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有違此誓,願受天譴
頂替短命哥哥娶郡主成權臣 作者:請君安好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馬車緩緩駛出皇宮,車輪在石板路上轆轆作響,揚起細微的塵土。
宋謹嫻坐在車廂內,滿心歡喜,手中緊緊握著一方繡帕,那是長公主在關鍵時刻遞給自己的。
她輕輕撫著帕子上精致的紋路,嘴角不自覺地上揚,眼中滿是笑意。
“真沒想到,平日裏看著那般清冷的長公主,竟會在眾目睽睽之下,毫不猶豫地幫我。”
她低聲呢喃,聲音裏透著幾分不可思議。
良久後,馬車緩緩停在了丞相府門前,車輪與地麵摩擦發出沉悶的聲響。
宋謹嫻在丫鬟的攙扶下,輕盈地踏出車廂,整個人都還沉浸在滿心的歡喜之中,腳步都變得格外輕快。
穿過府門,沿著熟悉的長廊往裏走,途經宋預偽的書房時,隱隱約約聽到裏麵傳來的聲音:
“這件事情還需要小心行事,萬萬不可大意。”
宋謹嫻腳步一頓,下意識地放慢了腳步,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
不過,沉浸在溫沄晚幫助自己喜悅中的她,也沒過多深究,隻想著趕緊回房,將今日的奇遇好好回味一番 ,便又抬腳朝著自己的住處走去。
十日後,天還未大亮,丞相府內已然忙碌起來。
女帝封官職入宮的大日子,對於在辯論比賽中大放異彩的宋謹嫻而言,這是命運的重要轉折點。
她特意起了個大早,銅鏡前,動作輕柔,將自己悉心梳妝,一頭烏黑長發梳理得順滑整齊,幾縷碎發垂落在白皙的臉頰旁,添了幾分溫婉。
身著一襲月白色羅裙,簡約而不失雅致,恰到好處地襯托出她的氣質。
宋偽預手裏捧著精心挑選的衣物,滿臉欣慰又帶著幾分擔憂,看著女兒說道:“哎,咱們家嫻兒可真是出息,在辯論賽場裏出盡了風頭,為咱們丞相府爭了光。”
“可這一入宮,往後的日子就複雜了,你千萬要多加小心謹慎呐。”
他微微頓了頓,神情嚴肅起來,“宮中不比家裏,一言一行都得掂量著,萬不可逞一時意氣,凡事都要三思而後行。”
宋謹嫻停下手中動作,轉頭看向父親,嘴角揚起一抹自信的笑容,脆生生地回應:“父親放心,女兒進宮之後,會謹言慎行,不讓您和母親操心的。”
這時,崔景鴛邁著輕快的步子走進來,笑著嗔怪道:“你呀,就別老念叨了,咱們家嫻兒雖說年紀尚小,可心裏跟明鏡似的。”
她走到宋謹嫻身邊,輕輕撫了撫女兒的發絲,滿眼寵溺,“嫻兒,在朝堂上你就盡管大膽展示自己的才學,當今聖上那可是出了名的愛才之人,隻要你有真本事,定能得到重用。”
宋謹嫻眉眼彎彎,眼中閃爍著靈動的光芒:“母親,我明白。”
“這次能脫穎而出,也是平日裏您和父親教導有方,積累了不少學識。”
“女兒定會在朝堂上好好表現,不辜負聖上的期待。”
崔景鴛滿意地點點頭:“有你這話,娘就放心了,待會咱們一起上馬車進宮麵聖,可不能誤了時辰。”
說話間,馬車已經備好。
崔景鴛率先上了車,隨後宋謹嫻也在丫鬟的攙扶下,小心翼翼地登上馬車。
馬車緩緩啟動,車輪碾過石板路,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響。
車內,崔景鴛又開始細細叮囑:“進宮後,見到陛下要行大禮,動作要規範,千萬別出錯。”
