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陸卿都這麽說了,祝餘自然也沒有什麽異議,她也沒跟外頭的衙差客氣,既來之則安之,就地取材,拿桌上的紙筆列了個單子,拿出去交給那衙差,叫衙差幫自己買回來。
東西買回來,除了點心之外,還有一些魯班鎖、九連環之類的小玩意兒,甚至還有一個投壺和一把竹矢,以及幾本書。
祝餘打發走了那衙差,就把這些東西一樣一樣往自己那屋搬,忽而想起來,出於禮節,自己似乎應該跟陸卿“意思意思”,東西搬了一半跑去問他要不要。
陸卿當然不要,不過他倒是有些好奇,過去看了看,發現她叫衙差幫忙買回來的竟然都是些修心養壽的書。
“長史還真是個惜命之人。”在李文才的宅子裏,陸卿對祝餘的稱呼還是相當謹慎的。
祝餘也看不出這人麵具後頭的臉上是個什麽表情,是揶揄還是戲謔。
“那是自然,小命可遇不可求,得之我幸,當然要好生保養才不辜負老天的苦心安排。”於是她也半真半假地回答。
當晚符籙安排李宅的廚子將給李文才補身子的飯菜做了兩份,他從中隨便拿了一份匆匆送來偏院,就又趕回去守著李文才了。
祝餘吃飽喝得,早早便歇了,第二天一早起來,陸卿就叫她一同去“看望”李文才。
符籙可以說是盡職盡責,估計除了大小解之外,是寸步不離李文才的臥房門外。
這一大早,他就已經門神一樣的立在那裏了。
“李大人起了嗎?”陸卿問他。
“大人,李縣令早就起了。”符籙閃到一旁,伸手幫陸卿把門上的銅鎖打開,嘩啦一下把門推開。
兩人剛一進去,就看到一個人跌跌撞撞從床上爬起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二話不說納頭便拜。
“大人!您可來了!下官知錯,下官是清水縣父母官,本該為百姓鞠躬盡瘁,為陛下盡忠職守,下官之前做得不好,願將功補過!
隻是……隻是下官懇求大人不要再讓那位護衛每日‘照顧’了,下官無福消受啊……”
那人一邊帶著濃濃的哭腔開口,祝餘這才認出他是清水縣的縣令李文才。
雖然按理來說,這屋裏關著的隻能是李文才,她不應該感到驚訝,至少無論如何祝餘也沒有想到,才這麽幾日的功夫,一個人的麵相能夠有那麽大的變化。
上一次在衙門裏見到,李文才還是虛虛胖胖的白饅頭,隔了這麽幾天再見麵,這“饅頭”卻縮得厲害,原本脹鼓鼓的肚子眼見著小了一圈,原本圓胖的一張臉,這會兒兩頰鬆垮垮地向下耷拉著。
嗯,果然是被符籙“照顧”得相當不錯!
陸卿並不理他,兀自在一旁的紅木桌旁坐下,骨節分明的手指狀似無意地輕輕叩著,發出“篤篤”的聲響。
聲音不大,卻好像每一聲都敲在李文才的心頭上,讓他身子也跟著一抖一抖的。
過了半晌,陸卿才終於開口出了聲:“幾日不見,李大人憔悴了,可是本官的護衛照顧得不得力?”
李文才又抖了抖,金麵禦史的語調讓他無從分辨對方的喜怒,但依著混跡官場多年的慣性,倒也意識到了自己方才的失言。
那日日守在門口的煞星是這位禦史大人的隨行護衛,方才自己那一番話分明是在指摘,若是這位禦史大人是個護短的性子,那自己無疑是又把人家得罪了。
思及此,他立刻改口:“不不不,大人您的護衛這幾日對下官照顧得十分周到,讓下官受寵若驚。
隻是……隻是下官慚愧,大人越是令人照顧周到,我便越是窘迫,無心茶飯……”
“李大人覺得自己哪裏沒有做好?”
被他這麽一問,李文才求情的話一下子憋在了嗓子眼兒裏,垂下眼皮,不敢回答,心裏麵直打鼓。
若這禦史是個暴脾氣,衝進衙門揪住自己就拿馬鞭抽一頓,把自己究竟哪裏被捉住了錯處也一同道出來,雖說是要受些皮肉之苦,好歹也算讓人明明白白,自己也知道該如何應對。
偏偏這人的路數讓他根本摸不到頭腦,初次見麵就讓自己在大太陽底下灼曬,之後又以休養為名將自己拘禁在臥房之中,寸步不許離開,然後到底是因何罪名卻隻字不提。
李文才心裏頭一陣陣發虛,不開口不行,開口又怕說錯話。
萬一對方抓到的是這個,自己卻答出了那個,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麽!
