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重逢
玉岫聞言怔怔出了許久神,才點點頭,笑看著李莘道:“親族這些年所做果真周全,原本我還擔憂這一路情形,看來李莘大人比我思慮謹慎多了。”
李莘並不謙虛,隻是凝著前方淡淡道,“其實不單是荊河郡,自此往漢北一路上各個城邑的官職,都差不多被親族收入囊中,為的,自然就是今日能一舉成事。”
馬蹄聲已駛去前方甚遠,李莘方才的一席話還在玉岫耳邊回蕩。
依近日情形看來,親族雖考慮周全,將一切計劃安排得縝密無疑,卻也不見得沒有弊端。而無法將各方的兵力短時間內大量調集,這是他們的一道死穴,她堅信著,整個號稱要襄師複國的浩浩蕩蕩的親族,決不止這一點人馬,還有太多太多掩藏在人群當中的看上去晦暗不起眼的庶民,他們潛心而出,為的就是在緊要關頭,成為複國的一道道鋒刃。而這些人能否出現,此次會見漢北的貴臣,卻是一道關鍵。
若是漢北的貴臣們開始在漢北朝堂上齊力舉薦漢皇支持襄師複國的親族,那麽整個漢北廷中將會呈現一邊倒的局勢。漢北素來富庶,國家不大,然而舉國之所以富庶豐饒,全因大部分的權利分封在了各個貴臣手中。若是貴臣們齊力推進漢皇助親族們一臂之力,漢北皇室是無太多拒絕的理由的。到時候漢北發兵助力,便是幾個權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事,等到那時,虞國再有雄厚實力,也難以平息諸多動亂。
他們處心積慮籠絡多年,為的就是漢北貴臣願意將砝碼壓在他們身上,助他們複國一臂之力,她敢篤定,漢北那些朱門酒肉臭的貴臣們,絕不是飽食了無事做來挑撥事端的閑人,他們一定在這之中得到了豐厚的收益,抑或者是協定了複國成功後的報酬。而她要怎麽做,才能瞞過李莘等人的耳目,卻又破壞了漢北與親族之間的合作呢?
食指在車窗弦上有一下沒一下地敲打許久,心中思量諸多,竟不覺又過了一日,而這一夜,他們所駐紮的地方,離荊河郡不過半日路程。
漢北的貴臣侍從們已在營地接應,聽得陣陣馬蹄聲緩緩傳來,玉岫打簾看過去,其富庶國風,隻看那接迎侍從的車馬隊伍就可得知。
剛欲下輦,對麵漢北侍從的車馬卻突然停了下來,一名使節看著左右紮營的兵卒們,徑自上前道:“對麵車駕上,可是舊朝師國公主?”
李莘正要回話,玉岫卻率先撩開簾子下馬,應聲道:“正是,未能下輦相迎,多有失禮之處,望各位自漢北遠道而來的使節們見諒。”
對麵的侍從聞言打量著玉岫,目光揣測,半晌沒有說話。
親族中不少人因此有些慍怒,不甘對方幾個下人如此呼來喝去,忿忿地作勢要出聲,卻被玉岫擺手打斷。
一會,那侍從走上前來作勢要為玉岫的車輦駕馬,俯身道:“我們大人已為公主在前方備下獨營,請公主的車駕先行。”
“來者是客,怎敢勞駕遠客做這些?”
“公主。李莘站出來道:“漢北向來是禮儀之邦,我們太過客套反而搏了漢北貴客的一片心意。”
“既如此,那就先謝過各位。待見了你們大人,我再當麵致謝。”
這一夜,玉岫所住的營帳是漢北貴臣特意備下的,除卻她以外,並無旁人能享此殊榮。於她而言,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卻也是最容易露出馬腳端倪的時候。
親族的首領們絲毫未將信任完全傾擲在她身上,此時此刻,她閉目躺在氈褥上,側耳凝聽,甚至都可聽到那帳外二十步遠的地方有多麽細微的響動,無數雙掩藏之中的眼睛悄悄在黑暗中盯著自己。她不能大意,不能輕舉妄動,而究竟要等到怎樣的時機,才能放手?
