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還是見到了!
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拐杖 作者:蜀地魚子醬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林材有些失望地回了李鎮。
特別是聽到李寶兵如他父親李林樹一樣是一個壞人時,他更憋悶了。
今天是李家奶奶的頭七。
李林材去李莊白肉店要了一些硬菜,(這些硬菜不能有牛馬肉)擺上十年陳釀酒,在桌上點上蠟燭,在屋裏的每個角落灑上麵粉。
這是頭七的習俗。
酒菜是為逝者準備的飯菜,讓逝者能夠吃飽喝足,也預示著來生能夠擁有好的人生。
如果第二天早上發現麵粉上有牛馬印,那就表明走的人有回來過。
李林材又找來火盆,在家門口燒了一些紙錢祭祀。
做完這些,李林材就早早睡了。
睡到半夜,他聽到有吱啦吱拉的開門聲,門窗上有雨落下來的劈啪聲,耳邊似有輕微的風聲。
他知道李家奶奶回來了,繼續裝睡。
如果讓李家奶奶魂魄看見家人,會令他記掛,影響她投胎再世為人。
不一會兒,他竟然真的睡著了,還做起夢來。
在夢裏,他來到了李鎮的祠堂。
這裏供奉著從湖廣填蜀地那會的先祖。
川蜀之地曆來被稱為“天府之國”,自秦朝以來,川蜀都是人們向往的富庶之地。
在宋朝時期,上繳國庫的稅收,蜀地占了四分之一。
可在與蒙古軍隊的長期戰爭中,蜀地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
蜀地先是在抗金戰爭中艱難求存,終於將金兵抵抗在蜀地之外,接下來又經曆了將近50年的抗擊蒙古軍隊的戰爭。
戰爭引來屠殺,慘絕人寰的殺戮讓蜀地的人口急劇下降到80萬左右。
在元朝統治時期,蜀地的人口以及經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曆史上出現過兩次“湖廣填蜀地”的事件。
一次發生在元末明初,另一次發生在明末清初。
李鎮這脈就是第二次湖廣填蜀地過來的。
按族譜來說,是從廣東那邊過來的。
那會宜城偏居西南一隅,已無人煙。
正是“沃野千裏,蕩然無民,離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疇不辟,堰務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種。”
這裏除了清明祭祀外,鎮上的人極少會來這裏。
為什麽自己會來這裏?
李林材走進祠堂,他看到了李家奶奶。
“媽,媽,你是來給我托夢了嗎?”
李林材開心地喊道。
這是有什麽未了的心願要告訴我嗎?
李家奶奶看到了李林材卻不說話,帶著她繼續朝前走,又叫他跪在先祖麵前。
“林材,你得把兵娃兒尋回來!”
“媽,兵娃兒犯法了,他回來就得挨槍子兒啊!”李林材道。
“他回來了,我就能見著他了!”李家奶奶道。
“你走了啊,媽,他見不著你!”李林材道。
李家奶奶卻不說話。
夢境又轉回到了一個地方,他看到了黑白無常正押著李家奶奶在前麵走。
過了頭七之後,就要上黃泉路了,將一去不複返了。
“媽,你就走了嗎?”李林材道。
他追了上去。
“媽,媽!”
李林材喊著喊著就醒了。
此時,天已大亮了,李林材出了一身汗。
這夢裏是緊趕慢趕,滿頭大汗,醒了還是這樣。
他一瞧手機,已是早上七點。
他起身來到客廳,桌上的酒菜似乎被動過,菜有些暗色。
據說陰差吃飯是吸氣的,不知真假。
再看牆壁和地麵,有一串串的牛馬印,那昨兒李家奶奶是真來過。
怕嚇著自己,就在夢裏見了自己,托付她的心願。
李林材眼眶有些濕潤了,這為娘的心如針尖兒一樣細,想得周全。
可去哪裏找這大侄孫呐?
