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思源抬眸,目光在兩人身上一掃而過,吩咐道:“蘇先生,明日我要前往保寧衛,你隨我同去,有些事情,你需做到心中有數”。


    “遵命!”,蘇明哲當即應承下來,“屬下這便回去安排各項事務,明日上午再來此處與大人會合”。


    秦思源微微頷首,神色平靜,“去吧,明日待用過午飯,我們再啟程”。


    蘇明哲恭敬地行一禮,身姿挺拔,步伐沉穩而緩慢地退了出去。


    待他離去,秦思源目光轉向林雲,眼神中透著洞察世事的深邃,“朱燮元此番,總算是將我們保寧府看透了吧?”。


    “確是如此”,林雲應道,“他親赴村落查探,還與南部縣令有過交流,那陳翼鵬的職位便是他所舉薦”。


    秦思源緩緩落座,坐姿從容,“嗯,這陳翼鵬我有所耳聞,行事尚可,日後或可提拔,權當是立個表率,以正視聽”。


    語罷,他微微歎息,神色間掠過一絲無奈,保寧府的十個州府主官,隻有三個願意出來做事。


    後來還判刑了兩個,這對以後的勸降工作有些不利,必須得把陳翼鵬這個牌坊豎起來。


    林雲略作思忖,小心翼翼地開口,“大人,那些被派去種地的州縣主官,很多人都想出來做事,給熊大人呈遞了很多文書”。


    “哼!”,秦思源冷笑出聲,“哪有這等好事?敬酒不吃,罰酒也不願飲,莫要癡心妄想”。


    “讓他們安心耕種,文人雅士不皆向往‘悠然見南山’之境?莫要擾了他們的清幽”。


    林雲嘴角微微牽動,擠出一絲笑意,他並非真心為那些人進言,實乃那些人求助於熊寧元,熊寧元猶豫不決,托他前來問詢。


    這倒並非他與熊寧元有所勾結,隻因熊寧元這四年一心向保寧府,政務上勤勉不懈。


    與暗夜部門也通力合作,諸如引進稻種、招募洋人工匠等事務,皆有其功。


    故而,於這般無關緊要之事,林雲願為其美言幾句,秦思源也不會介懷。


    秦思源擺了擺手,神色疲憊中透著關切,“罷了,你且去歇息,瞧你模樣,身體為重”。


    言畢,於箱中翻找,取出一把金鎖,“你女兒馬上就滿月,這是我這叔叔的賀禮”。


    林雲激動難抑,“撲通”一聲跪地,雙手高高舉起,欲接此禮。


    秦思源又好氣又好笑,趕忙將他拉起,把金鎖塞於其手,“下次若是再跪,往後便跪著說話吧”。


    林雲憨笑,緊緊握著金鎖,“大人,不若您為小女賜名?大人也知道,屬下才疏學淺,肚子裏沒什麽墨水”。


    “算了”,秦思源連連擺手,“我也腹中無墨,你自行斟酌,快走快走”。


    林雲無奈,隻得鬱鬱轉身,行至門口,又停住腳步,“大人,福伯近來身體愈發衰弱……”。


    “我已知曉”,秦思源語調低沉,似有悲戚,“得空我自會前去探望,生老病死,人力難挽,我們也沒有辦法”。


    林雲點頭,快步離去。


    秦思源望著他的背影,心中對這相處模式頗為欣慰。


    隨著自身威勢漸盛,很多人在他麵前戰戰兢兢,幸有林雲等人相處隨意,才使他不至形單影隻,淪為孤家寡人。


    次日清晨,秦思源整理衣冠,諸事妥當後,前往數裏外的養濟院。


    這裏是收留孤兒之所,院長是他的母李秀娘,然今日前來,並非來看望孩童,而是探望福伯。


    自養濟院創立,福伯便主動前來,他一生無兒無女,暮年唯願與孩童相伴。


    此時,養濟院內,眾多孩童已然起身,每日晨起,洗漱罷,便開始跑步。


    秦思源對提升民眾身體素質頗為執著,不單要求軍人每日晨跑,學校亦須如此,養濟院亦不例外。


    除身體欠佳者,孩童們每日皆要晨跑三到五裏,而後方可進食早餐。


    秦思源抵達養濟院時,董屠已在等候,此這個高手也算是傾盡所能,不但參與編撰武術要訣、培養用刑人,更鑽研醫術,成一代名醫。


    因為他對人體構造了如指掌,折磨人時手段了得,醫治人也很在行,何況他還去醫學院論道了很久。


    “大人,您來了”,董屠行禮,態度恭敬。


    秦思源點頭示意,“我來探看福伯,他近況如何?”。


    “不容樂觀”,董屠回道,“他年事已高,身體素質急轉直下,恐時日無多”。


    秦思源默默點頭,目光掃過已然開始晨跑的孩童,“這些孩子呢?聽聞前段時日,有十數人離世?”。


    “正是”,董屠麵露悲戚,“都是因為逃難途中受傷,傷病加上饑餓,沒有救回來”。


    秦思源神色凝重,語氣嚴肅,“董師傅,你要多多費心,養濟院如今有近兩萬孩童”。


    “務必培育出一批良醫給他們治病,還要讓他們養成優良生活習慣,此乃關乎大業之事,不容有失”。


    “大人放心”,董屠誓言鏗鏘,“屬下必全力以赴,保他們健康成長”。


    秦思源不再多言,目光幽遠,“待他們長成,我便可得一批忠誠、博學且守規矩之人才,此事關乎千秋大業,萬萬不能掉以輕心”。


    董屠再次鄭重承諾,他深知此事之重,否則亦不會被委以此任,足見對其重視程度。


    此處的都是孤兒,得秦思源收容方得存活,既供其衣食,又授其學識與技能。


    養濟院更是實行半軍事化管理,實際上來說,這裏就是保寧府的後備人才搖籃。


    秦思源瞧了一眼孩童們的訓練,而後大步邁向福伯所在庭院。


    此刻福伯,已經沒有事務纏身,獨自在一庭院休養,他喜聽孩童歡聲笑語,秦思源數次邀他回秦家莊,皆被婉拒。


    庭院之中,福伯已然起身,於庭院內緩緩踱步,一眉清目秀年輕人在旁攙扶。


    秦思源於門口佇立,凝視庭院內的福伯,不過半年未見,福伯已是須發皆白,麵容憔悴不堪,盡顯老態龍鍾之態。


    “大人,福伯似是內髒有疾,屬下也無計可施”,董屠在旁低聲言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八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八海並收藏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