深深吸了一口氣,她已忍耐了太久,堅持了太久,心頭重重堆積的,是太多的疲憊。不能再耽誤下去了,漢北與親族的會麵近在咫尺,她要趕在漢北同意派兵之前,攪亂他們的如意算盤,而這一切前提,是她要想盡辦法,先獲得這些妄圖富國的兵卒們如同死士一般對她信任。
帳簾外一聲輕咳,她倏地坐起身來,聽見簾外的人沉聲道:“公主,可以進來嗎?”
“李莘大人請進吧。”
帳內隻燃一支高燭,並不寬敞明亮,李莘撩簾卻隻站在帳前道:“公主,集中營抓了個擅闖大營的商客,號稱是公主舊識,無論如何要求見公主一麵。”
“商客?”玉岫詫異地挑眉,心中盤桓,她素來不曾結實過什麽商客,知曉她此時此刻行跡的會有何人……莫非是大鈺的心思?
李莘凝眸看她,揣測地問道:“公主不認識?”
玉岫勾唇一笑,微蹙了眉道:“這一時半會也想不起是何人,我看,如此情急地擅闖營帳也要見我,不妨去看一看。”
李莘微微頷首,撩簾道:“那麽公主隨我來吧。”
從獨營到集中營的距離並不算遠,玉岫下意識地保持著三步遠的距離與李莘一前一後走著。這個人來得太過蹊蹺,若不是大鈺的人,難不成,是李莘故意設下的陷阱?
思緒尚未理清,就聽見前方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她抬首,遙遙看見一匹雪白的馬,馬上之人一身鯊青色的名貴貂裘。
那人胯下馬匹似通人性,十幾個親族的兵卒圍在那人馬匹之下手握長鞭對付,那匹白馬卻在那男子左右使韁下毫發無損,有領頭地示意兩人合舉長鞭將那馬匹絆倒,但聽一聲長嘶,在那舉鞭的二人意欲靠近的刹那,驀地退後兩步人立而起,兩隻有力地前腿踢在那二人腹部,足足跌出去數米,噗通一聲摔倒在地,哀嚎許久。
那馬上之人眉峰一挑,偏眸看向玉岫,打馬上前,在玉岫身前翻身下馬,隻見那身著鯊青色貂裘的人,是一位麵容俊朗,眼狹細長的公子,唇紅似血,下頜尖俏瘦削,貂裘衣領以名貴絨翎圍成,極盡雍容,像極了異邦富商的打扮。
玉岫在腦海中飛快地過濾著,她敢篤定,眼前之人今日絕對是第一次相見,他究竟是何人?
男子凝著迎麵而來的玉岫微微一笑,根本就未看旁邊之人的眼色,徑自向她走去。
玉岫沒有發話,其餘人便不好阻攔,眼睜睜地看著他一步步走到玉岫跟前,屏息相對的位置,都沒有刹住步子。
玉岫微微抬頜看著他,極為耐心地等著他下一步的意欲,乍一眼看去,被夜風撩起鬆垂的墮馬髻,露出整張素顏如雪的麵龐,黑眸如星辰,那眼底清冽卻似冰魄白蓮。分明是沉靜女子之姿,卻隱隱透出幾分英氣。
男子迎麵而來,一瞬不瞬地看著她,然而,誰都沒有想到下一秒,男人竟一手環上她纖細腰肢,一個巧力轉體,竟將她牢牢控製在自己胸前方寸之地,連同著下身,幾乎整個人都壓在了玉岫的身上。
這一刹的變故,讓當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沒有人敢上前製止,因為無人知曉此人是不是他們的公主舊識。
而此刻的玉岫被圈入男子胸懷之中,眼梢稍微一緊,眉心不經意上挑,她之所以沒有還手,是因她自己都不清楚,眼前這個人是否會是自己“舊識”,沒有弄清底細之前,她不能夠輕舉妄動,若是公儀鈺的人,定會借機告訴自己他的身份,若是李莘的陷阱,她也隻好裝傻充愣地搪塞過去自己為何不曾抵擋。
然而她這一抬首挑眸,卻令自己渾身一震。
熟悉……此情此景,刻骨的熟悉,而更加熟悉的,是這個男人身上那種熾熱的溫度,她凝眸仔細盯著他,狹長雙眸,麵白如玉,這張臉,她真的從不熟識,然而那男子忽然欺上身來,陡峭鼻尖觸及她的,賴痞一笑,挑釁地湊近她耳側,微微吐氣道:“如今成了公主,便這麽著急和本公子撇清關係了?”
