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審問
一雙纖白的手輕抵著王妍的頭顱慢慢揉按著,忽然便被她擺手撤下,麵上帶著不耐:“崇徵王府上來了個刺客你們也給哀家稟報,隔日這個王爺害了風寒,那個王妃置辦了新的胭脂,你們是不是都要一一過問哀家?”
傳話的小廝麵白如紙,壯著膽子道:“太後娘娘,崇徵王遞了信來,邀太後娘娘過府去看審刺客,還說……說這刺客太後娘娘一定得去看看。”
王妍手裏銀匙一抖,叮吟一聲落進碗裏。
“什麽?崇徵王叫哀家過府去看他審刺客?”
“回太後娘娘,王爺是這麽說的。王爺說此事攸關緊要,有的事兒他拿不下主意,不知該報不該報,還望太後娘娘過去明示。”
砰地一聲,太後將那彩釉湯碗擱在桌子上,娥眉緊蹙,瞳眸焦急:“狗奴才,這話方才怎麽不早說。”
那奴才喉間一哽,咽道:“奴才該死,奴才該死。”
王妍起身,眼底一暗,慢聲細語:“擺駕崇徵王府。”
“喏。”
當夜太後造訪崇徵王府。
月滿瓦闕,燭火淒紅,屋門微敞,公子允一人雙手抱懷倚靠在門框上,遠遠瞅見太後一行來了,起身做了個虛禮。
“哀家聽說崇徵王府上抓了個刺客,需要哀家來審?”
公子允聞言嘴角一牽,也不客氣道:“若不是這刺客非同凡響,本王也不敢勞太後大駕。”說話間一派和氣,卻不見有挪動半個身子讓人進去的意思。
太後袖中雲拳微捏,啟唇道:“既如此,就請崇徵王帶哀家見一見那刺客。”
公子允聞言捎首微微瞥了眼太後身後跟著的人,忽然朝著漆黑天穹望去,狀似無意地道:“太後是否謹慎些好?”
“你……”王妍聞聲臉皮一滯,卻隻是片刻斂去,月色映著那依舊端好的容顏姣好沉穩,卻透著一股子石像般的僵硬慘白。
“太後先莫要忙著斥責本王無禮,本王說得是否對,太後不妨先瞧一眼再說話。”
王妍本欲開口,聽得這話忽而心中一動,止住了腳步,點了點頭。
公子允側身讓出一道門縫,剛巧讓上前的太後能一探屋中情形。
屋裏頭燭火通明,隻見一人被懸吊在屋中梁上,那刺客已然像具浮屍一般,被燭火照著,臉孔煞白,隔許久才喘息一口氣。
那屋正中央還坐著一人,衣著落拓,腰間佩劍,此刻正對著那懸在半空中的人兀自小酌,單手握杯,將眼半眯,不時還朝著那吊著一口氣的刺客舉杯。
太後瞳眸忽然一緊,定在那放杯盞的矮幾上,隻見她雙唇微顫,所有的血色都在瞬間褪去,那上麵,赫然放著虎賁軍內執行特殊軍務時才佩戴的腰牌。
“都在外頭侯著,沒有哀家的吩咐,不許進來。”王妍放緩了語氣。
“你給他塗了藥?”公子允走近那刺客,順手從矮幾上拿起一個瓶子在手中把玩,轉頭問向冉之。
“再不用些藥,隻怕早死了。”冉之見到該等之人已然出現,得意地啜了口茶,起身朝著王妍略微傾身,含笑道:“太後好。”
公子允皺了皺眉,偏頭道:“冉之,宮裏頭行禮的規矩可不像你這樣。”索性又別頭過去看手裏的藥瓶:“把藥用在死士身上,未免太浪費了吧?”
冉之嘴角一挑,輕哂道:“死士?”那笑意漸收,諱莫至深。
公子允抬手倒了杯茶遞過來給王妍,直截了當:“本王要給太後看的人,不知太後瞧明白了嗎?”
