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王兄開曆史倒車,會連累我的
吾兄秦始皇,我隻想在大秦躺平 作者:愛吃飛餅的沈佩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司馬尚生於雁門,長於雁門,自幼便活在東胡與匈奴等異族的屠殺之下,親眼目睹親族、鄉鄰、同袍死在夷族刀下,我便立下誓言,誰能斬殺匈奴,我這條命就歸他所有。”
“後來,李將軍駐守雁門,招兵買馬,在下應征入伍,第一次拿著武器跟在李將軍身後,砍下匈奴人的頭顱時,我的心中隻有壓製多年的恨意與殺意得以釋放宣泄的痛快。”
“所以,公子所說的害怕,在下不知是何物。”
司馬尚情緒有些激動,一手握緊劍柄,一手抓在劍鋒上。
鋒利的劍刃,輕而易舉地割開他的皮膚,一股股娟紅的鮮血,沿著劍身上的刻紋流淌,最終全都匯聚在劍尖處。
滴答滴答地落在地上。
成蟜垂下眼瞼,盯著一滴滴鮮紅的珠子落下,並沒有提醒司馬尚,更沒有讓人上前給他包紮。
因為他從那一滴滴的鮮血中,看到了司馬尚心中的恨意與殺意。
看到了他口中那些死去的趙人,看到了他口中那些無辜的百姓。
仿佛有母親撕心裂肺的哭喊,有孩童恐懼萬分的啼叫,有邊境百姓的求饒聲、喝罵聲...也有匈奴等夷族如同牲畜般毫無人性的放肆。
“我是趙人,我不會背叛趙國,更不會投降秦國;可我也是華夏人,抵抗匈奴、東胡等異族,將他們抵擋在塞外,不讓踏上華夏的土地,不讓他們殺害中原人,是每一個華夏人義不容辭的使命,不分國別。”
“所以,在下雖粉身碎骨,也會完成公子的囑托,找到匈奴人的據點,給予其沉重打擊。”
司馬尚的聲音落下許久,成蟜才確認他想說的話全都說完了。
他把手搭在劍柄上,緩緩打開司馬尚的手指,動作輕柔地拿走長劍。
成蟜從沒有想過感動司馬尚,讓他擇主而侍,隻希望對方講道義,這就夠了。
他在衣服上割下來一根布條,在司馬尚的傷口處比劃來比劃去,遲遲沒有動手。
成蟜又解開束腰的腰帶,摘下上麵的掛飾,把腰帶和布條打結在一起,俯首為司馬尚包紮起來,道:“大軍調動,行蹤難以隱蔽,尤其是廣袤的大草原上,更是敵人的活靶子,人數越多,越是危險;為此,我隻能給你三千騎兵,由你率領,繞至隴西出塞,輕裝簡從,意在擾亂匈奴後方,打擊敵方士氣,而非消滅匈奴人的有生力量。”
成蟜相信司馬尚聽懂了之前的要求,可他還是要再說一遍,重複多次,要讓司馬尚知道事情的重要性,而不是到了戰場上,就像是撒了歡的兔子,逮著匈奴人就往死裏打,落得個寡不敵眾的下場。
說白了,成蟜想要一個閹割版的霍去病,來去如風:而不是一個李陵,輕敵冒進,打出了出色的戰績,可也把自己搭了進去。
成蟜按住有所意動的司馬尚:“如你所說,抵抗外族是每個華夏人的使命與義務,所以我不能答應你的第三個條件,我要活著的李牧,是為了讓他北擊匈奴,橫掃草原,蕩滅四周夷族,護衛我華夏萬世太平,若是他心高氣傲,不聽秦王令,那就隻有死路一條。”
“嘶!”
司馬尚疼的嘴角一咧,不禁發出聲音。
上一秒,還對成蟜的大義敬佩不已,下一秒,他就扇自己幾個耳光。
低頭握住傷口,一個挨一個的死結高高地聚在他的手背上。
布條的兩端,則是在成蟜的故意報複下,係成一個蝴蝶結,勒緊在他的傷口正上方。
“司馬將軍,從此刻起,你是自由的了。”
“不過,為了你,也為了李牧,我想你一定不會聯係他的吧。”
成蟜低著頭,認真地替司馬尚擦拭著劍上的血跡。
用不著成蟜的提醒,司馬尚也知道不能聯係李牧,他帶領秦軍作戰的消息若是傳回趙國,對本就處境不佳的李牧毫無益處,還會生出許多禍事來。
前些日子,李斯手起盤落,整塊石頭打磨的棋盤,瞬間砸開了趙使的腦袋,白花花的腦漿混著血湯流了一地。
他也是這麽說,若趙使活著回到趙國,將司馬尚存活的消息帶回去的話,趙王一定會遷怒李牧,甚至在郭開等奸人的蠱惑下,誅殺李牧。
此刻,再次聽到成蟜說類似的話,司馬尚不得不懷疑,這件事裏麵到底隱藏著什麽樣的陷阱。
據他所知,成蟜不是個熱心腸,更別說為敵國將領著想。
一個無利不起早的人....無利不起早...
