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驚馬
花枝顫顫,珠玉累累,瀲灩紅妝,此刻看去,那錦夔殿邊,竟是這般和樂景象。行走在偏靜的甬道,因了連日雨水本就泥濘濕滑,那粉黛色的宮鞋上還有珠翠作成的假蝶一路叮鈴作響,聽得人煩不甚煩,索性脫去宮鞋赤腳走在甬道上,一路寂靜無聲。
趙則的耐性不會太久,她必須盡早拿下決斷,雖知公子恪早已決斷禦駕親征,若她正如自己所預想那般,竟會與他背道而馳,甚至是,她要站在與他爭鋒相對的方向。方才隔著眾人遙遙那一眼,她看著他,看著他身畔女子,已是心痛至絞,不敢想她究竟要多大的決心,才能邁出那遲早的一步。
這宮中,她曾經雖千百般不願意來,而此時此刻,卻竟變得如此不舍。站在一大片枯萎的菡萏前,陡然覺得這夜裏寒露涼得沁人脾骨。平生所經的夜,似乎從未有哪次比今晚這夜來得更為深涼。
耳中聽得突如其來的斷斷續續軋軋車軸聲,玉岫猝然回頭,車輦上的人下意識地亮出腰牌,許是以為自己是宮中侍衛,凝神一看,那車輦之上的人竟是溫洵。今日入宮赴宴,雖是一身便裝,仍是英姿颯爽。
許是因著逆光車上之人有些看不清楚,凝目呆了片刻似才看清是誰,跳下車輦穩步走來,及至身前時忽然看見眼前女子抬袖遮住麵容,然而卻恰巧來得及看清她方才眼底一片水光之中閃爍著的不舍與痛苦。
溫洵站立在她麵前,隻字未言地等了她片刻,看她壓下心頭情緒撤下遮擋的衣袂,才附身一拜算是禮數。
夜風突然起了,溫洵的衣袂被鼓吹得翻起,自己微有鬆散的發鬢也被吹得有些亂,因大典穿戴並不厚實,深秋夜中竟瑟瑟發抖,她正覺尷尬,踟躇著開口,卻見溫洵忽而將身上外袍解下,牢牢披在自己身上。
夜風之中,他隻著一件中衣,卻仍舊一身剛硬。玉岫捏著那外袍的衣角,怔怔著正要開口,卻見溫洵避過她目光斂去眸中神色,沉聲道:“夜裏風寒露重,上車,臣送娘娘回寢殿吧。”
玉岫抬頭直直地看他,兩人相持不動,良久,他才又開口道:“娘娘怎麽了?”
玉岫回過神來,淡淡笑道:“溫將軍怎會在此?錦夔殿中筵席就已經畢了麽?”
“還未。今日本有戰事要見皇上,但宮中規矩多,拖至現在也沒有機會跟皇上說上一句話,且筵席過後,皇上必定要留在皇後宮中,隻好改日再來麵見。”
玉岫聞言,低頭頷了頷首,忽而道:“不知將軍,可不可以將馬借我?”
溫洵微微詫異:“借馬?娘娘要上哪兒去?”
“隻是想隨便走走。將軍放心,等天亮了,本宮自會將馬栓在宮門口,將軍命人來取即可。”
溫洵沉默不語,思忖了片刻,沉聲道:“臣不能借馬給娘娘。若是娘娘執意想出去走一走,先答應臣一件事。”
“什麽事?”
“讓臣陪你去。”
玉岫張嘴微愕,還來不及細想,身後有侍衛隊列齊步走來的聲音,溫洵忽而伸手牽住玉岫的手,將她拉上車輦,翻身上馬向宮外馳去,神武大將軍的車輦無人敢多過問,不過半個時辰,便輕而易舉的駛出宮外數裏。
疾馳到偏僻無人之處,玉岫撩開簾子,向著駕馬的溫洵道:“將軍勒馬吧。”
“此處地偏,娘娘若想騎馬,容臣回府取馬匹陪娘娘一道去馬場,微臣職責所在,娘娘勿怪。”玉岫咬唇,卻不能再說什麽,眼看著溫洵凜然勒住韁繩,再奔將軍府邸。
璧月影搖,酉時末的馬場上,靜得額外深涼。唯有兩個人的身影,在夜色中影影綽綽。
玉岫翻身踏足上馬,韁繩在手背上繞了三圈,喝聲一駕,隻字不言地衝了出去。
溫洵瞧著那疾馳的背影雙眉微擰,將劍別於腰間,翻身上馬追了過去。
深秋的元安城夜風涼得刮人,刀子一般劃在人臉上,她拚命喝馬疾馳,方才宴席上所有的隱忍在此刻消散得一幹二淨,那些情緒仿佛長在了所有的骨頭縫裏,一點一點氣焰囂張。錯了,全錯了,玉岫有些慌張,好不容易堅定下的決心此刻似乎有些動搖,她原以為自己心誌足夠堅定,卻看著那舉案齊眉的帝後心中會如此失控,她以為自己可以站到風口浪尖去改變既定的命運,卻害怕公子恪在知她“背叛”時根本無法相信她,他是帝王啊……怎會為了一個女人,亂了大局方寸。
大勢在即,她該何去何從。遠遠那片皇城宮闕,紅牆金瓦,熟悉而陌生,她不願進來時違逆了自己的心,此刻不舍離去時,卻再也掌控不了自己的雙足,心中混亂,目及之處闃然是一棵碩大合歡,驟然勒馬,身下馬匹人立而起,激起一片塵土飛揚,受驚了的馬落地之後撂蹄撅臀,拚命將玉岫撂下馬背,玉岫緊挽韁繩,卻因著馬兒狂性太大,根本坐不穩,聽見身後一陣急籲,溫洵大喊:“快鬆了韁繩,扔給我!”
