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東生


    1、


    這是一條上海的老弄堂,一進弄堂,就可以看見一幢木頭房子,一清早,寧波女人總歸會坐在門口頭,歡喜用寧波腔的上海閑話跟每一個路過弄堂口的人打打招呼:“早飯吃過伐?”這是上海人打招呼的習慣。


    剛剛夜班回來的黃伯伯就會一邊打著哈欠,一邊講:“嗯諾,家去吃泡飯。”


    買油條回來的張老師,則舉了舉用一根筷子串牢的兩根油條,講:“還勿曾吃,泡飯還在燒。”


    隻有淩小姐會扭過窈窕淑女的身姿,嘀咕一聲:“滑稽伐,吃一口泡飯有啥好講的?”


    現在辰光,弄堂裏炊煙嫋嫋,正是燒泡飯的辰光,跟上海其他所有弄堂一樣,早上頭,整條弄堂都會飄起泡飯的香咪道……


    弄堂裏新的一天從吃泡飯一刻開始了。


    2、


    講起來,上海人都歡喜吃泡飯,其實是老底子的上海人過窮日子的一種對付,儂想想看,一清早,大人要上班,小囡要讀書,辰光多少緊張,屋裏銅鈿銀子又經常緊梆梆,吃泡飯最便當,隔夜的冷飯,用開水一搗,放到煤球爐子上滾一頭,早飯有了,假使有條件配根油條,蘸蘸鮮醬油當小菜,就可以吃得像活神仙一樣開心,經濟實惠,實用方便。久而久之,習慣成自然,泡飯成了弄堂裏窮人家的家常便飯了。如此講來,講上海人歡喜吃泡飯也說得過去。


    不過,想想有銅鈿人家吃魚吃肉、吃海鮮,生煎饅頭,小籠包,再想想自家小囡每天吃泡飯,大人心裏總歸有點酸唧唧的,做爺娘的實在做得有點坍台,不過有啥辦法呢?條件有限,隻配吃吃泡飯。


    不過,同樣是吃泡飯,吃泡飯的腔調倒是各式各樣的:像張家姆媽歡喜端一碗泡飯,泡飯上頭放兩塊醬蘿卜,靠在門口頭,一麵吃,一麵看看來來去去的鄰居,順便講上兩句:“買點啥好小菜?”“喔唷,菜場裏釓的臭要死,沒啥好買。”“沒啥好買,還買了一籃頭。”就這樣,一講一答,一碗泡飯吃下去了,齷齪碗,順手在門口頭的水龍頭上一衝,算汰清爽了,一頓早飯吃好。


    屋裏小囡多,房間又小的人家,像弄堂裏的黃伯伯,七八個人釓在一間房間裏,屁股碰屁股,身也轉不過來,吃飯隻好在門口頭擺隻小台子,五六個小赤佬圍牢小台子坐停當,清湯寡水的秈米泡飯一人一碗盛好,乳腐對角切開一分四,一人一份吃光算數,大家不吃虧。否則就會呼天搶地,搶得一塌糊塗,一頓早飯可以吃得像猢猻出把戲,打起來的辰光也會有的。黃伯伯有辰光也會有點怨氣,不過想想,啥人叫自家年紀輕的辰光,不思進取,天一黑,就上床睡覺,副產品就多,一養養了六個小赤佬……


    弄堂裏,也有歡喜搞點排場的人家,像張老師家,早飯台子上的小菜也沒啥特別,乳腐,醬菜,蘿卜頭,最多再加隻高郵鹹蛋,還要切成五六片,一家門分分吃吃。不過,多了幾隻小碟子,一裝盤,賣相就好得多了,一家門圍牢八仙桌斯斯文文吃早飯,絕對不會吃出“呼嚕嚕”的聲音。小囡也懂禮貌,吃好了,就講一聲:“姆媽,我吃好了。”大人點過頭,就背隻書包讀書去了。


    黃伯伯經常會講:“張老師屋裏吃飯像小貓吃食,一點聲音也沒有。”黃伯伯這是既羨慕又嫉妒……


    3、


    弄堂裏廂,大家腳碰腳,早上吃泡飯是基本屬性。


    不過,歡喜死紮台型的人也是有的,比方講,剛剛吃好老泡飯出門,弄堂裏總歸有人會打招呼,問一聲:“早飯吃過伐?”單身漢肖光棍張口就講:“斷命的湯包汁水把嘴唇皮燙出泡來了。”