“回答問題的時候,聲音洪亮,思路清晰,若是遇到不懂的,也別慌張,坦誠相告便是。”
宋謹嫻認真地點頭,眼睛裏透著堅定:“我都記住了,孩兒定好好表現,要是能為母親爭光,那便再好不過了。”
崔景鴛看著女兒堅定的模樣,眼眶微微泛紅,伸手摸了摸她的臉:“你有這份心,娘就知足了。”
“不管結果如何,你都是娘最驕傲的女兒。”
不多時,馬車緩緩停在宮門口,宋謹嫻與崔景鴛下車,在太監的引領下穿過一道道宮門。
朱紅宮牆與金黃琉璃瓦彰顯著皇家威嚴,宋謹嫻的心跳愈發急促,每一步都踏得小心翼翼。
崔景鴛輕輕捏了捏她的手,傳遞著無聲的鼓勵。
終於來到禦書房,女帝溫無清高坐主位,一身紅色龍袍襯得氣勢迫人,眼神中透著上位者獨有的威嚴與銳利。
長公主溫沄晚站在一旁,神色溫和卻難掩周身貴氣,宋謹嫻母女跪地行禮,聲音齊整:“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長公主千歲千歲千千歲。”
“平身吧。”溫無清的聲音不疾不徐,裹挾著上位者獨有的威嚴。
“聽聞崔愛卿之女在辯論比賽中才思敏捷,朕今日倒要考考她。”
宋謹嫻與崔景鴛緩緩起身,宋謹嫻微微低頭,垂眸斂目,恭敬候著。
崔景鴛則立在一旁,神色平靜,可微微攥緊的手指,還是泄露了她對女兒的關切。
宋謹嫻抬眼間,瞥見了長公主溫沄晚,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欣喜。
可如今身處這威嚴的禦書房,隻能將這份情緒深埋心底,麵上依舊是一派恭謹。
溫無清靠向椅背,目光如炬,直直看向宋謹嫻:
“如今南北商路不暢,南方絲綢、茶葉等物資難以運至北方,北方皮毛、藥材亦無法順利南下,商貿受阻,國庫稅收減少,崔姑娘可有破局之法?”
宋謹嫻略一思索,向前一步,有條不紊地說道:
“陛下,商路受阻,多因沿途關卡繁雜、匪患侵擾,民女以為,可先由朝廷出麵,整合精簡關卡,統一收稅標準,減少商人往來損耗。”
“再調派地方駐軍,清剿匪患,保障商路安全。”
“同時,在南北重要城鎮設立商會,互通有無,協調物資調配。”
“如此,商路暢通,商貿繁榮,國庫稅收自會增加。”
溫無清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賞。
這時,長公主溫沄晚朝女帝鞠了一躬,蓮步輕移至宋謹嫻身前,笑著開口:“陛下,崔姑娘聰慧,見解獨到,不過本宮還想再考考,以便陛下更清楚其才學。”
說罷,目光一轉,看向宋謹嫻。
“崔姑娘,如今各地推行新的科舉策論,可部分士子抱怨題目太過新穎,難以捉摸。”
“甚至聯名上書,要求恢複舊製,若你負責安撫,當如何應對?”
這個問題不可謂不刁鑽,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士子們的不滿,可宋謹嫻神色未變。
福身行禮後,從容說道:“回長公主,科舉改製,旨在選拔更能經世致用之才。”
“士子們抱怨,是因尚未適應。”
“民女會先召集士子代表,傾聽訴求,耐心解釋新策論的意義。”
“再整理曆年優秀新策論答卷,供士子們研習參考,邀請朝中大臣、鴻儒講解新策論要點。”
“如此,士子們了解透徹,自會安心備考。”
溫沄晚眼中笑意更濃,可卻並未就此罷休,又拋出一題:“若是有朝中老臣,自持資曆深厚。”
“以祖製為由,反對新科舉製,還在朝堂上公然施壓,你又該如何?”
