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帶著夏高同騎一馬,匆匆離開布依寨趕回州衙,夏高坐在王陽明背後,整個人像是被嚇傻了,夏高畢竟是個文官,擅於心計,但對於真正的武打、血腥場麵還是有些恐懼。
“夏大人,你看我的武功如何?”王陽明問道。
“先生武藝高強,在下生平未見,佩服佩服。”夏高道。
“那夏大人覺得布依八寨老的武功如何?”王陽明道。
“武藝高強,平生未見,佩服佩服。”夏高心裏寒顫顫的道。
“夏大人覺得是我的武功高還是布依寨老的武功高?”王陽明道。
“伯仲之間吧,陳寨老都認輸了,想必還是先生略高一籌。”夏高道。
“夏大人錯了,其實是我輸了,我的劍已經被震落,也受了傷;其他七寨老如果繼續攻擊的話,我已經無力抵擋了;是陳寨老放了我們一馬。”王陽明心想以自己現有的武功確實很難戰勝布依八寨老,這個時候要讓夏高知道,能夠被救出,完全是布依八寨老放行了。
“哦,先生受傷了?那要緊嗎?回去我就稟報朝廷,派大軍來鎮壓,為先生報仇。”夏高還在拉仇恨道。
“夏大人,你怎麽還不明白我的意思?其實,布依族民眾根本不想傷害我們,他們也沒有反意,現在我們都平平安安的回來了,就不要再追究他們了。”王陽明道。
“那怎麽行?他們還砸了州衙呢,那麽多字畫,還有緬甸的翡翠呢?”夏高道。
“夏大人,那都是身外之物,布依族人也都願意賠償的,隻要你取消教育附加稅。”王陽明道。
“他們鬧一下就要取消稅賦,那豈不是給他們長臉了,以後隻要覺得不舒服就可以州衙來鬧了。”夏高道
“夏大人,你也看到了,布依八寨老的武功那麽高,哪怕朝廷派大軍鎮壓了他們,如果他們狗急跳牆,要想取你我性命,那不是手到擒來的事嗎?你又何必去給自己找這個災禍呢?”王陽明見這夏高如此冥頑不靈,就想著嚇嚇他。
“這....”夏高心裏一驚,不知道如何回答。
王陽明和夏高來到思州府衙,樊洪文和衙役們紛紛出來。
“夏大人,你回來了?我已經上報貴州布政使,說明布依民眾造反的事宜了,朝廷大軍馬上就到。”樊洪文道。
“啊?樊大人,我們都好好的回來了,布依民眾並未造反呀,可否再去信解釋一下,不要勞師動眾的了。”王陽明怕朝廷大軍一到,不分青紅皂白直接對民眾開始剿殺。
“夏大人,您的意思呢?”樊洪文問夏高道,畢竟夏高才是自己的上司,也是思州最大的官。
“這些刁民,就要好好的懲罰他們一下,等大軍到了,把他們都給我抓起來。”這夏高原本被王陽明說的心裏有些恐懼,有點心動了,突然聽說朝廷大軍馬上就道,一下子又猖狂起來了。
“夏大人,那可都是本本分分的布依民眾,也是你的子民,可不要逼他們狗急跳牆了。”王陽明提醒夏高道。
“本本分分?如果他們本本分分會來砸州衙嗎?會去砸你書院嗎?會把本官抓走嗎?”夏高心想隻要朝廷大軍一到,自然大軍就會去剿殺布依民眾,自己躲起來不出麵,就算布依八寨老武功再高也不怕。
王陽明見夏高這人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無道理可言,正常的對話根本無法解決問題,隻能先離開州衙。
第二日,一支上萬人的大軍浩浩蕩蕩的來到思州,旗幟上寫著一個“安”字,一個四五十歲的將軍戴著牛角帽,一身的彝族裝飾,旁邊還帶著一名二十來歲的眉清目秀、水靈標致的年青姑娘,和一副將。此人正是水西宣慰使安貴榮和他的女兒安浩青以及副將賈紮麻。
這安貴榮就是當地彝族土司,彝名布局直罷,是西南彝族“六祖”默部落水西第七十四世君長,明順德夫人攝貴州宣慰使奢香夫人第8代孫,貴州宣慰使賜正三品封昭勇將軍安觀之子。大明建立之初,奢香夫人歸順大明,朱元璋非常高興,深得朱元璋信賴,值明太祖朱元璋派傅友德、沐英等從四川、湖南出兵,經貴州入雲南,以討伐元梁王巴匝剌瓦爾密的殘餘勢力。盤踞於雲南的元蒙勢力正暗中與烏撒(今威寧)、芒部(今雲南鎮雄)等地的土酋勾結,於黔西北境內屯兵,企圖阻止明軍入滇。奢香審時度勢,積極獻糧通道,支持明軍。還憑借宗族關係,親赴烏撒、芒部,對諸土酋闡明形勢,勸說開導。使明軍得以順利進拔雲南,促進了大明的統一。
