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驚天動地的逼宮之事,在半個月後在虞國上下傳得人盡皆知。甚至連街頭巷尾的落魄乞兒都能把這逼宮之事哼成脫口而出的打油詞兒。
數年來門閥世家中聲望最隆的琅琊王氏,也在新帝登基之初因這樣的事而變得隱沒許多。身居太尉之位的王狄,因舉兵逼宮謀逆的罪名本當初死刑,念在琅琊王氏一族曾為虞國開國大將,門第之興旺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因而隻是廢其官爵,打入大牢,禁其一生。
這場動亂中最為關鍵卻也無辜之人,死在了王氏太後的劍刃之下。無疑的是,他的死,也成了始作俑者王氏太後為自己開脫的最好證明。
逼宮過後的一朝上下極為寧靜。而身為左神武大將軍的溫洵也因平亂之功而晉得一爵。中央禁衛軍皆在其轄之內。
那一日,一聲低沉肅遠的號角響起,九扇宮門緩緩開啟。仿佛整個都城,都在一刹那肅穆下來,宮中大典宣讀禦詔,住在宮中近畔客棧的玉岫與子蕪,因想一睹這宏大場麵,早早就守在人群的最前頭。
抬眸往那宮門裏的層層玉階上望去,玉岫隻覺得初升耀眼的陽光刺痛了自己的雙目。禮樂方畢,遙遙望去,那一身明黃,飛線走龍的闊袖廣袍之人慢慢步下玉階。
光芒折射在那身黃得發亮的衣物之上,刺目得叫人睜不開眼睛。
他一步步走下來,站在高台之上,就那麽屹立在眾人麵前,登臨高台,俯視眾生,凜然如天神。身邊有內侍監宣讀禦詔。
崔氏子蕪撥了撥玉岫的衣袂,神情莫測地歎道:“那個人,就是我們終其一身將要侍奉的夫君,那高台之後,片片宮闕,就是我們要終此一生的地方麽……”
禦詔宣完,但見那高台之下是一麵大大的黃底袞金邊赤字帥旗躍然高擎,獵獵飄揚於風中。帥旗之後,
黑盔鐵甲的鐵騎悍卒,分作九列,肅立嚴整。其首一人銀甲佩劍,盔上一簇白纓,身形筆挺如劍。他轉過身來,身後九列鐵騎依序列隊,禮示三方,步伐劃一,每一下靴聲都響徹宮門內外。
子蕪看著身側神情凝住的玉岫,不由歎了口氣。聲音低得隻得讓玉岫一人聞見:“妹妹別怪姐姐多嘴,如今大局已定,宮中可容不下什麽表哥表妹之情。”
可顯然此刻這話根本沒有落入玉岫之耳。她微微昂起頭,端然所見那九列之首的人一襲銀白鐵甲,雪色盔翎在濯濯的陽光下,熠熠生輝,閃耀寒芒。他解下佩劍,遞與禮官,一步步緩緩登上高台。在那明黃龍擺三步之遠處停步,微微低首,屈膝側跪下去,行三跪九叩大禮。
――吾皇萬歲!
刹那之間,潮水般的兩萬黑甲鐵騎,齊齊發出震天渾厚的三呼萬歲之聲,撼地動瓦,響徹元安內外。宮闕裏外,所有人都被湮沒在這雄渾的呼喊聲中,連赫赫的皇家儀仗,也黯然失色。
玉岫不禁在這撼地動瓦的三聲萬歲之中失了神色。
那一日初見這個年輕將軍時,他亦是蕭疏軒舉,湛然清俊,然而眼底展露無遺的盡是鄙夷與不屑。再見他時,他是謙和有禮,低頭認錯的世家公子。再後來,在那一夜的慈安宮中,見他佩劍染血,麵氤肅殺,一身血汗。
可此刻,這個聲音如此威嚴遒勁,那個人離得如此之遠,遠得看不清麵目,僅僅遙遙望去,竟已讓自己生出壓迫窒息之感。
可到底,這樣的男子心慕的不過一個跋扈刁鑽的溫氏嬌嬌罷了。她此後,頂著這樣的名號需得一世躲著他而活,若他得知自己將那溫氏嬌嬌送得什麽境地,定會恨煞了自己吧?她想到這裏,無可奈何地笑出了聲。