司馬尚回首看著認真擦劍的成蟜,這才注意到對方今天來的太早了,不符合成蟜平日裏的行為習慣。
可是,利在何處,他還沒有發現。
他是與匈奴打過仗,有經驗,而秦國也不缺乏有經驗的將領。
司馬尚戒心再起,卻不知戒在何處,防著成蟜坑他,準沒有錯。
......
華陽太後的喪事,受諸多事宜耽誤,終於得以舉行。
成蟜跟在王兄身後,前所未有的乖巧聽話,聽從奉常的指示,跟在嬴政身後,每一步禮節,都做到了完美無缺。
華陽太後是第一個真心對成蟜好的人,他隻是想讓祖母看看她的好孫兒,長大了,懂事了,聽話了,也更加穩重了。
喪禮祭祀,鍾樂不絕。
大臣們痛哭流涕,楚係貴族痛哭流涕,宮人侍女也痛哭流涕......獻公早就廢除了人殉,成蟜不明白他們有什麽好哭的,但絕不是懷念華陽太後。
即便有,也不過是一兩人而已。
哪裏可能壓得住鍾樂之聲?
成蟜微微抬起頭,仰望著頭頂的天空,目光追隨著唯一的一片雲彩移動,他故意做出遮擋陽光的動作,手起手落間,擦掉眼角滾落的淚珠,喉結蠕動著吸了幾下鼻子,半開玩笑道:“這些人哭的如此真誠,王兄要不要給他們加官進爵?”
“你若覺得厭煩,寡人可以下詔,令他們為太後殉葬。”
嬴政不曾回頭,始終保持著君王該有的威嚴與端正,目光如炬地平視著眼前的一切。
可他聽到了身後的動靜,聽到了成蟜淚珠滾出來的響動,聽到了成蟜心中的哭泣。
為了讓成蟜好受,再開人殉,落得千古罵名,也毫不在意。
他不在意,成蟜在意。
成蟜笑得勉強,想要告訴王兄,他沒有事,剛剛隻是輕微的吐槽,道:“獻公廢人殉,開啟秦國崛起之路,這是曆史的進步,王兄可不能開曆史的倒車,連累臣弟一起挨罵。”
“後來,李將軍駐守雁門,招兵買馬,在下應征入伍,第一次拿著武器跟在李將軍身後,砍下匈奴人的頭顱時,我的心中隻有壓製多年的恨意與殺意得以釋放宣泄的痛快。”
“所以,公子所說的害怕,在下不知是何物。”
司馬尚情緒有些激動,一手握緊劍柄,一手抓在劍鋒上。
鋒利的劍刃,輕而易舉地割開他的皮膚,一股股娟紅的鮮血,沿著劍身上的刻紋流淌,最終全都匯聚在劍尖處。
滴答滴答地落在地上。
成蟜垂下眼瞼,盯著一滴滴鮮紅的珠子落下,並沒有提醒司馬尚,更沒有讓人上前給他包紮。
因為他從那一滴滴的鮮血中,看到了司馬尚心中的恨意與殺意。
看到了他口中那些死去的趙人,看到了他口中那些無辜的百姓。
仿佛有母親撕心裂肺的哭喊,有孩童恐懼萬分的啼叫,有邊境百姓的求饒聲、喝罵聲...也有匈奴等夷族如同牲畜般毫無人性的放肆。
“我是趙人,我不會背叛趙國,更不會投降秦國;可我也是華夏人,抵抗匈奴、東胡等異族,將他們抵擋在塞外,不讓踏上華夏的土地,不讓他們殺害中原人,是每一個華夏人義不容辭的使命,不分國別。”
“所以,在下雖粉身碎骨,也會完成公子的囑托,找到匈奴人的據點,給予其沉重打擊。”
司馬尚的聲音落下許久,成蟜才確認他想說的話全都說完了。
他把手搭在劍柄上,緩緩打開司馬尚的手指,動作輕柔地拿走長劍。
成蟜從沒有想過感動司馬尚,讓他擇主而侍,隻希望對方講道義,這就夠了。
他在衣服上割下來一根布條,在司馬尚的傷口處比劃來比劃去,遲遲沒有動手。
成蟜又解開束腰的腰帶,摘下上麵的掛飾,把腰帶和布條打結在一起,俯首為司馬尚包紮起來,道:“大軍調動,行蹤難以隱蔽,尤其是廣袤的大草原上,更是敵人的活靶子,人數越多,越是危險;為此,我隻能給你三千騎兵,由你率領,繞至隴西出塞,輕裝簡從,意在擾亂匈奴後方,打擊敵方士氣,而非消滅匈奴人的有生力量。”
成蟜相信司馬尚聽懂了之前的要求,可他還是要再說一遍,重複多次,要讓司馬尚知道事情的重要性,而不是到了戰場上,就像是撒了歡的兔子,逮著匈奴人就往死裏打,落得個寡不敵眾的下場。
說白了,成蟜想要一個閹割版的霍去病,來去如風:而不是一個李陵,輕敵冒進,打出了出色的戰績,可也把自己搭了進去。
成蟜按住有所意動的司馬尚:“如你所說,抵抗外族是每個華夏人的使命與義務,所以我不能答應你的第三個條件,我要活著的李牧,是為了讓他北擊匈奴,橫掃草原,蕩滅四周夷族,護衛我華夏萬世太平,若是他心高氣傲,不聽秦王令,那就隻有死路一條。”
“嘶!”
