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她遲遲才開始的初戀,她真的快要被他氣死了。
那也是因為,冼銳的父母雖然傳給了他成功的商業經驗,卻並沒有這樣的情感的經驗可以傳給他。
他們也並不知道,像他們那樣的人,應該怎樣去和普通女孩子談戀愛。
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他們本來也沒有打算讓他去和普通女孩子談戀愛。
他隻有,一片赤誠的真心。
又有錢,又年輕得簡單不玩花招,又要準備收心了,如果換做一個老道一些的女子,高興還來不及呢。
她以為這是新社會,新社會的男人就應該有新社會的男人應該有的樣子。
她身邊的那些鐵路人,哪一個不是忠於革命,忠於家庭的?隻要一犯情感上麵的事,小到處分,大到開除工作。
被所有人議論,被單位所排斥,直接就是社會死亡。
而那些老道的女子,卻覺得舊社會的男人還更不如呢,新社會好就好在,已經用法律約束了男人的本性。
一夫一妻製,如果男人犯錯,女人至少在財產上不至於吃虧。
並且還為女人提供了工作的機會,再也不必一定要依附於男人。
這就已經是翻天覆地了,這就已經很滿足了。男人,就那個德性,還是以往那個德性。
新社會是舊社會的遺傳,就像子女是父母的遺傳,隻能夠慢慢地改良基因,而不能夠一下子就割席融斷。
隻有經過數代人的努力,文化提升和觀念提級了,才會發生質的改變。
五十年六十年代又紅又專,然後是極致的文革,然後再經過反思,迎來了改革開放。
政治的開放迎來了經濟上和文化思想上欣欣向榮的八十年代,然後又是八十年代後期的思想奔放。
九十年代,還並沒有奔放幾年呢,就已經有大量的人在開始反省,開始收心。社會和人們,都在不停地摔倒,然後爬起來,然後再前進。
因此,九十年代是強於以往的任何年代的,社會已經從一個被抱在懷裏的嬰兒,到牽著手走,到如今已經能夠搖搖晃晃地開始姍姍學步。
在西方也是,從漫長中世紀的禁錮,然後再到《十日談》,到文藝複興。之後甚至出現了忠於家庭,奉獻社會,自律得近乎完美的新教徒。
都是人類在不停地犯錯,不停地修正。總之,人類是很難自己垮掉,很難自己滅亡的。
她之所以來昆明,她其實都已經改變了,已經開化了,她最擔心的其實是他的暴脾氣到底會暴成什麽樣,他們到底合不合適。
而他之所以不願意選擇老道的女子,那也是因為他認為自己並不是那個德性,他也想得到他所愛之人發自於心底的認可,他也想擁有人性之中的至真至純。
他隻是想擁有它美好的一麵,卻不認識它的另一麵,他也容不下它的另一麵。
人們隻謳歌孔雀開屏的這一麵,卻並不描達它的另一麵。他們並不能客觀地描述它,他們隻會嘲諷它。
對於至真至純的另一麵,對於商人的另一麵,對於世間萬事萬物的另一麵,他們全部如此,並且一向如此。
他們要麽忽視它,根本就不提起它,要麽就嘲笑它,而不會去辨證地去看它。古今中外皆如此。
過了不知多久,湘瀟這才想起床上有被子。她起身拉過來,用腳蹬開,和衣縮在裏麵發抖。
湘瀟越想越睡不著,頭爆炸了似地疼。可她哭不出來,她的眼中已經沒有了一滴柔弱的眼淚。
她想放聲大叫,可喉嚨裏像緊塞了一團巨大的砂石,連延口喘息都困難。她也想打開門,衝到大街上去。可她終歸什麽也沒有做。
冼銳就在隔壁。
今天晚上,他不管有多著急,他都沒有出去。他在守護著她,他還是害怕她出事。
他沒有想到,他的擔心是多餘的,她就是一隻小動物,她連一隻小鳥,都不是。她就縮在那裏,她終歸什麽也沒有做。