在那人山人海之中,玉岫微微扯了扯唇角,無論如何,她今日,卻是真正記住了溫洵這個名字。
三月初七,黃道吉日。這一日,正是月前就定下的大選之日。原本隻為充實掖庭,在幾家名門望族中挑選年輕妃嬪的大選,因為新帝的登基,而變得與眾不同。充實掖庭之策,也成了廣納妃嬪之機。
新帝登基的第一次大選,甚是隆重與謹慎。由於廣納妃嬪之需。上至當朝一品,下至星微小吏,每家每戶都有女子前來。因前事到得尚早的玉岫和崔氏子蕪,在都城半月之內,便見了無數女子齊聚都城。
魚躍龍門,向來是古代女子的夢想,所有的黛眉淺脂,寶髻千變,都不過是為了那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為了那九天之上閑暇時的驚鴻一瞥,偶然驚豔。甚至隻是,一時青睞。
但那三千佳麗之中,又有幾人真正是心悅君者,無非隻為家門宅邸,或富貴此生罷了。
這一日,玉岫著好宮中所製的清一色淺粉衣裙,隻是稍施了粉黛,同心髻梳得齊整且不露鋒芒,發髻上獨獨別了一支日永琴書簪,又挑了一副白玉耳墜作為點飾。溫府所備的那一大箱子寶飾根本沒能被她選用上,這樣的打扮平凡又不失態,秀女如雲中,那一兩樣點飾稍顯貴氣,不至於流俗。又不會在幾大望族中過分出挑,總是尋不到任何錯處的。
毓合門外接送秀女的馬車排了長長一列,都到此處由引路公公安排至一處單獨的宮苑。玉岫和子蕪自省算是來得較早的,尚離了百步之地就脂粉香氣撲鼻,卻不知到了這裏才發覺人已到了多數。
此處地方甚為寬闊,容得下綠肥紅瘦的各地秀女。玉岫和子蕪尋了個稍稍僻靜的地方安穩站著,目光細細打量這宮苑中的各家粉嫩嬌娥們。
此間秀女頗有宅邸名姓的,大抵三五個聚在一起互相讚道,而那些叫不出名姓的小家小戶,大抵是沒有言語,隻自顧照看著自己衣物穿戴是否周全,也有不少地暗自向那些鎏金厚脂,珠玉圍繞的貴氏嬌嬌投去羨慕的眼光。
子蕪今日細心梳了個驚鵠髻,一絲不亂的發髻上穩穩簪著和闐青玉如意形發簪,又在髻尾別了支活靈活現的白玉嵌珠翠玉蝴蝶步搖,脂粉即便施得清淡也是麵如凝脂潔玉,柳眉淡掃,精致的臉龐兩側綴著金鑲東珠耳墜,原本就勻稱高挑地她在眾人之中猶顯得氣質高華,端然沉靜,風致翩然。
玉岫不禁咋舌道:“姐姐原本就氣質出塵,今日再這麽一打扮,倒叫其餘的妹妹們往何處站去?本是廣納妃嬪的大選,這下可好,皇上若見了姐姐,眼睛裏定是再容不得第二個女嬌嬌了!”
子蕪不禁氣結,抬起手就朝玉岫的臉上假意捏去,岔岔道:“你這妮子現如今學會了貧嘴兒,看過會兒引教姑姑如何拾掇你!自個兒打扮得這般素淨可人,分明是來笑我脂俗玉重!”
“姐姐這話分明是排揎我!你瞧瞧四下裏有多少雙眼睛暗暗瞄了你去?”玉岫衝著子蕪狡黠一笑,暗暗使了使眼色,子蕪果真察覺到,她二人說話之時,明裏暗裏不知多少雙眼睛偷偷掃量著她二人。
自知該謹言慎行,隻好收斂幾分,靜靜在那裏等待內監知會。
二人這番有一搭沒一搭地話著這一路家常,卻突然聽到一個尖刻銳利的女子之聲:“哪個混帳東西衝了我,沒長眼嗎?”
宮苑之中刷刷刷地幾十雙眼睛紛紛向那個方向望去,玉岫和子蕪卻因著站得偏,視線阻隔著看不清楚情形。
二人相視一眼,都沒挪動半分腳步,隻聽那邊隱隱有人驚呼;“呀,這位嬌嬌摔著了沒?”
頃刻間,一聲清脆利落的耳光響聲落入玉岫等人耳朵裏,但聽這方才那女聲又盛怒道:“你又是什麽貨色!敢在這裏放肆!”
