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家香自助火鍋城來了
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拐杖 作者:蜀地魚子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家香在李鎮休整了一段時間後,還是閑不住想找事做。
勤快的人兒總是過不慣吃吃睡睡,曬曬太陽的日子。
忙起來,身體和心裏才舒坦。
不然那日子就和裹腳布那樣長,那麽難熬,那是相當痛苦的。
麻將她是不喜歡打的。因為天天和熟人親戚打麻將,可能是手氣太好,可能是財神爺關照,十次麻將,九次都是贏錢。
哪怕故意放水,還是想啥牌來什麽牌。
哪怕她故意放水,盲開盲打,不算牌,一天的下來,還是她在贏錢。
慢慢地,和她打麻將的人就少了。
這老贏錢,她特不好意思,慢慢地就不打了,就隻喝茶擺龍門陣。
不過這樣閑下來,她也扛不住。
天天太無所事事了,人就沒精神。
老公王一新就提議去弄兩塊地種種菜,挖挖地什麽的。
可惜,李鎮附近沒有合適的土地,要種地得去李子村尋,不過因為征地拆遷,可種的地也少。
這個小目標就無法實現了。
兜兜轉轉,還得找點其他事做。
做個小營生,那做什麽呐?
王一新提議在鎮上開一家糖水鋪子或者擺一個烤糍粑的攤子混日子。
他這人的勤勁不如老婆,一直都是老婆帶著他走 ,是不好操心事的人。
李家香卻還是覺得這樣和閑著沒啥區別,生意不好反而更難受,守攤如守寡。
她還是喜歡指點江山,管店當老板娘的感覺。
她決定在李鎮開店。
銀杏酒樓是關張了,不過手上流動資金還是有大幾百萬的。
在蜀都還有些門臉出租,完全不差錢。
有錢但閑不住的她還得折騰。
李家香在李鎮做起了市場調研。
在李鎮,除了李莊白肉這家有些規模的酒樓,基本上沒有第二家。
這麽多年了也沒有出現第二家,也是很奇怪的。
但也不奇怪,李鎮的市場就那麽大,李莊白肉店是老資格的酒樓,是珠玉在前,生意怎麽搶,也搶不過。
如果開酒樓就是和一刀搶生意,哪怕自己有在蜀都開酒樓的經驗,可以做得比一刀好。
但是——
王一刀和王一新據說高祖那一輩是兄弟,這樣算來,也是遠親兄弟。
沾親帶故下,這樣搶生意似乎不太好。
再則這鄉裏鄉親的,多少都沾親帶故。紅白喜事都習慣辦在李莊白肉店,熟人朋友抬頭不見低頭見,做的都是人情。
真開一家酒樓,不見得有生意上門。
那就隻有做其他餐類,不做傳統中餐。
李家香想到了火鍋。
蜀都的火鍋,她這些年雖然沒有做,不過她看也看會了,何況老公王一新本就是廚師。
她為此考察了下當地的火鍋市場,最終決定做自助火鍋。
在價格上盡量追求大眾實惠、薄利多銷。
李家香也就打算找個事做,不圖賺多少錢,隻求忙碌起來。
一個月後,家香姐自助火鍋城開業了,店開在李莊白肉店對麵。
來李莊白肉店消費的人都會看到,也算借李莊白肉店的人氣做自己的生意。
因為李家香追求有一個事兒做,不太看重利潤,東西都賣得比較便宜。
食材新鮮,自助品類多樣,酒水免費,生意從開業那天開始,人氣就沒下降。
不僅僅是當地的鎮人喜歡帶全家來吃,家裏有請客的,也會安排過來。
連附近的劇組團建活動什麽的,也會安排到這裏。
漸漸地,李莊白肉店的散客生意就不好了。
除了宴席生意,平時基本不來人。
好在這些年賺錢了,現在生意清淡下來也無所謂。
就算開店,也是為了更多地服務鄉裏鄉親的請客吃飯人情來往。
但是,一刀的師弟蘭強就不服氣了。
這不服氣的邏輯是李家香搶了店鋪的生意。
他的理由是對麵的自助餐是70一位,我們這邊隨便一個三+1的葷素湯也是70,但是,架不住人家酒水全免啊,怎麽降價給量也幹不過對麵的。
宜城的男人哪個吃飯不喝點酒,我們可是酒鄉,你把店開在我們對麵,完全就是不講情麵。
你哪裏不開,就開這裏,不是稱心搶生意,還是為啥?
後來,蘭強越幹越不得勁,就給王一刀提出了辭職。
生意淡,對他這個廚師來說,就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王一刀和這師弟的關係等同於家人和朋友,自然盡力挽留。
工價是其次,他看重的是情誼。
“這眼巴巴盼來幾個人,一溜煙就去對麵。
這天天的,我可受不了。
雖然我是管後廚的,但是這生意是你師兄的,怎麽著也是咱家的生意!”