宋謹嫻深吸一口氣,鎮定自若地回道:“長公主,老臣們顧念祖製,是出於對朝廷的忠誠,隻是觀念守舊。”
“先搜集前朝科舉變革成功的案例,以及當下舊製弊端的數據,呈遞給老臣。”
“再尋機在朝堂上,以平和之態與老臣探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明新製對朝廷選拔人才、長治久安的重要性。”
若仍有反對之聲,可提議設立科舉改製試點,以成效說服眾人。”
溫沄晚滿意地點點頭,轉頭對溫無清說道:“陛下,這崔姑娘才思敏捷,應變從容,將來定能為朝堂添彩。”
溫無清微微眯起眼睛,再次打量宋謹嫻,聲音雖平和,卻帶著幾分深意:“朝堂之上,局勢複雜,各方勢力暗流湧動。”
“崔謹嫻,你初入朝堂,如何在這波譎雲詭中站穩腳跟,為朕分憂?”
宋謹嫻心中一凜,當即跪地,語氣堅定:“陛下,民女以母親為表率,自當一心向陛下。”
“以律法為綱,不與奸佞為伍,不被權勢左右。”
“凡事以江山社稷為重,憑所學、盡所能,為陛下排憂解難,為百姓謀福祉。”
“若有違此誓,願受天譴。”
溫無清微微眯起眼睛,再次打量宋謹嫻,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
“觀你言行,確有幾分赤誠與才學。”
“朕便封你為長公主麾下五品女官,協助長公主處理府中事務,兼理朝堂相關事宜。”
“望你不負朕望,日後多多曆練,為朝廷出力。”
宋謹嫻又驚又喜,激動得眼眶泛紅,立刻跪地叩首:“陛下隆恩,臣定當肝腦塗地,誓死追隨長公主,為陛下分憂,為朝廷盡忠!”
長公主溫沄晚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往後便在本宮身邊好好做事,莫要拘謹。”
宋謹嫻恭敬應下,與崔景鴛謝恩後,退出禦書房,此時,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深知自己的朝堂之路,已在這道旨意下,正式開啟。
崔景鴛難掩欣慰,緊緊握住宋謹嫻的手,聲音微微顫抖:“嫻兒,你做到了,為娘真為你驕傲。”
宋謹嫻眼眶泛紅,靠向母親,輕聲說:“母親,多虧您教導,才有女兒今日。”
幾日後,宋謹嫻正式入長公主府履職。
踏入府邸,內心既緊張又興奮。
管家引她拜見溫沄晚,溫沄晚正坐在雕花檀木椅上看書,見她進來,放下書卷,微笑著說:“來了?”
“不必拘謹,日後便在我身邊好好做事。”
宋謹嫻福身行禮,恭敬回應:“多謝長公主,臣定當竭盡全力。”
入職不久,溫沄晚便交給宋謹嫻一項重要任務:【籌備皇家秋狩事宜。】
這本是禮部職責,卻因禮部尚書年邁,事務繁雜,女帝便將部分事務交予長公主府協辦。
宋謹嫻深知責任重大,日夜查閱典籍,參考往年流程,製定詳細計劃。
然而,籌備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負責采買物資的官員虛報賬目,被宋謹嫻察覺。
她不動聲色,暗中調查,掌握證據後,向溫沄晚如實稟報。
溫沄晚臉色一沉,說:“竟有這等事,若不嚴懲,難平民憤。”
宋謹嫻點頭:“長公主,此人膽大妄為,不僅損害皇家利益,更可能影響秋狩進程。”
