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擴自漢金之戰後便在宗澤麾下,作為劉備注意到的培養的年輕將領,此刻他在武藝層麵已經將秦明的招數學的爐火純青,接下來便是在宗澤麾下鍛煉統軍的本領了。


    此刻他也看出當下便是出兵的良機。


    在高麗北側多山易守難攻,但高麗軍隊戰鬥力薄弱,隻恐擋不住魏國的供給,若是漢軍能長驅直入,占據有利地形,應該能將魏軍堵在鴨綠江之南。


    但是宗澤老成持重,自己統帥大軍,沒有命令,又怎能私自調動。


    隻得寫信給不斷求援的王楷,告訴他堅持一陣,若是不敵,可到遼東暫避,自己已經統帥大軍守在國門,隻等著陛下命令,便渡河助戰。


    開京城內。


    此刻已經成為高麗國主的王楷接到來信,急得團團轉,一邊抖著手,一邊問文武群臣:


    “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啊?”


    他去年才從父親王俁手中接過大權。


    因為前者自己曾經被漢帝擒過,約定歸順,又親眼看著強橫無比的金國被大漢所滅,因此一直與漢交好。


    即位之初,便請大漢封號,自己朝廷官製也依照漢朝。


    哪曾想半路從海上殺出來個大魏,那個混江龍李俊絲毫沒有談的意思,自己數次派遣使者與魏軍溝通。


    稱臣、割地、納貢一係列條件魏軍皆不聽,反而是下了船便一路進軍,王楷隻到是北方的漢人皆驍勇善戰,


    哪曾想著南方的魏人也不遑多讓,王楷自忖領過兵,但是麵對魏軍的突襲和強攻,很快便潰不成軍。


    大將金賢被陣斬,金福轍、李谘德戰敗,很快魏軍便長驅直入,眼下已經兵臨開京城下了。


    王楷登上城牆,隻見魏軍正在布置炮陣、建造攻城器械,魏軍調度有方,主將看著城牆,殺氣仿佛能透過城牆,直逼整個開京。


    王楷一抖手,道:“如之奈何,如之奈何。快速速請求大漢天兵到此,否則,社稷危矣。”


    群臣也附和。


    隻有老臣金富軾不言。


    當晚,金富軾來宮中求見王楷,王楷並未安睡,聽是老臣金富軾來見,便準。


    金富軾見了王楷,便道:


    “陛下,老臣看,這開京城難擋那虎狼之師,陛下還需早做準備。”


    王楷歎息一聲,


    “我高麗近幾年偃旗息鼓,馬放南山,本以為趁著中原混亂,我高麗可踏實過日子,誰曾想這兩虎相鬥,傷及行路之人。”


    金富軾道:“北麵勤王之兵不多,我聽說北邊多有跨江投漢者,眼下陛下還需速速決斷。”


    王楷道:“無非是與社稷共亡,朕既為國主,安能或降或逃?”


    金富軾道:“陛下自比貞觀皇帝如何?”


    王楷苦笑一下,“愛卿切莫說笑了。”


    金富軾道:


    “自古天子遇到兵臨城下,一可效仿貞觀皇帝,以計與和談暫退雄兵,二也可效仿玄宗皇帝離京暫避,方能保全社稷。”


    王楷笑容更加苦澀:


    “我高麗半島,哪有許多地方可退,更無實力和談,前者魏軍不與我溝通,便是存著滅國之心而來。”


    說著,王楷站起身,踱步道:


    “我父皇駕崩之前,常常告誡我要注意東瀛國之滅,我自以為在這半島,背靠大漢,萬無一失,哪知道這天降橫禍,王家社稷,便毀於一旦。”


    “所以,臣請陛下離開京城,到大漢暫避!”


    金富軾突然鏗鏘有力的打斷王楷。


    王楷一驚,看著金富軾。


    金富軾道:


    “大漢非是不救,我雖未見過漢帝,但觀其事跡,便知其真乃明主聖君,眼下魏軍來襲,其意在威脅大漢之北,因而進攻迅速,老臣料定此刻宗澤所率漢軍就等著漢帝之令,而出兵助我。”


    王楷似乎抓住了救命稻草,道:


    “那朕便堅持守城,待到漢軍來援!”