奢香攝理貴州宣慰使職後,築道路,設驛站,溝通了內地與西南邊陲的交通,鞏固了邊疆政權,促進了水西及貴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回到貴州後,奢香親率各部落開置以偏橋(施秉縣境)為中心的兩條驛道。一條向西,經貴陽,過烏撒,達烏蒙(雲南昭通);一條向北,經草塘(甕安縣境)到容山(湄潭縣境)。置龍場、陸廣、穀裏、水西、奢香、金雞、閣鴉、歸化、畢節等九個驛站於貴州境內。王陽明任職的龍場驛站就是其中之一;驛道縱橫貴州,打開了與川、滇、湘的通道,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推動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穩定了西南的政治局麵,確定了與明王朝的臣屬關係。朱元璋說:“奢香歸附,勝得十萬雄兵”。
公元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奢香將長大成人的獨子阿期隴弟送入京師太學讀書,明太祖朱元璋特下詔告訴國子監官,善為訓教阿期隴弟,不要辜負遠來求學的人。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阿期隴弟學成而歸,朱元璋賜予三品朝服並襲衣、金帶等,並欽賜姓“安”,漢名叫“安的”。所以這水西安家不僅是當地土司、彝族領袖,也是大明冊封的官員,世襲罔替,而且擁有自己的軍隊,一方麵是維護當地的治安,另一方麵是一旦當地少數民族有什麽矛盾和暴亂發生時,都是作為大明朝廷的軍隊的先鋒出戰。
這次思州事件,樊洪文見州衙被砸,夏高被抓;上疏貴州布政使說布依族暴亂,起義造反,並故意略去了事件的原由,誇大了事件的性質和規模;貴州布政使張吉責令貴州總兵李昂派兵鎮壓,思州管轄地域剛好就是水西宣慰府地域重合,於是貴州總兵李昂就派安貴榮作為先鋒先行出兵。
“夏大人,你看我的武功如何?”王陽明問道。
“先生武藝高強,在下生平未見,佩服佩服。”夏高道。
“那夏大人覺得布依八寨老的武功如何?”王陽明道。
“武藝高強,平生未見,佩服佩服。”夏高心裏寒顫顫的道。
“夏大人覺得是我的武功高還是布依寨老的武功高?”王陽明道。
“伯仲之間吧,陳寨老都認輸了,想必還是先生略高一籌。”夏高道。
“夏大人錯了,其實是我輸了,我的劍已經被震落,也受了傷;其他七寨老如果繼續攻擊的話,我已經無力抵擋了;是陳寨老放了我們一馬。”王陽明心想以自己現有的武功確實很難戰勝布依八寨老,這個時候要讓夏高知道,能夠被救出,完全是布依八寨老放行了。
“哦,先生受傷了?那要緊嗎?回去我就稟報朝廷,派大軍來鎮壓,為先生報仇。”夏高還在拉仇恨道。
“夏大人,你怎麽還不明白我的意思?其實,布依族民眾根本不想傷害我們,他們也沒有反意,現在我們都平平安安的回來了,就不要再追究他們了。”王陽明道。
“那怎麽行?他們還砸了州衙呢,那麽多字畫,還有緬甸的翡翠呢?”夏高道。
“夏大人,那都是身外之物,布依族人也都願意賠償的,隻要你取消教育附加稅。”王陽明道。
“他們鬧一下就要取消稅賦,那豈不是給他們長臉了,以後隻要覺得不舒服就可以州衙來鬧了。”夏高道
“夏大人,你也看到了,布依八寨老的武功那麽高,哪怕朝廷派大軍鎮壓了他們,如果他們狗急跳牆,要想取你我性命,那不是手到擒來的事嗎?你又何必去給自己找這個災禍呢?”王陽明見這夏高如此冥頑不靈,就想著嚇嚇他。
“這....”夏高心裏一驚,不知道如何回答。
王陽明和夏高來到思州府衙,樊洪文和衙役們紛紛出來。
“夏大人,你回來了?我已經上報貴州布政使,說明布依民眾造反的事宜了,朝廷大軍馬上就到。”樊洪文道。