短暫糾結之後,他決定含混一點,看看能不能印著禦史大人主動把自己到底錯在哪裏給說出來。
“大人貴為禦史,有上達天聽,下通民情的本事,大人說下官有錯,那下官就定然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隻是下官愚鈍,一時也沒有想到,請大人責罰!
下官自出任清水縣縣令一職起,便希望自己能夠有所建樹,無奈資質平庸,所作所為難免不盡人意,還請大人明示,也好讓我能盡快改正,更好的為朝廷、為陛下效力!”
“李大人這話說得倒是堂皇。”陸卿冷聲斥道,“本官原本想要給你機會,不料事到如今你仍然一心想要裝傻蒙混過去。
好,既然愚鈍,那我便多給你些時間,讓你好好在這裏想想清楚!”
說罷他便不再理會還想再求饒的李文才,大步流星走了出去。
符籙在陸、祝二人出門後,利索地把門又重新關了起來,哢嚓一聲鎖上。
陸卿環視周圍,發現有幾個李家的仆人,雖然不敢靠近臥房門口,卻也半是戰戰兢兢半是好奇地在老遠的地方探頭探腦。
他抽出腰間佩劍,手中暗暗運力,揮劍劈向旁邊的一塊奇石。
隻見那石頭就好像是用豆腐做的一般,竟然齊刷刷被他削平了上頭的尖尖。
“李文才家中凡有人敢未經本官允許靠近此物者,待李文才問責後,按連坐處置。”他用足夠讓那些仆人聽見的聲音說。
原本藏在遠處偷看的仆從嚇得趕忙縮了回去。
陸卿將符籙叫到一旁,取下腰間令牌交到他手中:“拿我令牌,快馬加鞭到潤州府衙,找知府趙信,叫他借你些好差遣的衙差,再去潤州禁軍營,憑令牌調一百禁軍過來聽候差遣。”
符籙應了一聲,接了令牌便急匆匆離開。
東西買回來,除了點心之外,還有一些魯班鎖、九連環之類的小玩意兒,甚至還有一個投壺和一把竹矢,以及幾本書。
祝餘打發走了那衙差,就把這些東西一樣一樣往自己那屋搬,忽而想起來,出於禮節,自己似乎應該跟陸卿“意思意思”,東西搬了一半跑去問他要不要。
陸卿當然不要,不過他倒是有些好奇,過去看了看,發現她叫衙差幫忙買回來的竟然都是些修心養壽的書。
“長史還真是個惜命之人。”在李文才的宅子裏,陸卿對祝餘的稱呼還是相當謹慎的。
祝餘也看不出這人麵具後頭的臉上是個什麽表情,是揶揄還是戲謔。
“那是自然,小命可遇不可求,得之我幸,當然要好生保養才不辜負老天的苦心安排。”於是她也半真半假地回答。
當晚符籙安排李宅的廚子將給李文才補身子的飯菜做了兩份,他從中隨便拿了一份匆匆送來偏院,就又趕回去守著李文才了。
祝餘吃飽喝得,早早便歇了,第二天一早起來,陸卿就叫她一同去“看望”李文才。
符籙可以說是盡職盡責,估計除了大小解之外,是寸步不離李文才的臥房門外。
這一大早,他就已經門神一樣的立在那裏了。
“李大人起了嗎?”陸卿問他。
“大人,李縣令早就起了。”符籙閃到一旁,伸手幫陸卿把門上的銅鎖打開,嘩啦一下把門推開。
兩人剛一進去,就看到一個人跌跌撞撞從床上爬起來,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二話不說納頭便拜。
“大人!您可來了!下官知錯,下官是清水縣父母官,本該為百姓鞠躬盡瘁,為陛下盡忠職守,下官之前做得不好,願將功補過!