這一聲耳光聲驚得本還有竊竊私語的宮苑裏一下子寂靜下來。幾十甚至上百的秀女們紛紛噤了聲,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朝那聲音的源頭望去。
“噯喲姑娘們,這都是在鬧什麽!都是想飛上枝頭當鳳凰的,日後入了宮中還落得個姐姐妹妹的親近,何必這麽生了嫌隙。是哪位嬌嬌傷著了,奴才來瞧瞧……”
因著有內監的前去,不少圍觀的秀女們都散了開來,遠遠聽得那公公賠笑道:“隻是蹭了道紅印兒,奴才讓人去取塊冰帕子來捂一捂就好了,您稍忍忍。”
那女聲冷哼道:“也不知哪裏冒出來的下作女子,不長眼睛麽!嘖嘖,那玉都是陳年的,小門小戶果是不知禮數!”
那公公應和著道:“是是,姑娘訓得極是。”又斥道:“還不快向這位姑娘賠罪?”
“我,我不曾留意衝撞了姐姐,給姐姐賠罪了。還望姐姐能夠原諒,莫往心裏去。”
送冰帕子的宮婢很快來了,顯然那驕縱傲氣的女子沒把這道歉方才眼裏,徑自從人群中往玉岫她們這邊走了過來。
周遭的人散開去,玉岫才得見這是個容光煥發,滿頭珠翠的女子。生得天生嬌俏,更是裝扮得金玉生輝,發簪之上別著七八支各色琺琅珠玉簪子,又有步搖兩顧,兩鬢與額心更是貼了上好的花鈿。
她款步走來,香風陣陣,走得近了發髻上那一支累絲金鳳的金簪才更外奪目。玉岫不禁心頭一驚,看向了同樣心知肚明的子蕪,二人微微握了握指尖才稍沉下心來,耳中已捕捉了不少竊語。
如此鋒芒畢露,張揚盛氣的女子,除了琅琊王氏今歲的女嬌嬌王馥之,別無其二了。
那王馥之款步香風地掠過玉岫和子蕪身邊時,一雙眼有意無意在子蕪的身上停了一瞬,隨之是一聲輕哼,仿佛極為不屑。那粉色在她眼尾掃開一抹豔麗,將眼角吊得高高的,更顯出一抹傲色。
【衝榜的某帛,求點!求收!求紅票!】
數年來門閥世家中聲望最隆的琅琊王氏,也在新帝登基之初因這樣的事而變得隱沒許多。身居太尉之位的王狄,因舉兵逼宮謀逆的罪名本當初死刑,念在琅琊王氏一族曾為虞國開國大將,門第之興旺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因而隻是廢其官爵,打入大牢,禁其一生。
這場動亂中最為關鍵卻也無辜之人,死在了王氏太後的劍刃之下。無疑的是,他的死,也成了始作俑者王氏太後為自己開脫的最好證明。
逼宮過後的一朝上下極為寧靜。而身為左神武大將軍的溫洵也因平亂之功而晉得一爵。中央禁衛軍皆在其轄之內。
那一日,一聲低沉肅遠的號角響起,九扇宮門緩緩開啟。仿佛整個都城,都在一刹那肅穆下來,宮中大典宣讀禦詔,住在宮中近畔客棧的玉岫與子蕪,因想一睹這宏大場麵,早早就守在人群的最前頭。
抬眸往那宮門裏的層層玉階上望去,玉岫隻覺得初升耀眼的陽光刺痛了自己的雙目。禮樂方畢,遙遙望去,那一身明黃,飛線走龍的闊袖廣袍之人慢慢步下玉階。
光芒折射在那身黃得發亮的衣物之上,刺目得叫人睜不開眼睛。
他一步步走下來,站在高台之上,就那麽屹立在眾人麵前,登臨高台,俯視眾生,凜然如天神。身邊有內侍監宣讀禦詔。
崔氏子蕪撥了撥玉岫的衣袂,神情莫測地歎道:“那個人,就是我們終其一身將要侍奉的夫君,那高台之後,片片宮闕,就是我們要終此一生的地方麽……”
禦詔宣完,但見那高台之下是一麵大大的黃底袞金邊赤字帥旗躍然高擎,獵獵飄揚於風中。帥旗之後,
黑盔鐵甲的鐵騎悍卒,分作九列,肅立嚴整。其首一人銀甲佩劍,盔上一簇白纓,身形筆挺如劍。他轉過身來,身後九列鐵騎依序列隊,禮示三方,步伐劃一,每一下靴聲都響徹宮門內外。
子蕪看著身側神情凝住的玉岫,不由歎了口氣。聲音低得隻得讓玉岫一人聞見:“妹妹別怪姐姐多嘴,如今大局已定,宮中可容不下什麽表哥表妹之情。”
可顯然此刻這話根本沒有落入玉岫之耳。她微微昂起頭,端然所見那九列之首的人一襲銀白鐵甲,雪色盔翎在濯濯的陽光下,熠熠生輝,閃耀寒芒。他解下佩劍,遞與禮官,一步步緩緩登上高台。在那明黃龍擺三步之遠處停步,微微低首,屈膝側跪下去,行三跪九叩大禮。
――吾皇萬歲!