“哀家倒是糊塗了。”太後的聲音平靜,卻透出淡淡森然,踱步過去,信手拿起那塊虎賁腰牌左右端詳,放下茶杯冷笑:“崇徵王莫不想說是哀家派人行刺於你?”
公子允皺眉,聽了這話遲疑片刻假作驚懼地道:“小王怎敢有如此誹謗太後,目不遵上的想法。”
“如今皇上不在元安,前太尉王狄又已身在囹圄,虎賁中無人能做殺伐決斷,崇徵王既已斷定這刺客出身虎賁,那麽便是意指哀家想要加害於你?”
“本王也不相信太後娘娘會對本王如此心狠手辣,覺得這定是有人從中作梗想要陷太後於不義,所以本王才請太後來一同審審這個刺客。”
王妍微眯了一下眼睛,臉上流露一絲微妙表情,出聲道:“元安都城中任何一個毛賊偷了虎賁的腰牌都可嫁禍於軍中,他若是有心加罪,又何患無辭?”
“可怪就怪在,這刺客是個死士,若是有心嫁禍,隻怕早就肯開口說話了吧?”公子允仰臉一笑,看向王妍道:“其實並非本王執意追究,本王隻是聽說此前皇上遇刺一事,那刺客被當場刑法,竟也未追究出是何人手筆。本王私心揣度,近日這行刺的事,也太過頻繁了些。”
他偷看了一眼王妍的臉色,繼續道:“若是……若是聖駕有個萬一,本王有這樣的事卻不上報,豈不是本王自己將自己陷於不臣不忠之地?”
太後聽得這關鍵一句才猛地抬起頭來,目光瑩燦犀利,片刻才淡淡開口:“許久不見,崇徵王倒出乎哀家所想,行事思慮都周全了許多。”
公子允聽著微微頷首,笑不複收:“太後謬讚。”
起身指了指屋中的椅子,躬身道:“那麽……太後就請坐,與本王一同審審這個刺客。”
那人雙腳騰空,腳趾甲蓋麵裏已生生紮入數十根竹篾,冉之起身,拍了拍他身子:“兄弟,該醒了,當著太後的麵,有什麽話,該說的可都要說啊。”
語畢,忽然伸手握住那插入刺客指甲中的竹篾,狠狠一扯將其剝離,順帶生生扯飛了幾塊指甲與多數皮肉。
刺客張口,卻已痛得發不出聲,喉嚨間噴薄出一口綿白的熱氣,仔細聽去,喉間有極低極低的嗚咽。
“本王問你,身上虎賁軍的腰牌是從哪得來的?”
那人喉間嗚咽不絕,卻連眼珠子都未向公子允轉過去一下。
“好,好一個死士。”公子允轉頭看向冉之道:“你帶來的那刑梳可以派上用場了。”
那刺客一聽刑梳二字身子不覺微微輕顫,忽而目光冷不丁地看向太後。
王妍被這兩道目光看得一滲,手心微濕,語氣仍是平靜道:“你看著哀家做什麽?崇徵王審問你話,你不答吃苦的便是自己,哀家可救不了你。”
那人似聽懂了王妍的話一般,目光不再似方才那般遒緊,隻是低垂了眼皮子,看見來人將那一柄大鐵梳綁在棍子末端,那鐵梳齒細密尖銳,根根堪比刀刃,隻輕輕在皮膚上梳過便可在皮膚上剝出縱橫的血肉。
冉之舉起綁了鐵梳的手,出聲道:“你想清楚了,這刑梳一旦梳下去,你全身便再無一塊完整皮膚,若是老老實實回答,倒是可以賜你個痛快。”
那刺客耷眉垂眼,並無反應。
公子允在旁邊歎氣,冉之再無二話,立身架住那刺客,手中綁了刑梳的木棍往下一拉,梳齒盡數沒入皮肉,冷聲道:“你為何人賣命,那人又是否值得你為他賣命?這是你最後的機會了。”
刺客喘氣不止,眼皮一陣發跳,疼得嘴唇哆嗦,冉之眯眸,伸手往上用力一提,那刑梳在皮肉裏縱橫錯劃,皮肉翻起,筋骨剝離,痛得他片刻間厥了過去。
公子允眄眸看了眼神定自若的太後,開口道:“這般血腥場麵本不該叫太後您瞧見,還望太後勿怪。”
王妍背脊僵直,饒是自己也心狠手辣,卻漸漸越看不懂這場戲,隻覺得如坐針氈。
若是有人存心想要嫁禍於自己,這刺客為何真像個死士,臨了都不肯開口說半個字。若並非嫁禍,那這又是何人手筆,為何會有虎賁的腰牌……就連皇上遇刺,也一定與此人脫不了幹係,究竟是為何……為何!
