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嘉守要是特意點名要我陪他去一趟,難免不引人懷疑。


    他思索了一會兒,說:「我有辦法,你在外麵等著吧,看我的。」


    秦嘉守起身往病房走,敲了下門,沒等回應,就直接闖了進去。


    我不知道他說了什麽,幾分鍾後,李韻就叫我進去,吩咐我說:「小伍,你馬上陪小少爺跑一趟市二醫院,讓老張開車送你們去。」


    我詫異地望向秦嘉守。他故作抗拒,對李韻說:「我一個人可以搞定,不用人陪。他們要是都走了,媽你怎麽辦?」


    李韻說:「今天我不去公司,老張送完你們回來,我差不多也要回去了。路上沒什麽要緊的事,小伍不在也可以的。」


    秦嘉守還是眉頭緊鎖:「但是……」


    秦嘉安樂了:「什麽時候了,你還推三阻四的,那位性命攸關的忘年交朋友到底存不存在?照我看,八成是不想待在這,想出去和某位小姐約會的藉口吧! 」


    秦嘉守沒有搭理他,像做了很大的妥協似的,對李韻說:「行吧……媽,那我走了。」


    李韻點點頭,說:「安頓好那位朋友,早點回家。」


    秦嘉守步履匆匆地出去了,我落在後麵幾步,李韻拉住了我,小聲囑咐道:「小少爺社會閱歷淺,這些來路不明的朋友你盯著點兒,有什麽問題隨時跟我匯報。」


    她腦門上就差刻上幾個大字:給我盯梢。


    我忠心耿耿狀回答:「您就放心吧,老闆。」


    秦嘉守在電梯口等著我。


    我說:「這就是你的辦法?你們一家人可真夠累的。」


    處處充滿了猜疑和算計。


    秦嘉守說:「我也不想這樣。」


    電梯的鏡子裏倒映著他的苦笑,計劃得逞,他一點也不得意。


    老張接到通知,已經在地下車庫發動了車子,接上我們就往市二醫院去。


    老伍以前在這個醫院住了幾個月,我進了市二就像回了老家一樣熟悉,指揮著老張把車開到離急診中心最近的一個門口,我和秦嘉守就下了車。


    老張說:「小少爺,辦完事讓小伍給我打電話,我來接您。」


    秦嘉守說:「不用麻煩了,說不準要到半夜,到時候我自己打個車回去。」


    「那怎麽行?」老張像聽到了什麽天方夜譚,說,「怎麽能讓您打車呢?沒有這個道理。您放心,再晚都沒關係,我徒弟值夜班,我讓他來接。 」


    「張伯,你什麽時候收徒弟了?」我問。


    張禮來笑道:「我下個月中旬就退休啦。前段時間招了一個剛退伍的年輕人來接我的班,據說以前是給首長開車的。我這些天在帶他,慢慢的等他上手了,我就可以退囉。」


    我頓時有點感慨,老伍和張禮來一起來的,要是沒生病,差不多也要退休了。他本來計劃著,退了以後到我的散打館當保潔,深藏不露能跟學員過兩招的那種掃地大爺。


    到頭來,散打館沒了,老伍也沒了。


    盡管思緒翻湧,老楊還在急診室裏躺著生死未卜,我不得不盡快結束對話。


    「張伯,過幾天我請你吃飯,今天就先不說了哈。」我匆匆地說。


    老張揮揮手:「你們快去吧。」


    我們到了急診中心,周圍的人都行色匆匆,也不知道老楊在哪個房間。


    秦嘉守給剛才那個號碼撥了回去,電話裏的那個人說:「 105 ,我在門口呢,穿著個紅馬甲,看到了沒?」


    我數著房間的門牌號往前看,果然在105診室門口看到了一個穿著「勝利街道養老院」的紅馬甲、正在講電話的中年男人。


    我朝他揮手示意,跟秦嘉守快步往他那裏走。


    那個中年男人看到我們的一瞬間,有一種如釋重負的表情。


    「你們是楊建華的朋友?」他問。


    我說:「是。」


    「謝天謝地,可算有人來了。」社工說,「我們打了楊建華留給院裏的家屬電話,根本沒人接,沒辦法,拿著他的手機一個一個打最近聯繫人,哎唷,打了一個上午,都不想管這事……」


    我打斷了他的話,問:「老楊怎麽樣了?」


    「人還昏睡著。照了腦部ct ,有血塊,幸好出血量不算太大。醫生說要住院,先保守治療觀察著,如果血塊它能自己吸收是最好的。」


    秦嘉守說:「那還等什麽,趕緊住院吧。」


    社工露出了為難的表情,說:「這就是關鍵的地方了……我們養老院雖然是半公益性質的,但是也有資金短缺的問題。提前把錢存在我們戶頭上的,或者有產權押在我們這的,我們還能幫著墊付一下醫藥費,像楊建華這樣養老院的床位費、夥食費都要一個月一交的,我們隻能幫著送醫以後聯繫一下家裏人。」


    他嘆了口氣:「偏偏他家裏人還聯繫不上。照理說他這樣既沒有抵押,又聯繫不到家屬的老人,我們院裏也是不收的。」


    話裏話外,就是說他們不可能為老楊辦住院。我能理解工作人員的難處,但是今天秦嘉守要是沒接到這個電話,或者也像其他人一樣冷漠,老楊就隻能聽天由命了。


    「既然他不符合條件,當初為什麽要收他進養老院呢?」我問。


    社工解釋說:「他60歲就進來了,都快20年前了。一個麽那個時候養老院是純公益性質,要求沒有現在這麽嚴格,隻要戶口在我們街道都可以進。另一個麽,那時候他兒子還經常聯繫我們的,問問他老爹的情況,逢年過節還從國外寄東西過來,楊建華笑眯眯地拿來分給我們工作人員。」<="<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行!但是得加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漸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漸遙並收藏行!但是得加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