刹那之間,潮水般的兩萬黑甲鐵騎,齊齊發出震天渾厚的三呼萬歲之聲,撼地動瓦,響徹元安內外。宮闕裏外,所有人都被湮沒在這雄渾的呼喊聲中,連赫赫的皇家儀仗,也黯然失色。
玉岫不禁在這撼地動瓦的三聲萬歲之中失了神色。
那一日初見這個年輕將軍時,他亦是蕭疏軒舉,湛然清俊,然而眼底展露無遺的盡是鄙夷與不屑。再見他時,他是謙和有禮,低頭認錯的世家公子。再後來,在那一夜的慈安宮中,見他佩劍染血,麵氤肅殺,一身血汗。
可此刻,這個聲音如此威嚴遒勁,那個人離得如此之遠,遠得看不清麵目,僅僅遙遙望去,竟已讓自己生出壓迫窒息之感。
可到底,這樣的男子心慕的不過一個跋扈刁鑽的溫氏嬌嬌罷了。她此後,頂著這樣的名號需得一世躲著他而活,若他得知自己將那溫氏嬌嬌送得什麽境地,定會恨煞了自己吧?她想到這裏,無可奈何地笑出了聲。
在那人山人海之中,玉岫微微扯了扯唇角,無論如何,她今日,卻是真正記住了溫洵這個名字。
三月初七,黃道吉日。這一日,正是月前就定下的大選之日。原本隻為充實掖庭,在幾家名門望族中挑選年輕妃嬪的大選,因為新帝的登基,而變得與眾不同。充實掖庭之策,也成了廣納妃嬪之機。
新帝登基的第一次大選,甚是隆重與謹慎。由於廣納妃嬪之需。上至當朝一品,下至星微小吏,每家每戶都有女子前來。因前事到得尚早的玉岫和崔氏子蕪,在都城半月之內,便見了無數女子齊聚都城。
魚躍龍門,向來是古代女子的夢想,所有的黛眉淺脂,寶髻千變,都不過是為了那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為了那九天之上閑暇時的驚鴻一瞥,偶然驚豔。甚至隻是,一時青睞。
但那三千佳麗之中,又有幾人真正是心悅君者,無非隻為家門宅邸,或富貴此生罷了。
這一日,玉岫著好宮中所製的清一色淺粉衣裙,隻是稍施了粉黛,同心髻梳得齊整且不露鋒芒,發髻上獨獨別了一支日永琴書簪,又挑了一副白玉耳墜作為點飾。溫府所備的那一大箱子寶飾根本沒能被她選用上,這樣的打扮平凡又不失態,秀女如雲中,那一兩樣點飾稍顯貴氣,不至於流俗。又不會在幾大望族中過分出挑,總是尋不到任何錯處的。
毓合門外接送秀女的馬車排了長長一列,都到此處由引路公公安排至一處單獨的宮苑。玉岫和子蕪自省算是來得較早的,尚離了百步之地就脂粉香氣撲鼻,卻不知到了這裏才發覺人已到了多數。
此處地方甚為寬闊,容得下綠肥紅瘦的各地秀女。玉岫和子蕪尋了個稍稍僻靜的地方安穩站著,目光細細打量這宮苑中的各家粉嫩嬌娥們。
此間秀女頗有宅邸名姓的,大抵三五個聚在一起互相讚道,而那些叫不出名姓的小家小戶,大抵是沒有言語,隻自顧照看著自己衣物穿戴是否周全,也有不少地暗自向那些鎏金厚脂,珠玉圍繞的貴氏嬌嬌投去羨慕的眼光。
子蕪今日細心梳了個驚鵠髻,一絲不亂的發髻上穩穩簪著和闐青玉如意形發簪,又在髻尾別了支活靈活現的白玉嵌珠翠玉蝴蝶步搖,脂粉即便施得清淡也是麵如凝脂潔玉,柳眉淡掃,精致的臉龐兩側綴著金鑲東珠耳墜,原本就勻稱高挑地她在眾人之中猶顯得氣質高華,端然沉靜,風致翩然。
玉岫不禁咋舌道:“姐姐原本就氣質出塵,今日再這麽一打扮,倒叫其餘的妹妹們往何處站去?本是廣納妃嬪的大選,這下可好,皇上若見了姐姐,眼睛裏定是再容不得第二個女嬌嬌了!”
