,你有什麽好辦法嗎?”李姐問道。
“最好的辦法是用花椒煮水,浸泡衣物,不過就是貴了些。”小傅軍醫答道。
李姐咬了咬牙,“這個我來想辦法,你給我盯緊了洗衣婦,別讓些眼皮子淺的,貪了我的花椒,我賺點銀子不容易啊……”
李姐見小傅軍醫盯著自己,不覺擦了擦臉,問道,“我臉上有什麽嗎?”
小傅軍醫笑了笑,“已經擦去了。”
“你這邊的草藥,還有什麽急缺的嗎?劉叔今日會去大批采購物資,”李姐對他俏皮地眨了眨眼,“我可以給你開個後門,讓他給你捎帶些。”
小傅軍醫皺眉道,“藥草什麽都缺,最缺的怕是曼陀羅花了。這是用來做睡聖散的主藥,各處軍營都是急需的,分配到我們這邊的就更少了,隻能供給軍官用上。”
睡聖散?
這個李姐知道,就是麻醉藥,之前她讓柴胡配過,本想混入火藥中增加威力的,但因原料不足,就弄了些許防身。
外科手術沒麻藥,可是一大麻煩。
小傅軍醫猶豫了一下,開口道,“我知道有一處野地,產有罌粟,其果漿液乳白,也有止疼的功效。”
“不可!”李姐一聽罌粟的名字,便條件反射般地開口回絕了,“罌粟易上癮,弊大於利,非到萬不得已,不可使用。即便使用,也有斟酌劑量,慎之又慎。”
李姐咬唇沉思著,突然想到了一個奇物,“小傅哥哥可聽聞過螞蟥?”
她之所以會關注螞蟥,是因為早些年前曾流行過螞蟥美容法。將半饑半飽的螞蟥放在臉上,隨其吸血,說是能祛瘀、淡斑。
據說有些牙醫,把水蛭放到牙齦上來消除腫脹,某些整容醫生,把水蛭放到傷口上,能夠減少疤痕的形成……
反正吹得挺神的,她還看過一個關於螞蟥的紀錄片,就是專門說螞蟥在手術中的用途的。
“這個藥庫就有,可逐惡血淤血,破血瘕積聚,還可……”
李姐見小傅軍醫說到一半停頓了下來,好奇道,“還可什麽?”
小傅軍醫臉頰微紅,“可逐月閉……”
李姐眨了眨眼,沒明白,想來應該也是疏通淤血一類的功效吧,想不到古人那麽早就能了解到了螞蟥的作用,不過用法卻是有些不同。
“小傅哥哥說的螞蟥,怕是已經被曬成幹,磨成粉了吧?我說的螞蟥可是活的。”
“活的?”小傅軍醫皺了皺眉,“那不是害蟲嗎?會吸食人血的。”
“小傅哥哥有沒有注意過,螞蟥在吸食血的時候,人是不會感到疼的?”
小傅軍醫恍然大悟,驚呼道,“你的意思是說,要用螞蟥來代替睡聖散?”
“螞蟥除了能止疼外,還能吸取血管中堵塞的淤血。但要注意的是,剛抓的螞蟥可不幹淨,必須在清水中養上幾天,讓它將穢物排盡了才能使用。
“至於要用多少螞蟥,才能達到止疼的效果,”李姐攤開了雙手,“我就給不了什麽建議了。
“不過,老傅軍醫這陣子要在羊身上施行縫合術,可以交由他先在羊身上試驗一下,等成功了,再用於傷兵身上也不遲。”
小傅軍醫談到醫理,和他爹一模一樣,也是一個急性子,“就照你說的辦,我這就讓人去抓一盆螞蟥來。”
“你的首要任務是安置病患,螞蟥的事就交給我,我來替你搞定。”說完,李姐便找來了狗蛋和胡勒根,現在就屬他倆最空了。
“我有任務交給你們。”
狗蛋見何關、高升一個個都得了差事,正顯得蛋疼呢,一聽有任務,立馬興奮了起來,“主子您說!”
“去附近的河裏抓一盆螞蟥來!”
狗蛋和胡勒根,一個是生在山上的,一個是養在草原的,都沒見過螞蟥,此刻全都傻眼了,“什麽是螞蟥?”