“當務之急,需盡快更換可靠之人,追回損失。”
溫沄晚同意宋謹嫻的提議,命她全權處理。
宋謹嫻迅速行動,追回大部分款項,重新選定可靠的采買官員,確保物資采買順利進行。
秋狩當日,一切井然有序。
女帝溫無清騎著高頭大馬,身姿矯健,目光掃視著四周,對籌備工作十分滿意,當眾誇讚長公主:“皇女,此次秋狩籌備得宜,你功不可沒。”
溫沄晚嘴角噙著溫婉笑意,側身看向一旁的宋謹嫻,而後恭敬開口:“陛下謬讚,這多虧了崔大人全力操持。”
溫無清目光順勢落在宋謹嫻身上,微微點頭,眼中滿是認可:“崔愛卿果然不負朕望,日後可多加曆練。”
溫沄晚聽聞,又向女帝欠身行禮,眉眼間滿是躍躍欲試,輕聲說道:“陛下,兒臣想去那邊狩獵,許久未曾一展身手,實在心癢難耐。”
溫無清爽朗一笑,擺了擺手,眼中盡是寵溺:
“去吧,莫要貪玩忘了時辰,今日便讓朕瞧瞧皇女的騎射功夫可有退步。”
溫沄晚謝過女帝,轉身便跨上一匹矯健的黑馬。
她手持長弓,英姿颯爽,轉頭對宋謹嫻說道:
“崔大人,你也一同來,莫要拘謹,今日便讓你見識下本宮的騎射之術。”
宋謹嫻雖不擅騎射,但也不敢推辭,硬著頭皮翻身上馬,緊跟在長公主身後。
進入獵場,隻見溫沄晚雙腿輕夾馬腹,那黑馬便如離弦之箭般飛馳而去。
不一會兒,前方出現一隻奔跑的野兔,溫沄晚迅速搭弓射箭,動作一氣嗬成,羽箭帶著淩厲風聲,正中野兔。
“好箭法!”宋謹嫻忍不住高聲讚歎。
溫沄晚回頭,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崔大人,也來試試。”
宋謹嫻麵露難色,猶豫片刻後說道:“長公主,臣騎射之術生疏,怕是出醜。”
溫沄晚卻鼓勵道:“無妨,重在參與,本宮教你。”說罷,便耐心地為宋謹嫻講解騎射要領。
在溫沄晚的指導下,宋謹嫻鼓起勇氣,張弓搭箭。
然而,箭射出後,偏離目標甚遠。
宋謹嫻有些沮喪,溫沄晚卻安慰道:“初次嚐試,已是不錯,多加練習,日後定能精進。”
宋謹嫻坐在車廂內,滿心歡喜,手中緊緊握著一方繡帕,那是長公主在關鍵時刻遞給自己的。
她輕輕撫著帕子上精致的紋路,嘴角不自覺地上揚,眼中滿是笑意。
“真沒想到,平日裏看著那般清冷的長公主,竟會在眾目睽睽之下,毫不猶豫地幫我。”
她低聲呢喃,聲音裏透著幾分不可思議。
良久後,馬車緩緩停在了丞相府門前,車輪與地麵摩擦發出沉悶的聲響。
宋謹嫻在丫鬟的攙扶下,輕盈地踏出車廂,整個人都還沉浸在滿心的歡喜之中,腳步都變得格外輕快。
穿過府門,沿著熟悉的長廊往裏走,途經宋預偽的書房時,隱隱約約聽到裏麵傳來的聲音:
“這件事情還需要小心行事,萬萬不可大意。”
宋謹嫻腳步一頓,下意識地放慢了腳步,心中不禁泛起一絲疑惑。
不過,沉浸在溫沄晚幫助自己喜悅中的她,也沒過多深究,隻想著趕緊回房,將今日的奇遇好好回味一番 ,便又抬腳朝著自己的住處走去。
十日後,天還未大亮,丞相府內已然忙碌起來。
女帝封官職入宮的大日子,對於在辯論比賽中大放異彩的宋謹嫻而言,這是命運的重要轉折點。
她特意起了個大早,銅鏡前,動作輕柔,將自己悉心梳妝,一頭烏黑長發梳理得順滑整齊,幾縷碎發垂落在白皙的臉頰旁,添了幾分溫婉。
身著一襲月白色羅裙,簡約而不失雅致,恰到好處地襯托出她的氣質。