過了很久,她忽然從床上坐了起來,她忽然靈光乍現,她想起來了:冼銳曾經兩次讓她好好睡覺,可她卻偏偏不聽。
兩次發神,兩次忘了關燈。
才一次又一次地觸怒了他,讓他過不了這道難過的坎。
第一次。是他讓她吃完蛋糕以後去睡覺。
可是她忘了關燈,把他吸引了過來。但他終於戰勝了自己,很平靜地出去了,臨走以前,他還吻了吻她的額頭。他是愛她的,當時他又說了一次,你好好睡覺。這是第二次。
結果她又走了神,又忘了關燈。
她在忽然之間明白,是自己惹惱了他,她要負最主要的責任。
“昨天晚上,我就發現你是近視眼了。但是,我沒有說。”他曾經對她說。
昨天晚上他雖然沒有說,但是第二天早上一見到她,他就迫不及待地說了。
可見,他的耐心本來也是很有限的,是她自己從來就沒有弄懂過他。
上一次。他讓她少帶一點東西,她沒有聽進去,結果惹了大麻煩。這一次。她又沒有聽懂他的話,她萬萬沒有想到這柔和的燈光,竟然滿是刹氣。
而且,就算他那麽急,他今天晚上也並沒有出去,他堅持要守住她,怕她出事。還有,就算是生氣,他也給了她機會。是她自己既矛盾,又害怕,一次又一次地選擇了放棄。
想到這些她站了起來,她走到了門背後。她很想去敲他的門,她甚至想,守婦道,又有何用?我就是要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
至於他所說的話,那不過是一時氣話,誰生氣了又不亂說話呢?況且,他也並沒有亂說話。他所說的,句句在理,那就是真實的她,隻不過是她自己不敢承認,不願意承認罷了。
她所讀的那一點點書,肯定是遠遠不夠的,她就是應該不斷地進步,不斷地在摔打中成長。跟雲,跟一串紅小姐相比,人家有人家吃飯的本事,而她真的是隻有純。
他會原諒他嗎?
至少,她想試一試。
那也是因為,冼銳的父母雖然傳給了他成功的商業經驗,卻並沒有這樣的情感的經驗可以傳給他。
他們也並不知道,像他們那樣的人,應該怎樣去和普通女孩子談戀愛。
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他們本來也沒有打算讓他去和普通女孩子談戀愛。
他隻有,一片赤誠的真心。
又有錢,又年輕得簡單不玩花招,又要準備收心了,如果換做一個老道一些的女子,高興還來不及呢。
她以為這是新社會,新社會的男人就應該有新社會的男人應該有的樣子。
她身邊的那些鐵路人,哪一個不是忠於革命,忠於家庭的?隻要一犯情感上麵的事,小到處分,大到開除工作。
被所有人議論,被單位所排斥,直接就是社會死亡。
而那些老道的女子,卻覺得舊社會的男人還更不如呢,新社會好就好在,已經用法律約束了男人的本性。
一夫一妻製,如果男人犯錯,女人至少在財產上不至於吃虧。
並且還為女人提供了工作的機會,再也不必一定要依附於男人。
這就已經是翻天覆地了,這就已經很滿足了。男人,就那個德性,還是以往那個德性。
新社會是舊社會的遺傳,就像子女是父母的遺傳,隻能夠慢慢地改良基因,而不能夠一下子就割席融斷。
隻有經過數代人的努力,文化提升和觀念提級了,才會發生質的改變。
五十年六十年代又紅又專,然後是極致的文革,然後再經過反思,迎來了改革開放。
政治的開放迎來了經濟上和文化思想上欣欣向榮的八十年代,然後又是八十年代後期的思想奔放。
九十年代,還並沒有奔放幾年呢,就已經有大量的人在開始反省,開始收心。社會和人們,都在不停地摔倒,然後爬起來,然後再前進。