玉岫緩過一絲神誌,知曉此刻越是緊拽韁繩越是逼得馬兒逆反,可若鬆了韁繩,隻怕不要一瞬就會跌落至地,焦灼之間,悍馬幾次人立側身,險些將她甩下馬背,溫洵見狀,雙眉擰得越發緊,聲音都有些微啞,寒聲道:“別怕,閉上眼睛鬆了韁繩,我會接住你。”
玉岫聞言,慌亂中鬆了繞在手背上的三圈韁繩,咬了下唇,顫抖地將那韁繩一鬆,狠狠拋擲向溫洵的方向,那一刻血往頭頂湧來,不知為何竟衝得雙眸中淚水都逼出,玉岫知道那一刻並不是因為怕死,而是連日來所有的委屈,恐懼,都在這一刻傾斜而出,再也沒有了壓抑與隱忍的力氣,隻見一片飛揚的白色前襟掃過自己的視線,天旋地轉之間,腰後一陣驟痛,竟沒有落在地上,微微抬眼,看見溫洵穩穩接住那韁繩,悍馬被他勒得揚蹄怒嘶,來回轉了數圈,兩人所在的馬匹被拖著來來回回,不知如何之間那韁繩就在麵前合歡樹前繞了數圈,悍馬被困在樹前不能動彈,嘶鳴幾聲後也隻得在一旁不停地用蹄子蹭地。
玉岫蜷臥在溫洵懷中再不聲響,待溫洵製服了悍馬之後,才見他低下頭來,怒眉微揚,寒聲喝道:“娘娘就這麽不顧惜自己性命麽?”
玉岫有著微愕,沒有料到溫洵會氣至如此,印象中,他雖是神武將軍,卻更常見他溫潤如玉的模樣,如此失態的情緒,她還是第一次見。她愣了片刻,淡淡道:“讓將軍擔憂了,多謝將軍搭救。”
溫洵聞言低眸瞪了她許久,麵色已是氣急,卻半刻沒有說出一句話來,單手抽出腰上佩劍去抽打那悍馬的馬臀,那馬傷痛難忍,一陣陣嘶鳴,他卻仍不解氣,玉岫看著如此失態的溫洵,忍不住道:“溫將軍,那馬兒也是受了驚,您別打了。”
“馬兒受了驚,那人呢?”他厲聲一喝,唇間語氣充滿恨意,玉岫不解她如此詰問,訥訥道:“人?”
溫洵被她盯住,良久說不出一個字來,偏頭冷言道:“娘娘可知方才有多凶險?臣擔憂之切,娘娘可有半分明了!”
玉岫聞言,微微撐了撐他肩臂,提醒道:“將軍放我下來吧。”
兩人翻身下馬,玉岫理了理皺擰的衣物,抬眸道:“不知將軍會擔憂如此,將軍放心,今夜之事我不會在皇上麵前多言半句,倒是將軍救我之功……”
“娘娘的性命難道就隻值這些分量嗎?區區一個王馥之就讓娘娘心亂得連自己性命都不放在心上了?想不到娘娘如此不把自己當一回事,我此時最後悔的就是在宮中之時沒直接將馬借了你!要死要活,也不必此刻令我擾心。”玉岫話還未畢,溫洵忽而劈頭蓋臉一陣詰問。
原本方才已再無法克製的恐懼與脆弱,此刻仿若決堤,淚水竟一湧而出。她自覺可笑,伸手往眼角胡亂蹭去,噙著冷笑,沉聲說:“將軍以為我該如何呢?將軍也以為身為帝王三宮六嬪再正常不過?將軍也覺得我因為皇後而心生妒恨很可笑?”