    一清早吃滾燙的鮮肉湯包好像有麵子了。其實,弄堂裏家家人家的底牌,大家都摸得清清爽爽,空口說亂話,心裏其實還是空落落的……


    還有,歡喜矯情的人也是有的,同樣是吃泡飯,偏要分出三六九等,好像他家的泡飯一定要顯得比別人家高級一點,心裏才適宜。汪家好婆就是這種做派。


    每天早上,汪家好婆歡喜翹著蘭花指,捏根油條,啃得有滋有味,在弄堂裏兜兜圈子,還常常靠到人家門口頭問一句:“吃早飯啊。”弄堂裏人家房間普遍都小,一眼望進去,一覽無餘。弄得主人家隻好講:“汪家好婆,阿要進來吃一口。”汪家好婆正好接上去講:“我隻胃隻配吃梗米加把糯米燒出來的泡飯,軟綿綿,吃下去才愜意,否則不來事。”


    老底子的年代,梗米、糯米金貴,還難買到,汪家好婆的兒子在進出口公司做生活,樣樣東西都買得到,所以聽汪家好婆的一講大家就眼仰,羨慕得不得了。一定會恭維一句:“汪家好婆,福氣啊!”汪家好婆當然受用,心滿意足地到下一家人家去看看了……


    不過辰光一長,大家也就聽出了弦外之音,覺得汪家好婆其實是在甩派頭。當然,條件好,甩甩派頭也沒啥閑話好講,儂想聽就聽聽,不想聽就跑跑開,就當沒有聽見,大家還是和睦相處。討惹嫌的是汪家好婆歡喜作賤別人。你看,汪家好婆一邊講,一邊眼睛一定要瞄向對門口,泡飯正吃得風生水起的黃伯伯一家門,話還講得蠻難聽:“嘖嘖嘖,吃頓早飯吃得像擺攤頭,清湯寡水的秈米泡飯還吃得像強盜搶……”


    其實,汪家好婆和黃伯伯之間也沒啥大的過節,常常為點小事體,鬧摩擦,比方講,黃伯伯房子小,在門口頭搭了隻灶披間,講起來叫灶披間,實際上就是隻好放隻煤球爐子的棚棚,再講,弄堂裏搭灶披間也不是黃伯伯一家人家。不過小管小,還是占了弄堂的一塊地方,一早起,還要在門口放隻小台子吃飯,汪家好婆就住在黃伯伯對門,每天要在弄堂裏兜兜圈子,一出門就路過黃伯伯的門口,弄堂本來就窄,現在要側轉身體再過得去,汪家好婆人又胖,前一腔剛剛小中風大愈,一側身體走路,就大喘氣,天長日久,心裏就窩澀,熬不牢要朝黃伯伯翻白眼,講閑話也比較難聽了。


    黃伯伯心裏當然明白,隻要看到汪家好婆指指點點的腔調,遠遠的聽到片言隻語,就曉得汪家好婆在作賤自己,再加上,前兩天,弄堂幹部來過了,講:群眾有反映,灶披間妨礙走路,要拆掉。煤球爐子隻好搬進房間裏去了。黃伯伯想來想去,認定是汪家好婆去反映的。真是飽漢難知餓漢饑,儂想想看,黃伯伯小房間裏擱滿了雙人鋪,還要像唱戲一樣,用舊床單隔一個夫妻兩悃覺的地方,轉身立腳的地方也沒有了,再搬進一隻煤球爐子,冬天還搭搭過,一到熱天,房間裏像隻火爐,燒頓飯,赤了膊,穿條三角褲,汗水還會淌淌滴,像落雨一樣,眼睛都睜不開。幸虧小赤佬懂事體,用蒲扇在身背後拚命扇,扇得黃伯伯眼淚也出來了,心裏還算有點寬慰。所以一想起來拆灶披間的事體,黃伯伯就會恨得牙床骨發癢。