隻是……隻是下官懇求大人不要再讓那位護衛每日‘照顧’了,下官無福消受啊……”
那人一邊帶著濃濃的哭腔開口,祝餘這才認出他是清水縣的縣令李文才。
雖然按理來說,這屋裏關著的隻能是李文才,她不應該感到驚訝,至少無論如何祝餘也沒有想到,才這麽幾日的功夫,一個人的麵相能夠有那麽大的變化。
上一次在衙門裏見到,李文才還是虛虛胖胖的白饅頭,隔了這麽幾天再見麵,這“饅頭”卻縮得厲害,原本脹鼓鼓的肚子眼見著小了一圈,原本圓胖的一張臉,這會兒兩頰鬆垮垮地向下耷拉著。
嗯,果然是被符籙“照顧”得相當不錯!
陸卿並不理他,兀自在一旁的紅木桌旁坐下,骨節分明的手指狀似無意地輕輕叩著,發出“篤篤”的聲響。
聲音不大,卻好像每一聲都敲在李文才的心頭上,讓他身子也跟著一抖一抖的。
過了半晌,陸卿才終於開口出了聲:“幾日不見,李大人憔悴了,可是本官的護衛照顧得不得力?”
李文才又抖了抖,金麵禦史的語調讓他無從分辨對方的喜怒,但依著混跡官場多年的慣性,倒也意識到了自己方才的失言。
那日日守在門口的煞星是這位禦史大人的隨行護衛,方才自己那一番話分明是在指摘,若是這位禦史大人是個護短的性子,那自己無疑是又把人家得罪了。
思及此,他立刻改口:“不不不,大人您的護衛這幾日對下官照顧得十分周到,讓下官受寵若驚。
隻是……隻是下官慚愧,大人越是令人照顧周到,我便越是窘迫,無心茶飯……”
“李大人覺得自己哪裏沒有做好?”
被他這麽一問,李文才求情的話一下子憋在了嗓子眼兒裏,垂下眼皮,不敢回答,心裏麵直打鼓。
若這禦史是個暴脾氣,衝進衙門揪住自己就拿馬鞭抽一頓,把自己究竟哪裏被捉住了錯處也一同道出來,雖說是要受些皮肉之苦,好歹也算讓人明明白白,自己也知道該如何應對。
偏偏這人的路數讓他根本摸不到頭腦,初次見麵就讓自己在大太陽底下灼曬,之後又以休養為名將自己拘禁在臥房之中,寸步不許離開,然後到底是因何罪名卻隻字不提。
李文才心裏頭一陣陣發虛,不開口不行,開口又怕說錯話。
萬一對方抓到的是這個,自己卻答出了那個,這不是給自己找麻煩麽!
短暫糾結之後,他決定含混一點,看看能不能印著禦史大人主動把自己到底錯在哪裏給說出來。
“大人貴為禦史,有上達天聽,下通民情的本事,大人說下官有錯,那下官就定然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
隻是下官愚鈍,一時也沒有想到,請大人責罰!
下官自出任清水縣縣令一職起,便希望自己能夠有所建樹,無奈資質平庸,所作所為難免不盡人意,還請大人明示,也好讓我能盡快改正,更好的為朝廷、為陛下效力!”
“李大人這話說得倒是堂皇。”陸卿冷聲斥道,“本官原本想要給你機會,不料事到如今你仍然一心想要裝傻蒙混過去。
好,既然愚鈍,那我便多給你些時間,讓你好好在這裏想想清楚!”
說罷他便不再理會還想再求饒的李文才,大步流星走了出去。
符籙在陸、祝二人出門後,利索地把門又重新關了起來,哢嚓一聲鎖上。
陸卿環視周圍,發現有幾個李家的仆人,雖然不敢靠近臥房門口,卻也半是戰戰兢兢半是好奇地在老遠的地方探頭探腦。
他抽出腰間佩劍,手中暗暗運力,揮劍劈向旁邊的一塊奇石。
隻見那石頭就好像是用豆腐做的一般,竟然齊刷刷被他削平了上頭的尖尖。
“李文才家中凡有人敢未經本官允許靠近此物者,待李文才問責後,按連坐處置。”他用足夠讓那些仆人聽見的聲音說。
原本藏在遠處偷看的仆從嚇得趕忙縮了回去。
陸卿將符籙叫到一旁,取下腰間令牌交到他手中:“拿我令牌,快馬加鞭到潤州府衙,找知府趙信,叫他借你些好差遣的衙差,再去潤州禁軍營,憑令牌調一百禁軍過來聽候差遣。”
符籙應了一聲,接了令牌便急匆匆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