想到這裏,她瞳眸一爍,開口道:“不妨事,哀家見得血雨腥風還少不成。”
冉之見那昏厥過去的刺客,悻悻地附身端起一個盆子,左手抄起一罐鹽盡數傾倒進去,掬了把水自他肩上淋下,激得那人渾身顫起來,冷汗如瀑,卻睜不開眼。
“疼嗎?”冉之近前發問。
卻突然見公子允抬手讓他止聲,“仔細聽,他似乎在說話。”
屋中驟然沒了人聲,闃靜異常,隻有那刺客喉間發出的痛苦呻吟,伴著那聲音仔細看,依稀見他唇角闔動,冉之附身去聽,隻聽那刺客反複念著四字:“太後救我……”
那聲音原本微弱,靜得落針可聞之下忽然卻叫人聽得明晰。
入耳之時,王妍聽著這句,挺了挺脊背,強笑道:“你不答,哀家如何救你。”
“行……刺皇上……”那刺客喘著半口氣忽然開始說起話來,屋中三人屏息去聽,“行刺皇上一事,乃……太後所……謀。”
祝中秋愉快~
一雙纖白的手輕抵著王妍的頭顱慢慢揉按著,忽然便被她擺手撤下,麵上帶著不耐:“崇徵王府上來了個刺客你們也給哀家稟報,隔日這個王爺害了風寒,那個王妃置辦了新的胭脂,你們是不是都要一一過問哀家?”
傳話的小廝麵白如紙,壯著膽子道:“太後娘娘,崇徵王遞了信來,邀太後娘娘過府去看審刺客,還說……說這刺客太後娘娘一定得去看看。”
王妍手裏銀匙一抖,叮吟一聲落進碗裏。
“什麽?崇徵王叫哀家過府去看他審刺客?”
“回太後娘娘,王爺是這麽說的。王爺說此事攸關緊要,有的事兒他拿不下主意,不知該報不該報,還望太後娘娘過去明示。”
砰地一聲,太後將那彩釉湯碗擱在桌子上,娥眉緊蹙,瞳眸焦急:“狗奴才,這話方才怎麽不早說。”
那奴才喉間一哽,咽道:“奴才該死,奴才該死。”
王妍起身,眼底一暗,慢聲細語:“擺駕崇徵王府。”
“喏。”
當夜太後造訪崇徵王府。
月滿瓦闕,燭火淒紅,屋門微敞,公子允一人雙手抱懷倚靠在門框上,遠遠瞅見太後一行來了,起身做了個虛禮。
“哀家聽說崇徵王府上抓了個刺客,需要哀家來審?”
公子允聞言嘴角一牽,也不客氣道:“若不是這刺客非同凡響,本王也不敢勞太後大駕。”說話間一派和氣,卻不見有挪動半個身子讓人進去的意思。
太後袖中雲拳微捏,啟唇道:“既如此,就請崇徵王帶哀家見一見那刺客。”
公子允聞言捎首微微瞥了眼太後身後跟著的人,忽然朝著漆黑天穹望去,狀似無意地道:“太後是否謹慎些好?”