她反手一撐用一肘之距將他擋在胸前,腦中迅速思索回想,這樣挑釁而曖昧的溫度,為何竟會如此熟悉,男子沉沉的心跳之聲隔著她的腕突突傳來,電光火石之間,她腦中突然閃現過一雙曜曳的眸子,那眼神熾熱,濃烈,猶如亙古不滅的星辰!
一個名字迅速在她腦海中閃過,但隻是一刹,她便堅定地否決了這個念頭。
不可能,眼前此人,跟他容貌千差萬別,不過是短短半年,一個人容貌的變化怎麽可能有這麽大。
他不依不饒的手順著玉岫的腰側緩緩滑下,似是有意提醒她想起什麽來,細長的眸子微微一掃身邊那麵色驚愕的眾人,口帶戲謔地笑道:“怎麽,和本公子敘舊情,公主如今習慣著眾人一起欣賞?”
她將他在腰間摩擦的手撤下,輕咳一聲,麵色有些微赧。
“你們先下去吧。”
李莘掃了二人幾眼,依言頷首,淡淡道:“那便依公主的意思。”順手指道,“那邊有一頂空帳,對公主而言興許方便。”轉身之際,迅速地低語了一句:“還望公主以大局為重。”
玉岫點頭應道,“李莘大人放心。”
徒然站在原地的一眾親族兵卒,看著李莘就這麽轉身離去,氣鼓鼓地站在原地喊道:“李莘大人!”
“你們,也先都散了吧……”玉岫沉眉開口,那些兵卒卻仿佛受了極大的委屈,一個個斜眼看著那男子,憤憤不平地轉身離開。
夜色越發濃厚,許是連日趕路,此刻聞著空氣裏都是軍隊中特有的氣味,跳動的燈火照在玉岫與那男子的臉上,影影綽綽的輪廓被投射在帳篷上,從外麵看去,甚像是二人對立時綺麗曖昧的影子。
玉岫聞言怔怔出了許久神,才點點頭,笑看著李莘道:“親族這些年所做果真周全,原本我還擔憂這一路情形,看來李莘大人比我思慮謹慎多了。”
李莘並不謙虛,隻是凝著前方淡淡道,“其實不單是荊河郡,自此往漢北一路上各個城邑的官職,都差不多被親族收入囊中,為的,自然就是今日能一舉成事。”
馬蹄聲已駛去前方甚遠,李莘方才的一席話還在玉岫耳邊回蕩。
依近日情形看來,親族雖考慮周全,將一切計劃安排得縝密無疑,卻也不見得沒有弊端。而無法將各方的兵力短時間內大量調集,這是他們的一道死穴,她堅信著,整個號稱要襄師複國的浩浩蕩蕩的親族,決不止這一點人馬,還有太多太多掩藏在人群當中的看上去晦暗不起眼的庶民,他們潛心而出,為的就是在緊要關頭,成為複國的一道道鋒刃。而這些人能否出現,此次會見漢北的貴臣,卻是一道關鍵。
若是漢北的貴臣們開始在漢北朝堂上齊力舉薦漢皇支持襄師複國的親族,那麽整個漢北廷中將會呈現一邊倒的局勢。漢北素來富庶,國家不大,然而舉國之所以富庶豐饒,全因大部分的權利分封在了各個貴臣手中。若是貴臣們齊力推進漢皇助親族們一臂之力,漢北皇室是無太多拒絕的理由的。到時候漢北發兵助力,便是幾個權臣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事,等到那時,虞國再有雄厚實力,也難以平息諸多動亂。
他們處心積慮籠絡多年,為的就是漢北貴臣願意將砝碼壓在他們身上,助他們複國一臂之力,她敢篤定,漢北那些朱門酒肉臭的貴臣們,絕不是飽食了無事做來挑撥事端的閑人,他們一定在這之中得到了豐厚的收益,抑或者是協定了複國成功後的報酬。而她要怎麽做,才能瞞過李莘等人的耳目,卻又破壞了漢北與親族之間的合作呢?