李林材毫無頭緒。
但想到那天和李天亮見麵,他提到的公安盯上了他這條線的事兒,看來這事也不需要自己過多的操心,終有一天,這娃兒會出現的。
那夢裏,李家奶奶說的尋回來,又是怎麽回事?
李林材這莽夫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李家奶奶過完頭七後,李林材除了去找力錢外,每天沒事總到她墳頭轉轉和她說說話。
他孤獨,李家奶奶也孤獨,就這樣聊聊天也好。
這天,他去鎮上買了幾株三葉梅想栽在李家奶奶的墳旁。
李家奶奶生前喜歡種菜養花。
人對故去的人惦記,就是心裏始終沒有忘記過這個人。
當這個人在你心裏越來越模糊甚至被遺忘時,這人才算真的死了。
他剛把那花兒拎上山就見著那墳頭前跪著一個人。
那個年輕人,他卻不認得。
“你是兵娃兒?”李林材問道。
那年輕人站起來身來,看了看李林材道:“你是幺爺吧!”
“是我,你真是兵娃兒!”李林材喊道。
“是我,這段時間我老夢到曾奶奶,她老叫我回來。她天天在夢裏叫我回來。”李寶兵道。
“你回來看看也好,頭七那天她也回來看我了,她就是很惦記你啊!”李林材道。
“她是怪我上次沒回來給她送行。”李寶兵道。
不一會兒,一個女人出現了。
“這是林材叔吧?”那女人問道。
“是我,你是侄媳婦?”李林材道。
“是我!”劉霞道。
“孩子就回來看看,我們一會還走!”劉霞道。
“好,好!”李林材道。
他猛地想到李家奶奶的夢境托付,她說的尋,應該是留下的意思。
“不,你們不能走!”李林材道。
他忙地拿起手機撥打110。
“林材叔,算我求你了,放我們走!”劉霞帶著哭腔道。
“你們能去哪裏,媽托夢叫你們回來,我就不會讓你們走的。”李林材道。
“不,我們得走!”劉霞拉住李林材的手腕,搶奪手機。
兩人爭執拉扯間,警車來。
這下,真的是走不了。
特別是聽到李寶兵如他父親李林樹一樣是一個壞人時,他更憋悶了。
今天是李家奶奶的頭七。
李林材去李莊白肉店要了一些硬菜,(這些硬菜不能有牛馬肉)擺上十年陳釀酒,在桌上點上蠟燭,在屋裏的每個角落灑上麵粉。
這是頭七的習俗。
酒菜是為逝者準備的飯菜,讓逝者能夠吃飽喝足,也預示著來生能夠擁有好的人生。
如果第二天早上發現麵粉上有牛馬印,那就表明走的人有回來過。
李林材又找來火盆,在家門口燒了一些紙錢祭祀。
做完這些,李林材就早早睡了。
睡到半夜,他聽到有吱啦吱拉的開門聲,門窗上有雨落下來的劈啪聲,耳邊似有輕微的風聲。
他知道李家奶奶回來了,繼續裝睡。
如果讓李家奶奶魂魄看見家人,會令他記掛,影響她投胎再世為人。
不一會兒,他竟然真的睡著了,還做起夢來。
在夢裏,他來到了李鎮的祠堂。
這裏供奉著從湖廣填蜀地那會的先祖。
川蜀之地曆來被稱為“天府之國”,自秦朝以來,川蜀都是人們向往的富庶之地。
在宋朝時期,上繳國庫的稅收,蜀地占了四分之一。
可在與蒙古軍隊的長期戰爭中,蜀地付出了極為慘痛的代價。
蜀地先是在抗金戰爭中艱難求存,終於將金兵抵抗在蜀地之外,接下來又經曆了將近50年的抗擊蒙古軍隊的戰爭。
戰爭引來屠殺,慘絕人寰的殺戮讓蜀地的人口急劇下降到80萬左右。
在元朝統治時期,蜀地的人口以及經濟基本處於停滯狀態。
曆史上出現過兩次“湖廣填蜀地”的事件。
一次發生在元末明初,另一次發生在明末清初。
李鎮這脈就是第二次湖廣填蜀地過來的。
按族譜來說,是從廣東那邊過來的。
那會宜城偏居西南一隅,已無人煙。
正是“沃野千裏,蕩然無民,離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疇不辟,堰務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種。”
這裏除了清明祭祀外,鎮上的人極少會來這裏。
為什麽自己會來這裏?