“你……”王妍聞聲臉皮一滯,卻隻是片刻斂去,月色映著那依舊端好的容顏姣好沉穩,卻透著一股子石像般的僵硬慘白。
“太後先莫要忙著斥責本王無禮,本王說得是否對,太後不妨先瞧一眼再說話。”
王妍本欲開口,聽得這話忽而心中一動,止住了腳步,點了點頭。
公子允側身讓出一道門縫,剛巧讓上前的太後能一探屋中情形。
屋裏頭燭火通明,隻見一人被懸吊在屋中梁上,那刺客已然像具浮屍一般,被燭火照著,臉孔煞白,隔許久才喘息一口氣。
那屋正中央還坐著一人,衣著落拓,腰間佩劍,此刻正對著那懸在半空中的人兀自小酌,單手握杯,將眼半眯,不時還朝著那吊著一口氣的刺客舉杯。
太後瞳眸忽然一緊,定在那放杯盞的矮幾上,隻見她雙唇微顫,所有的血色都在瞬間褪去,那上麵,赫然放著虎賁軍內執行特殊軍務時才佩戴的腰牌。
“都在外頭侯著,沒有哀家的吩咐,不許進來。”王妍放緩了語氣。
“你給他塗了藥?”公子允走近那刺客,順手從矮幾上拿起一個瓶子在手中把玩,轉頭問向冉之。
“再不用些藥,隻怕早死了。”冉之見到該等之人已然出現,得意地啜了口茶,起身朝著王妍略微傾身,含笑道:“太後好。”
公子允皺了皺眉,偏頭道:“冉之,宮裏頭行禮的規矩可不像你這樣。”索性又別頭過去看手裏的藥瓶:“把藥用在死士身上,未免太浪費了吧?”
冉之嘴角一挑,輕哂道:“死士?”那笑意漸收,諱莫至深。
公子允抬手倒了杯茶遞過來給王妍,直截了當:“本王要給太後看的人,不知太後瞧明白了嗎?”
“哀家倒是糊塗了。”太後的聲音平靜,卻透出淡淡森然,踱步過去,信手拿起那塊虎賁腰牌左右端詳,放下茶杯冷笑:“崇徵王莫不想說是哀家派人行刺於你?”
公子允皺眉,聽了這話遲疑片刻假作驚懼地道:“小王怎敢有如此誹謗太後,目不遵上的想法。”
“如今皇上不在元安,前太尉王狄又已身在囹圄,虎賁中無人能做殺伐決斷,崇徵王既已斷定這刺客出身虎賁,那麽便是意指哀家想要加害於你?”
“本王也不相信太後娘娘會對本王如此心狠手辣,覺得這定是有人從中作梗想要陷太後於不義,所以本王才請太後來一同審審這個刺客。”
王妍微眯了一下眼睛,臉上流露一絲微妙表情,出聲道:“元安都城中任何一個毛賊偷了虎賁的腰牌都可嫁禍於軍中,他若是有心加罪,又何患無辭?”
“可怪就怪在,這刺客是個死士,若是有心嫁禍,隻怕早就肯開口說話了吧?”公子允仰臉一笑,看向王妍道:“其實並非本王執意追究,本王隻是聽說此前皇上遇刺一事,那刺客被當場刑法,竟也未追究出是何人手筆。本王私心揣度,近日這行刺的事,也太過頻繁了些。”
他偷看了一眼王妍的臉色,繼續道:“若是……若是聖駕有個萬一,本王有這樣的事卻不上報,豈不是本王自己將自己陷於不臣不忠之地?”
