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拉上燕國
吾兄秦始皇,我隻想在大秦躺平 作者:愛吃飛餅的沈佩君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論及當年的五國滅齊,就是去年的龐煖攻齊。
齊趙兩國之間就有著仇怨在。
明明是五國攻秦,聯軍沒打贏,無功而返,龐煖卻把氣撒在齊國身上。
這不大不小的怨仇,平時齊趙兩國都不會想起來。
但,此時此刻,齊使很好的想起了龐煖無故攻齊的舊事。
便順著成蟜的話,配合他讓趙使難堪,問道:“趙使在趙國位居要職,想必知曉其中真相,不知公子所說是否為真?”
“莫非貴國丞相,當真是領兵奇才,可為當世名將?”
“我...”
趙使剛一開口,齊使就搶走對方的話語權,繼續往下猜想,故作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怪不得!”
“難怪李牧大勝,還被趙王趕去雁門,原來是有了郭相此等絕世名將。”
“想來也對,一山難容二虎,趙王想要國內安定,就不能使得武將們發生內鬥,郭相乃是絕世名將,自當重用。”
“而那李牧,行事衝動,讓秦國突破防線,攻打了邯鄲城下,雖有驍勇,總是差了些穩重,趙王將他安放在雁門,也是有磨練栽培之意。”
齊使心中,已然開始盤算,派人前往雁門,結交拉攏李牧的相關事宜。
不參與六國爭鬥,關起門來過日子,是齊國的國策不假。
但,齊國不打別人,別人不一定會不打齊國,龐煖攻齊,就是最好的實證。
故而,齊國有必要籠絡一批有能力的名將。
不求攻打他國,但求自保無虞。
就算是無法拉攏李牧,也要讓他得到趙王的猜忌,困死在雁門,再無帶兵的機會。
有齊使這種想法的人,不止一個。
成蟜挑起了事端,此刻則是置身事外,靜靜地看著六國使者在那裏勾心鬥角。
他冷冷地掃了一眼燕使,一句話沒有多說,眼神也沒有過多的停留。
燕使察覺到成蟜的冰冷目光,忽覺脊背發涼,像是有隻凶猛的惡虎,盯上了自己。
盡管那目光,隻是短短一瞬。
燕使在那一瞬間,將接到出使的任務離開燕國,一直到抵達鹹陽,見到成蟜。
此期間的所有事情經過,他都認認真真地回想了一遍,不敢錯過任何細節。
仍舊沒有想明白,上一刻,還和他有說有笑的成蟜,怎麽突然就像變了個人。
陌生,冰冷。
環視一周,發現隻有韓使,或許能夠幫他一把。
燕使小心翼翼地湊上前去,抬手擋住嘴巴,小聲問道:“敢問這位大人,公子為何會有這般變化?”
韓使應聲而動,這才抬頭將目光投到成蟜身上。
除了有些平靜,疏遠,以及上位者的權勢威嚴。
再無其他。
在他的印象裏,成蟜認真起來的時候,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並沒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
韓使狐疑道:“公子向來如此,凡遇正事,便嚴肅認真,燕使有何疑慮?”
燕使目光謹慎地盯著對方,緩緩搖頭。
旋即,挺直身子,畢恭畢敬地彎了下去:“公子方才,似乎對燕國不滿,還望韓使提點。”
韓使看著眼前這個並不熟悉的人,別說沒有什麽交情在,就算是交情深厚,也不值得他冒這個險。
他隨意擺擺手,把頭扭到一旁去:“提點不了,因為所有的提點,在公子這裏都是沒用的。”
求助被拒後,燕使變得有些急躁。
耳邊是其他幾國使者,此起彼伏的爭執聲。
他卻無心聽取,滿腦子都是在琢磨成蟜的想法。
試圖搞清楚成蟜的意圖,總不能這麽不明不白的與成蟜交惡。
無奈之際,燕使踱步兩下,用出了最後一招。
隻見他繞著韓使轉起圈來,口中振振有詞:“這該如何是好?公子那般疏遠冷漠,我就算是回到燕國,也難以交代啊!”
“送些金銀財寶,珍寶海珠,如何?隻要公子能夠喜歡,多大的代價,燕國都出得起。”
不等到韓使接話,燕使便自己搖起頭來,否定了自己的主意,仿佛陷入了沒有希望的黑暗中:
“沒用的,燕國貧瘠,如何與富有秦國的成蟜相比?燕國拿得出手,對方不一定看得上,看得上的,我王不一定舍得給。”
“別轉了。”
有道影子,一直在韓使眼前來回晃蕩,他終是忍不住開口,但也沒有把話說的太深,免得引起成蟜不滿,禍及自身:“方才公子說的夠明白了,燕國若是不敢攻打趙國,直說即可,用不著糊弄公子,說什麽要等燕王裁決。”
“攻打趙國,乃是國之大事,自然是要由我王裁決的,這有什麽問題?”
