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百合] 《海晏昇平》作者:萌麵鴿王【cp完結】
海棠花開了又落,如故人,去而不歸。
作品簡介
已完結 be 姑侄
「你懂什麽?海棠花,要血色的才好看呢。」
嚴寒夏日,涼秋暖春,無人再像你。
——————————
我原以為,是我愛你而不得,但最後才發現,是你愛我,而不可得。
標籤: 第一人稱 be
1.「晏平公主殿下。」
「滄海桑田,謂世事之多變;河清海晏,兆天下之昇平。」
這是父皇平日裏總愛同我說起的一句,這句話雖是天下人心之所向的大同願望,可每每提起這句,他的眉心卻似是有團怎麽都揮散不去的濃稠。
我曾想過,是不是因為後宮中有位稱作「晏平公主」的殿下,才導致他如此愁雲慘霧,我如此想,便也如此問了,可父皇卻隻是搖搖頭,神色淡淡地回我。
「不是。」
我在父皇那裏得不到答案,便轉頭去問母後,結果母後也隻是勉強一笑,笑得我心裏有幾分不知名的苦楚,酸澀極了。
「不是。」母後這樣說,「晏平殿下是蒼璽的功臣,是你父皇的左膀右臂,也是……」
母後有些哽咽住了。
「是什麽?」我追問道。
「也是你的皇姑母。」母後很快調整好情緒,就像方才的失神的瞬間從未存在過,「有她在一日,蒼璽便可安穩一日。」
我皺了皺眉,扭頭跑了出去。
我不懂,我不懂母後為何要這樣稱讚一個把持著父皇朝政大權的女人,為何要這樣稱讚一個將虎符攥在手中不肯歸還的女人。
憑什麽?
就憑她是先帝最小的女兒嗎?就憑她是我父皇的幼妹嗎?就憑我該喚她一聲皇姑母嗎?
我不服氣。
我甚至從未見過她。
正月十五元宵燈會,長安街上燈火通明一片,我從母後那裏沒得到想要的答案,便準備出宮去尋,聽說這個晏平公主在民間的威望似是要比父皇還大上幾分。
這算什麽,一個普普通通的公主而已,跟我……跟我也差不多,怎麽就還得到了百姓的愛戴?
我帶上身邊最伶俐的宮女,從宮牆的西北角偷溜出去,就像我從前做過無數次的那樣。
說來奇怪,這金碧輝煌的紫禁城外層,圍繞著綿延幾十裏的朱紅色宮牆應當是不會留下這麽大一個洞來的,況且就在母後的眼皮子底下。
不過此時的我已然沒了再去探究一個狗洞的心,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到宮外去,想要去問問宮外那些人,想要看看他們對於這個所謂的「晏平公主」是什麽看法。
長安街上果真同我想的一樣,熱鬧非凡,滿城的鑼鼓鞭炮喧天,大紅燈籠高高地挑在屋簷下,街上更是擠了個水泄不通,好像全天下的人都擠在了這小小的四九城裏。
扶桑出門前也勸過我幾次,說什麽宮外魚混雜,世道無常,世間之事極其危險,稍有不慎便會威脅到性命雲雲。
可是我看著此刻興高采烈地捧著半碗沒吃完的元宵,還張牙舞爪地同她身旁那些「魚龍混雜」一起猜燈謎的時候倒也實在是很感慨。
扶桑啊扶桑,難不成這就是你所說的世道無常?
莫非這就是你口中所說的會危及到性命的危險之事嗎?
我看還沒有你手裏捧著的那半碗還在冒著熱氣的元宵來的嚇人。
我的這廂愁緒還未來及同她抒發,那廂她便又來了興致,十分沒規矩地去挽我的手臂,要我幫她猜出燈籠下懸掛著的謎題。
也怪我,平日裏實在是沒有什麽公主的威嚴,母後也同我說過多次,想來這天底下也隻有我這麽一個公主會同下人在一個桌子上吃飯了。
就在我感慨自己寬容大度的時候,扶桑又晃了晃我的胳膊,央著我快些猜,看來她是真挺喜歡貨架上擺著的那隻海棠簪子,掌櫃的方才說,誰要是能猜出謎底,那這簪子便是誰的。
「好好,你別晃了,別晃了,我幫你。」我嘆了口氣,往前走了幾步去看謎麵。
謎麵倒也簡單,就兩個字——圓寂。
打一成語。
「這也太不吉利了。」我扶著額角正準備同扶桑商量著換一個謎麵來猜。
就算我再怎麽口無遮攔的,可這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我總不好真從口中說出那四個字來。
扶桑看著我,目光炯炯裏蘊含了幾分疑惑,似是不知我在扭捏什麽。
天爺啊,我真不是不知道,是這話屬實不太合時宜。
正當我思索著要怎麽開口才能委婉地表達眼下的情形實在是不適合這個謎麵的時候,身後卻有一人嘴快,已經先一步替我說出這句吉祥話來。
「坐以待斃。」
我愣了一愣,委實沒想到竟還有人如此的百無禁忌,一轉臉,正好看到了那人笑盈盈地接過掌櫃的貨架上的海棠花簪子。
那人身上攏了副輕盚甲,像是剛從戰場上廝殺回來一般,周身都帶了層薄薄的肅殺寒意,使人不禁望而生畏,恨不得遠離千裏之外,如此一來,就顯得與手中的那隻簪子極不匹配,但又不乏猛虎細嗅薔薇之意。
「行了。」我收回目光同扶桑說,「這下了心思罷,東西被別人家拿走了。」
扶桑沒答茬,隻是拽了拽我的衣角,神色莫辨,我沒太弄清她這幅神態是個什麽緣由。
海棠花開了又落,如故人,去而不歸。
作品簡介
已完結 be 姑侄
「你懂什麽?海棠花,要血色的才好看呢。」
嚴寒夏日,涼秋暖春,無人再像你。
——————————
我原以為,是我愛你而不得,但最後才發現,是你愛我,而不可得。
標籤: 第一人稱 be
1.「晏平公主殿下。」
「滄海桑田,謂世事之多變;河清海晏,兆天下之昇平。」
這是父皇平日裏總愛同我說起的一句,這句話雖是天下人心之所向的大同願望,可每每提起這句,他的眉心卻似是有團怎麽都揮散不去的濃稠。
我曾想過,是不是因為後宮中有位稱作「晏平公主」的殿下,才導致他如此愁雲慘霧,我如此想,便也如此問了,可父皇卻隻是搖搖頭,神色淡淡地回我。
「不是。」
我在父皇那裏得不到答案,便轉頭去問母後,結果母後也隻是勉強一笑,笑得我心裏有幾分不知名的苦楚,酸澀極了。
「不是。」母後這樣說,「晏平殿下是蒼璽的功臣,是你父皇的左膀右臂,也是……」
母後有些哽咽住了。
「是什麽?」我追問道。
「也是你的皇姑母。」母後很快調整好情緒,就像方才的失神的瞬間從未存在過,「有她在一日,蒼璽便可安穩一日。」
我皺了皺眉,扭頭跑了出去。
我不懂,我不懂母後為何要這樣稱讚一個把持著父皇朝政大權的女人,為何要這樣稱讚一個將虎符攥在手中不肯歸還的女人。
憑什麽?