太後聽得這關鍵一句才猛地抬起頭來,目光瑩燦犀利,片刻才淡淡開口:“許久不見,崇徵王倒出乎哀家所想,行事思慮都周全了許多。”
公子允聽著微微頷首,笑不複收:“太後謬讚。”
起身指了指屋中的椅子,躬身道:“那麽……太後就請坐,與本王一同審審這個刺客。”
那人雙腳騰空,腳趾甲蓋麵裏已生生紮入數十根竹篾,冉之起身,拍了拍他身子:“兄弟,該醒了,當著太後的麵,有什麽話,該說的可都要說啊。”
語畢,忽然伸手握住那插入刺客指甲中的竹篾,狠狠一扯將其剝離,順帶生生扯飛了幾塊指甲與多數皮肉。
刺客張口,卻已痛得發不出聲,喉嚨間噴薄出一口綿白的熱氣,仔細聽去,喉間有極低極低的嗚咽。
“本王問你,身上虎賁軍的腰牌是從哪得來的?”
那人喉間嗚咽不絕,卻連眼珠子都未向公子允轉過去一下。
“好,好一個死士。”公子允轉頭看向冉之道:“你帶來的那刑梳可以派上用場了。”
那刺客一聽刑梳二字身子不覺微微輕顫,忽而目光冷不丁地看向太後。
王妍被這兩道目光看得一滲,手心微濕,語氣仍是平靜道:“你看著哀家做什麽?崇徵王審問你話,你不答吃苦的便是自己,哀家可救不了你。”
那人似聽懂了王妍的話一般,目光不再似方才那般遒緊,隻是低垂了眼皮子,看見來人將那一柄大鐵梳綁在棍子末端,那鐵梳齒細密尖銳,根根堪比刀刃,隻輕輕在皮膚上梳過便可在皮膚上剝出縱橫的血肉。
冉之舉起綁了鐵梳的手,出聲道:“你想清楚了,這刑梳一旦梳下去,你全身便再無一塊完整皮膚,若是老老實實回答,倒是可以賜你個痛快。”
那刺客耷眉垂眼,並無反應。
公子允在旁邊歎氣,冉之再無二話,立身架住那刺客,手中綁了刑梳的木棍往下一拉,梳齒盡數沒入皮肉,冷聲道:“你為何人賣命,那人又是否值得你為他賣命?這是你最後的機會了。”
刺客喘氣不止,眼皮一陣發跳,疼得嘴唇哆嗦,冉之眯眸,伸手往上用力一提,那刑梳在皮肉裏縱橫錯劃,皮肉翻起,筋骨剝離,痛得他片刻間厥了過去。
公子允眄眸看了眼神定自若的太後,開口道:“這般血腥場麵本不該叫太後您瞧見,還望太後勿怪。”
王妍背脊僵直,饒是自己也心狠手辣,卻漸漸越看不懂這場戲,隻覺得如坐針氈。
若是有人存心想要嫁禍於自己,這刺客為何真像個死士,臨了都不肯開口說半個字。若並非嫁禍,那這又是何人手筆,為何會有虎賁的腰牌……就連皇上遇刺,也一定與此人脫不了幹係,究竟是為何……為何!
想到這裏,她瞳眸一爍,開口道:“不妨事,哀家見得血雨腥風還少不成。”
冉之見那昏厥過去的刺客,悻悻地附身端起一個盆子,左手抄起一罐鹽盡數傾倒進去,掬了把水自他肩上淋下,激得那人渾身顫起來,冷汗如瀑,卻睜不開眼。
“疼嗎?”冉之近前發問。
卻突然見公子允抬手讓他止聲,“仔細聽,他似乎在說話。”
屋中驟然沒了人聲,闃靜異常,隻有那刺客喉間發出的痛苦呻吟,伴著那聲音仔細看,依稀見他唇角闔動,冉之附身去聽,隻聽那刺客反複念著四字:“太後救我……”
那聲音原本微弱,靜得落針可聞之下忽然卻叫人聽得明晰。
入耳之時,王妍聽著這句,挺了挺脊背,強笑道:“你不答,哀家如何救你。”
“行……刺皇上……”那刺客喘著半口氣忽然開始說起話來,屋中三人屏息去聽,“行刺皇上一事,乃……太後所……謀。”
祝中秋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