她仰頭瞪住溫洵,眼眶中淚水已充盈,滿眶,卻執拗地遲遲不落。片刻再也克製不住,扭頭就走,方才在宮中甬道時便脫去了雙履,此刻赤足踩在遍布著細碎石子的路上,雙足說不出的刺骨疼痛。
溫洵見她如此,反倒沉默不語,雙拳早已擰得發顫,卻竟無處施力。幾步急走攔住她去路,沉聲道:“跟我回宮。”
玉岫微抬眸,凝著溫洵,片刻冷笑出聲:“將軍氣得連君臣之禮也忘了嗎?”語畢,抬步繞過他向前。
卻見溫洵忽然揚手握住她的腕,粗糙而溫熱的手掌緊緊包裹在她腕上,語氣堅決而不容置疑,剛硬地道:“你要去哪。”
“我去哪將軍似乎無權過問。”她冷眸掃過自己被擒住的腕,輕扯唇角:“皇上要是知道將軍私下如此輕薄我,必定不會善罷甘休吧。”語畢反手用文勁一壓。
溫洵噤聲一縮,手卻不曾送開,仍是那般堅決語氣,並不凝目看她,反是平抬雙目,目光湛然而篤定道:“今夜的新郎在眾臣簇擁下被頻頻灌下鸞鳳和鳴的喜酒,而那個口口聲聲的妻子呢?坐在殿內最角落,桌上山珍海味一口不動,反倒是烈酒一杯又一杯下肚,還自以為笑得格外瀟灑。皇上此刻身在華穆宮中,你是死是活,此刻的手又被誰握住,隻怕他是無心掛念吧。”
“你!”溫洵的話一個字一個字狠狠鞭笞在她心上,分明是半字不差的事實,經他說出後仿若摧腸折骨的毒,經過哪裏都是燒灼的痛。
他迎上玉岫一雙冰雪般雙眸,第一次讓這種神情毫不避諱,一字一頓道:“但是微臣掛念。娘娘今夜若有半點閃失,微臣也不苟活。娘娘此刻是要繼續騎馬,還是想喝幾壇烈酒,臣奉陪到底。”
花枝顫顫,珠玉累累,瀲灩紅妝,此刻看去,那錦夔殿邊,竟是這般和樂景象。行走在偏靜的甬道,因了連日雨水本就泥濘濕滑,那粉黛色的宮鞋上還有珠翠作成的假蝶一路叮鈴作響,聽得人煩不甚煩,索性脫去宮鞋赤腳走在甬道上,一路寂靜無聲。
趙則的耐性不會太久,她必須盡早拿下決斷,雖知公子恪早已決斷禦駕親征,若她正如自己所預想那般,竟會與他背道而馳,甚至是,她要站在與他爭鋒相對的方向。方才隔著眾人遙遙那一眼,她看著他,看著他身畔女子,已是心痛至絞,不敢想她究竟要多大的決心,才能邁出那遲早的一步。
這宮中,她曾經雖千百般不願意來,而此時此刻,卻竟變得如此不舍。站在一大片枯萎的菡萏前,陡然覺得這夜裏寒露涼得沁人脾骨。平生所經的夜,似乎從未有哪次比今晚這夜來得更為深涼。
耳中聽得突如其來的斷斷續續軋軋車軸聲,玉岫猝然回頭,車輦上的人下意識地亮出腰牌,許是以為自己是宮中侍衛,凝神一看,那車輦之上的人竟是溫洵。今日入宮赴宴,雖是一身便裝,仍是英姿颯爽。
許是因著逆光車上之人有些看不清楚,凝目呆了片刻似才看清是誰,跳下車輦穩步走來,及至身前時忽然看見眼前女子抬袖遮住麵容,然而卻恰巧來得及看清她方才眼底一片水光之中閃爍著的不舍與痛苦。
溫洵站立在她麵前,隻字未言地等了她片刻,看她壓下心頭情緒撤下遮擋的衣袂,才附身一拜算是禮數。
夜風突然起了,溫洵的衣袂被鼓吹得翻起,自己微有鬆散的發鬢也被吹得有些亂,因大典穿戴並不厚實,深秋夜中竟瑟瑟發抖,她正覺尷尬,踟躇著開口,卻見溫洵忽而將身上外袍解下,牢牢披在自己身上。
夜風之中,他隻著一件中衣,卻仍舊一身剛硬。玉岫捏著那外袍的衣角,怔怔著正要開口,卻見溫洵避過她目光斂去眸中神色,沉聲道:“夜裏風寒露重,上車,臣送娘娘回寢殿吧。”
玉岫抬頭直直地看他,兩人相持不動,良久,他才又開口道:“娘娘怎麽了?”