子蕪不禁氣結,抬起手就朝玉岫的臉上假意捏去,岔岔道:“你這妮子現如今學會了貧嘴兒,看過會兒引教姑姑如何拾掇你!自個兒打扮得這般素淨可人,分明是來笑我脂俗玉重!”
“姐姐這話分明是排揎我!你瞧瞧四下裏有多少雙眼睛暗暗瞄了你去?”玉岫衝著子蕪狡黠一笑,暗暗使了使眼色,子蕪果真察覺到,她二人說話之時,明裏暗裏不知多少雙眼睛偷偷掃量著她二人。
自知該謹言慎行,隻好收斂幾分,靜靜在那裏等待內監知會。
二人這番有一搭沒一搭地話著這一路家常,卻突然聽到一個尖刻銳利的女子之聲:“哪個混帳東西衝了我,沒長眼嗎?”
宮苑之中刷刷刷地幾十雙眼睛紛紛向那個方向望去,玉岫和子蕪卻因著站得偏,視線阻隔著看不清楚情形。
二人相視一眼,都沒挪動半分腳步,隻聽那邊隱隱有人驚呼;“呀,這位嬌嬌摔著了沒?”
頃刻間,一聲清脆利落的耳光響聲落入玉岫等人耳朵裏,但聽這方才那女聲又盛怒道:“你又是什麽貨色!敢在這裏放肆!”
這一聲耳光聲驚得本還有竊竊私語的宮苑裏一下子寂靜下來。幾十甚至上百的秀女們紛紛噤了聲,所有人都屏息凝神地朝那聲音的源頭望去。
“噯喲姑娘們,這都是在鬧什麽!都是想飛上枝頭當鳳凰的,日後入了宮中還落得個姐姐妹妹的親近,何必這麽生了嫌隙。是哪位嬌嬌傷著了,奴才來瞧瞧……”
因著有內監的前去,不少圍觀的秀女們都散了開來,遠遠聽得那公公賠笑道:“隻是蹭了道紅印兒,奴才讓人去取塊冰帕子來捂一捂就好了,您稍忍忍。”
那女聲冷哼道:“也不知哪裏冒出來的下作女子,不長眼睛麽!嘖嘖,那玉都是陳年的,小門小戶果是不知禮數!”
那公公應和著道:“是是,姑娘訓得極是。”又斥道:“還不快向這位姑娘賠罪?”
“我,我不曾留意衝撞了姐姐,給姐姐賠罪了。還望姐姐能夠原諒,莫往心裏去。”
送冰帕子的宮婢很快來了,顯然那驕縱傲氣的女子沒把這道歉方才眼裏,徑自從人群中往玉岫她們這邊走了過來。
周遭的人散開去,玉岫才得見這是個容光煥發,滿頭珠翠的女子。生得天生嬌俏,更是裝扮得金玉生輝,發簪之上別著七八支各色琺琅珠玉簪子,又有步搖兩顧,兩鬢與額心更是貼了上好的花鈿。
她款步走來,香風陣陣,走得近了發髻上那一支累絲金鳳的金簪才更外奪目。玉岫不禁心頭一驚,看向了同樣心知肚明的子蕪,二人微微握了握指尖才稍沉下心來,耳中已捕捉了不少竊語。
如此鋒芒畢露,張揚盛氣的女子,除了琅琊王氏今歲的女嬌嬌王馥之,別無其二了。
那王馥之款步香風地掠過玉岫和子蕪身邊時,一雙眼有意無意在子蕪的身上停了一瞬,隨之是一聲輕哼,仿佛極為不屑。那粉色在她眼尾掃開一抹豔麗,將眼角吊得高高的,更顯出一抹傲色。
【衝榜的某帛,求點!求收!求紅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