    金富軾搖搖頭,


    “若此,我高麗男兒隻怕皆歿,漢魏在高麗、遼東大戰,無論誰勝負,我高麗皆是受大損傷,到最後,隻恐高麗無可戰之軍,中原再調軍而來,我高麗社稷便會成了勝者的嫁衣。”


    王楷低頭沉思,這幾年的成長,他已經不是當年被捉進漢營的愣頭青了。


    他明白,此刻高麗軍隊損失慘重,若是再頑抗下去,即便等來漢軍的支援,也無濟於事。


    自己沒了實力,漢魏之戰之後,高麗定然會成了他人之物。


    眼下莫不如保存實力,直接帶人退到大漢,讓出戰場,讓漢魏兩軍爭個勝負,自己到時候在做勝者的藩屬便是了。


    隨著他想明白這層,便又與金富軾商議。


    兩人連夜製定了北上棄城的計劃。


    到了最後,金富軾道:


    “陛下,做出此事,雖能保我族江山社稷,但定然會遺臭萬年,老臣請留在京城,以老臣之血,存一絲骨氣。”


    王楷不允,金富軾執意如此,最終王楷也無可奈何。


    第二日,撤離計劃便開始進行。


    王楷一麵派出李谘德出城騷擾魏軍,一邊與金福轍整理有生力量,準備撤走。


    當晚,李谘德不出意外的戰敗回來,王楷便帶著金、李二將,開北門向北而逃。


    先是高麗軍隊出城,而後便是百姓。


    金富軾見城中整理差不多,為了防止魏軍追擊,便下令,在開京城中放火。


    魏軍被驚動,隻見開京城中火光衝天,不知是何情況。


    李俊穿戴整齊,見到開京情況,隻怕是計,便下令,明日晨時再衝進城中。


    第二日,王楷已走,李俊入城,這才知道高麗是棄城而走了。


    李俊輕蔑一笑:“番邦短視,卻逃得了一時,怎能逃過以後?”


    隨後令人在城中滅火,自己則帶著李立、童威、童猛等將領奔著皇宮而去。


    李俊到了大殿門口,特意整理衣冠,推門而入。


    出乎意料的是,整個大殿還有一個老者立在殿中。


    金富軾身穿朝服,手持象笏,昂首看著大魏的將領。


    “我主已走,吾乃高麗元老金富軾,今日便在這,與社稷同死!”


    金富軾昂首挺胸,聲如洪鍾,盡力用自己最大的聲音來維持著小國的尊嚴。


    哪知道李俊卻不在意他,混似沒看見,繞過了他,目光放在王楷留下的龍椅上。


    這高麗的龍椅形製與中原的大同小異,皆是能工巧匠製造,端的好看。


    金富軾見李俊不在意自己,心中懊惱,伸手便要用象笏擊打李俊。


    後邊的催命判官李立見了,冷笑一聲,劈手揪住金富軾,拖出殿外砍了。


    對於大漢的仆從國,在出征時候,曹操便交待諸位將領莫要懷柔,上得岸去便要攻入遼東,高麗不過是一條路而已。


    至於順便殺光高麗有抵抗行為的高麗門閥官員,也不過是為了日後將高麗完全征服的一步而已。


    李立本就好殺,如今在朝堂大殿上殺一個朝服的官員,更是令這個黑店老板出身的催命判官血脈噴張。


    李俊摸著高麗龍椅,一直蠢蠢欲動,欲端坐其上感受一下哦。


    童威、童猛也在起哄,請李俊上坐。


    李俊傻笑一陣,猛然搖搖頭,將手縮回去。


    “來人,將這龍椅抬走,給我送到陛下處,而後宮殿封起來,另尋地方做帥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德至水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西門曹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西門曹賊並收藏玄德至水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