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力士皆經過嚴格挑選,身姿矯健,臂力過人。


    他們小心翼翼地將靈柩抬起,放置在早已準備好的巨大靈車上。


    靈車以黑色為底,裝飾著精美的銀色花紋,四周垂掛著白色的綢緞,隨風飄動,宛如一片哀傷的雲。


    李崇文走到靈車之前,接過孝子盆,雙手高高舉起,而後猛地摔碎在地上,伴隨著清脆的破碎聲,他的淚水終於奪眶而出。


    “爺爺,您一路走好!”,他哽咽著喊道,聲音在清晨的空氣中回蕩,充滿了無盡的悲痛與不舍。


    緊接著,送殯的隊伍緩緩前行。走在最前麵的是一隊手持白幡的引路人,他們步伐緩慢而整齊,白幡在風中獵獵作響,仿佛在為逝者指引著通往另一個世界的道路。


    其後,是身著素服的樂師們,他們吹奏著低沉而哀傷的樂曲,那如泣如訴的樂聲,讓整個保寧衛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秦思源與母親、弟弟妹妹們跟在靈車之後,他們的身後,則是保寧衛的官員們。


    官員們個個表情肅穆,低著頭,默默地走著,隊伍整齊而有序,腳步聲在石板路上回蕩,猶如沉重的鼓點。


    當送殯的隊伍走出指揮使府,行至保寧衛的道路上時,眼前的景象讓人為之動容。


    道路兩旁早已站滿了自發前來送行的百姓,他們身著素衣,男女老少皆有。


    有的百姓手中拿著白色的菊花,有的則捧著香燭,眼中噙著淚水,默默地凝視著靈車。


    人群中,一位老者拄著拐杖,顫顫巍巍地走到路邊,他對著靈車深深地鞠了一躬,口中喃喃道:“老指揮使啊,您怎麽就這麽去了啊”。


    說完,淚水順著他布滿皺紋的臉頰滑落。


    一位年輕的婦人懷抱著幼兒,站在人群中泣不成聲。


    幼兒似乎也感受到了這悲傷的氛圍,不再哭鬧,隻是睜著大眼睛,好奇地看著靈車。


    還有一群孩童,他們手牽著手,站在路邊,齊聲喊道:“老指揮使爺爺,一路走好!”。


    那稚嫩的聲音,在哀傷的樂聲中顯得格外清脆,卻也更加令人心碎。


    送殯的隊伍繼續緩緩前行,百姓們紛紛自發地跟在隊伍後麵,隊伍越拉越長,猶如一條白色的長龍蜿蜒在保寧衛的道路上。


    沿途到處都掛著白色的燈籠,以示哀悼。


    行至中途時時,幾百士兵們整齊地排列著,他們手持長槍,槍尖朝下,向靈車行禮。


    一個時辰後,送葬隊伍來到了墓地處,這裏是李家的家族墓地,裏麵躺著的都是李家人。


    墓地位於一座小山腳下,這裏環境清幽,墓地周圍已經提前挖好了墓穴,墓穴四周用青石砌成,堅固而規整。


    靈車緩緩停在墓穴旁,力士們再次將靈柩抬起,小心翼翼地放入墓穴之中。


    秦思源站在墓穴邊,看著靈柩緩緩落下,他拿起一把鏟子,鏟起一抔黃土,輕輕地撒在靈柩上。


    隨後,母親、弟弟妹妹們以及保寧衛的官員們也紛紛上前,為逝者添土。


    隨著一抔抔黃土將墓穴填平,一座新的墳塋漸漸隆起。


    墳塋前立著一塊巨大的墓碑,墓碑上刻著李戰林的生平事跡與功績。


    秦思源站在墓碑前,默默地凝視著,心中無悲無喜,隻有淡淡的眷念。


    此時,太陽已經升到了正中,金色的陽光灑在墳塋上,卻無法驅散這彌漫的哀傷。


    百姓們在墳塋前跪了一地,他們雙手合十,默默地祈禱著,願老指揮使在天之靈能夠安息。


    良久,秦思源緩緩轉身,對著前來送行的百姓們深深鞠了一躬,說道:“諸位鄉親,外公一生心係保寧衛,如今他雖已離去”。


    “但他的精神將永遠留在這片土地上,我們應當繼承他的遺誌,將保寧衛建設得更好,大家都過上好日子”。


    百姓們紛紛起身,高呼道:“願秦公子繼承老指揮使遺誌,保我保寧衛平安!”。


    秦思源帶著母親、弟弟妹妹們以及保寧衛的官員們,緩緩離開了墓地。


    指揮使府這裏已經開了席麵,府外還安排了大桶大桶的飯菜,由保寧府百姓隨意取用。


    在明大明,長輩去世後守孝是很重要的儀式,守孝期一般為三年,實際是二十七個月。


    在守孝期間,孝子要披麻戴孝,身著粗布麻衣,腰束麻繩,頭戴孝帽。


    居處要盡量簡陋,在父母墓旁搭廬而居或者在家中僻出一間簡易屋子居住。


    飲食方麵需戒葷腥,粗茶淡飯。


    在行為上,守孝者要避免娛樂活動,如看戲、聽音樂等。


    也不能參與科舉、婚嫁等喜慶之事。為官者要丁憂離職,在家專心守孝,以此來表達對長輩的哀思和緬懷。


    然而,秦思源對於那些傳統的喪葬禮儀並不想過多地堅持。


    他認為人既然已經逝去,表達適當的哀思便已足夠,實在無需拘泥於諸多繁瑣複雜的禮節。


    尤其是考慮到婦女和兒童們,他們本就體質較弱,再加上連日來的勞累與艱辛,如果連肉類食物都不能享用以補充營養,恐怕身體很快就會支撐不住,這樣一來反倒違背了初衷。


    所以,這宴席之上準備了不少美味可口的肉食佳肴。


    眾人見狀,也並未有任何異議或不滿,紛紛心領神會地拿起筷子大快朵頤起來。


    就這樣,秦思源在此處停留了整整三日。


    之後,他向母親辭別,表示自己要先行返回秦家莊。


    而母親等人則需要繼續留在原地守孝一段時日,預計要等到過年前方能抵達秦家莊相聚。


    如今,距離那一年一度、闔家團圓的春節僅僅剩下十餘天了。


    然而,府城裏頭卻還有諸多繁雜事務亟待處理,這讓秦思源非常忙碌,即便心中有萬般不舍,他也不得不暫時告別此地。


    臨行之前,秦思源又和母親深談了一番,主要是她們搬家之時,他還留下了秦大和一百親兵在這裏幫忙。


    一切安排妥當之後,秦思源毅然轉身,帶領著常山明等一眾親信,跨上駿馬,如疾風般向著府城疾馳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第八海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第八海並收藏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