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王做得實在是太好了,不可挑剔。可是他到底為什麽做這些?袁銘不知道,也沒有興趣探究,隻是在腦子裏轉了一圈就消失無蹤了。
接下來的日子過得十分平靜充實,大綱已經寫好,袁銘無需每日上山,繼續他的學堂生活,隔幾日將寫好的稿子交給庸王過目。
不過半個月的時間,袁銘再上山的時候,已經快人認不出來了,山腳下設立了巨大的石碑。碑上刻著山名和由來。
居石山,庸王親自起的名字,賦予下石村人極大地榮耀,袁銘有理由相信,隻要這個國家還在,生活在這座山上的人就能安住無憂。
山路擴建了兩倍不止,路麵壓實平整,可供一輛大型馬車經過,路兩旁的梯田一塊塊規劃的整整齊齊。
到了居住的地方,才更讓人大開眼界。
高大宏偉的莊園大門修建在半山腰上,數十級台階之上,莊園裏麵庸王府已經快要完成,宮殿後麵就是零零落落的庭院,到時候下石村的人就會住在這裏。
袁銘早就知道庸王為了這裏花了大價錢,但是真正看到成果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為之驚嘆。
站在王爺府的看台上,袁銘說不出心裏是什麽感受,好在他的話本裏不需要寫自己的感受,隻要他知道欽差的感受、知道下石村人的感受就夠了。
「袁銘。你覺得這裏怎麽樣?」身後悄然出現了庸王的聲音,袁銘卻並未驚慌。
他回過頭,對著庸王簡單彎腰行禮,將懷中準備好的書稿全部拿了出來。
「很好,王爺為下石村的人所做的一切,他們肯定會銘記於心,世代不忘。」
庸王拿著書稿,轉身坐到了後麵的躺椅上,隨口說道:「本王不需要他們記得,隻可惜下石村的人記性都太好了,有些事情想讓他們忘掉都忘不了。」
他這句話說的很輕,在他轉身的時候就隨著風飄走了,要不是袁銘耳朵尖而且離得近,恐怕根本就聽不到。
然而等袁銘轉頭的時候,庸王已經低下頭開始翻閱書稿。
袁銘隻能將這句話記在心裏。
庸王看完了書稿,說了句不錯,直接收了起來。
然後他站起來,走到了袁銘身邊,憑欄往下看,密密麻麻的工人穿梭在尚未完工的房舍之間,看起來十分壯觀。
看了一會兒,他突然說道:「最多三日,本王就要離開了。」
袁銘點點頭,庸王早就跟他說過,京城生了變故,不能在這裏久留,半個月時間已經不短了。
「袁銘,這些日子本王一直在觀察你,你是個可造之材,相信不久之後我們就能在京城再次見麵。」
袁銘不置可否。
頓了頓,他又道:「書稿我看了,你寫得很好,交給十日易讀的那一版會照常給你薪酬。給我的這版……給你錢似乎有點俗氣了,你想要什麽,本王可以實現你一個願望。」
當朝庸王的一個承諾,說是價值千金也不為過,然而就在這個小小的十方鎮,還沒建好的莊園裏,輕飄飄說了出來。
在袁銘思索的時間裏,庸王玩笑道:「本王隻是個閑散王爺,手裏沒有什麽實權,如果你是想一步登天,本王怕是辦不到了。」
「不會的。」袁銘道。
他很清楚,正是因為袁銘不會隨意提出無理的要求,他才敢說這樣的話。
「想好了嗎?」庸王背過身去:「不過不著急,在本王離開十方鎮之前,你都可以來鎮衙找我。」
袁銘道:「我想好了。」
庸王不禁感到意外,轉頭看向袁銘,目光中帶著詢問。
「草民想讓王爺幫忙找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季淩雲。」袁銘說道。
庸王道:「姓季,是你夫君的親人。」
袁銘點點頭,將自己知道的為數不多的信息講了出來。
「季淩雲是清清的大哥,八年前應徵入伍,之後徹底失去了消息。王爺應當知道我夫君家裏的情況比較複雜,而且以嶽父的能力根本查不到季大哥的下落,所以才想麻煩王爺。」
「一個兒子沒了消息,八年間卻無人問津,季大人當真是一位好父親。」庸王陰陽怪氣道。
袁銘沒有接他這句話,繼續說道:「季大哥當年加入的軍隊舉著的是紅色的旗,至於具體是哪個,我們都不知道。」
「東黃西紅,紅色的旗,應當是西部軍的一支。」庸王對軍隊知之甚少,暫時隻能說這麽多,頓了頓,繼續道:「放心吧,本王定會查清楚的。」
「多謝王爺。」
庸王定定的看著他,許久後嘖了一聲:「你知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麽?你是真傻還是假傻?」
「也許是真的傻吧。」袁銘認真說道。
說完兩人目光對上,都笑了出來。
庸王在袁銘肩上拍了拍:「好了,回去吧,好好準備科舉,本王在京城等你的好消息。」
袁銘對他拱手,語氣鄭重:「多謝王爺,草民祝王爺一路順風,所願皆實現。」
庸王道:「下山吧。」
袁銘完成了庸王交給他的任務,徹底失去了聯繫,每天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課業上。