司馬尚疼的嘴角一咧,不禁發出聲音。
上一秒,還對成蟜的大義敬佩不已,下一秒,他就扇自己幾個耳光。
低頭握住傷口,一個挨一個的死結高高地聚在他的手背上。
布條的兩端,則是在成蟜的故意報複下,係成一個蝴蝶結,勒緊在他的傷口正上方。
“司馬將軍,從此刻起,你是自由的了。”
“不過,為了你,也為了李牧,我想你一定不會聯係他的吧。”
成蟜低著頭,認真地替司馬尚擦拭著劍上的血跡。
用不著成蟜的提醒,司馬尚也知道不能聯係李牧,他帶領秦軍作戰的消息若是傳回趙國,對本就處境不佳的李牧毫無益處,還會生出許多禍事來。
前些日子,李斯手起盤落,整塊石頭打磨的棋盤,瞬間砸開了趙使的腦袋,白花花的腦漿混著血湯流了一地。
他也是這麽說,若趙使活著回到趙國,將司馬尚存活的消息帶回去的話,趙王一定會遷怒李牧,甚至在郭開等奸人的蠱惑下,誅殺李牧。
此刻,再次聽到成蟜說類似的話,司馬尚不得不懷疑,這件事裏麵到底隱藏著什麽樣的陷阱。
據他所知,成蟜不是個熱心腸,更別說為敵國將領著想。
一個無利不起早的人....無利不起早...
司馬尚回首看著認真擦劍的成蟜,這才注意到對方今天來的太早了,不符合成蟜平日裏的行為習慣。
可是,利在何處,他還沒有發現。
他是與匈奴打過仗,有經驗,而秦國也不缺乏有經驗的將領。
司馬尚戒心再起,卻不知戒在何處,防著成蟜坑他,準沒有錯。
......
華陽太後的喪事,受諸多事宜耽誤,終於得以舉行。
成蟜跟在王兄身後,前所未有的乖巧聽話,聽從奉常的指示,跟在嬴政身後,每一步禮節,都做到了完美無缺。
華陽太後是第一個真心對成蟜好的人,他隻是想讓祖母看看她的好孫兒,長大了,懂事了,聽話了,也更加穩重了。
喪禮祭祀,鍾樂不絕。
大臣們痛哭流涕,楚係貴族痛哭流涕,宮人侍女也痛哭流涕......獻公早就廢除了人殉,成蟜不明白他們有什麽好哭的,但絕不是懷念華陽太後。
即便有,也不過是一兩人而已。
哪裏可能壓得住鍾樂之聲?
成蟜微微抬起頭,仰望著頭頂的天空,目光追隨著唯一的一片雲彩移動,他故意做出遮擋陽光的動作,手起手落間,擦掉眼角滾落的淚珠,喉結蠕動著吸了幾下鼻子,半開玩笑道:“這些人哭的如此真誠,王兄要不要給他們加官進爵?”
“你若覺得厭煩,寡人可以下詔,令他們為太後殉葬。”
嬴政不曾回頭,始終保持著君王該有的威嚴與端正,目光如炬地平視著眼前的一切。
可他聽到了身後的動靜,聽到了成蟜淚珠滾出來的響動,聽到了成蟜心中的哭泣。
為了讓成蟜好受,再開人殉,落得千古罵名,也毫不在意。
他不在意,成蟜在意。
成蟜笑得勉強,想要告訴王兄,他沒有事,剛剛隻是輕微的吐槽,道:“獻公廢人殉,開啟秦國崛起之路,這是曆史的進步,王兄可不能開曆史的倒車,連累臣弟一起挨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