宋偽預手裏捧著精心挑選的衣物,滿臉欣慰又帶著幾分擔憂,看著女兒說道:“哎,咱們家嫻兒可真是出息,在辯論賽場裏出盡了風頭,為咱們丞相府爭了光。”
“可這一入宮,往後的日子就複雜了,你千萬要多加小心謹慎呐。”
他微微頓了頓,神情嚴肅起來,“宮中不比家裏,一言一行都得掂量著,萬不可逞一時意氣,凡事都要三思而後行。”
宋謹嫻停下手中動作,轉頭看向父親,嘴角揚起一抹自信的笑容,脆生生地回應:“父親放心,女兒進宮之後,會謹言慎行,不讓您和母親操心的。”
這時,崔景鴛邁著輕快的步子走進來,笑著嗔怪道:“你呀,就別老念叨了,咱們家嫻兒雖說年紀尚小,可心裏跟明鏡似的。”
她走到宋謹嫻身邊,輕輕撫了撫女兒的發絲,滿眼寵溺,“嫻兒,在朝堂上你就盡管大膽展示自己的才學,當今聖上那可是出了名的愛才之人,隻要你有真本事,定能得到重用。”
宋謹嫻眉眼彎彎,眼中閃爍著靈動的光芒:“母親,我明白。”
“這次能脫穎而出,也是平日裏您和父親教導有方,積累了不少學識。”
“女兒定會在朝堂上好好表現,不辜負聖上的期待。”
崔景鴛滿意地點點頭:“有你這話,娘就放心了,待會咱們一起上馬車進宮麵聖,可不能誤了時辰。”
說話間,馬車已經備好。
崔景鴛率先上了車,隨後宋謹嫻也在丫鬟的攙扶下,小心翼翼地登上馬車。
馬車緩緩啟動,車輪碾過石板路,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響。
車內,崔景鴛又開始細細叮囑:“進宮後,見到陛下要行大禮,動作要規範,千萬別出錯。”
“回答問題的時候,聲音洪亮,思路清晰,若是遇到不懂的,也別慌張,坦誠相告便是。”
宋謹嫻認真地點頭,眼睛裏透著堅定:“我都記住了,孩兒定好好表現,要是能為母親爭光,那便再好不過了。”
崔景鴛看著女兒堅定的模樣,眼眶微微泛紅,伸手摸了摸她的臉:“你有這份心,娘就知足了。”
“不管結果如何,你都是娘最驕傲的女兒。”
不多時,馬車緩緩停在宮門口,宋謹嫻與崔景鴛下車,在太監的引領下穿過一道道宮門。
朱紅宮牆與金黃琉璃瓦彰顯著皇家威嚴,宋謹嫻的心跳愈發急促,每一步都踏得小心翼翼。
崔景鴛輕輕捏了捏她的手,傳遞著無聲的鼓勵。
終於來到禦書房,女帝溫無清高坐主位,一身紅色龍袍襯得氣勢迫人,眼神中透著上位者獨有的威嚴與銳利。
長公主溫沄晚站在一旁,神色溫和卻難掩周身貴氣,宋謹嫻母女跪地行禮,聲音齊整:“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長公主千歲千歲千千歲。”
“平身吧。”溫無清的聲音不疾不徐,裹挾著上位者獨有的威嚴。
“聽聞崔愛卿之女在辯論比賽中才思敏捷,朕今日倒要考考她。”
宋謹嫻與崔景鴛緩緩起身,宋謹嫻微微低頭,垂眸斂目,恭敬候著。
崔景鴛則立在一旁,神色平靜,可微微攥緊的手指,還是泄露了她對女兒的關切。
宋謹嫻抬眼間,瞥見了長公主溫沄晚,心中不禁泛起一絲欣喜。
可如今身處這威嚴的禦書房,隻能將這份情緒深埋心底,麵上依舊是一派恭謹。
溫無清靠向椅背,目光如炬,直直看向宋謹嫻:
“如今南北商路不暢,南方絲綢、茶葉等物資難以運至北方,北方皮毛、藥材亦無法順利南下,商貿受阻,國庫稅收減少,崔姑娘可有破局之法?”