“哎呀,師弟,勞你費心了。哪怕你在這天天沒事做,我也沒意見。
王一新我得叫一聲堂哥。人家這媳婦有本事,能賺到這錢,不服氣也得服氣。
商場如戰場,你打不過就得認輸。”王一刀道。
現在李莊白肉店是李鎮的一張名片,它存在的意義遠超過賓客盈門,生意盈利。
王一刀對這散客來不來,來多少,他都不看重了。
王家刀傳了幾代,都是廚師的名頭,但到他這代已經不止有廚師的名頭了,他很知足了。
現在在王家族譜裏,他是最耀眼的那顆星了。
不過,現在的店還是需要整改。
客源不穩定又變少,這一個月采購的食材會大麵積地壞掉。
王秋秋就幹脆搞預定,把平時散客的生意變成自助餐的形式,不過這自助餐的菜品還按以前的菜單來。
自助餐的量就那麽多,賣完就沒有了,賣不完就當員工餐。
有宴席呐,就做宴席。
更在主店的門口做了一個電子屏幕,開始接廣告。
這部分的收入,一年下來也不少。
經營模式一改變,蘭強也沒提出離職了。
現在基本上也有事做,有事忙碌,再則他年齡大了,也不想再挪窩。
李鎮這裏他慢慢習慣了,也不想再外走。
家香姐自助火鍋城本來就是開著打發時間的,這下越開越火了,就有人找上門來想在宜城開分店。
李家香的精明勁就出來了,她隻開直營店,以合夥的形式,她占股51,合夥人占49,她有絕對的控股權。
哪怕這合夥人不幹了,那店依然是她的,而且餐飲這行門檻低,但是不見得就很容易發財,可能牽一發動全身,稍不注意可能就血本無歸。
不管店的歸屬權是誰,不是一個能賺錢的活店,屬於誰都是不重要的。
能賺錢才是王道。
她本著對合夥人負責的原則出發,如果你能同意,那就開分店。
不同意,也可以。
反正現在開店和不開店,對她來說都不是頂重要的。
她想把生意做大,她完全可以開很多的直營店全資控股,可是她已經過了財富的積累期,不需要太拚命賺錢了。
因為這苛刻的條件,來找她的人來了一撥又一撥,又走了一撥又一撥。
這些人的顧慮是店起來,你會不會把我踢走,他們寧可出加盟費買斷區域經營權。
李家香卻不同意。
現在的餐飲騙加盟費的太多了,她不想當騙子。
她想做點良心。
勤快的人兒總是過不慣吃吃睡睡,曬曬太陽的日子。
忙起來,身體和心裏才舒坦。
不然那日子就和裹腳布那樣長,那麽難熬,那是相當痛苦的。
麻將她是不喜歡打的。因為天天和熟人親戚打麻將,可能是手氣太好,可能是財神爺關照,十次麻將,九次都是贏錢。
哪怕故意放水,還是想啥牌來什麽牌。
哪怕她故意放水,盲開盲打,不算牌,一天的下來,還是她在贏錢。
慢慢地,和她打麻將的人就少了。
這老贏錢,她特不好意思,慢慢地就不打了,就隻喝茶擺龍門陣。
不過這樣閑下來,她也扛不住。
天天太無所事事了,人就沒精神。
老公王一新就提議去弄兩塊地種種菜,挖挖地什麽的。
可惜,李鎮附近沒有合適的土地,要種地得去李子村尋,不過因為征地拆遷,可種的地也少。
這個小目標就無法實現了。
兜兜轉轉,還得找點其他事做。
做個小營生,那做什麽呐?