聽到燕使的疑問,韓使直接笑出聲來,他連忙抬手摸向鼻尖,以掩飾尷尬:“沒什麽問題,但,也沒有什麽誠意。”
“我已表明燕國的誠意,奏請我王和秦國結盟,攻打趙國,這還不夠嗎?”燕使不解道。
夠不夠,你心裏沒數嗎?
就算是沒有,難道看不見成蟜那張黑臉嗎?
韓使不再言語,將燕使一個留在原地,他則是湊到成蟜近前,伸長脖子去看小扶蘇,小聲道:“長公子神采奕奕,將來成就定不再四公子之下...”
“不會誇就別誇。”
成蟜嫌棄打斷,連歎三聲,這才在韓使錯愕的注視下,繼續說道:“長公子將來是要繼承秦國的,你拿未來的秦王,與那四個沽名釣譽之輩相提並論,我實在是難以想象,你的腦子都裝的是什麽。”
“嗬嗬”
韓使尬笑兩聲,努力想要找補,再次聽到成蟜說話:“你和燕國那位聊的怎麽樣。”
“公子容稟!”韓使收斂尷尬的笑容,麵色嚴肅地投入到正事當中,拱手道:“燕使似乎做不了燕國的主,能做到的極限,估計就是奏請燕王與秦國合作...”
話還沒說完,再次被成蟜打斷:“等他奏請燕王,再派人來到鹹陽,這一來一回的時間,足夠秦軍滅掉三晉了。”
韓使心下一沉,腦袋垂的更低,不知道該怎麽接話。
成蟜細心發現這一幕,拍著他的肩膀,安慰道:“我隻是誇張的說法,韓國已經是秦國的附屬,韓侯是我王的臣子,秦軍怎麽會攻打自家人呢?韓使就請放寬心,韓國不會有事的。”
“臣代韓侯,謝公子厚愛!”
成蟜扶住彎腰的韓使,旁若無人道:“韓國攻趙,是有壓力在的,若是有個幫手,就會輕鬆不少。”
“你可以嚐試著,再去勸一勸燕使,他出使秦國,燕王必然給了他便宜行事的權力。”
齊趙兩國之間就有著仇怨在。
明明是五國攻秦,聯軍沒打贏,無功而返,龐煖卻把氣撒在齊國身上。
這不大不小的怨仇,平時齊趙兩國都不會想起來。
但,此時此刻,齊使很好的想起了龐煖無故攻齊的舊事。
便順著成蟜的話,配合他讓趙使難堪,問道:“趙使在趙國位居要職,想必知曉其中真相,不知公子所說是否為真?”
“莫非貴國丞相,當真是領兵奇才,可為當世名將?”
“我...”
趙使剛一開口,齊使就搶走對方的話語權,繼續往下猜想,故作恍然大悟道:“怪不得,怪不得!”
“難怪李牧大勝,還被趙王趕去雁門,原來是有了郭相此等絕世名將。”
“想來也對,一山難容二虎,趙王想要國內安定,就不能使得武將們發生內鬥,郭相乃是絕世名將,自當重用。”
“而那李牧,行事衝動,讓秦國突破防線,攻打了邯鄲城下,雖有驍勇,總是差了些穩重,趙王將他安放在雁門,也是有磨練栽培之意。”
齊使心中,已然開始盤算,派人前往雁門,結交拉攏李牧的相關事宜。
不參與六國爭鬥,關起門來過日子,是齊國的國策不假。
但,齊國不打別人,別人不一定會不打齊國,龐煖攻齊,就是最好的實證。
故而,齊國有必要籠絡一批有能力的名將。
不求攻打他國,但求自保無虞。
就算是無法拉攏李牧,也要讓他得到趙王的猜忌,困死在雁門,再無帶兵的機會。
有齊使這種想法的人,不止一個。
成蟜挑起了事端,此刻則是置身事外,靜靜地看著六國使者在那裏勾心鬥角。
他冷冷地掃了一眼燕使,一句話沒有多說,眼神也沒有過多的停留。
燕使察覺到成蟜的冰冷目光,忽覺脊背發涼,像是有隻凶猛的惡虎,盯上了自己。
盡管那目光,隻是短短一瞬。
燕使在那一瞬間,將接到出使的任務離開燕國,一直到抵達鹹陽,見到成蟜。
此期間的所有事情經過,他都認認真真地回想了一遍,不敢錯過任何細節。
仍舊沒有想明白,上一刻,還和他有說有笑的成蟜,怎麽突然就像變了個人。
陌生,冰冷。
環視一周,發現隻有韓使,或許能夠幫他一把。
燕使小心翼翼地湊上前去,抬手擋住嘴巴,小聲問道:“敢問這位大人,公子為何會有這般變化?”