玉岫回過神來,淡淡笑道:“溫將軍怎會在此?錦夔殿中筵席就已經畢了麽?”
“還未。今日本有戰事要見皇上,但宮中規矩多,拖至現在也沒有機會跟皇上說上一句話,且筵席過後,皇上必定要留在皇後宮中,隻好改日再來麵見。”
玉岫聞言,低頭頷了頷首,忽而道:“不知將軍,可不可以將馬借我?”
溫洵微微詫異:“借馬?娘娘要上哪兒去?”
“隻是想隨便走走。將軍放心,等天亮了,本宮自會將馬栓在宮門口,將軍命人來取即可。”
溫洵沉默不語,思忖了片刻,沉聲道:“臣不能借馬給娘娘。若是娘娘執意想出去走一走,先答應臣一件事。”
“什麽事?”
“讓臣陪你去。”
玉岫張嘴微愕,還來不及細想,身後有侍衛隊列齊步走來的聲音,溫洵忽而伸手牽住玉岫的手,將她拉上車輦,翻身上馬向宮外馳去,神武大將軍的車輦無人敢多過問,不過半個時辰,便輕而易舉的駛出宮外數裏。
疾馳到偏僻無人之處,玉岫撩開簾子,向著駕馬的溫洵道:“將軍勒馬吧。”
“此處地偏,娘娘若想騎馬,容臣回府取馬匹陪娘娘一道去馬場,微臣職責所在,娘娘勿怪。”玉岫咬唇,卻不能再說什麽,眼看著溫洵凜然勒住韁繩,再奔將軍府邸。
璧月影搖,酉時末的馬場上,靜得額外深涼。唯有兩個人的身影,在夜色中影影綽綽。
玉岫翻身踏足上馬,韁繩在手背上繞了三圈,喝聲一駕,隻字不言地衝了出去。
溫洵瞧著那疾馳的背影雙眉微擰,將劍別於腰間,翻身上馬追了過去。
深秋的元安城夜風涼得刮人,刀子一般劃在人臉上,她拚命喝馬疾馳,方才宴席上所有的隱忍在此刻消散得一幹二淨,那些情緒仿佛長在了所有的骨頭縫裏,一點一點氣焰囂張。錯了,全錯了,玉岫有些慌張,好不容易堅定下的決心此刻似乎有些動搖,她原以為自己心誌足夠堅定,卻看著那舉案齊眉的帝後心中會如此失控,她以為自己可以站到風口浪尖去改變既定的命運,卻害怕公子恪在知她“背叛”時根本無法相信她,他是帝王啊……怎會為了一個女人,亂了大局方寸。
大勢在即,她該何去何從。遠遠那片皇城宮闕,紅牆金瓦,熟悉而陌生,她不願進來時違逆了自己的心,此刻不舍離去時,卻再也掌控不了自己的雙足,心中混亂,目及之處闃然是一棵碩大合歡,驟然勒馬,身下馬匹人立而起,激起一片塵土飛揚,受驚了的馬落地之後撂蹄撅臀,拚命將玉岫撂下馬背,玉岫緊挽韁繩,卻因著馬兒狂性太大,根本坐不穩,聽見身後一陣急籲,溫洵大喊:“快鬆了韁繩,扔給我!”
玉岫緩過一絲神誌,知曉此刻越是緊拽韁繩越是逼得馬兒逆反,可若鬆了韁繩,隻怕不要一瞬就會跌落至地,焦灼之間,悍馬幾次人立側身,險些將她甩下馬背,溫洵見狀,雙眉擰得越發緊,聲音都有些微啞,寒聲道:“別怕,閉上眼睛鬆了韁繩,我會接住你。”
玉岫聞言,慌亂中鬆了繞在手背上的三圈韁繩,咬了下唇,顫抖地將那韁繩一鬆,狠狠拋擲向溫洵的方向,那一刻血往頭頂湧來,不知為何竟衝得雙眸中淚水都逼出,玉岫知道那一刻並不是因為怕死,而是連日來所有的委屈,恐懼,都在這一刻傾斜而出,再也沒有了壓抑與隱忍的力氣,隻見一片飛揚的白色前襟掃過自己的視線,天旋地轉之間,腰後一陣驟痛,竟沒有落在地上,微微抬眼,看見溫洵穩穩接住那韁繩,悍馬被他勒得揚蹄怒嘶,來回轉了數圈,兩人所在的馬匹被拖著來來回回,不知如何之間那韁繩就在麵前合歡樹前繞了數圈,悍馬被困在樹前不能動彈,嘶鳴幾聲後也隻得在一旁不停地用蹄子蹭地。
玉岫蜷臥在溫洵懷中再不聲響,待溫洵製服了悍馬之後,才見他低下頭來,怒眉微揚,寒聲喝道:“娘娘就這麽不顧惜自己性命麽?”