三天後,鎮守將他們五個再次聚集了起來,這次不是在鎮衙後院,而是聚賢茶樓。
他們算是學堂裏最見過世麵的,其中袁銘和趙玉成還和王爺同桌吃過飯,今天和鎮守坐在一張桌子上,就不是特別的侷促。
接下來的日子過得十分平靜充實,大綱已經寫好,袁銘無需每日上山,繼續他的學堂生活,隔幾日將寫好的稿子交給庸王過目。
不過半個月的時間,袁銘再上山的時候,已經快人認不出來了,山腳下設立了巨大的石碑。碑上刻著山名和由來。
居石山,庸王親自起的名字,賦予下石村人極大地榮耀,袁銘有理由相信,隻要這個國家還在,生活在這座山上的人就能安住無憂。
山路擴建了兩倍不止,路麵壓實平整,可供一輛大型馬車經過,路兩旁的梯田一塊塊規劃的整整齊齊。
到了居住的地方,才更讓人大開眼界。
高大宏偉的莊園大門修建在半山腰上,數十級台階之上,莊園裏麵庸王府已經快要完成,宮殿後麵就是零零落落的庭院,到時候下石村的人就會住在這裏。
袁銘早就知道庸王為了這裏花了大價錢,但是真正看到成果的時候,還是忍不住為之驚嘆。
站在王爺府的看台上,袁銘說不出心裏是什麽感受,好在他的話本裏不需要寫自己的感受,隻要他知道欽差的感受、知道下石村人的感受就夠了。
「袁銘。你覺得這裏怎麽樣?」身後悄然出現了庸王的聲音,袁銘卻並未驚慌。
他回過頭,對著庸王簡單彎腰行禮,將懷中準備好的書稿全部拿了出來。
「很好,王爺為下石村的人所做的一切,他們肯定會銘記於心,世代不忘。」
庸王拿著書稿,轉身坐到了後麵的躺椅上,隨口說道:「本王不需要他們記得,隻可惜下石村的人記性都太好了,有些事情想讓他們忘掉都忘不了。」
他這句話說的很輕,在他轉身的時候就隨著風飄走了,要不是袁銘耳朵尖而且離得近,恐怕根本就聽不到。
然而等袁銘轉頭的時候,庸王已經低下頭開始翻閱書稿。
袁銘隻能將這句話記在心裏。
庸王看完了書稿,說了句不錯,直接收了起來。
然後他站起來,走到了袁銘身邊,憑欄往下看,密密麻麻的工人穿梭在尚未完工的房舍之間,看起來十分壯觀。
看了一會兒,他突然說道:「最多三日,本王就要離開了。」
袁銘點點頭,庸王早就跟他說過,京城生了變故,不能在這裏久留,半個月時間已經不短了。
「袁銘,這些日子本王一直在觀察你,你是個可造之材,相信不久之後我們就能在京城再次見麵。」
袁銘不置可否。
頓了頓,他又道:「書稿我看了,你寫得很好,交給十日易讀的那一版會照常給你薪酬。給我的這版……給你錢似乎有點俗氣了,你想要什麽,本王可以實現你一個願望。」
當朝庸王的一個承諾,說是價值千金也不為過,然而就在這個小小的十方鎮,還沒建好的莊園裏,輕飄飄說了出來。
在袁銘思索的時間裏,庸王玩笑道:「本王隻是個閑散王爺,手裏沒有什麽實權,如果你是想一步登天,本王怕是辦不到了。」
「不會的。」袁銘道。
他很清楚,正是因為袁銘不會隨意提出無理的要求,他才敢說這樣的話。
「想好了嗎?」庸王背過身去:「不過不著急,在本王離開十方鎮之前,你都可以來鎮衙找我。」
袁銘道:「我想好了。」
庸王不禁感到意外,轉頭看向袁銘,目光中帶著詢問。
「草民想讓王爺幫忙找一個人,他的名字叫季淩雲。」袁銘說道。
庸王道:「姓季,是你夫君的親人。」
袁銘點點頭,將自己知道的為數不多的信息講了出來。
「季淩雲是清清的大哥,八年前應徵入伍,之後徹底失去了消息。王爺應當知道我夫君家裏的情況比較複雜,而且以嶽父的能力根本查不到季大哥的下落,所以才想麻煩王爺。」
「一個兒子沒了消息,八年間卻無人問津,季大人當真是一位好父親。」庸王陰陽怪氣道。
袁銘沒有接他這句話,繼續說道:「季大哥當年加入的軍隊舉著的是紅色的旗,至於具體是哪個,我們都不知道。」
「東黃西紅,紅色的旗,應當是西部軍的一支。」庸王對軍隊知之甚少,暫時隻能說這麽多,頓了頓,繼續道:「放心吧,本王定會查清楚的。」
「多謝王爺。」
庸王定定的看著他,許久後嘖了一聲:「你知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麽?你是真傻還是假傻?」
「也許是真的傻吧。」袁銘認真說道。
說完兩人目光對上,都笑了出來。
庸王在袁銘肩上拍了拍:「好了,回去吧,好好準備科舉,本王在京城等你的好消息。」
袁銘對他拱手,語氣鄭重:「多謝王爺,草民祝王爺一路順風,所願皆實現。」
庸王道:「下山吧。」
袁銘完成了庸王交給他的任務,徹底失去了聯繫,每天的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課業上。
三天後,鎮守將他們五個再次聚集了起來,這次不是在鎮衙後院,而是聚賢茶樓。
他們算是學堂裏最見過世麵的,其中袁銘和趙玉成還和王爺同桌吃過飯,今天和鎮守坐在一張桌子上,就不是特別的侷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