    其實黃伯伯真是錯怪人了,汪家好婆原本是想偷偷摸摸到居委會去反映黃伯伯違章搭灶披間,不過想想黃伯伯的住房確實困難,於是就不忍心了。再講相鄰相居的戳人家壁腳自己也不太光彩,於是就悶在了心裏。所以戳壁腳的人肯定不是汪家好婆,到底是啥人去居委會反映的,就不得而知了。


    黃伯伯卻認定了汪家好婆是惡人,聽到汪家好婆又在作賤自己,一定要爭個明白了。頭猛地抬了起來,手裏的筷子重重地拍到小台子上,“啪”的一聲,像炮仗爆炸,不過,六個小赤佬就像沒有覺著一樣,依舊一副你搶我奪,吃得稀裏呼嚕的樣子,黃伯伯掃了一眼小赤佬,底氣泄了一大半,已經到喉嚨口的話又咽回去了。想想,啥人叫自己生了五、六個兒子,個個都如狼似虎,胃口一個比一個大,屋裏硬生生被吃成了一窮二白,哪能辦?隻好虧待自己,大家都懂的,碼頭上做生活的人,香煙、老酒是逃不脫的。而黃伯伯的香煙從大前門吃到飛馬牌,再從飛馬牌吃到生產牌,最後幹脆不吃了,再後來連老酒也戒掉了,老婆還算體貼,逢年過節總歸從牙縫裏省出一點碎銀子,買膩兩綠豆燒讓黃伯伯解解饞。拆了東牆補了西牆,鈔票雖然緊繃繃,還過得去,糧食還是不夠,哪能辦?秈米泡飯漲性足,雖然糙一點硬一點,泡飯湯水多一點,吃飽頂重要。看看人家汪家好婆,兒子多少爭氣,在進出口公司做生活,外國跑跑,全世界兜兜,銅鈿銀子賺得莫克莫克,數也數不過來,汪家好婆手指頭上的筒鼓戒,又大又粗,金光鋥亮,一看就曉得底氣有多少足,難怪汪家好婆要翹著蘭花指,捏根油條,啃起來津津有味,這叫亮相。想到此,深感人窮誌短,黃伯伯想爭個明白的底氣全部泄光,悄悄地重新拾起拍在台子上的筷子,還是低頭去吃他的泡飯。


    黃伯伯嘴巴裏不講,心裏還是熬不牢要想的:不要看汪家好婆表麵上光鮮亮麗,內地裏也有苦衷的,兒子已經歲數一大把了,女朋友還沒有著落,恐怕再下去,就怕尋到老婆,也養不出小囡了。眼看汪家的香火不曉得哪能去續了。汪家好婆也急得團團轉,東托人西托人,求人家幫忙,有好的女小囡介紹介紹,結果還是不得要領。總算尋到汪家好婆的一塊爛瘡疤,黃伯伯心裏不禁有點竊喜,不由朝汪家好婆瞄去一眼,有了報複了一下的滿足,陰陰地笑了。


    汪家好婆當然不曉得黃伯伯的想法,否則肯定要打上門去,常言道,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塊傷疤是揭不得的。


    其實,汪家好婆確實有蠻多難言之隱,老頭子走得早,一個女人家,又沒有文化,靠幫人賺兩鈿汗水銅鈿,拖大兒子讀到大學,其中的辛苦隻有自家曉得。兒子寶寶有出息了,在進出口公司做生活,講出去蠻響亮。不過汪家好婆的苦水隻有往肚皮裏咽,寶寶自從工作後,常年出差,今早到坦桑尼亞,明早到摩洛哥,一年隻有幾天落腳屋裏,就像跑親眷回來一趟,被窩還沒有捂熱,又走了。講起來寶寶是出國,汪家好婆雖然沒有文化,還是曉得非洲是個窮地方,擔心兒子的平安,每天覺也會悃不太平,想想自家真是還比不過人家孤寡老人……弄堂裏的人都嫌避自家閑話多,汪家好婆心裏自家有數,假使再不到弄堂裏兜兜,尋人講講話,肯定要悶煞的……苦楚隻有自家曉得。


