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文是貴了些,可好使啊!
物有所值!
可惜的是,有錢也買不到。
這日中午,秦勁回了家,他將背簍裏未賣完的豌豆糕拿出來,隨後進了灶房。
秋收開始後,大集上的人明顯少了,今日的豌豆糕沒賣完,還剩下三斤,擔心回來晚了葉妙會牽掛,他便收攤回來了。
不過,他留在家裏的兩斤倒是賣完了。
秋收活兒重,這時節人們捨得吃些好的。
葉妙正在包餃子,韭菜雞蛋餡的,韭菜是他們自家種的,韭菜生長周期短,一般一個月就能吃了,今日這已經是割的第二茬了。
韭菜的氣味盈滿小小的灶房,葉妙見他進來,立馬道:「勁哥,你去歇一歇,隻剩下二十多個,我很快就包完了。」
「那我燒水吧。」秦勁說著將裝著豌豆糕的陶盆放到碗櫃上。
「好。」葉妙應下:「鍋裏已經加了水了,你直接燒就行。」
他阿爹撿柴去了,不知怎的,此刻還沒回來,不然他們倆齊動手,這會兒餃子已經煮熟盛出來了。
秦勁應好,又回院子將小推車裏的豆腐乳拎了出來:「今天的二十斤豆腐乳,陳掌櫃一口氣買了十斤,零散著賣了五斤。」
他家的第二批豆腐乳終於做好了,他昨日就和陳掌櫃打了招呼,今早陳掌櫃特意帶上了陶罐,一口氣買走了十斤。
陳掌櫃上次買的豆腐乳在三日前就吃完了,他極愛吃這個,這幾日買千張時,每天都得問一句何時再售賣豆腐乳,今日終於把豆腐乳盼來了,他便多買了些。
包子攤的劉老闆也買走了半斤,劉老闆對豆腐乳談不上特別喜歡,但幾日不吃,也會想一下。
其他顧客則是靠試吃拉來的。
今日大集上的農戶,甭管是擺攤的還是趕集的,都少了許多,但住在縣城南門的人,因為離大集近,因此照舊過來趕集。
這部分人的購買力比農戶強些。
第一批豆腐乳少,賣的時間也短,很多人根本沒見過沒嚐過。
今日他攤子前人少,顧客被他的吆喝聲吸引過來,可以細品慢品不慌不忙的品,豆腐乳這個東西,因為口味獨特,很多人初嚐之後並不喜歡。
但吃的多了,也能接受。
還有人會上癮,比如陳掌櫃這種。
但不管怎麽說,獨特的口味很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試吃之後,不少人選擇掏錢購買。
葉妙聽秦勁講了詳細的經過,小臉上帶了笑:「雖然我不喜歡吃豆腐乳,但旁人愛吃就成了。」
秦勁點頭
可不是,有人愛吃就行。
明日少做些豌豆糕,多帶些豆腐乳,但願還有其他老闆喜愛這道吃食。
葉妙很快便將餃子包完了,他搬了個小凳子坐到秦勁跟前,等著水開了下餃子。
「對了,勁哥,今天玉成哥來買豌豆糕,他問你能不能找何木匠談談,好幫他弟弟買兩個小推車。」想起這事兒,他立馬道。
「嗯?」秦勁有些意外。
他是知道沈玉成那個貨郎弟弟的,沈家弟弟名叫沈金成,之前每日會從張家帶走三十斤豆腐,但自打他開始做千張和豆腐乳,張齊和沈玉成都優先給他供貨。
他也沒聽說五裏溝的村人買不著豆腐,所以,張齊、沈玉成應是減了供給沈金成的貨。
當然,這事兒和他沒關係。
但既然沈玉成開這個口了,他總得去何木匠家走一趟,不好拂了合作夥伴的麵子啊。
正好,他已經搞出了脫粒機的模型,他需要去一趟鐵匠鋪。
兩件事就一起辦吧。
將這事應下,這時,鍋裏的熱水開了,葉妙起身下餃子。
餃子煮到一半,院門口傳來了趙豐的腳步聲。
趙豐回來了。
他今日之所以回來晚了,是因為他發現了一些野生木耳,前幾日下了雨,一截枯木上長出了木耳,這種鮮木耳和泡發的幹木耳不一樣,小小的,厚厚的,大多水分很足,味道極好。
很多人說這些鮮木耳有毒,不能吃,但秦勁小時候吃過,五裏溝的人也吃,吃了這麽些年從未出事。
葉妙瞧見這些木耳很高興,當即就焯水,然後撒上香油涼拌。
秦勁夾了一筷子,肉乎乎的,還帶著輕微的脆,他不由又夾了一筷子,好吃。
當然,韭菜餃子的滋味也好,韭菜易熟,因此皮擀的薄,嫩綠的韭菜在麵皮的包裹下若隱若現,一口咬下去,皮勁道,餡鹹香,吃得秦勁一口接著一個,一連吃了三大碗。
午飯後,秦勁沒有休息,揣上銅板去了縣城。
中午吃多了,權當是溜達消食了。
他先去了何木匠家。
何家的大院子依舊被各種原料、器物堆得滿滿當當,聽了秦勁的來意,何虎想了想,應了下來。
今晚挑燈夜戰,明早再起得早一些,可以用閑碎時間將這兩輛小推車打出來。不過,他叮囑秦勁不要聲張,免得傳出去壞了他家的口碑。
這種加塞不光彩,要低調些。
秦勁自然要作保證,他自個兒也不想天天被人找,麻煩。
從何家出來,他去了城裏的鐵匠鋪。
鐵匠鋪的老闆是個高壯的漢子,姓盧,大夏天的,他光著上半身,一身腱子肉看得秦勁暗生羨慕。
物有所值!