宋謹嫻略一思索,向前一步,有條不紊地說道:
“陛下,商路受阻,多因沿途關卡繁雜、匪患侵擾,民女以為,可先由朝廷出麵,整合精簡關卡,統一收稅標準,減少商人往來損耗。”
“再調派地方駐軍,清剿匪患,保障商路安全。”
“同時,在南北重要城鎮設立商會,互通有無,協調物資調配。”
“如此,商路暢通,商貿繁榮,國庫稅收自會增加。”
溫無清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讚賞。
這時,長公主溫沄晚朝女帝鞠了一躬,蓮步輕移至宋謹嫻身前,笑著開口:“陛下,崔姑娘聰慧,見解獨到,不過本宮還想再考考,以便陛下更清楚其才學。”
說罷,目光一轉,看向宋謹嫻。
“崔姑娘,如今各地推行新的科舉策論,可部分士子抱怨題目太過新穎,難以捉摸。”
“甚至聯名上書,要求恢複舊製,若你負責安撫,當如何應對?”
這個問題不可謂不刁鑽,稍有不慎,便會引發士子們的不滿,可宋謹嫻神色未變。
福身行禮後,從容說道:“回長公主,科舉改製,旨在選拔更能經世致用之才。”
“士子們抱怨,是因尚未適應。”
“民女會先召集士子代表,傾聽訴求,耐心解釋新策論的意義。”
“再整理曆年優秀新策論答卷,供士子們研習參考,邀請朝中大臣、鴻儒講解新策論要點。”
“如此,士子們了解透徹,自會安心備考。”
溫沄晚眼中笑意更濃,可卻並未就此罷休,又拋出一題:“若是有朝中老臣,自持資曆深厚。”
“以祖製為由,反對新科舉製,還在朝堂上公然施壓,你又該如何?”
宋謹嫻深吸一口氣,鎮定自若地回道:“長公主,老臣們顧念祖製,是出於對朝廷的忠誠,隻是觀念守舊。”
“先搜集前朝科舉變革成功的案例,以及當下舊製弊端的數據,呈遞給老臣。”
“再尋機在朝堂上,以平和之態與老臣探討,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說明新製對朝廷選拔人才、長治久安的重要性。”
若仍有反對之聲,可提議設立科舉改製試點,以成效說服眾人。”
溫沄晚滿意地點點頭,轉頭對溫無清說道:“陛下,這崔姑娘才思敏捷,應變從容,將來定能為朝堂添彩。”
溫無清微微眯起眼睛,再次打量宋謹嫻,聲音雖平和,卻帶著幾分深意:“朝堂之上,局勢複雜,各方勢力暗流湧動。”
“崔謹嫻,你初入朝堂,如何在這波譎雲詭中站穩腳跟,為朕分憂?”
宋謹嫻心中一凜,當即跪地,語氣堅定:“陛下,民女以母親為表率,自當一心向陛下。”
“以律法為綱,不與奸佞為伍,不被權勢左右。”
“凡事以江山社稷為重,憑所學、盡所能,為陛下排憂解難,為百姓謀福祉。”
“若有違此誓,願受天譴。”
溫無清微微眯起眼睛,再次打量宋謹嫻,沉思片刻後,緩緩開口:
“觀你言行,確有幾分赤誠與才學。”
“朕便封你為長公主麾下五品女官,協助長公主處理府中事務,兼理朝堂相關事宜。”
“望你不負朕望,日後多多曆練,為朝廷出力。”
宋謹嫻又驚又喜,激動得眼眶泛紅,立刻跪地叩首:“陛下隆恩,臣定當肝腦塗地,誓死追隨長公主,為陛下分憂,為朝廷盡忠!”