食指在車窗弦上有一下沒一下地敲打許久,心中思量諸多,竟不覺又過了一日,而這一夜,他們所駐紮的地方,離荊河郡不過半日路程。
漢北的貴臣侍從們已在營地接應,聽得陣陣馬蹄聲緩緩傳來,玉岫打簾看過去,其富庶國風,隻看那接迎侍從的車馬隊伍就可得知。
剛欲下輦,對麵漢北侍從的車馬卻突然停了下來,一名使節看著左右紮營的兵卒們,徑自上前道:“對麵車駕上,可是舊朝師國公主?”
李莘正要回話,玉岫卻率先撩開簾子下馬,應聲道:“正是,未能下輦相迎,多有失禮之處,望各位自漢北遠道而來的使節們見諒。”
對麵的侍從聞言打量著玉岫,目光揣測,半晌沒有說話。
親族中不少人因此有些慍怒,不甘對方幾個下人如此呼來喝去,忿忿地作勢要出聲,卻被玉岫擺手打斷。
一會,那侍從走上前來作勢要為玉岫的車輦駕馬,俯身道:“我們大人已為公主在前方備下獨營,請公主的車駕先行。”
“來者是客,怎敢勞駕遠客做這些?”
“公主。李莘站出來道:“漢北向來是禮儀之邦,我們太過客套反而搏了漢北貴客的一片心意。”
“既如此,那就先謝過各位。待見了你們大人,我再當麵致謝。”
這一夜,玉岫所住的營帳是漢北貴臣特意備下的,除卻她以外,並無旁人能享此殊榮。於她而言,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卻也是最容易露出馬腳端倪的時候。
親族的首領們絲毫未將信任完全傾擲在她身上,此時此刻,她閉目躺在氈褥上,側耳凝聽,甚至都可聽到那帳外二十步遠的地方有多麽細微的響動,無數雙掩藏之中的眼睛悄悄在黑暗中盯著自己。她不能大意,不能輕舉妄動,而究竟要等到怎樣的時機,才能放手?
深深吸了一口氣,她已忍耐了太久,堅持了太久,心頭重重堆積的,是太多的疲憊。不能再耽誤下去了,漢北與親族的會麵近在咫尺,她要趕在漢北同意派兵之前,攪亂他們的如意算盤,而這一切前提,是她要想盡辦法,先獲得這些妄圖富國的兵卒們如同死士一般對她信任。
帳簾外一聲輕咳,她倏地坐起身來,聽見簾外的人沉聲道:“公主,可以進來嗎?”
“李莘大人請進吧。”
帳內隻燃一支高燭,並不寬敞明亮,李莘撩簾卻隻站在帳前道:“公主,集中營抓了個擅闖大營的商客,號稱是公主舊識,無論如何要求見公主一麵。”
“商客?”玉岫詫異地挑眉,心中盤桓,她素來不曾結實過什麽商客,知曉她此時此刻行跡的會有何人……莫非是大鈺的心思?
李莘凝眸看她,揣測地問道:“公主不認識?”
玉岫勾唇一笑,微蹙了眉道:“這一時半會也想不起是何人,我看,如此情急地擅闖營帳也要見我,不妨去看一看。”
李莘微微頷首,撩簾道:“那麽公主隨我來吧。”
從獨營到集中營的距離並不算遠,玉岫下意識地保持著三步遠的距離與李莘一前一後走著。這個人來得太過蹊蹺,若不是大鈺的人,難不成,是李莘故意設下的陷阱?
思緒尚未理清,就聽見前方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她抬首,遙遙看見一匹雪白的馬,馬上之人一身鯊青色的名貴貂裘。
那人胯下馬匹似通人性,十幾個親族的兵卒圍在那人馬匹之下手握長鞭對付,那匹白馬卻在那男子左右使韁下毫發無損,有領頭地示意兩人合舉長鞭將那馬匹絆倒,但聽一聲長嘶,在那舉鞭的二人意欲靠近的刹那,驀地退後兩步人立而起,兩隻有力地前腿踢在那二人腹部,足足跌出去數米,噗通一聲摔倒在地,哀嚎許久。
那馬上之人眉峰一挑,偏眸看向玉岫,打馬上前,在玉岫身前翻身下馬,隻見那身著鯊青色貂裘的人,是一位麵容俊朗,眼狹細長的公子,唇紅似血,下頜尖俏瘦削,貂裘衣領以名貴絨翎圍成,極盡雍容,像極了異邦富商的打扮。
玉岫在腦海中飛快地過濾著,她敢篤定,眼前之人今日絕對是第一次相見,他究竟是何人?