“見過蝸牛不?”李姐問道。
兩人點點頭。
“這個就和蝸牛差不多,不過頭上沒角,背上也沒殼,凡是水澤之地就有,會吸血,抓的時候小心些。”
狗蛋一聽就拉長了臉,“還會吸血啊……”好可怕的樣子。
李姐給了他一個暴栗,“又不會疼的!主子我交給你些事,還那麽囉嗦,快些去,每人至少抓五條回來,抓不到,別吃晚飯了。”
狗蛋苦著一張臉,隻得拿著李姐給的布兜和陶罐,和胡勒根來到了水澤邊,望著那波光粼粼的水麵,小臉皺得更緊了,和個苦瓜似的,急得抓耳撓腮。
“讓我上山逮十隻兔子,不用半天就能手到擒來,可我不懂水性,在這河灘裏釣個十尾魚都困難,更別說是見都沒見過的螞蟥了,主子不是為難我嘛……”他能不能甩手不幹啊……
胡勒根安慰道,“別急,我有辦法。”
狗蛋雙眼一亮,“你有什麽辦法?快告訴我!”
胡勒根沒回答他,而是脫了鞋,拔出了隨身帶著的短刀,在腿上劃了一道口子。
狗蛋皺著眉,“你這是做什麽?抓不到螞蟥,大不了就被主子罵一頓嘛,主子又不會真的為難我們,你也不必為了逃避責罰自殘嘛……”
“我不是為了逃避責罰,你忘了,主子說過,螞蟥是吸血的。”說著,他坐在了岸邊,將受傷的腿放入了水中,血液自傷口湧出,順著水流散去。
狗蛋看明白了,“你是要用傷口把螞蟥引來?水澤那麽大,你就這麽些血,有用嗎?”
“先試試吧,要是沒用的話,我再劃一道口子。”
胡勒根在傷口處掐了下,又擠出些血來,狗蛋在邊上看著都疼,咬了咬牙,道,“別擠啦,一會兒血不夠用,用我的!”
“沒事,多擠出些血,效果好些。”
狗蛋知道他性子倔,多說無益,也不再阻止,而是專注地盯著水麵。
“別動!”狗蛋突然高喊了一聲,指著水中的一道淡淡的波紋道,“蟲子……不,是螞蟥,螞蟥來了!”
胡勒根低頭一看,那道深色的身影,隱秘於波痕之間,要不是狗蛋眼尖,還不容易發現。
胡勒根立刻停下了腳上的動作,靜靜地等待著螞蟥的靠近。
時機到了!
胡勒根一手紮入水中,抓住了螞蟥,誰知它身上滑不留手,沒抓緊,居然讓它逃了。
胡勒根正惋惜著,一個布兜紮入了水中,將那螞蟥給撈了起來。
狗蛋得意地笑了起來,“哈哈!最後還得看我的吧!”
不過,他可不敢碰兜裏的怪蟲子,讓胡勒根給弄到了罐子裏。
胡勒根裝完螞蟥,將罐子遞還給狗蛋,“這螞蟥是你逮住的,算你的。”
“這怎麽成?”狗蛋不答應了,“這是你用血引來的,自然算你的。”
胡勒根又要謙讓,被狗蛋虛了一聲,“別吵,又有螞蟥來了!”
水中的螞蟥不少,不多久就逮住了十條。
“你的任務已經完成了,快上岸吧,之後就看我的了!”狗蛋脫了鞋,也打算給自己腳上來一刀。
胡勒根阻止道,“我還能引些來,照現在的速度,馬上就能逮住二十條了,你不用挨這一刀的。”
狗蛋咬了咬唇,“之前,我在背後叫你是狼娃,你別記在心上,我以後不這麽叫你了。”
狗蛋拍著自己的胸脯,“你以後就是我狗蛋的兄弟了。”
說著,他握緊了手中的短刀,一刀下去,在自個兒的腿上劃了一個口子,坐在了胡勒根的邊上,“做兄弟的得有難同當,我不會讓你一人挨刀子的。”
胡勒根側著臉,朝他笑了笑,陽光之下那雙眼睛就和碧波似的,看慣了,他也不覺得像咬人的狼了,還挺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