“啊?樊大人,我們都好好的回來了,布依民眾並未造反呀,可否再去信解釋一下,不要勞師動眾的了。”王陽明怕朝廷大軍一到,不分青紅皂白直接對民眾開始剿殺。
“夏大人,您的意思呢?”樊洪文問夏高道,畢竟夏高才是自己的上司,也是思州最大的官。
“這些刁民,就要好好的懲罰他們一下,等大軍到了,把他們都給我抓起來。”這夏高原本被王陽明說的心裏有些恐懼,有點心動了,突然聽說朝廷大軍馬上就道,一下子又猖狂起來了。
“夏大人,那可都是本本分分的布依民眾,也是你的子民,可不要逼他們狗急跳牆了。”王陽明提醒夏高道。
“本本分分?如果他們本本分分會來砸州衙嗎?會去砸你書院嗎?會把本官抓走嗎?”夏高心想隻要朝廷大軍一到,自然大軍就會去剿殺布依民眾,自己躲起來不出麵,就算布依八寨老武功再高也不怕。
王陽明見夏高這人心胸狹窄,睚眥必報,無道理可言,正常的對話根本無法解決問題,隻能先離開州衙。
第二日,一支上萬人的大軍浩浩蕩蕩的來到思州,旗幟上寫著一個“安”字,一個四五十歲的將軍戴著牛角帽,一身的彝族裝飾,旁邊還帶著一名二十來歲的眉清目秀、水靈標致的年青姑娘,和一副將。此人正是水西宣慰使安貴榮和他的女兒安浩青以及副將賈紮麻。
這安貴榮就是當地彝族土司,彝名布局直罷,是西南彝族“六祖”默部落水西第七十四世君長,明順德夫人攝貴州宣慰使奢香夫人第8代孫,貴州宣慰使賜正三品封昭勇將軍安觀之子。大明建立之初,奢香夫人歸順大明,朱元璋非常高興,深得朱元璋信賴,值明太祖朱元璋派傅友德、沐英等從四川、湖南出兵,經貴州入雲南,以討伐元梁王巴匝剌瓦爾密的殘餘勢力。盤踞於雲南的元蒙勢力正暗中與烏撒(今威寧)、芒部(今雲南鎮雄)等地的土酋勾結,於黔西北境內屯兵,企圖阻止明軍入滇。奢香審時度勢,積極獻糧通道,支持明軍。還憑借宗族關係,親赴烏撒、芒部,對諸土酋闡明形勢,勸說開導。使明軍得以順利進拔雲南,促進了大明的統一。
奢香攝理貴州宣慰使職後,築道路,設驛站,溝通了內地與西南邊陲的交通,鞏固了邊疆政權,促進了水西及貴州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回到貴州後,奢香親率各部落開置以偏橋(施秉縣境)為中心的兩條驛道。一條向西,經貴陽,過烏撒,達烏蒙(雲南昭通);一條向北,經草塘(甕安縣境)到容山(湄潭縣境)。置龍場、陸廣、穀裏、水西、奢香、金雞、閣鴉、歸化、畢節等九個驛站於貴州境內。王陽明任職的龍場驛站就是其中之一;驛道縱橫貴州,打開了與川、滇、湘的通道,促進了各民族的交往,推動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穩定了西南的政治局麵,確定了與明王朝的臣屬關係。朱元璋說:“奢香歸附,勝得十萬雄兵”。
公元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奢香將長大成人的獨子阿期隴弟送入京師太學讀書,明太祖朱元璋特下詔告訴國子監官,善為訓教阿期隴弟,不要辜負遠來求學的人。公元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阿期隴弟學成而歸,朱元璋賜予三品朝服並襲衣、金帶等,並欽賜姓“安”,漢名叫“安的”。所以這水西安家不僅是當地土司、彝族領袖,也是大明冊封的官員,世襲罔替,而且擁有自己的軍隊,一方麵是維護當地的治安,另一方麵是一旦當地少數民族有什麽矛盾和暴亂發生時,都是作為大明朝廷的軍隊的先鋒出戰。
這次思州事件,樊洪文見州衙被砸,夏高被抓;上疏貴州布政使說布依族暴亂,起義造反,並故意略去了事件的原由,誇大了事件的性質和規模;貴州布政使張吉責令貴州總兵李昂派兵鎮壓,思州管轄地域剛好就是水西宣慰府地域重合,於是貴州總兵李昂就派安貴榮作為先鋒先行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