王一新提議在鎮上開一家糖水鋪子或者擺一個烤糍粑的攤子混日子。
他這人的勤勁不如老婆,一直都是老婆帶著他走 ,是不好操心事的人。
李家香卻還是覺得這樣和閑著沒啥區別,生意不好反而更難受,守攤如守寡。
她還是喜歡指點江山,管店當老板娘的感覺。
她決定在李鎮開店。
銀杏酒樓是關張了,不過手上流動資金還是有大幾百萬的。
在蜀都還有些門臉出租,完全不差錢。
有錢但閑不住的她還得折騰。
李家香在李鎮做起了市場調研。
在李鎮,除了李莊白肉這家有些規模的酒樓,基本上沒有第二家。
這麽多年了也沒有出現第二家,也是很奇怪的。
但也不奇怪,李鎮的市場就那麽大,李莊白肉店是老資格的酒樓,是珠玉在前,生意怎麽搶,也搶不過。
如果開酒樓就是和一刀搶生意,哪怕自己有在蜀都開酒樓的經驗,可以做得比一刀好。
但是——
王一刀和王一新據說高祖那一輩是兄弟,這樣算來,也是遠親兄弟。
沾親帶故下,這樣搶生意似乎不太好。
再則這鄉裏鄉親的,多少都沾親帶故。紅白喜事都習慣辦在李莊白肉店,熟人朋友抬頭不見低頭見,做的都是人情。
真開一家酒樓,不見得有生意上門。
那就隻有做其他餐類,不做傳統中餐。
李家香想到了火鍋。
蜀都的火鍋,她這些年雖然沒有做,不過她看也看會了,何況老公王一新本就是廚師。
她為此考察了下當地的火鍋市場,最終決定做自助火鍋。
在價格上盡量追求大眾實惠、薄利多銷。
李家香也就打算找個事做,不圖賺多少錢,隻求忙碌起來。
一個月後,家香姐自助火鍋城開業了,店開在李莊白肉店對麵。
來李莊白肉店消費的人都會看到,也算借李莊白肉店的人氣做自己的生意。
因為李家香追求有一個事兒做,不太看重利潤,東西都賣得比較便宜。
食材新鮮,自助品類多樣,酒水免費,生意從開業那天開始,人氣就沒下降。
不僅僅是當地的鎮人喜歡帶全家來吃,家裏有請客的,也會安排過來。
連附近的劇組團建活動什麽的,也會安排到這裏。
漸漸地,李莊白肉店的散客生意就不好了。
除了宴席生意,平時基本不來人。
好在這些年賺錢了,現在生意清淡下來也無所謂。
就算開店,也是為了更多地服務鄉裏鄉親的請客吃飯人情來往。
但是,一刀的師弟蘭強就不服氣了。
這不服氣的邏輯是李家香搶了店鋪的生意。
他的理由是對麵的自助餐是70一位,我們這邊隨便一個三+1的葷素湯也是70,但是,架不住人家酒水全免啊,怎麽降價給量也幹不過對麵的。
宜城的男人哪個吃飯不喝點酒,我們可是酒鄉,你把店開在我們對麵,完全就是不講情麵。
你哪裏不開,就開這裏,不是稱心搶生意,還是為啥?
後來,蘭強越幹越不得勁,就給王一刀提出了辭職。
生意淡,對他這個廚師來說,就是對自己的不尊重。
王一刀和這師弟的關係等同於家人和朋友,自然盡力挽留。
工價是其次,他看重的是情誼。
“這眼巴巴盼來幾個人,一溜煙就去對麵。
這天天的,我可受不了。
雖然我是管後廚的,但是這生意是你師兄的,怎麽著也是咱家的生意!”
“哎呀,師弟,勞你費心了。哪怕你在這天天沒事做,我也沒意見。
王一新我得叫一聲堂哥。人家這媳婦有本事,能賺到這錢,不服氣也得服氣。
商場如戰場,你打不過就得認輸。”王一刀道。
現在李莊白肉店是李鎮的一張名片,它存在的意義遠超過賓客盈門,生意盈利。
王一刀對這散客來不來,來多少,他都不看重了。
王家刀傳了幾代,都是廚師的名頭,但到他這代已經不止有廚師的名頭了,他很知足了。
現在在王家族譜裏,他是最耀眼的那顆星了。
不過,現在的店還是需要整改。
客源不穩定又變少,這一個月采購的食材會大麵積地壞掉。
王秋秋就幹脆搞預定,把平時散客的生意變成自助餐的形式,不過這自助餐的菜品還按以前的菜單來。
自助餐的量就那麽多,賣完就沒有了,賣不完就當員工餐。
有宴席呐,就做宴席。
更在主店的門口做了一個電子屏幕,開始接廣告。
這部分的收入,一年下來也不少。
經營模式一改變,蘭強也沒提出離職了。
現在基本上也有事做,有事忙碌,再則他年齡大了,也不想再挪窩。
李鎮這裏他慢慢習慣了,也不想再外走。
家香姐自助火鍋城本來就是開著打發時間的,這下越開越火了,就有人找上門來想在宜城開分店。
李家香的精明勁就出來了,她隻開直營店,以合夥的形式,她占股51,合夥人占49,她有絕對的控股權。
哪怕這合夥人不幹了,那店依然是她的,而且餐飲這行門檻低,但是不見得就很容易發財,可能牽一發動全身,稍不注意可能就血本無歸。
不管店的歸屬權是誰,不是一個能賺錢的活店,屬於誰都是不重要的。
能賺錢才是王道。
她本著對合夥人負責的原則出發,如果你能同意,那就開分店。
不同意,也可以。
反正現在開店和不開店,對她來說都不是頂重要的。
她想把生意做大,她完全可以開很多的直營店全資控股,可是她已經過了財富的積累期,不需要太拚命賺錢了。
因為這苛刻的條件,來找她的人來了一撥又一撥,又走了一撥又一撥。
這些人的顧慮是店起來,你會不會把我踢走,他們寧可出加盟費買斷區域經營權。
李家香卻不同意。
現在的餐飲騙加盟費的太多了,她不想當騙子。
她想做點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