玉岫有著微愕,沒有料到溫洵會氣至如此,印象中,他雖是神武將軍,卻更常見他溫潤如玉的模樣,如此失態的情緒,她還是第一次見。她愣了片刻,淡淡道:“讓將軍擔憂了,多謝將軍搭救。”
溫洵聞言低眸瞪了她許久,麵色已是氣急,卻半刻沒有說出一句話來,單手抽出腰上佩劍去抽打那悍馬的馬臀,那馬傷痛難忍,一陣陣嘶鳴,他卻仍不解氣,玉岫看著如此失態的溫洵,忍不住道:“溫將軍,那馬兒也是受了驚,您別打了。”
“馬兒受了驚,那人呢?”他厲聲一喝,唇間語氣充滿恨意,玉岫不解她如此詰問,訥訥道:“人?”
溫洵被她盯住,良久說不出一個字來,偏頭冷言道:“娘娘可知方才有多凶險?臣擔憂之切,娘娘可有半分明了!”
玉岫聞言,微微撐了撐他肩臂,提醒道:“將軍放我下來吧。”
兩人翻身下馬,玉岫理了理皺擰的衣物,抬眸道:“不知將軍會擔憂如此,將軍放心,今夜之事我不會在皇上麵前多言半句,倒是將軍救我之功……”
“娘娘的性命難道就隻值這些分量嗎?區區一個王馥之就讓娘娘心亂得連自己性命都不放在心上了?想不到娘娘如此不把自己當一回事,我此時最後悔的就是在宮中之時沒直接將馬借了你!要死要活,也不必此刻令我擾心。”玉岫話還未畢,溫洵忽而劈頭蓋臉一陣詰問。
原本方才已再無法克製的恐懼與脆弱,此刻仿若決堤,淚水竟一湧而出。她自覺可笑,伸手往眼角胡亂蹭去,噙著冷笑,沉聲說:“將軍以為我該如何呢?將軍也以為身為帝王三宮六嬪再正常不過?將軍也覺得我因為皇後而心生妒恨很可笑?”
她仰頭瞪住溫洵,眼眶中淚水已充盈,滿眶,卻執拗地遲遲不落。片刻再也克製不住,扭頭就走,方才在宮中甬道時便脫去了雙履,此刻赤足踩在遍布著細碎石子的路上,雙足說不出的刺骨疼痛。
溫洵見她如此,反倒沉默不語,雙拳早已擰得發顫,卻竟無處施力。幾步急走攔住她去路,沉聲道:“跟我回宮。”
玉岫微抬眸,凝著溫洵,片刻冷笑出聲:“將軍氣得連君臣之禮也忘了嗎?”語畢,抬步繞過他向前。
卻見溫洵忽然揚手握住她的腕,粗糙而溫熱的手掌緊緊包裹在她腕上,語氣堅決而不容置疑,剛硬地道:“你要去哪。”
“我去哪將軍似乎無權過問。”她冷眸掃過自己被擒住的腕,輕扯唇角:“皇上要是知道將軍私下如此輕薄我,必定不會善罷甘休吧。”語畢反手用文勁一壓。
溫洵噤聲一縮,手卻不曾送開,仍是那般堅決語氣,並不凝目看她,反是平抬雙目,目光湛然而篤定道:“今夜的新郎在眾臣簇擁下被頻頻灌下鸞鳳和鳴的喜酒,而那個口口聲聲的妻子呢?坐在殿內最角落,桌上山珍海味一口不動,反倒是烈酒一杯又一杯下肚,還自以為笑得格外瀟灑。皇上此刻身在華穆宮中,你是死是活,此刻的手又被誰握住,隻怕他是無心掛念吧。”
“你!”溫洵的話一個字一個字狠狠鞭笞在她心上,分明是半字不差的事實,經他說出後仿若摧腸折骨的毒,經過哪裏都是燒灼的痛。
他迎上玉岫一雙冰雪般雙眸,第一次讓這種神情毫不避諱,一字一頓道:“但是微臣掛念。娘娘今夜若有半點閃失,微臣也不苟活。娘娘此刻是要繼續騎馬,還是想喝幾壇烈酒,臣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