就憑她是先帝最小的女兒嗎?就憑她是我父皇的幼妹嗎?就憑我該喚她一聲皇姑母嗎?
我不服氣。
我甚至從未見過她。
正月十五元宵燈會,長安街上燈火通明一片,我從母後那裏沒得到想要的答案,便準備出宮去尋,聽說這個晏平公主在民間的威望似是要比父皇還大上幾分。
這算什麽,一個普普通通的公主而已,跟我……跟我也差不多,怎麽就還得到了百姓的愛戴?
我帶上身邊最伶俐的宮女,從宮牆的西北角偷溜出去,就像我從前做過無數次的那樣。
說來奇怪,這金碧輝煌的紫禁城外層,圍繞著綿延幾十裏的朱紅色宮牆應當是不會留下這麽大一個洞來的,況且就在母後的眼皮子底下。
不過此時的我已然沒了再去探究一個狗洞的心,我迫不及待地想要到宮外去,想要去問問宮外那些人,想要看看他們對於這個所謂的「晏平公主」是什麽看法。
長安街上果真同我想的一樣,熱鬧非凡,滿城的鑼鼓鞭炮喧天,大紅燈籠高高地挑在屋簷下,街上更是擠了個水泄不通,好像全天下的人都擠在了這小小的四九城裏。
扶桑出門前也勸過我幾次,說什麽宮外魚混雜,世道無常,世間之事極其危險,稍有不慎便會威脅到性命雲雲。
可是我看著此刻興高采烈地捧著半碗沒吃完的元宵,還張牙舞爪地同她身旁那些「魚龍混雜」一起猜燈謎的時候倒也實在是很感慨。
扶桑啊扶桑,難不成這就是你所說的世道無常?
莫非這就是你口中所說的會危及到性命的危險之事嗎?
我看還沒有你手裏捧著的那半碗還在冒著熱氣的元宵來的嚇人。
我的這廂愁緒還未來及同她抒發,那廂她便又來了興致,十分沒規矩地去挽我的手臂,要我幫她猜出燈籠下懸掛著的謎題。
也怪我,平日裏實在是沒有什麽公主的威嚴,母後也同我說過多次,想來這天底下也隻有我這麽一個公主會同下人在一個桌子上吃飯了。
就在我感慨自己寬容大度的時候,扶桑又晃了晃我的胳膊,央著我快些猜,看來她是真挺喜歡貨架上擺著的那隻海棠簪子,掌櫃的方才說,誰要是能猜出謎底,那這簪子便是誰的。
「好好,你別晃了,別晃了,我幫你。」我嘆了口氣,往前走了幾步去看謎麵。
謎麵倒也簡單,就兩個字——圓寂。
打一成語。
「這也太不吉利了。」我扶著額角正準備同扶桑商量著換一個謎麵來猜。
就算我再怎麽口無遮攔的,可這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我總不好真從口中說出那四個字來。
扶桑看著我,目光炯炯裏蘊含了幾分疑惑,似是不知我在扭捏什麽。
天爺啊,我真不是不知道,是這話屬實不太合時宜。
正當我思索著要怎麽開口才能委婉地表達眼下的情形實在是不適合這個謎麵的時候,身後卻有一人嘴快,已經先一步替我說出這句吉祥話來。
「坐以待斃。」
我愣了一愣,委實沒想到竟還有人如此的百無禁忌,一轉臉,正好看到了那人笑盈盈地接過掌櫃的貨架上的海棠花簪子。
那人身上攏了副輕盚甲,像是剛從戰場上廝殺回來一般,周身都帶了層薄薄的肅殺寒意,使人不禁望而生畏,恨不得遠離千裏之外,如此一來,就顯得與手中的那隻簪子極不匹配,但又不乏猛虎細嗅薔薇之意。
「行了。」我收回目光同扶桑說,「這下了心思罷,東西被別人家拿走了。」
扶桑沒答茬,隻是拽了拽我的衣角,神色莫辨,我沒太弄清她這幅神態是個什麽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