韓使應聲而動,這才抬頭將目光投到成蟜身上。
除了有些平靜,疏遠,以及上位者的權勢威嚴。
再無其他。
在他的印象裏,成蟜認真起來的時候,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並沒有什麽不對勁的地方。
韓使狐疑道:“公子向來如此,凡遇正事,便嚴肅認真,燕使有何疑慮?”
燕使目光謹慎地盯著對方,緩緩搖頭。
旋即,挺直身子,畢恭畢敬地彎了下去:“公子方才,似乎對燕國不滿,還望韓使提點。”
韓使看著眼前這個並不熟悉的人,別說沒有什麽交情在,就算是交情深厚,也不值得他冒這個險。
他隨意擺擺手,把頭扭到一旁去:“提點不了,因為所有的提點,在公子這裏都是沒用的。”
求助被拒後,燕使變得有些急躁。
耳邊是其他幾國使者,此起彼伏的爭執聲。
他卻無心聽取,滿腦子都是在琢磨成蟜的想法。
試圖搞清楚成蟜的意圖,總不能這麽不明不白的與成蟜交惡。
無奈之際,燕使踱步兩下,用出了最後一招。
隻見他繞著韓使轉起圈來,口中振振有詞:“這該如何是好?公子那般疏遠冷漠,我就算是回到燕國,也難以交代啊!”
“送些金銀財寶,珍寶海珠,如何?隻要公子能夠喜歡,多大的代價,燕國都出得起。”
不等到韓使接話,燕使便自己搖起頭來,否定了自己的主意,仿佛陷入了沒有希望的黑暗中:
“沒用的,燕國貧瘠,如何與富有秦國的成蟜相比?燕國拿得出手,對方不一定看得上,看得上的,我王不一定舍得給。”
“別轉了。”
有道影子,一直在韓使眼前來回晃蕩,他終是忍不住開口,但也沒有把話說的太深,免得引起成蟜不滿,禍及自身:“方才公子說的夠明白了,燕國若是不敢攻打趙國,直說即可,用不著糊弄公子,說什麽要等燕王裁決。”
“攻打趙國,乃是國之大事,自然是要由我王裁決的,這有什麽問題?”
聽到燕使的疑問,韓使直接笑出聲來,他連忙抬手摸向鼻尖,以掩飾尷尬:“沒什麽問題,但,也沒有什麽誠意。”
“我已表明燕國的誠意,奏請我王和秦國結盟,攻打趙國,這還不夠嗎?”燕使不解道。
夠不夠,你心裏沒數嗎?
就算是沒有,難道看不見成蟜那張黑臉嗎?
韓使不再言語,將燕使一個留在原地,他則是湊到成蟜近前,伸長脖子去看小扶蘇,小聲道:“長公子神采奕奕,將來成就定不再四公子之下...”
“不會誇就別誇。”
成蟜嫌棄打斷,連歎三聲,這才在韓使錯愕的注視下,繼續說道:“長公子將來是要繼承秦國的,你拿未來的秦王,與那四個沽名釣譽之輩相提並論,我實在是難以想象,你的腦子都裝的是什麽。”
“嗬嗬”
韓使尬笑兩聲,努力想要找補,再次聽到成蟜說話:“你和燕國那位聊的怎麽樣。”
“公子容稟!”韓使收斂尷尬的笑容,麵色嚴肅地投入到正事當中,拱手道:“燕使似乎做不了燕國的主,能做到的極限,估計就是奏請燕王與秦國合作...”
話還沒說完,再次被成蟜打斷:“等他奏請燕王,再派人來到鹹陽,這一來一回的時間,足夠秦軍滅掉三晉了。”
韓使心下一沉,腦袋垂的更低,不知道該怎麽接話。
成蟜細心發現這一幕,拍著他的肩膀,安慰道:“我隻是誇張的說法,韓國已經是秦國的附屬,韓侯是我王的臣子,秦軍怎麽會攻打自家人呢?韓使就請放寬心,韓國不會有事的。”
“臣代韓侯,謝公子厚愛!”
成蟜扶住彎腰的韓使,旁若無人道:“韓國攻趙,是有壓力在的,若是有個幫手,就會輕鬆不少。”
“你可以嚐試著,再去勸一勸燕使,他出使秦國,燕王必然給了他便宜行事的權力。”