    前一陣,寶寶又出去好幾個月,剛接到電報,講寶寶明天一清早要回來了。汪家好婆又悃不著覺了,想東、想西,想到明早寶寶的早飯:寶寶從小歡喜吃泡飯,寶寶吃泡飯的腔調和別人還不一樣。歡喜熱飯搗開水,不上爐,夾湯夾水,米粒顆顆清清爽爽,下泡飯的小菜一定要肉絲,筍絲爆鹹菜,吃起來咪道好得來,就是外頭請客吃飯,滿桌山珍海味,回到屋裏還是要吃口泡飯。寶寶出國回來,第一句話就是:“姆媽,泡飯有伐。”汪家好婆當然準備好了。熱飯剛剛燒好,草窩裏焐著,肉絲,筍絲爆鹹菜也炒好,在台子上用菜罩罩著……


    寶寶回來後,泡飯吃好,就像小囡奶念頭過掉了,覺也悃得著了,坐在旁邊的汪家好婆看著寶寶吃得有滋有味的樣子,覺也困得著了。


    所以汪家好婆一接到電報,心裏犯難了,熱飯好辦,半夜裏早點起來燒好,不成問題,就是吃筍的季節不對,到啥地方去買?


    汪家好婆真是有辦法,也有毅力。跑遍了上海小菜場,竟然買到了,一顆心總算放回了肚皮裏。隔夜頭裏調好的鬧鍾一響,一個翻身起來,窗外的天還是墨墨黑,摸黑朝灶披間裏跑去……


    汪家好婆對兒子一向大手大腳,對自家 ,五個指頭像連牢的,一把鈔票捏在手裏,一個銅子也不肯漏出去的,墨墨黑的房間,燈也不舍得開,結果出事體了,腳底被什麽東西一絆,一個跟頭結結實實地摔到了地上,半天發不出聲音,在冰冷的水門汀地上,困了老長辰光,才還過魂來,想叫救命,用盡最後的力氣叫著:“救救我,救救我……”還是像小貓叫。


    四周隻有一片寂靜,不曉得啥人能夠聽得見汪家好婆的叫救命……


    4、


    黃伯伯白天因為心裏和汪家好婆慪氣,盡管像阿q一樣,勝利了一次,不過黃伯伯畢竟比不過“阿q”。回過頭想想,肚皮裏一股氣還是憋著,散不掉。弄得夜裏翻來覆去地困不著,翻了老半天,想抽根香煙,剛要習慣性地朝床頭去摸,想起來,已經戒煙了,老長辰光根本沒有買過煙了,心裏又是一陣怨氣……


    就在這個辰光,黃伯伯聽到了一記聲音,像貓叫,叫得淒淒慘慘……黃伯伯心裏又是一陣氣,心想已經困困不著了,短命的小貓也要來搗蛋湊熱鬧,煩躁地一轉身,用被子捂住耳朵。


    人就是這副腔調,越是不想聽的東西,越是拚命朝耳朵裏鑽,聽得越來越真切……


    黃伯伯聽出來了,叫的聲音有點異樣,不像是小貓,倒像人在叫,想要聽聽清爽,掀開被頭,拔長耳朵仔細一聽,聽清爽了,真有人在叫救命……


    黃伯伯一驚,額骨頭冷汗也冒了出來,一把推醒老婆:“老婆,儂聽聽,好像有人叫救命。”


    老婆驚醒,悃勢懵懂地一聽,就講:“悃扁頭了,做儂的大頭夢,啥地方有叫救命!”


    “肯定有的,好像是對麵的汪家好婆屋裏傳出來的。”


    “熱儂的大頭昏,半夜裏想老太婆啦!”


    黃伯伯隻當不聽見,翻身就要下床。


    這時,李家嬸嬸也隱隱約約聽出來了,好像從汪家好婆屋裏傳出來叫救命的聲音。不過,還是一把拉牢黃伯伯,嘴巴裏講:“不許去,就是不許去。”


    黃伯伯的喉嚨胖起來了:“出人性命的事體,哪能好不管!鬆手!聽見伐!”


    李家嬸嬸也上勁了,惡狠狠地看牢黃伯伯,拉牢黃伯伯,死也不肯鬆手,講:“賤骨頭,儂吃伊苦頭還沒有吃夠!”


    黃伯伯和李家嬸嬸兩個人僵持不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上海弄堂裏吃泡飯的咪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上海話寫作的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上海話寫作的人並收藏上海弄堂裏吃泡飯的咪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