長公主溫沄晚嘴角上揚,露出一抹溫和的笑意:“往後便在本宮身邊好好做事,莫要拘謹。”
宋謹嫻恭敬應下,與崔景鴛謝恩後,退出禦書房,此時,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深知自己的朝堂之路,已在這道旨意下,正式開啟。
崔景鴛難掩欣慰,緊緊握住宋謹嫻的手,聲音微微顫抖:“嫻兒,你做到了,為娘真為你驕傲。”
宋謹嫻眼眶泛紅,靠向母親,輕聲說:“母親,多虧您教導,才有女兒今日。”
幾日後,宋謹嫻正式入長公主府履職。
踏入府邸,內心既緊張又興奮。
管家引她拜見溫沄晚,溫沄晚正坐在雕花檀木椅上看書,見她進來,放下書卷,微笑著說:“來了?”
“不必拘謹,日後便在我身邊好好做事。”
宋謹嫻福身行禮,恭敬回應:“多謝長公主,臣定當竭盡全力。”
入職不久,溫沄晚便交給宋謹嫻一項重要任務:【籌備皇家秋狩事宜。】
這本是禮部職責,卻因禮部尚書年邁,事務繁雜,女帝便將部分事務交予長公主府協辦。
宋謹嫻深知責任重大,日夜查閱典籍,參考往年流程,製定詳細計劃。
然而,籌備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負責采買物資的官員虛報賬目,被宋謹嫻察覺。
她不動聲色,暗中調查,掌握證據後,向溫沄晚如實稟報。
溫沄晚臉色一沉,說:“竟有這等事,若不嚴懲,難平民憤。”
宋謹嫻點頭:“長公主,此人膽大妄為,不僅損害皇家利益,更可能影響秋狩進程。”
“當務之急,需盡快更換可靠之人,追回損失。”
溫沄晚同意宋謹嫻的提議,命她全權處理。
宋謹嫻迅速行動,追回大部分款項,重新選定可靠的采買官員,確保物資采買順利進行。
秋狩當日,一切井然有序。
女帝溫無清騎著高頭大馬,身姿矯健,目光掃視著四周,對籌備工作十分滿意,當眾誇讚長公主:“皇女,此次秋狩籌備得宜,你功不可沒。”
溫沄晚嘴角噙著溫婉笑意,側身看向一旁的宋謹嫻,而後恭敬開口:“陛下謬讚,這多虧了崔大人全力操持。”
溫無清目光順勢落在宋謹嫻身上,微微點頭,眼中滿是認可:“崔愛卿果然不負朕望,日後可多加曆練。”
溫沄晚聽聞,又向女帝欠身行禮,眉眼間滿是躍躍欲試,輕聲說道:“陛下,兒臣想去那邊狩獵,許久未曾一展身手,實在心癢難耐。”
溫無清爽朗一笑,擺了擺手,眼中盡是寵溺:
“去吧,莫要貪玩忘了時辰,今日便讓朕瞧瞧皇女的騎射功夫可有退步。”
溫沄晚謝過女帝,轉身便跨上一匹矯健的黑馬。
她手持長弓,英姿颯爽,轉頭對宋謹嫻說道:
“崔大人,你也一同來,莫要拘謹,今日便讓你見識下本宮的騎射之術。”
宋謹嫻雖不擅騎射,但也不敢推辭,硬著頭皮翻身上馬,緊跟在長公主身後。
進入獵場,隻見溫沄晚雙腿輕夾馬腹,那黑馬便如離弦之箭般飛馳而去。
不一會兒,前方出現一隻奔跑的野兔,溫沄晚迅速搭弓射箭,動作一氣嗬成,羽箭帶著淩厲風聲,正中野兔。
“好箭法!”宋謹嫻忍不住高聲讚歎。
溫沄晚回頭,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笑容:“崔大人,也來試試。”
宋謹嫻麵露難色,猶豫片刻後說道:“長公主,臣騎射之術生疏,怕是出醜。”
溫沄晚卻鼓勵道:“無妨,重在參與,本宮教你。”說罷,便耐心地為宋謹嫻講解騎射要領。
在溫沄晚的指導下,宋謹嫻鼓起勇氣,張弓搭箭。
然而,箭射出後,偏離目標甚遠。
宋謹嫻有些沮喪,溫沄晚卻安慰道:“初次嚐試,已是不錯,多加練習,日後定能精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