可惜的是,有錢也買不到。
這日中午,秦勁回了家,他將背簍裏未賣完的豌豆糕拿出來,隨後進了灶房。
秋收開始後,大集上的人明顯少了,今日的豌豆糕沒賣完,還剩下三斤,擔心回來晚了葉妙會牽掛,他便收攤回來了。
不過,他留在家裏的兩斤倒是賣完了。
秋收活兒重,這時節人們捨得吃些好的。
葉妙正在包餃子,韭菜雞蛋餡的,韭菜是他們自家種的,韭菜生長周期短,一般一個月就能吃了,今日這已經是割的第二茬了。
韭菜的氣味盈滿小小的灶房,葉妙見他進來,立馬道:「勁哥,你去歇一歇,隻剩下二十多個,我很快就包完了。」
「那我燒水吧。」秦勁說著將裝著豌豆糕的陶盆放到碗櫃上。
「好。」葉妙應下:「鍋裏已經加了水了,你直接燒就行。」
他阿爹撿柴去了,不知怎的,此刻還沒回來,不然他們倆齊動手,這會兒餃子已經煮熟盛出來了。
秦勁應好,又回院子將小推車裏的豆腐乳拎了出來:「今天的二十斤豆腐乳,陳掌櫃一口氣買了十斤,零散著賣了五斤。」
他家的第二批豆腐乳終於做好了,他昨日就和陳掌櫃打了招呼,今早陳掌櫃特意帶上了陶罐,一口氣買走了十斤。
陳掌櫃上次買的豆腐乳在三日前就吃完了,他極愛吃這個,這幾日買千張時,每天都得問一句何時再售賣豆腐乳,今日終於把豆腐乳盼來了,他便多買了些。
包子攤的劉老闆也買走了半斤,劉老闆對豆腐乳談不上特別喜歡,但幾日不吃,也會想一下。
其他顧客則是靠試吃拉來的。
今日大集上的農戶,甭管是擺攤的還是趕集的,都少了許多,但住在縣城南門的人,因為離大集近,因此照舊過來趕集。
這部分人的購買力比農戶強些。
第一批豆腐乳少,賣的時間也短,很多人根本沒見過沒嚐過。
今日他攤子前人少,顧客被他的吆喝聲吸引過來,可以細品慢品不慌不忙的品,豆腐乳這個東西,因為口味獨特,很多人初嚐之後並不喜歡。
但吃的多了,也能接受。
還有人會上癮,比如陳掌櫃這種。
但不管怎麽說,獨特的口味很容易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因此,試吃之後,不少人選擇掏錢購買。
葉妙聽秦勁講了詳細的經過,小臉上帶了笑:「雖然我不喜歡吃豆腐乳,但旁人愛吃就成了。」
秦勁點頭
可不是,有人愛吃就行。
明日少做些豌豆糕,多帶些豆腐乳,但願還有其他老闆喜愛這道吃食。
葉妙很快便將餃子包完了,他搬了個小凳子坐到秦勁跟前,等著水開了下餃子。
「對了,勁哥,今天玉成哥來買豌豆糕,他問你能不能找何木匠談談,好幫他弟弟買兩個小推車。」想起這事兒,他立馬道。
「嗯?」秦勁有些意外。
他是知道沈玉成那個貨郎弟弟的,沈家弟弟名叫沈金成,之前每日會從張家帶走三十斤豆腐,但自打他開始做千張和豆腐乳,張齊和沈玉成都優先給他供貨。
他也沒聽說五裏溝的村人買不著豆腐,所以,張齊、沈玉成應是減了供給沈金成的貨。
當然,這事兒和他沒關係。
但既然沈玉成開這個口了,他總得去何木匠家走一趟,不好拂了合作夥伴的麵子啊。
正好,他已經搞出了脫粒機的模型,他需要去一趟鐵匠鋪。
兩件事就一起辦吧。
將這事應下,這時,鍋裏的熱水開了,葉妙起身下餃子。
餃子煮到一半,院門口傳來了趙豐的腳步聲。
趙豐回來了。
他今日之所以回來晚了,是因為他發現了一些野生木耳,前幾日下了雨,一截枯木上長出了木耳,這種鮮木耳和泡發的幹木耳不一樣,小小的,厚厚的,大多水分很足,味道極好。
很多人說這些鮮木耳有毒,不能吃,但秦勁小時候吃過,五裏溝的人也吃,吃了這麽些年從未出事。
葉妙瞧見這些木耳很高興,當即就焯水,然後撒上香油涼拌。
秦勁夾了一筷子,肉乎乎的,還帶著輕微的脆,他不由又夾了一筷子,好吃。
當然,韭菜餃子的滋味也好,韭菜易熟,因此皮擀的薄,嫩綠的韭菜在麵皮的包裹下若隱若現,一口咬下去,皮勁道,餡鹹香,吃得秦勁一口接著一個,一連吃了三大碗。
午飯後,秦勁沒有休息,揣上銅板去了縣城。
中午吃多了,權當是溜達消食了。
他先去了何木匠家。
何家的大院子依舊被各種原料、器物堆得滿滿當當,聽了秦勁的來意,何虎想了想,應了下來。
今晚挑燈夜戰,明早再起得早一些,可以用閑碎時間將這兩輛小推車打出來。不過,他叮囑秦勁不要聲張,免得傳出去壞了他家的口碑。
這種加塞不光彩,要低調些。
秦勁自然要作保證,他自個兒也不想天天被人找,麻煩。
從何家出來,他去了城裏的鐵匠鋪。
鐵匠鋪的老闆是個高壯的漢子,姓盧,大夏天的,他光著上半身,一身腱子肉看得秦勁暗生羨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