因此,九十年代是強於以往的任何年代的,社會已經從一個被抱在懷裏的嬰兒,到牽著手走,到如今已經能夠搖搖晃晃地開始姍姍學步。
在西方也是,從漫長中世紀的禁錮,然後再到《十日談》,到文藝複興。之後甚至出現了忠於家庭,奉獻社會,自律得近乎完美的新教徒。
都是人類在不停地犯錯,不停地修正。總之,人類是很難自己垮掉,很難自己滅亡的。
她之所以來昆明,她其實都已經改變了,已經開化了,她最擔心的其實是他的暴脾氣到底會暴成什麽樣,他們到底合不合適。
而他之所以不願意選擇老道的女子,那也是因為他認為自己並不是那個德性,他也想得到他所愛之人發自於心底的認可,他也想擁有人性之中的至真至純。
他隻是想擁有它美好的一麵,卻不認識它的另一麵,他也容不下它的另一麵。
人們隻謳歌孔雀開屏的這一麵,卻並不描達它的另一麵。他們並不能客觀地描述它,他們隻會嘲諷它。
對於至真至純的另一麵,對於商人的另一麵,對於世間萬事萬物的另一麵,他們全部如此,並且一向如此。
他們要麽忽視它,根本就不提起它,要麽就嘲笑它,而不會去辨證地去看它。古今中外皆如此。
過了不知多久,湘瀟這才想起床上有被子。她起身拉過來,用腳蹬開,和衣縮在裏麵發抖。
湘瀟越想越睡不著,頭爆炸了似地疼。可她哭不出來,她的眼中已經沒有了一滴柔弱的眼淚。
她想放聲大叫,可喉嚨裏像緊塞了一團巨大的砂石,連延口喘息都困難。她也想打開門,衝到大街上去。可她終歸什麽也沒有做。
冼銳就在隔壁。
今天晚上,他不管有多著急,他都沒有出去。他在守護著她,他還是害怕她出事。
他沒有想到,他的擔心是多餘的,她就是一隻小動物,她連一隻小鳥,都不是。她就縮在那裏,她終歸什麽也沒有做。
過了很久,她忽然從床上坐了起來,她忽然靈光乍現,她想起來了:冼銳曾經兩次讓她好好睡覺,可她卻偏偏不聽。
兩次發神,兩次忘了關燈。
才一次又一次地觸怒了他,讓他過不了這道難過的坎。
第一次。是他讓她吃完蛋糕以後去睡覺。
可是她忘了關燈,把他吸引了過來。但他終於戰勝了自己,很平靜地出去了,臨走以前,他還吻了吻她的額頭。他是愛她的,當時他又說了一次,你好好睡覺。這是第二次。
結果她又走了神,又忘了關燈。
她在忽然之間明白,是自己惹惱了他,她要負最主要的責任。
“昨天晚上,我就發現你是近視眼了。但是,我沒有說。”他曾經對她說。
昨天晚上他雖然沒有說,但是第二天早上一見到她,他就迫不及待地說了。
可見,他的耐心本來也是很有限的,是她自己從來就沒有弄懂過他。
上一次。他讓她少帶一點東西,她沒有聽進去,結果惹了大麻煩。這一次。她又沒有聽懂他的話,她萬萬沒有想到這柔和的燈光,竟然滿是刹氣。
而且,就算他那麽急,他今天晚上也並沒有出去,他堅持要守住她,怕她出事。還有,就算是生氣,他也給了她機會。是她自己既矛盾,又害怕,一次又一次地選擇了放棄。
想到這些她站了起來,她走到了門背後。她很想去敲他的門,她甚至想,守婦道,又有何用?我就是要和自己喜歡的人在一起。
至於他所說的話,那不過是一時氣話,誰生氣了又不亂說話呢?況且,他也並沒有亂說話。他所說的,句句在理,那就是真實的她,隻不過是她自己不敢承認,不願意承認罷了。
她所讀的那一點點書,肯定是遠遠不夠的,她就是應該不斷地進步,不斷地在摔打中成長。跟雲,跟一串紅小姐相比,人家有人家吃飯的本事,而她真的是隻有純。
他會原諒他嗎?
至少,她想試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