男子凝著迎麵而來的玉岫微微一笑,根本就未看旁邊之人的眼色,徑自向她走去。
玉岫沒有發話,其餘人便不好阻攔,眼睜睜地看著他一步步走到玉岫跟前,屏息相對的位置,都沒有刹住步子。
玉岫微微抬頜看著他,極為耐心地等著他下一步的意欲,乍一眼看去,被夜風撩起鬆垂的墮馬髻,露出整張素顏如雪的麵龐,黑眸如星辰,那眼底清冽卻似冰魄白蓮。分明是沉靜女子之姿,卻隱隱透出幾分英氣。
男子迎麵而來,一瞬不瞬地看著她,然而,誰都沒有想到下一秒,男人竟一手環上她纖細腰肢,一個巧力轉體,竟將她牢牢控製在自己胸前方寸之地,連同著下身,幾乎整個人都壓在了玉岫的身上。
這一刹的變故,讓當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涼氣,沒有人敢上前製止,因為無人知曉此人是不是他們的公主舊識。
而此刻的玉岫被圈入男子胸懷之中,眼梢稍微一緊,眉心不經意上挑,她之所以沒有還手,是因她自己都不清楚,眼前這個人是否會是自己“舊識”,沒有弄清底細之前,她不能夠輕舉妄動,若是公儀鈺的人,定會借機告訴自己他的身份,若是李莘的陷阱,她也隻好裝傻充愣地搪塞過去自己為何不曾抵擋。
然而她這一抬首挑眸,卻令自己渾身一震。
熟悉……此情此景,刻骨的熟悉,而更加熟悉的,是這個男人身上那種熾熱的溫度,她凝眸仔細盯著他,狹長雙眸,麵白如玉,這張臉,她真的從不熟識,然而那男子忽然欺上身來,陡峭鼻尖觸及她的,賴痞一笑,挑釁地湊近她耳側,微微吐氣道:“如今成了公主,便這麽著急和本公子撇清關係了?”
她反手一撐用一肘之距將他擋在胸前,腦中迅速思索回想,這樣挑釁而曖昧的溫度,為何竟會如此熟悉,男子沉沉的心跳之聲隔著她的腕突突傳來,電光火石之間,她腦中突然閃現過一雙曜曳的眸子,那眼神熾熱,濃烈,猶如亙古不滅的星辰!
一個名字迅速在她腦海中閃過,但隻是一刹,她便堅定地否決了這個念頭。
不可能,眼前此人,跟他容貌千差萬別,不過是短短半年,一個人容貌的變化怎麽可能有這麽大。
他不依不饒的手順著玉岫的腰側緩緩滑下,似是有意提醒她想起什麽來,細長的眸子微微一掃身邊那麵色驚愕的眾人,口帶戲謔地笑道:“怎麽,和本公子敘舊情,公主如今習慣著眾人一起欣賞?”
她將他在腰間摩擦的手撤下,輕咳一聲,麵色有些微赧。
“你們先下去吧。”
李莘掃了二人幾眼,依言頷首,淡淡道:“那便依公主的意思。”順手指道,“那邊有一頂空帳,對公主而言興許方便。”轉身之際,迅速地低語了一句:“還望公主以大局為重。”
玉岫點頭應道,“李莘大人放心。”
徒然站在原地的一眾親族兵卒,看著李莘就這麽轉身離去,氣鼓鼓地站在原地喊道:“李莘大人!”
“你們,也先都散了吧……”玉岫沉眉開口,那些兵卒卻仿佛受了極大的委屈,一個個斜眼看著那男子,憤憤不平地轉身離開。
夜色越發濃厚,許是連日趕路,此刻聞著空氣裏都是軍隊中特有的氣味,跳動的燈火照在玉岫與那男子的臉上,影影綽綽的輪廓被投射在帳篷上,從外麵看去,甚像是二人對立時綺麗曖昧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