李林材走進祠堂,他看到了李家奶奶。
“媽,媽,你是來給我托夢了嗎?”
李林材開心地喊道。
這是有什麽未了的心願要告訴我嗎?
李家奶奶看到了李林材卻不說話,帶著她繼續朝前走,又叫他跪在先祖麵前。
“林材,你得把兵娃兒尋回來!”
“媽,兵娃兒犯法了,他回來就得挨槍子兒啊!”李林材道。
“他回來了,我就能見著他了!”李家奶奶道。
“你走了啊,媽,他見不著你!”李林材道。
李家奶奶卻不說話。
夢境又轉回到了一個地方,他看到了黑白無常正押著李家奶奶在前麵走。
過了頭七之後,就要上黃泉路了,將一去不複返了。
“媽,你就走了嗎?”李林材道。
他追了上去。
“媽,媽!”
李林材喊著喊著就醒了。
此時,天已大亮了,李林材出了一身汗。
這夢裏是緊趕慢趕,滿頭大汗,醒了還是這樣。
他一瞧手機,已是早上七點。
他起身來到客廳,桌上的酒菜似乎被動過,菜有些暗色。
據說陰差吃飯是吸氣的,不知真假。
再看牆壁和地麵,有一串串的牛馬印,那昨兒李家奶奶是真來過。
怕嚇著自己,就在夢裏見了自己,托付她的心願。
李林材眼眶有些濕潤了,這為娘的心如針尖兒一樣細,想得周全。
可去哪裏找這大侄孫呐?
李林材毫無頭緒。
但想到那天和李天亮見麵,他提到的公安盯上了他這條線的事兒,看來這事也不需要自己過多的操心,終有一天,這娃兒會出現的。
那夢裏,李家奶奶說的尋回來,又是怎麽回事?
李林材這莽夫想不出一個所以然來。
李家奶奶過完頭七後,李林材除了去找力錢外,每天沒事總到她墳頭轉轉和她說說話。
他孤獨,李家奶奶也孤獨,就這樣聊聊天也好。
這天,他去鎮上買了幾株三葉梅想栽在李家奶奶的墳旁。
李家奶奶生前喜歡種菜養花。
人對故去的人惦記,就是心裏始終沒有忘記過這個人。
當這個人在你心裏越來越模糊甚至被遺忘時,這人才算真的死了。
他剛把那花兒拎上山就見著那墳頭前跪著一個人。
那個年輕人,他卻不認得。
“你是兵娃兒?”李林材問道。
那年輕人站起來身來,看了看李林材道:“你是幺爺吧!”
“是我,你真是兵娃兒!”李林材喊道。
“是我,這段時間我老夢到曾奶奶,她老叫我回來。她天天在夢裏叫我回來。”李寶兵道。
“你回來看看也好,頭七那天她也回來看我了,她就是很惦記你啊!”李林材道。
“她是怪我上次沒回來給她送行。”李寶兵道。
不一會兒,一個女人出現了。
“這是林材叔吧?”那女人問道。
“是我,你是侄媳婦?”李林材道。
“是我!”劉霞道。
“孩子就回來看看,我們一會還走!”劉霞道。
“好,好!”李林材道。
他猛地想到李家奶奶的夢境托付,她說的尋,應該是留下的意思。
“不,你們不能走!”李林材道。
他忙地拿起手機撥打110。
“林材叔,算我求你了,放我們走!”劉霞帶著哭腔道。
“你們能去哪裏,媽托夢叫你們回來,我就不會讓你們走的。”李林材道。
“不,我們得走!”劉霞拉住李林材的手腕,搶奪手機。
兩人爭執拉扯間,警車來。
這下,真的是走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